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00037美学课后思考题
发布时间:2024-09-11 08:09:14浏览次数:3自考 美学 课后思考题1.美学研究的对象是什么?答:美学研究的对象是审美对象,即体现着人与世界的一切审美现象或审美活动。审美关系的现实展开,就是审美活动。美学应当是研究人和世界之间的审美关系、研究体现审美关系的审美现象和审美活动的学科,这是美学研究的中心问题和主要对象。2.怎样理解美学属于人文学科?答:说美学是一门人文学科,而不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理由是:(1)作为人文学科的美学与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的研究对象不同;首先,在人文学科视野下,美学所研究的审美现象虽然也包括自然现象,但不同于自然科学所面对的自然现象。比如,把月亮作为无生命的自然现象进行天体学宇宙学等纯粹自然科学的研究,与把月亮当作有生命的对象进行审美的心灵感受,心理体验和精神对话,显然是大不一样的;其次,美学所面对的审美现象,也不同于社会科学所面对的社会现象。(2)美学作为人文学科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研究方式和方法也不相同。自然科学研究追求对客观事物属性规律的精确掌握,因此,采用观察,归纳,实验的模式,执著于冷静的,理智的,客观的态度,绝对排斥主观精神和情感的渗入;社会科学研究的目标也是发现和掌握社会现象的内在本质规律,人文学科则不同,它更多关注人的精神现象,而不追求研究的客观性,因而往往要求研究者的介入,参与,体察甚至投入。3.美学学科孕育和形成经过了哪三个阶段?答:美学一词是 1750 年鲍姆加登创立的。它共分为三个阶段,即审美意识、美学思想与美学学科。审美意识是指人类在生存实践中萌发出来的有某种不明晰审美追求的意识。美学思想奠基于审美意识,但有进一步的发展。美学奠基于审美意识和美学思想,但它是以审美现象为专门课题,从整体下独立地、系统地思考审美现象所获得的理论体系。4.怎样理解美学的哲学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存在论?答:马克思主义存在论的基本内容和特色是:(1),始终紧扣现实生活来理解人的存在。这是区别于其他一切存在论的内在本性之一;(2)始终从具体的社会关系出发思考人的存在;(3)最根本的,马克思从人与世界在人的现实活动中达到统一来把握和说明人的社会存在的。因此,马克思的存在论是以实践为根基的,是与实践论紧密结合的社会存在论。马克思的实践概念与存在概念是内在融通的,是用实践范畴来揭示人在世界中存在的基本方式。实践的基本内涵就是指人的最基本的存在方式。人的存在过程,就是人通过实践开显自身的存在意义和周围世界的存在意义的历史过程。人的理想存在状态,也只能通过实践才能达到。美学以马克思的实践存在论为哲学基础,首先要看到,人的存在与世界的存在、人的审美感觉与现实的审美对象都是在实践中双向建构、同步发展的。美学以实践存在论作为哲学基础,还需要借助自由概念和范畴作为中介,因为自由乃是通向审美的根本途径,也是哲学通向美学的桥梁。马克思是在实践论与存在论的整体框架内统一思考自由问题的。人的存在是社会性存在,决定人类生存自由与否的根本因素是社会关系、社会制度,只有改变现在社会关系和社会制度的革合实践所取得的自由,本是本体论意义上的自由。5.为什么说审美活动是人的基本存在方式和基本人生实践之一?(如何理解审美既根源于人生实践又促进人生实践的辩证关系?)答:(1)人的基本的存在方式就是实践活动,审美乃是这种实践活动的一种形态,一个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审美活动是人生实践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审美实践与人
出明显的连续性,形成了很多流派,总体上可划分为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两大类型。科学主义美学的思想基础是逻辑经验主义或逻辑实证主义,其基本倾向是试图通过实证或科学的方法来解释审美经验。而人本主义则极力排斥自然科学的实证方法,试图把美学建立在人文科学或精神科学方法论的基础上。这一学派的代表人物是叔本华、柏格森和胡塞尔。自然主义美浓、直观主义美学、解释学美学等。(5)当代西方美学仍然把审美经验问题作为研究的中心课题之一。(6)总而言之,从古希腊到现当代,审美经验问题一直是西方美学家所谈论的一个重要的问题,它构成美学学科的重要内容。2.谈谈对审美经验的基本性质的认识?答:审美经验指的就是人们在与对象的审美关系当中,构成并评价审美对象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们通过审美的愉悦而把握了存在的意义和人生的真谛,因而构成了人生实践的一种重要形式。(1)先必须清楚审闰经验与美感二者之 间的区别。第一,二者在主体(人)与对象关系:美感仅仅是主体对于对象的主观感受,而审 美经验则是人与对象形成的审美关系;第二,二者形态上的差别:美感仅仅是对于审美经验静态的,瞬间的理解,而审美经验则体现为一个动态的感受和评价过程;第三,二者对于审美 对象理解的差异:美感是指一种主体对某种现成对象的反应,其对象的审美性质是先验存在的,而审美经验则认为审美对象是在审美活动中才建构起来的。(2)理解审美经验的核心在于理解审美活动是人生实践活动的一部分,这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艺术活动本身就是艺术家审美的人生实践;第二,这种艺术活动的实践性导致了审美经验具有创造性和生成性;第三,艺术作品在被接受过程中,必然要和广大接受者的人生实践发生紧密的联系。(3)还应该清楚,审美经验不仅仅发生在艺术领域,也会发生在社会和自然领域:第一,因为社会领域的道德实践和审美经验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第二,自然美的发现欣赏与人生实践的密切关系,这在中西方的文学批评,文学理论中都可以找到非常生动鲜活活的例子。 3.简述审美经验的主要特征。 答:审美经验在根本上是一种非理性活动,但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理性与感性,理性与非理性的统一。可以说,非理必的直觉是比理性更主同的认识能力,从这一立场出发,才可以确定审美经验的真理性地位,才可以认识审美经验的主要特征。它的主要特征是:直观性、非功利性和超越性。(1)直观性。第一个方面是“感性直观性”,主体凭借自己的感觉器官直接与对象打交道,对象也以自己的感性外观呈现给主体,从而在主客体之间建立起一种感性直观的关系;另外一个方面是“本质直观性”,因为排除了概念对于理性认识的干扰,所以审美经验能够有效地把感性认识和理 性认识统一起来,把握事物的现象,揭示事物的本质(尤其要注意到“排除了要领对于理 性 认识的干扰”对于本质直观的重要性)。(2)非功利性。审美经验具有的非功利性,是由两个方面决定的。首先,从审美对象的角度来看,由于审美经验具有直观性的特点,因此只涉及事物的外观和形式,与事物的实际存在毫无关系,自然也不会与对象发生任何利害关系。第二,从审美主体的角度看,审美经验的基本功能在于让人们产生审美的愉悦,从而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这就要求人们排除各种功利因素的干扰。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审美经验不会产生功利性的作用,因为任何形式总是与一定的内容结合在一起的,纯粹形式是不可能成为理想的审美对象;并且主体一定会受到对象的
