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问题及对策

发布时间:2023-05-26 17:05:08浏览次数:43
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问题及对策一、电子政务的概念电子政务是指利用信息网络技术,实现业务协同、资源共享,提升决策质量,提高管理绩效,优化和再造政府流程,实现政府对公民和企业的直接服务的政务变革过程。可以简洁地概括为采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崭新政务形式,是涉及信息技术和公共管理的综合性系统科学和系统工程。电子政务概括地讲,就是运用计算机、网络和通信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实现政府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的优化重组,超越时间、空间和部门分隔的限制,建成一个廉洁、精简、高效、公平的政府运作模式,以便全方位地向社会提供透明、优质、规范、符合国际水准的管理与服务。政府作为国家管理部门,其本身上网开展电子政务,有助于政府管理的现代化。我国政府部门的职能正从管理型转向管理服务型,承担着大量的公众事务的管理和服务职能,更应及时上网,以适应未来信息网络化社会对政府的需要,提高工作效率和政务透明度,建立政府与人民群众直接沟通的渠道,为社会提供更广泛、更便捷的信息与服务,实现政府自动化、办公电子化、网络化。通过互联网这种快捷、廉价的通信手段,政府可以让公众迅速了解政府机构的组成、职能和办事章程,以及各项政策法规,增加办事执法的透明度,并自觉接受公众的监督。同时,政府也可以在网上与公众进行信息交流,听取公众的意见与心声,在网上建立起政府与公众之间相互交流的桥梁,为公众与政府部门打交道提供方便,并从网上行使对政府的民主监督权利。二、电子政务的特点(一)虚拟化 在传统的政府行政方式中,行政法律关系双方当事人(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与行政相对方)是现实存在的,无论是面对面交谈,作出行政决定,还是通过传统邮寄手段递交申请、送达行政裁决,各方都能清楚地感受到对方的实际存在以及所接收信息的真实性。电子政务是虚拟的。以北京市公安局开设的网上申请行政复议为例:行政相对人可以直接在政府网站公布的电子表格中填写相关内容,点击发送按键即可完成行政复议的申请程序。公安复议机关经过审查,可以通过电子邮件通知复议申请人是否受理,并可以通过电子传输的方式向复议申请人送达复议决定。在整个复议过程中,当事人双方完全可能从未谋面,也不能借助任何传统的凭据如受理通知书、实实在在的复议机关办公设施等来判断对方的可信度。行政机关也只能通过行政相对人在自己网站电子表格中填写的复议申请与行政决定书的编号来判断行政相对人的真实性与可信度;行政相对方仅能从网站的设计以及内容感觉是在与行政机关打交道。(二)无纸化减少纸面公文,实现无纸化办公,既能电子政务的特点之一,也是其宗旨之一。政府机关采用计算机及网络技术,使政府文件的生成、存储、修改、发送与接收都可以实现无纸化。无纸化行政有助于提高政府的工作效率,减少公文差错,但电子文件大量产生,这又会带来其他问题。(三)技术性电子政务是借助于现代计算机与通信技术而建立在网络平台上的。电子政府的运行,电子政务的安全,电子信息数据库的保密等等,都需要技术措施才能实现。可以说,电子政府就是用高科技武装起来的政府,它使政府的行政方式技术化、电子化。如网上申请许可、电子行政决定的通知与送达将成 为行政管理关系中通行的行政方式。传统政务中以书面文件为中心而构建的行政运行体系,在电子政务中将被电子文件、电子签章、电子邮件等所取代。三、电子政务面临的问题尽管我国的电子政务取得了重要进展,但整体水平仍然较低,这不仅直接反映在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相对落后上,也间接反映在政务透明度和公众满意度上,而且各地区、各部门的发展也极不平衡,“数字鸿沟”、“信息孤岛”等现象普遍,所以说,我国仍处于电子政务的初级阶段,如下一些问题值得我们关注:(一)公务员素质有待提高因为电子政务的发展,必然对传统行政权力的行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透明度要高、更加规范等,这势必对公共权力的行使和运用起到一定的限制和监督作用。正是这样,也容易遭到少数公务员的抵制。因而,更新观念,主动接受电子政务这一新的管理手段,将是对公务员的权力观、利益观的一个严峻的考验。另外,公务人员的信息知识和运用信息工具的水平较低,也难以适应电子政务发展的要求。(二)传统政府运作机制的障碍我国目前的政府管理体制和运作机制,多数都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并和确立的。随着社会与经济的发展,隐藏在政府管理体制和运作机制的一些深层次问题开始浮现,如机构设置不合理,部门职能交叉、重叠,审批过多过滥,行政程序不严格,办事流程不合理,透明度低等,这些因执行不力而得不到彻底实施,如我国曾在公布“政府上网”之初提出于 2001 年实现乡级以下政府基本上网,事 实上,目前绝大部分乡级以下政府就没有建设政府网站。四、发展电子政务的对策研究(一)明确指导思想与指导原则统一规划,加强领导。电子政务建设必须按照国家的统一部署,制定总体发展规划,避免重复建设。需求主导,突出重点。电子政务建设必须紧密结合政府职能转变和管理体制改革,根据政府业务的需要,结合人民群众的要求,突出重点,稳步推进。要讲求实效,坚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二)制定切实可行的规划和统一标准在制定电子政务整体发展规划和技术标准时,不仅要有相关部门的领导与工作人员、信息专家的参与,还要积极引导行政管理专家的参与,这样才能使电子政务发展规划和标准更具权威性和实效性。在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加大发展以软件为主的应用系统的建设力度;而且,还应注意各地方、各部门平衡发展的规划问题,做到协调一致、有序推进。(三)注重制度建设与发展环境的改善1.加强领导重视程度。应该定期的邀请相关专家向各级政府领导干部报告近期的信息技术的最新成果和趋势,分析新技术给电子政务带来的新机会和可能的问题,总结电子政务建设中出现的新的应用发展和成就等等。2.引入绩效考核制度。引入电子政务的绩效考核制度成为当务之急。具体而言,就是将电子政务建设和使用的效益好坏尽快纳入政府部门、部门主要负责人和工作人员的政绩考核范畴中,并逐渐建立一整套考核部门和公务员应用电子政务效益考核的指标,以推动政府部门和公务员去积极应用电子政 务。3.积极落实资金保障。积极思考资本运作的可能,如以外包的形式,吸引民营企业的资金、技术参与进来,以缓解到电子政务建设中的资金困难。4.实施信息人才战略。一是要充分挖掘现有人员的潜能,切实做好电子政务的培训工作,提升广大公务员的实践操作能力;二是要积极采取措施,多渠道、多形式培养和引进培养既懂信息技术,又懂经营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建立起适应电子政务发展的的技术专家队伍、应用人才队伍和管理人员队伍。5.加快推进法制建设。积极落实国家相关的政策、法规、规章、制度等,在此基础上,加快研究以政府信息公开、数字认证、网络与信息安全、电子政务项目管理等重要内容为主的法规制度建设,提出配套实施方案和政策法规,基本形成电子政务建设、运行维护和管理方面的机制。参考文献:〔1〕周宏仁,电子政务基本术语,电子政务,2009(1).〔2〕闵京华,电子政务的理论模型,电子政务,2008(3).〔3〕唐伟,电子政务系统体系结构的设计,计算机系统应用,2009(7).2.
文档格式: docx,价格: 3下载文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