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收入差距
发布时间:2023-09-05 09:09:11浏览次数:47浅谈收入差距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我们国家经济快速发展,经济总量不断扩大,国际经济地位日益提升,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持续改善。在过去的三十年里,居民温饱问题解决了,基本实现了小康生活。为了发展我国经济,国家采取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在某种程度上拉大了我国的贫富差距水平。但与世界瞩目的高速增长极不协调的另一现象贫富差距,也在我国不断加剧。收入差距的扩大,导致内需相对不足,低收入群体消费倾向高,但支付能力不足;高收入群体消费倾向低且趋于饱和,并有炫耀性特征。收入严重的集中化,也引起社会经济资源分配不公,社会阶层矛盾加剧等问题,给社会带来不安定因素。 (一)法律制度不健全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我国法律制度的不健全,导致一些人钻了法律的空子,为了致富而不择手段。很多人通过各种非法手段大量侵吞公有财产,在短时间内暴富,使中国在短短的 20 年内产生了很大的贫富差距。因为频繁的对外交
易和国际资金流动极大地便利了违法致富的资金出逃,而且这种频繁的对外经济交易本身就提供了大量的非法致富机会。最典型的例子是为了推行所谓的走出去战略而让私人以私营公司名义用国家资金在国外注册企业,这极大地方便了许多见利忘义之徒侵吞国有财产在国外注册私营企业的老板可以翻脸不认帐,不承认国家在自己注册企业中所拥有的财产,而中国政府甚至连向外国政府控告这种人的法律依据都没有。 (二)政府过度干预,市场化不足 我国的生产要素市场发育并不完备,资本、土地和自然资源的使用和配置基本上都受控于政府部门,市场价格难以形成,交易价格往往是扭曲的。例如:农地制度最大的缺陷就是土地的所有者被虚拟化了,导致利益和责任的不对称。代表集体的管理者由于没有对土地的真正所有权和经营权,因而对土地的收益不负责任:农地或者被硬性规定种什么,或者被政府低价垄断收购,使得农民的收入不断恶化。我们老家那边的农村,经常是地方政府半强制性的推广各种新品种新作物,农民被迫按当地政府的要求进行农产品种植,最终农产品价格又受市场影响波动较大,经常是种一年赔一年,使得当地农民缺乏积极性。
(三)行政垄断目前,我国行业间的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并愈演愈烈,垄断行业与竞争行业间的平均工资差额不断扩大。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统计,目前,电力、电信、金融、石油、烟草、航空等行业职工的平均工资是其他行业职工平均工资的 2—3 倍,如果再加上住房、工资外收入和职工福利待遇上的差异,实际收入差距可能在 5—1O 倍之间。这并不是由于他们的体力或脑力的不可替代性,也并非依靠技术进步或先进的管理,而是行政垄断导致垄断企业通过不合理定价和限制竞争来获取高额的垄断利润。(四)对外资企业的税收优惠 改革开放以来,为了引进外资,发展我国经济,实行对外资企业的税收优惠。这种制造贫富两极分化的政策偏向主要表现在外资企业的税收优惠上。当今中国收入最高的群体之一,是在外资企业工作的高薪阶层。对中国企业,超过一定数额的员工工资不能计入成本,而应当视为利润的一部分,从而不仅员工应当缴纳相应的个人所得税,企业还要为此缴纳相应的企业所得税。但是这种作法却没有适用于外资企业给其员工的工资,外资企业的员工工资就都可以不视
为企业利润,从而不必缴纳相应的企业所得税。 在这种不平等的税收待遇下,中国企业由于税负过重而难以提高职工工资,外资企业却由于税负较轻而乐于给其员工高薪。实际上,外资企业给其员工的高薪在很大程度上是拿着中国政府的企业所得税送人情。外资企业薪金普遍高于中国企业,这在一定程度上是特殊的税收优惠政策造成的。目前,我所在的公司是一家日资企业,工资水平远远高于同行业的本国企业。(五)缺乏公正的人才准入机制 教育投入的价值并未充分体现,而户籍、出身、企业身份等差别,已成为拉大收人差距的推手。《南方日报》曾刊载文章指出:有关部门调查表明,不仅城市底层群体靠个人努力改变命运的难度加大,其子女通过教育、就业等正常渠道进入更高层次,如公务员、高薪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等阶层的难度也越来越大。这不仅削弱经济和社会发展中人力资本的效率,也导致收入阶层的不断分化与强化 富者愈加富有,贫穷家庭延续贫穷。(六)户籍制度 户籍制度把十多亿人口强制性地分割为两个部分,即城市人口和农村人口,
这种制度不仅阻碍了劳动力的流动,而且使人们在岗位准入,工资待遇及社会保障等制度上受到不同的差别对待。如上海现行的户籍制度,上海户口和非上海户口再同以岗位上的福利差距是很大的。 从改革者方面来讲,是不是邓小平的理论就必然对现状构成否定呢?似乎也未尽然。让一部人先富起来,似乎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必然手段;中国的改革也不是要在现阶段去消灭什么剥削,而是允许一定的剥削,只要对发展生产力有益即可;而”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可以看做是未来的最终目标,并非要在短期内就实现的。 中国是社会主义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还没有达到发达国家的经济水平,因此贫富差距出现并扩大是正常的,只有当经济继续发展,经济水平达到一个顶点后,我国的贫富差距就会随着经济的发展慢慢缩小。所以说,改革开放经济迅速发展导致我国出现严重的贫富差距,同时需要我国的经济继续发展才能缩小最后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因此我国现阶段贫富差距的存在和扩大是我国经济发展必定会经历的一个阶段。 邓小平理论并没有把问题讲得很清楚,即共同富裕这个目标应该放多远;贫
富差距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容忍;发展过程中的效率与公平如何兼顾,矛盾如何处理。当然,这些问题是很复杂的问题,也不是邓小平所能回答得了的。改革只能摸着石头过河,在争论中探索前进。 从先富到共富,这是邓小平未及完成的事业,尚待后人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