思想教育和道德启迪作用。这种功利色彩的浸染使得审美经验不再那么纯粹和自由,但使其变得更为丰富和重要。(3)超越性。超越概念包含了“横向超越”与“纵向超越”两个方面,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审美经验能够实现从物质世界向精神世界的超越;第二,审美经验难免实现从现实世界向理想世界超越;第三,审美经验能够实现从经验世界向超验世界的超越。 4.审美经验包含哪些基本要素? 答:审美经验的诸构成要素主要有:感知、想象、情感、理解。感知——包括感觉和知觉。感觉是对于对象的个别属性的把握。知觉是能够通过感觉材料的加工和整理而达到对于对象的完整把握。审美感知的特点:情感性、能动选择性和整体性。想象——是审美经验的核心要素。从心理学角度讲,想象是一种通过加工和改造记忆中的表象来创造新的思维表象的过程。情感——是审美经验中最为活跃的因素。审美情感具有更为显著的社会性和理性特征。理解——非概念性和多义性。 5.审美经验各构成要素间的关系如何? 答:在审美活动中,各个心理要素虽然有着自己的特点和作用,但它们却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相互交织在一起,既互相渗透,又相互制约,从而组成了主体的审美心理结构。(1)在整个审美活动的发展过程中,感知处于起点的位置。对其他心理要素来说,感知构成了它们的基础。首先,想象活动是对于思维表象的加工、改造和组合,因而需要感知活动来提供一定的表象材料。(2)想象与情感在审美经验中的相互关系:第一,审美情感是审美想象的原动力;第二,情感不仅是审美想象的动力,而且在某种意义上也是审美的对象和内容;第三,情感活动对审美想象的支配和调节,渗透在艺术形象之中,使其染上明显的情感色彩。(3)审美想象与审美理解的关系。想象活动本身并不是审美的最终目的,而只产生一定审美价值的工具和手段。这样一来,想象活动就必须受到一定的限制,而这种制约力量就来自于审美理解。借用康德的话来说,审美想象与审美理解之间应该是一种片由的游戏关系。伽达默尔从解释学的角度提出了富于启发性的论述。他认为,审美经验的游戏本质并不是指主体在审美活动中所获得的自由体验,而是指艺术作品或审美对象的存在方式。这就是说,游戏活动的存在方式本身就决定了它包含着一定的理性因素。而艺术活动的游戏本质也就决定了,它必然是以游戏而不是逻辑推理的方式包含着一定的理性内涵。同理,审美经验在一定意义上也是一种想象力的游戏活动,而理解力或理性因素本来就是一切游戏活动的本体论内涵。正是这样一种本体论特征从根本上决定了,想象力和理解力在审美经验中是以游戏的方式统一在一起的。(4)审美经验中情感与理智的关系。艺术性与思想性的高度统一。在审美经验中,情感和理智的关系表现为:理智渗透于情感之中,而情感又受理智的引导。总之,情感与理智在审美经验中只有和谐地统一在一起,才符合审美活动的基本要求。6.审美心理结构如何进行自我调节?答:第一,有目的与无目的的辩证统一。审美是有目的的,但是大多数情况下是没有任何目的而又合乎目的的情况下进行审美的;第二,反馈调节。为了实现审美目的,需要不断地进行自我校正和调整,直到满意为止。7.谈谈审美经验的动态过程。
答:审美经验的动态过程主要表现为三个阶段:呈现阶段、构成阶段和评价阶段。(1)呈现阶段。在审闰经验的呈现阶段,审美态度的确立是审美活动开始的主观标志,审美主体并不是首先通过五官,而是通过自己的整个身心与对象建立关系,达到主体与对象的合一状态。主体与对象的合一状态并不意味着对于对象的占有,而是摆脱物质欲望的束缚之后出现的种忘我状态,在此基础上建立起平等的精神交流关系。(2)构成阶段。审美想象在构成阶段中非常重要,而想象的先验层面和经验层面具有不同的功能,先验想象力打破主体对象之间的浑然一体状态,形成审美距离,经验想象力则能在此基础上,发行原初经验材料,形成关于审美对象的格式塔,其实,它们并不是两种不同的想象力,而是同一思维活动的两个方面。(3)评价阶段。主体的理解力在评价阶段起着重要的作用。它可以抑制想象力。松驰它在我们与世界之间结成的纽带。“反思判断力”是康德的美学概念,指的是从特殊的事物和感受出发去寻找普遍的概念、规律,而它能够达到普遍性是因为只涉及对象的形式,而不是质料。从现象学的角度来看:他人的存在以及主体间性都是自明的,而个体自我则是在此基础上才逐渐形成的,这不使得康德的“反思判断力”有了存在意义上的基础。 审美体验从感觉开始,也以感觉告终,但是作为结果的审美感觉与前者不仅对象不同,而且还使得主体呈现出一种新的态度,达到了一种体验的深度。这种深度也使得审美活动本质上成为一种主体间的精神交流,而审美对象实际上成为一种“准主体”。8,论述审美经验的心理建构具有重要的意义,请论述此一过程的各个层面?答:根据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认知结构是一个不断建构的过程,一种认知结构一旦形成就造成一种认知心理图式,遇到外界新事物就用它来同化对象,但无法同化时,就设法调节认知结构,形成新的认知图式。虽然发生认识论原理是就认知心理而言的,但是其中的“同化”与“调节”对审美心理图式的研究有着很大的启迪作用和借鉴价值。 审美经验的产生也只是原有的审美心理图式对于审美现象的契合或“同化”,但在有的情况下,比如面对崭新的高级形态的艺术美,原有的心理图式无法去同化它, 对此,主体或者避而远之,形成封闭的“自我中心”,或者通过调节来实现。 首先,审美主体通过同化使得自己能够理解对象,也通过调节来修正心理图式。自我调节分为有意识与无意识,有意识的调节是功能性的,而调节本身在心理结构中是无意识的,结构决定功能,功能影响结构,审美主体的自我调节就是这样有意识的功能调节和无意识的结构调解的有机统一。不仅个体,而且人类的审美经验的产生发展都是同化——调节辩证关系的产物。所以我们说,同化——调节律是审美经验的生成规律。 其次,自我调节审美有自己的特殊要求,体现在以下两点:第一,有目的与无目的的辩证统一,按照康德的话来说,就是无目的的合目的,这里所谓的目的指的是确定审美目标的情况下,通过努力的自我调节以达到审美目的;第二,反馈调节,为了实现审美目的,主体无论在创作中还是在扮演中都必须注重反馈调节,而反馈调在大多数情况下是在无意识中完成的。第五章 艺术论(一)1.历史上对艺术的定义。答:第一,从艺术起源的角度定义,主要有游戏说和集体无意识。(1)游戏说首先由德国古典美学的奠基者康德提出,后由 席勒,斯宾塞等人发展加以完善。游戏说的倡导者认为,艺术本质上是一种游戏,是由游戏发展而来的。一方面,艺术和游戏具有虚构的力量,富有拓展性和能动性,另一方面,它们所引起的快感是消除了一切主观偏见和现实差异的,是忘我的。(2)集体无意识说,由瑞士心理学荣格提出,荣格发展了他
