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课程考试[0498]《学前教育科研方法》答案
发布时间:2023-07-26 09:07:35浏览次数:50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课程考试试题卷类别: 网教 专业:学前教育 课程名称【编号】: 学前教育科研方法 【0498】 A 卷大作业 满分:100 分简答题(本大题共 5 个小题,每小题 20 分,共 100 分)1、请列举研究问题的几种来源,并谈谈选题时应考虑的问题。答:(1)从研究者感兴趣的问题中选定(2)从当前教育改革的实际问题中发现。(3)从中央到地方的研究规划中选题。2、试阐述进行科学研究时应遵循的原则。 答: 1、研究程序的公开性; 2、收集资料的客观性; 3、观察与实验条件的可控性; 4、分析方法的系统性; 5、所得结论的再现性; 6、对未来的预见性。3、如何有效控制实验条件中无关因素的影响。答:所谓无关因素是指在实验过程中除自变量之外任何能对因变量产生影响的变量,包括个体内外环境所产生的种种刺激、机体反应变量。由于这些变量与实验的主旨无关,所以统称为无关因素。控制方法有以下几种:(1)消除法 控制无关变量最完美的办法就是简单地把它们从实验环境中消除。此法多适用于一些物理刺激因素的控制,例如,噪音,光线,等。有一些无关变量,如实验的时间,实验的仪器,实验的主试,被试的年龄,性别,教育程度,不能简单地加以消除,那么就要有另外的办法来加以控制。 (2)恒常法 对于不能消除的变量,我们可以使它在整个实验中保持恒定,即所有的被试都接受相同的无关变量,这种控制方法称为恒常法。由于这些无关变量在实验中都保持恒常,它们对接受自变量不同水平的每个被试,所能产生的影响都是一致的,所以不会影响通过自变量不同水平对因变量所造成的变化差异 。对于一些被试变量,实验条件,可以采用此种方法。(3)平衡法 这种控制方法的目的,是让无关变量产生的作用在所有的实验组及控制组的效果都保持平衡。也就是说,每一组都受到这些无关变量变化的作用,但它们作用的大小在各组都是一样的。(4)抵消平衡法 有些实验研究,被试需要在各种不同的实验条件下接受重复测验。在这种重复测量的设计中,被试会受到接受重复测量所产生的影响。这些混淆因素并非出现在测量之前,而是产生在重复测量的过程中 。对此我们可以采用抵消平衡(counter-balancing)或交叉平衡的手段来控制这类混淆变量。 这种控制手段主要用来平衡一组被试重复接受自变量各种水平的先后顺序所产生的无关影响。(5)随机化法 随机化(Randomization)控制主要用于两种情况:a、研究者已经知道某种无关变量能在实验过程中产生作用,但不适合使用上述的具体控制办法;b、无法确定起作用的无关变量,所以也就不能确定采用其他的控制手段。在此情况下,我们就要预先采取措施,使无关变量的作用随机化。无论无关变量产生什么样的作用,它对所有实验以及控制组的影响都可以假设为是相等的。(6)系统变化法 在实际生活中,有时自变量与一些研究中的无关变量关系相当密切。当这类无关变量的水平多于一个时,为了确定自变量和无关变量各自的效果,可以用无关变量的系统变化来控制此无关变量。4、评价研究方法的主要指标有哪些? (1)取样是否恰当?- 1 -
(2)是否对研究被试、情景或环境等特征作出说明? (3)是否清楚交代了研究步骤? (4)对有关变量是否作了操作定义? (5)操作定义是否合理? (6)研究设计是否恰当? (7)对无关变量是否作了适宜控制? (8)测量工具是否适宜? (9)与综述中的同类研究相比,方法上是否有所改进? (10)统计处理方法的选择是否恰当?5、简述调查法的特点。调查法具有如下特点: 一、收集资料的方法是向有关对象进行间接的了解,即间接地研究某一现象,而不是直接研究动作行为本身; 二、调查研究不受时间、空间的条件限制,研究涉及范围广,收集资料速度快、效率高、手段多样化; 三、调查研究旨在考察现状,是在自然进程中收集材料,而不是通过实验、主动操纵和改变现象与变量,因此它不能确定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 四、调查结果的可靠性往往依赖于被调查者的合作态度与实事求是精神,常常可能出现主观偏差,而研究者往往难以控制这一点。-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