的老师弗洛伊德的“无意识”理论,把‘无意识“分为”个人无意识“和集体无意识两种。第二,从艺术本质角度定义,主要有模仿说、表现说,有意味的形式说和符号说。(1)模仿说是古希腊时人们界定艺术的普遍观点。由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提出。柏拉图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理念,现实世界是对理念世界的模仿,艺术又是对现实世界的模仿,艺术的本质因而是模仿的模仿,这种模仿也就是不真实的虚幻的。(2)表现说是西方18,19 世纪浪漫主义思潮,标傍”自我表现“,冲破了”模仿说“的罗网,表现说于是兴起。由康德最早提出天才说(3)有意味的形式说,由克莱夫,贝尔提出的。突出了艺术的审美本质方面,比表现说更进一步,但它把”意味“及”审美纯形式“与一切现实情感联系完全切断。(4)符号说,由美国女哲学家苏珊朗格提出,艺术是人类情感的符号形式,是一种非逻辑非抽象的符号 ,具有表现情感的功能;艺术符号所表现的情感不应是个人瞬间的情绪,而应表现一种人类的普遍情感或情感概念,它能展示人的经验的,情感的,内心生活的动态过程。第三,从艺术功能角度定义,主要有载道说和娱乐说。载道说,较早可追溯到孔子;而唐代文学家,哲学家韩愈则加以完善。他认为,古方是为了宣传儒道而存在的,并非是为了缘情。(2)娱乐说。可分 自娱和娱人两个方面,清初戏剧家李渔提出。2.艺术与非艺术的根本区别何在?答:艺术品与非艺术品主要区别表现在:第一,艺术品是人工制品而不是自然物,这是最基本的必要条件。第二,艺术品是精神产品,而不是物质产品。第三,艺术品主要是意象思维的结晶,而不是抽象思维的成果。3.艺术品与非艺术品有哪些联系?答:二者的联系主要有两点:第一,经过审美加工和创造,并且艺术的自然物和人工制品可以转化成艺术品;第二,艺术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向非艺术品领域渗透,拓宽艺术品的领地,增添艺术的门类和品种,并使人类物质和精神生活富有艺术情趣和审美意味。4.举例说明艺术品的层次结构。答:艺术品是以审美意象为中心、传达审美经验为目的的多层次开放系统,由此出发,艺术品的层次结构主要分为四种:物质实在层、形式符号层、意象世界层和意境超验层。下面以中国国画为例,论述这四个结构层次及其关系。(1)物质实在层。指艺术品赖以存在的空中存在的物质实体和媒介。它是就艺术品首先作为物质实体,是由各种物质材料构成的存在而言的。就国画而言,其物质实在层有纸,墨,颜料以及其他物质材料。不同的画法,画派,对红质,墨质等都有独特要求,比如泼墨册水,如果不是用宣纸而用别的纸张,就不能造成那种酣畅淋漓的艺术效果,即使同是用宣纸,还有生宣熟宣之分。所以说,物质实在层是艺术品赖以存在的物质载体和媒介。(2)形式符号层。是艺术品的直接性的物质存在。各类物质都有自己独特的指向意向世界的形式符号。如色彩、线条、旋律等。面对艺术品时,首先是借助于形式符号层来进入作品的意象世界层,进而形成现实的审美对象,经受审美体验。比如中国传统国画大致可分为写意画,工笔画两者的根本区别反映在艺术品的形式符号层是十分明显的。这说明了形式符号层是艺术品的直接性物质存在。(3)意象世界层。属于核心层次。是指建立在前两个层次基础之上的、非现实的、展现人类审美经验的、能转化为被感性把握的、富有意味的表象世界。意象世界只潜在地存在于形式符号层中,而现实地生成于接受者鉴赏时的心理活动中。就国画而言,其
物理时空意义上物质实在与单纯的形式符号本身就不意味着审美价值,而意象世界中,就有了鲜活的精神性存在,或青山绿水,乡野村郭,或浩渺烟湖,远山淡水,纯然的精神怀存在战胜了物质实在性,消解了形式符号的外在性。(4)意境超验层。是意象世界背后所蕴含着的富有形而上的人生哲理意味的最高境界。分为广义和狭义。一是就人生境界而言,一是就艺术品本身的内涵而言。意象超验层是以意象世界为中介的,意象层是进入意境层的必由之路。国画中的笔法,墨意,是艺术家情感与人格的表现,这不去摹拟现实实物,亦不纯粹抽象,而是表现出各个时代的生命情调与文化精神,画中所表现的意境是一种非经验的存在,即超验层次的存在。 从国画的例子可以看出,艺术品这四个结构层次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的,不断生成的结构系统,又是一个内在统一的有机的整体,其中各个层次相互联系,相互依凭,层层相衔,环环相扣,缺一不可,由此构成一个完整的艺术结构体系。5.什么是意象?意象是如何生成的?答:意象是由意与象两方面组成。“意”指主体在审美时的意向、意图、意志、意念和意欲,表达的思想情感、人生体验、审美理想和艺术追求等。“象”则是指由想象创造出来的,能体现主体之意,并能为感官所直接感受、知觉、体验到非现实的表现。当主体想传达某种情感或表达某种体验时,意便出现了;意所借以显现的,具有直观性的个别、特殊的具体的感性表象,便是象。“意”由“象”来负载,“象”由“意”来充实,二者合为一便是“意象”。但者得不是机械的相加或凑合,而是主体与客体、思想与形象、情与景、内与外、质与文等在特定的审美状态下的碰撞、渗透、交融和化合,是一个动态的心理过程。在意象生成过程中,意向与想象起着巨大的作用。意向是主体在审美中思想倾向、意志追求和愿望企图的一种曲折融合,它是人类的一种潜在审美需求的表现,与内在生命的动态平衡相联系,便构成了审美心理的基础动力,和构建意象的“先入之见”或“基本取向”。想象则是一种运用表象自由把握世界和创造形式的心理能力和机制。在审美活动中,想象以原有的表象为基点,融合思想理解、情感及其他“意”的因素,对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和创造性的重组,从而使“意”与“象”达成和谐的结合。想象与意向结合,在超越一切的无限的自由中,创造性地缔造出一个丰富多彩、绚丽多姿的意象世界。6.意象有哪些主要类型?答:主要有四种类型:仿象、兴象、喻象和抽象。第一,仿象。是主体通过模仿对象世界的形态创造出的意象。第二,兴象。是主体以客观(对象)世界的物象为引导,给接受者提供借以触发情感、启动想象而完成意象世界的契机,物象使“感兴”得以发生联想得以展开,在此基础上生成的“象”便是兴象。第三,喻象。是创作主体以“自我”为体,以“世界”为自我的延伸,并根据主体心灵来创造新的世界。第四,抽象。是创作主体经过自己的头脑加工,将客体提炼、升华,舍弃具象而代用一些纯粹的形式符号来唤起读者审美情感的一种意象。7.艺术作品中的审美意象是如何物态化的? 答:意象的物态化指先把意象的心理层次牵引出来,赋予一定的形式符号,使之以具有感性物质外观的形态呈现出来,如用线条、色彩、图形、文字、语言、节奏、旋律等形式符号来显现意象,这就是物态化,这是从意象起向艺术的实存的第一步,使意象具有物象的形态,但还非物质实存。意象的物化则指直接运用物质手段,使意象在物质实在意义上得到凝定,用画笔、颜料等将已具形式符号的意象固定在画布上,用舞台、
布景、道具、灯光与演员的表演,将戏剧、舞蹈意象呈现出来,用纸张、铅字等文字化的文学意象凝定下来。意象经过物态化和物化,便构成了现实的艺术品,形式符号和物质实存便是意象物态化和物化的直接结果。审美意象是艺术品的灵魂与核心,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一件艺术品就是一个意象世界。8、艺术意象主要有哪些特征?答:艺术意象之所以集中体现艺术品的审美特质,是由它的基本特征决定的。它主要有:虚拟性、感性、想象性和情感性。(1)虚拟性。它是现实性的反面,意象一经物态化和物化进入艺术品中,但成为艺术意象,也就同时进入了非现实的层次。比如,孟浩灰的“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两句诗所描写的“景物”并非实存的,而经过了主体创造性的加工——即虚构,虚拟目的是为了表现一种苍凉的人生况味。(2)感性。是指意象可以为主体感官直接把握、感知、体验和接受的直观性和具体性,主体不需经过自觉的理性反思,仅凭感觉便可直接感知到意象的存在。比如:八大山人的名画《猫》,接受者目所视见的,便是一只活灵活现的猫,仅凭自己的直觉,不需理性分析,便可直接感知“猫”这一意象的存在。(3)想象性。审美意象是经过艺术家的意向和想象将“意”与“象”融合一体而构成的,它本身是想象的产物,不同于普遍的直观表象和传统的人工表象或单纯的回忆表象。它是审美意象最重要的特征,也是艺术品超越现实,具有虚拟性的内在原因。杜甫“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诗句,正是借助想象,将多种人生感慨熔铸在一起了。(4)情感性。情感是艺术熔铸意象的重要动力和导引,并伴随着意象创造的全过程。艺术意象中总是包含渗透着某种形态的情感因素,使意象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写一首诗,便想表达自己的某种心境,这都是需要付出主体情感的,没有情感的意象只能是干枯的,没有生命力的,自然也不会引起接受者的情感共鸣。9.什么是意境?答:意境是中国古典美学的独特范畴。宗白华说,意境是“中国文化史上最中心也最具有世界贡献的一方面。”它最早由王昌龄与物境、情境并列提出来的三境之一。意境主要是指运用艺术意象,在主客体交融、物我两忘的基础上,将接受者引向一个超越现实时空,富有形上本体意味的境界中。10.艺术中审美功能的作用及其意义。答:艺术的首要功能是审美功能。艺术的审美功能指凭借艺术意象、意境的感染力、诱发力、震撼力来使接受主体在获得美感的同时获得审美愉悦,从而提高艺术素养,改善审美文化心理结构,拓展艺术鉴赏视野,增强艺术的想象力和敏感性。通过对艺术品提供的意象世界的欣赏、玩味,接受主体发现其中丰富多彩的美的形态,激发起内心的情感波澜,体验到那种人生情趣和意蕴,有时还可领悟到宇宙、历史的无限和永恒,从而获得畅神悦志的精神愉快——审美快感。11,难以给艺术下定义的原因是?答:(1)“艺术”这个范畴和其他所有范畴一样,源自对“现象”的某种划分,现象界无比丰富,心灵在把握现象时,就需要对其进行必要的组织与整理,而“艺术”这个范畴就是对某一类现象进行整理的结果。所以,被“艺术”范畴所指称的对象本身就处在不确定之中,处在不断的变化之中,这增加了定义的困难。(2)思维对现象进行分类整理时总是需要一定的标准和规则,如果我们不考虑文化差异,那么这些标准和规则
一经确立就应当是不变的。所以,在被划入“艺术”的现象世界之中隐藏着一个互动变化;现象世界是变动不拘的,我们称某一类事物为“艺术”,但并没有在这类事物和其他事物之间划定一个明确的界限。(3)“艺术”自身的价值在人类的文化视野也不是确定不变的,“艺术”概念的外延和艺术本身的意义总是处在不断的变化中,这也增也给艺术下定义的困难。(4)对艺术的规定往往会受到人们对艺术的功用判断的左右,一些功用如游戏,模仿,再现,表现,净化感情,振奋生命等等总是要某个时代内成为对艺术的规定,而这种规定又影响着“艺术”概念的内涵。12,意象的结构是什么?答:意象不是一种物质存在,而是一种心理存在,一个审美的表象系统。它有自己的基本结构,即意与象两个方面。“意”指主体在审美(包括创作)时的意向,意图,意志,意念,意欲,表达的思想情感,人生体验,审美理想,艺术追求等等;“象”则指由想象创造出来,能体现主体之“意”,并能为感官所直接感受,知觉,体验到非现实的表象(包括艺术抽象之表象)。当主体欲传达某种情感或表达某种体验时,“意”便出现了;“意”所借以显现的,具有直观性的个别,特殊,具体的感性表象,便是“象”。“意”无“象”永远无法显现,“象”无“意”就失之为空洞,肤浅;“意”藉“象”而成形,为感官所把握,”象“以”意“为自己的灵魂,凭借”意“而获得意义。二者唯有结合才有生命力。13,怎么理解”艺术品就是要创造意象世界“?答:意象世界集中体现着艺术品的审美特质。艺术品是为了传达人类的审美经验而存在的,而审美经验的传达势必要借助一种媒介——意象。在意象世界中凝聚着艺术品的全部审美特质,通过意象世界,主体之”意“从内涵到显现,艺术品才能现实地成为审 美对象;借助意象世界,艺术家与鉴赏者之间审美经验的交流才得以展开和完成。因此,意象是艺术品具有审美特质的根源,也是艺术品之所以为艺术品的奥秘所在。在此意义上,我们可以说,艺术品就是要创造意象世界,这是艺术品能否真正成为艺术品的关键。14,中国古典美中意境说是怎么提出来的?答:意境主要是指运用艺术意境,在主客体交融,物我两忘的基础上,将接受者引向一个超越现实时空,富有形上本体意味的境界中。”意境“说的提出:(1)意境一词最早由唐代诗人王昌龄与物境,情境并列提出来的三境之一。(2)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将意境这一范畴具体化,认为诗的极致在于”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羚羊挂角,无迹可求“。(3)宋代严羽则以佛教的禅境比喻诗的意境,认为两者完全一致。(4)清末民初的王国维《人间词话》将此范畴发展为”境界“。15,意象与意境的关系?答:联系:意境与意象是相通的,因为二者均是主体与物象,碰撞时形成的一种心理状态,都 要求主客,物我,情景之间的谐调,浑契。区别:首先,意象主要讲的是审美的广度,意境则主要就审美的深度而言,意境深邃,意象广阔;其次,意境是意象的升华,它是主体心灵突破意象的域限所再造的一个虚空,灵奇的审美境界,从意象走向意境,是从有限走向无限,从形而下的外观走向形而上的感悟的过程;再次,在中国文化中,意象属于艺术范畴;而意境则指的是心灵时空的存在与运动,其范围广阔无涯,与中国人的整个哲学意相联系。第六章 艺术论(二)1.试述艺术作品的存在方式。
答:第一,艺术首先存在于艺术的意象世界中。在所有的艺术品中提取到艺术品有共通的东西,就是艺术意象。如果一件东西不能提供或不能转化为意象,那么就不能称之为艺术品。第二,艺术只能存在于主体(人)的审美心理活动和审美经验中。艺术意象是一种精神存在,一种心理活动的过程和成果。一方面,意象与艺术创作主体的审美心理活动和审美经验有本质的联系,另方面,意象又与艺术接受主体的审美心理活动和审美经验有本质的联系。接受者并非被动接受意象,而是在感受、体验的同时加以重建和再创造,开成新的意象世界。创作主体意识中的审美意象,经艺术品的中介,传递到接受主体的意识中,经其再创造而获得生命。第三,艺术品存在于从艺术创造到艺术品再到艺术接受的动态流程中。艺术品的核心是意象。从艺术存在的方式看,艺术品则是创作主体与接受者之间的中介。作为中介的艺术品,有三个基本特征:他律性、形式符号性和开放性。这三个环节的流程构成了艺术的现实存在,也促成了艺术的社会交流。2.在艺术作品中,意象是如何生成的?答:意象的生产意味着艺术家心中的意象得到物态化和物化的表达。第一,意象的从无到有就是要将主体在酝酿中的隐藏在深层潜意识的意义明晰化,把散漫、不可把握的感觉整合为一个完整的整体。这个整体就是艺术意象的整体。第二,意象的从无到有,还在于意象的意义内容在“无”的运动中最终获得外在形式符号,转变为“有”。第三,意象的从无到有,没有物态化与物化的实在形式(艺术品)是不可能实现的。第四,艺术意象的创造和艺术品的完成,实际上也是一种生产(马克思把艺术生产看成是精神生产的重要形式)。3.天才的艺术家有哪些特征?答:天才的的是先天的生理心理结构与后天的实践两方面合力的结果。天才独特的艺术创造力主要表现为艺术敏感(感受)、艺术想象力、艺术技巧和灵感等方面。艺术敏感——是主体接触客体并受感动、感应是孕育艺术意象的第一步。艺术家一般都具有对生活的不同于常人的感受能力。艺术想象力——是指艺术家在感受生活、孕育意象过程中展开想象、联想、幻想或意象思维的能力的程度。艺术想象力不同于日常的逻辑思维能力。它以艺术的感悟主旨为归,形成独特的心理时空和情感逻辑,来追忆、引发、整合心理意象。想象力在生产意象全过程中始终是最重要、最有决定性的艺术创造力。灵感——是艺术家在意象创造中,由于各种心理机制、功能处于高度协调的自由状态,而突然生成的精神昂奋、注意集中、情绪激动、想象力空前活跃的一种思维活动的境界。艺术技巧——艺术操作也是艺术创造才能的一个重要方面。在艺术意象的生产过程中,艺术操作一方面是意象生产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因素,另方面又赋予意象以最终的形式符号,将意象孕育的成果物态化和物化为现实的可传达的艺术品。一定意义上也可以说,艺术操作就是艺术技能与技巧的运用与发挥。4.什么是灵感?答:艺术家有时会突然从生活中获得一种启示,顿时便产生了创作冲动和诸般感受,有时会在意象孕育中苦苦思索,突然似有所感,茅塞顿开,豁然开朗。这就是艺术创造中的灵感现象。所谓灵感,就是艺术家在意象创造中,由于各种心理机制、功能处于高度协调的自由状态,而突然生成的精神昂奋、注意集中、情绪激动、想象力空前活跃的
一种思维活动的境界。这种“突然”出现的灵感往往像火花一样给艺术家照亮了另一个艺术的世界。所以,西方文论中有时会把闪现灵感的心灵称作“灯”。5.谈谈对艺术技巧作用的看法。答:艺术操作也是艺术创造才能的一个重要方面。在艺术意象的生产过程中,艺术操作一方面是意象生产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因素,另方面又赋予意象以最终的形式符号,将意象孕育的成果物态化和物化为现实的可传达的艺术品。表面看来,艺术操作纯然是一种外在的技艺,实际不然。在艺术家准备表达、操作时,心中意象并不一定已非常清晰、完善,正是靠着表达和操作运动,艺术意象才逐渐鲜明、完整并得以最后定型、完成。艺术操作既然是意象创造的有机组成部分和深化,我们就应当重视艺术操作中的技能和技巧。一定意义上也可以说,艺术操作就是艺术技能与技巧的运用与发挥。操作技能与技巧是艺术创作中不可逾越的环节。然而,如果离开艺术意象的创作过程整体,孤立地追求操作技能与技巧,就会沦为匠艺。比如有些广告画,就技能和技巧角度是符合“画”的要求的,然而其中缺乏艺术不可少的灵动与生气,所以算不上真正的艺术。6.艺术分类的主要原则。答:艺术类型的划分标准尽管千差万别,但仍有内在的规律可循。从总体上来看,美学家们在划分艺术类型的时候,大致依据三种标准:第一种标准是艺术与现实之间的关系,亚氏等的分类就是一个典型的例证。第二种标准是艺术作品与欣赏者之间的关系。莱辛把艺术分为视觉艺术和听觉艺术就是此类。第三种标准则是艺术作品自身的存在方式。有些美学家把艺术划分为静态艺术与动态艺术、时间艺术与空间艺术,依据的就是这一标准。7.各门艺术的审美特征。答:把艺术分为空间艺术与时间艺术。空间艺术——建筑、雕塑、绘画。时间艺术——音乐、戏剧。建筑——主要是材料、形式结构与周围环境。雕塑——是一种较为纯粹的艺术。首先是物质材料,有着更严格的要求。其次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再次,作为一种空间艺术,雕塑仍然要受到这类艺术一般特征的影响,它只能选取最有代表性的一个瞬间加以表现。绘画——是在平面内营造空间的艺术,以人的视觉为基础,捕捉对象的影像并将之展现在平面中。视觉效果是绘画追求的最基本的审美效果。在空间艺术的各种形态中,绘画最具有主观性和精神性,从而能够突破空间形态的局限。绘画在某种意义上成了空间艺术与时间艺术之间的一种过渡形式。音乐——在各种艺术形式中,音乐对物质材料的依赖程度是最轻的,它与情感活动联系的最为紧密,也最具有动态色彩的艺术。音乐是最为纯粹的时间艺术。第一,音乐所依赖的媒介就是声音,声音自身的质量决定着音乐的美感。第二,各种声音按一定的节奏、旋律、和声等规范组合起来,就能塑造出一定的音乐形象,表达一定的思想感情。第三,对音乐作品的欣赏必须以表演者的演奏为中介。第四,音乐是完全动态的艺术。戏剧——它综合了建筑、雕塑与绘画等空间艺术的基本特点。戏剧艺术的根本特点仍然是它的时间性。戏剧的表现方式:第一,它是媒介自身的审美作用,各种艺术的媒介和材料都可合理地运用其中。第二,戏剧既然表现表现的是一个动态的事件,其结构自然也就具有相应的特点。第三,戏剧艺术可与其他艺术综合起来,构成新的艺术形态。8.在艺术作品的接受过程中,欣赏者是如何实现意象的重建的?答:艺术接受的核心仍是意象的生成,即重建。接受者通过意象欣赏,获得审美愉
悦和艺术体味。艺术接受中的意象是要靠再生成的,而非直接传递的。它需由接受主体意识运运动所生面。接受者在解读形式符号过程中,根据符号的暗示而由自身的主体意识重建意象。因为艺术符号的特殊性,它对意义的表达只能通过象征与暗示。这样,艺术接受者就不可能完全获得来自于艺术创造者的原始意象。《周易》:“书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指出符号不能完全表达出主体的意义;而在艺术接受中,主体亦不能完全理解符号。所以,接受主体所感受的意象,是不同于创造者具体所创造的意象,它是接受者根据符号提供的意象导向而重建的意象。意象的重建是艺术接受的核心问题,艺术接受中意象的重建实质就是艺术意象的重建。但这种重建,是受艺术家的意象创造所限制的。它是一种创造,但与艺术意象创造相比是低一层次的。这就是何以意象接受者多而艺术家少的缘由。9.谈谈对艺术品鉴赏过程的理解。答:艺术品鉴赏过程是五个阶段性的过程。所谓的“阶段性”,其中的变化在于接受者随着艺术品的符号和意义的关系的发掘而导致的主体感受的变化。而这个过程是由观、品、悟三个层次组成。(1)观。它是指接受者透过艺术的形式符号在直观层次上初步感受和重建意象。例如无意中在一本画册里画发现了蒙德里安的抽象绘画,虽然从前完全不了解所谓抽象表现主义,对于这位画家也比较陌生,但是地可以感觉到线条里面的运运性,一下子可以抓住其中的简单明快的美感。应该说这是凭借着主体的理解力,而达到的一种比较浅层次的审美感受。(2)品。则是在接受者对艺术品有了直观的了解以后,必须将接受活动进一步展开与深化,才能使得意象的重建得以实现,要实现这个转换,需要主体意识的积极参与,全神贯注,用心专一,静心体味,使意象更具接受者个性。例如进入音乐会的大厅,屏息凝神,开始专注于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这个时候抽象的音乐无素直接全面的刺激大脑,激起听众内心的波澜。(3)悟。是主体对艺术品的意象品鉴渐入佳境,终于升华为对意境的感悟。形式符号被克服了,接受者在意象的世界中获得了主体意识的自由。例如阅读雨果的〈悲惨世界》,在有的地方被那种崇高的人性力量深深震撼,被那波澜壮阔的社会和人生画卷深深感染,不由自主地进入了那个世事纷杂而又充满激情与痛苦的世界。应该指出的是,由于接受者的经验和素质水平的不同,以及当时艺术品质量与品位的不同,不一定都能达到“悟”的境界,所以各种形式的艺术鉴赏指导活动就显得十分重要。第七章 审美教育论1.概述中国美育思想的基本历史线索。答:中国古代以乐感化的传统,最早可追溯到舜时代。战国时的中和思想,对我国美育有着重要影响。到先秦儒家,审美活动包括艺术活动为目的,则多指两种和谐:天人关系和人际关系。从《乐记》开始,认为乐和其他艺术具有潜移默化的感化特征。儒家美育的目的就是中和。建安时期,徐干首次提出了“美育”一词。其义基本上是指用礼乐为主的先王之教来培养文质兼备的君子。美育目标实现的过程,便是朱熹“消融渣滓”的过程。其类似于亚氏关于悲剧效果的净化思想。明清时期的美育思想,主要体现在当时的小说、戏曲论著中。金圣叹要求读者见文观心。
生实践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它深深扎根在我们的人生实践之中。审美活动本身就起源于我们的生存之中,审美就是一种人生实践。审美活动之所以产生和发展,是由于人的生存与发展的实践需要审美。从大的方面讲,审美活动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的进化。从小的方面看,审美活动有助于个人超越现实的有限性,获得更大的精神自由。人们需要借审美活动来帮助我们摆脱有限性,获得现实中得不到的精神自由和享受。没有审美,人就会缺乏健全、充实的精神生活,人性和人格就会被扭曲、分裂和异化。马克思提出人要全面地上有自己的本质力量,强调自然的彻底的人道主义和人的彻底的自然主义,就是要塑造健全的充实的人。而审美活动在这个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正因为人的生存和发展需要审美,所以审美活动必然要进入人生实践,成为人生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2)审美实践一方面是人的生存与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它也是以人生实践为源泉的。审美的创造与欣赏都离不开人生实践。审美活动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汲取营养,才能丰富和发展起来。审美活动扎根于人生实践之中,是我们人的基本的生存方式之一。整个人类要健全地发展,审美活动这种实践就是不可或缺的。6.怎样理解审美是一种比较高级的人生境界?答:(1)之所以说审美境界是一种高级的人生境界,是因为审美境界有一个基本条件是要求在人与世界之间实现比较高程度的有机统一。如果主客体始终处于割裂的、矛盾的状态,那就不太可能是审美的。(2)首先,从心境上看,审美境界较大程度上超越个体眼前的某种功利和有限性,达到相对自由的状态。它具体表现为情与景,主体与客体,感性与理性的交融,即中国美学所说的“物我两忘”,“天人合一”。其次,从接收效果上看,是有限与无限的统一,无限对有限的超越,达到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状态。其中,有限的是景和物,无限的是情,思,想象和韵味。这种无限的情思和想象中,生成了包蕴着无限的韵味的意蕴,从而比日常生活中一般的审美更自由无碍,更有内涵,更耐人寻味,更具审美价值。(3)审美境界本身也是多层次的,由对形式的欣赏对对意象的体会,进而到人与世界圆融合一的状态的觉解和体悟,审美境界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表层到深入的不断潜入和递进的过程。(4)总而言之,审美是一个比较高层次的、特殊的人生境界。审美境界高于一般的人生境界,它可以说是对人生境界的一种诗意的提升和凝聚,也可以说是一种诗化的人生境界。最高的人生境界往往就是最高的审美境界。审美境界的生成离不开人生境界的转化和提升,不应将审美境界与人生境界割裂开来。人生境界与审美境界只有在实践存在论的意义上才是相通的。7.为什么说美学研究方法的核心方法是哲学方法?答:(1)美学自诞生起就从属于哲学,后来美学成为独立学科,从来没有脱离过哲学,直到当代各种有影响的美学流派和思潮都有相应的哲学思想为背景。(2)由于审美活动是人类最高级、最复杂的一种精神活动,而且是具有当下的一次性特征的精神活动,需要主体的全身心投入,尤其需要主体在观念世界中尽情游历,以洞悉审美的真谛,这是科学和实验方法及其他任何方法都和不能及的。(3)美学涉及到人生在世、人的生存实践、无限意义等整体深层的本源问题,只有靠理性指引下体验、感悟、冥想、领会的哲学方法才能掌握。(4)美学作为一门理论学科,不胎记包括在理性潜在指导下现象的辨析、鉴赏的体验、本质的审察、灵感的沟通,还必须在此基础上进行逻辑推演、抽象思辨和理论提升,这也离不开哲学思考。因此,美学的核心方法应是哲学的方法。
近代蔡元培率先把“美育”一词引入中国。他倡导“以美育代宗教”;梁启超,是近代美育思想的另一先驱者。他认为美育是一种“趣味教育”。王国维,把西方的美育理论较为全面地介绍到中国来,将美育与德智体三育并称为“四育”。2.结合中西方美育思想说明美育的基本内涵和特点。答:美育内涵:审美教育是以艺术和各种美的形态作为具体的媒介手段,通过审美活动展示审美对象丰富的价值意味,直接作用于受教育的情感世界,从而潜移默化地塑造和优化人的心理结构,铸造完美人性,提升人生境界的一种有组织、有目的的定向教育方式。美育的特点:诉诸感性、潜移默化、能动性。诉诸感性——审美对象的基本特点首先在于,审美对象以其感性特征,通过丰富的形象,以情感为中介,悦耳悦目,并打动人的心灵,从而激发共鸣,达到提升人的精神境界、丰富人的心灵的目的。美育以感性的方式,来陶冶人的精神,转移人的气质。在艺术作品中,感性形象是情感的载体。美育的过程就是使人的感情得到表现和升华的过程,而艺术作品正是通过感性意象表现作者的情感的。诉诸感必的美育意味着人的感受能力的丰富,用直观、个性的形式来把握审美对象,从而折射出某些价值观,蕴含着对人生和人性的感悟和体会。比如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在读此诗时,首先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月光,霜,举头,低头“等形象。而”举头低头“也具有和人的生理同构的节奏和韵律,这种场景具有普遍性,使我们得到思念故乡的感情的升华。潜移默化——美育主要是“化育”。中国儒道禅三家均采用此方式。美育的终极目的是要培养自由发展的人,具备敏锐的审美能力,良好的审美趣味、健康的人生态度、完善的生理结构、丰富的个性魅力,并具有自由的超越精神的和炽热的理想追求的人。能动性——比如主体在审美中能有自觉的追求,并且主体会在参与审美活动中体现能动性。第一,在美育过程中,主体不仅为外物和艺术所感动,同时也在这种感动中发挥主体的能动性和创造性。这决定了美育的方式多种多样,适应着审美主体的多种需要。第二,主体在美育中的能动性还表现在主体在审美活动中能有自觉的追求。第三,审美是人与物的自由关系中形成的,主体在参与审美活动的整个过程中,充分体现了自己的能动性。3.审美教育与人格教育、情感教育、艺术教育的主要区别。答:对美育内涵的三种意见:第一,美育是人格教育——把美和善二者混为一谈。导致善恶不分的原因,一是在人类文明的初期,社会处于低级阶段,统治者所更为关切的是等级、秩序,所有的教育都是巩固统治地位的手段。二是由于在古代,学科尚未分化,真善美难以廓清。第二,美育是情感教育——体现了近代西方二元分立的思维特点,即主体与客体、思维与存在、感性与理性的对立。把美育界定为情感教育在学理上是不妥的。将美等同于美感,而美感又泛化了情感。美与情感有关,但不等于情感。审美情感不同于日常生活中的一般情感。第三,美育是艺术教育——过于夸大了艺术在审美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除艺术外,还有很多自然审美现象和社会审美现象可以充当审美教育的教材和媒介。这种观点也限制和遮蔽了审美教育更深刻的目的和更高远的价值追求。美感教育只是通过艺术等美感活动和审美方式,来提高人的素质和修养,来转移人的心理气质,改变人的精神面貌,从而达到全面培养人的目的。4.美育功能是什么?
答:主要有两点:怡情养性、化性起伪。中国古人认为,美育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化育”,而不是一种强制性的“教育”,是通过怡情养性的途径,使主体在感化中,经过审美,深入“人心”,从而陶冶主体的精神境界,完善自我的人格。怡情养性——美育是通过对人的精神领域进行调节,达到心理平衡、人格的完善,美育的方式是建立在自觉自愿、潜移默化的基础上的。人的精神领域分成知、情、意三个方面,美育也是从这三个方面入手。审美对人的感化往往使人亲和,充满爱心。美育体现着以道制欲的原则。席勒在《美育书简》中认为美育可以纠正人的两个极端,即精野的极端和懈怠的极端,以道制欲有着相似之处。化性起伪——《乐记》把天地的阴阳化生视为宇宙间最大的乐。由此推及到音乐对人的感化,这种以情动人的音乐便是美育。从心理上讲,美育乃是养性的一种方式。养性是让人的感性生命顺其自然地得到发展,美育正是通过感性的方式对人的本性进行维护和滋养。荀子以“化性起伪”来解释人性和文化的生成,从中也体现了美育的功能。“性”是人生来就有的自然本质及其功能;“伪”是在自然本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精神形态和能力,使人有崇高的精神境界。经过长期的积累和练习,使得人的本恶的兽性变成了人性。5.怎样理解审美教育的最高目的就是造就审美的人?答:美育是要使人精神上能够获得解放和自由,把人从自然物质世界的束缚中解脱出来,上升到精神的理想境界,进入一种顺任自然、与天地同体的和谐境界。康德和席勒都认为,美育可以担当感性与理性之间的桥梁,使人成为在感性和理性方面和谐发展的“完全的人”。美育的目的,还在于培养人、发展人,使人成为身心健康的完美的人。美育着重于使人们审美感受的能力得到训练,鉴赏水平得到提高和创造力得到培养,最终使人的个性得到全面而充分的发展。美育的最高目的就是要造就一种审美的人。所谓审美的人,就是具备敏锐的审美能力、良好的审美趣味、健康的人生态度、完善的心理结构,丰富的个性魅力,并具有自由的超越精神和炽热的理想追求的人。审美教育的这一根本目的,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又可转化为两方面的内容:即美的形式的教育与审美理想的教育,前者是审美能力的培养是审美教育的基础,后者则要求把审美的自由人生境界转化为受教者自觉的价值追求,体现着美育的根本主旨。6.怎样理解审美教育对于人生境界的提升作用?答:审美活动是人生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在极其丰富复杂的人生实践中必然会与世界形成各种各样的关系,并在心灵上必然会达到不同样式的生存状态,生成不同层次的人生境界。审美境界是人生境界中层次比较高的一种,它是一种特殊的人生境界,也就是说审美境界是一种自由的人生境界。审美活动活动不同于其他人类活动的独特意义在于,它不仅为人构筑起一个意味隽永的精神家园,而且更重要的是它能使人由此而深刻体悟到做人的价值、尊严和崇高的使命,从而在人的心里鼓起追寻理想的激情。通过审美,主体的生命得到了陶冶和洗礼,提升和拓展。通过审美,在使主体的精神得到升华的同时也得到重组和塑造,他将以新的姿态重新返回现实并改造现实。因此可认为美育从根本上讲就是一种特殊的人生境界教育。审美境界是一种自由的人生境界,而在审美活动中生成的美正是这种自由人生境界的感性显现。美育将人生境界提升到了一种自由境界的高度。7.简述席勒的美育观(席勒对于美育理论的贡献)。
答:1795 年,席勒发表《美育书简》,美育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在人类文化史上出现了。在书中,席勒第一次提出了“审美教育”的概念,并对美育的性质、特征和社会作用作了系统的阐述,这是第一部系统的美育著作。席勒认为,审美教育是实现人的自由的唯一途径,审美活动是自由的,“通过自由去给予自由,这就是审美王国的基本法律”。他还认为“我们为了在经验中解决政治问题,就必须通过审美教育的途径。因为正是通过美,人们才可以达到自由。”席勒的美育理论在西方美育思想史占据十分重要的位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从哲学的高度解释审美教育不同于其他教育形式的独特目的,并把审美教育的目的与审美活动的性质内在在统一了起来。他说:“有促进健康的教育,有促进认识的教育,有促进道德的教育,还有促进鉴赏力和美的教育。这最后一种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我们感性和精神力量的整体达到尽可能可谐。”第二,明确揭示了审美教育的价值是完满人生。第三,回答了完满人性的方式——人性统一的根据就在于自身。“我们可以说,就其天赋和素质而言,在每一个个体的人的身上都具有纯粹理想人的成分,在各种变化中与这种不变的统一体保持和谐,这是它生命的伟大使命。”审美教育的任务就在于要不断拓展人身上的这种“纯粹理想人的成分”。审美经验简称美感。它具有三个特点:1,审美经验主要不是认识,而是一种感性经验。(认识为理性)2,审美经验是一种快感体验,但不同于感官快感。3,在审美经验中,主体也追求对象,但这种追求是与特定对象展开精神性的对话和交流,以达到主体在心灵上与对象的和谐交融,产生精神上的满足和快感,即美感。马克思的实践论的主要观点?1,马克思的实践概念是在继承和批判西方传统实践观念、特别是古典哲学的实践概念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他把实践理解为“人的感性活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2,马克思的实践概念是生成性的。3,更重要的是,在马克思那里,物质生产劳动是人最基础的实践活动,它最终决定着包括艺术、审美活动在内的精神生产活动和人的一切其他实践活动。“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艺术活动三个环节的构成和展开体现?1,它必须有作者;2,作者对艺术品的制作、生产是独特的,是“创造”;3,艺术品从结构上来说是多层次的,意蕴不确定和空白;4,艺术品必须被人审美地接受,进入具体、特定的审美关系中,才能成为现实的审美对象。审美趣味的特征?1,审美趣味具有明显的个性差异;2,影响主体审美趣味的主要因素是后天因素或社会条件。判断审美趣味的标准?1, 把审美趣味联系于具体的审美对象,看看依据这种趣味所做出的判断是否充分反映了审美对象的客观特点。2,审美趣味作为主体审美心理结构的组成部分,必然要受到主体审美理想的制约。审美活动的特殊性表现在:1.与世界的本己性精神交流黑格尔把审美活动“看作一种灵魂的解放,而摆脱一切压抑和限制的过程”,并精
辟地提出“审美带有令人解放的性质”。2.最具个性化的精神活动审美活动首先是一种精神活动。审美活动在各种精神活动中最具有个性化。它把感性、个别性作为自己最基本的存在方式。3.有限无功利性与最高功利性的统一审美活动的无功利——是指审美活动并不以某一有限目的为目的,相反它还必须以摆脱直接功利目的为前提。审美活动的最高功利性——是指审美活动指向一种整体的、根本的功利性,它把人向着完整的自由存在状态提升。“艺术作品的产生和欣赏有助于我们成为更完美的人。”从最高的意义上说,审美活动并不只是人自我构成的手段,而是人自我完善的一种活动。4.审美活动是自律性与他律性的统一审美活动的自律性——是指审美活动本身就是一个自身完满的世界,它不是手段,而直接的就是目的本身。审美活动的他律性——是指审美活动并不是一个封闭孤立、与世隔绝的世界。首先,它从根本上受到物质实践的决定和制约(社会生产力的水平);其次,物质生产劳动所达到的历史水准以及在生产中所形成的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相互关系的特点,还会通过各种社会中介因素最终渗透到审美活动的具体内容中并决定着审美的方向和水平;再次,各种审美形态的历史性生成和演变,实质上不过是人的现实境遇、生存状况以及理想追求在历史中不断发展的一种审美凝聚和反映。因此,审美活动与其他实践活动之间有着复杂关系。审美中的惊异的特点?答:1,审美惊异不是一种理性的求知欲,而是一种鲜活的生命感。审美惊异从实质上说,就是人在一定的现实境遇中由于与客体对象的直接契合所产生出来的一种迥异于日常生活经验的特殊心境。客体对主体的召唤,主体对客体的向往。2,审美惊异的产生既依赖于主体一定的自身条件,也依赖于对象本身一定的客观条件。
8,论述审美关系?答:审美关系从属于人与世界的存在论关系,是人与世界的复杂多样关系中的一种特殊的精神性关系,是人对世界借助感性形式建构起来的自由的情感体验关系。(1)审美关系不同于理智关系,而是情感体验关系。它通过对对象外观形式的观照,返回到主体内心,以自己的内在生命的投入来领悟存在的意义,达到一种物我两忘的境界。比如李白的诗《独坐敬亭山》“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在诗中,李白在一种孤独中与敬亭山相看,并且互相都不觉得厌倦。在这种相看中,李白达到了一种物我两忘的境地,分不清何者为我,何者为物。(2)审美关系是通过感性形式建立起来的,是一种感性直观的关系。比如王维曾写道:”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诗中有画,是一种对大自然的直观的把握。(3)审美关系是人与世界之间的自由关系。比如李白在喝酒时,甚至招呼月亮来同饮。他写道”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在诗中,人与月亮之间的隔阂被打破了,人与世界形成一种很自由,超越一切限制的审美关系。(4)审美关系在逻辑上先于审美主体,客体存在,而不是审美主体,客体逻辑上先于审美关系中,才能把陶渊明定为审美主体,把南山定为审美客体。第二章审美活动论1.审美起源诸理论的意义与不足是什么?答:关于审美的起源,在历史上主要有四种理论,即游戏说、生物本能说、巫术说和劳动说。①游戏说。代表人物:柏拉图、康德和席勒。席勒认为,游戏不仅是审美活动的根本特征,而且是人摆脱动物状态达到人性的一种主要标志。席勒所说的游戏,是指人在摆脱了物质欲望和道德必然性的懒散之后所从事的一种真正自由的活动。所谓游戏,其实就是一种审美活动。贡献:他试图从人的生命活动的独特性质中去探寻审美发生的直接精神动力,并敏锐地揭示出审美活动与人的自由本质之间的内在联系。第二,他既看到了人的审美活动与动物游戏活动的根本不同,也发现二者之间存在某种深层的联系,说明审美的发生是有其动物性的生理基础的,这符合生命进化的自然历史过程。不足:忽视了对动物游戏向人的游戏转化的机制以及人的游戏得以发生和进行的社会历史条件的探讨。在席勒那里,游戏与审美几乎是同义词。②动物本能说。代表人物:德谟克里特、博克、达尔文、弗洛伊德。认为审美的发生导源于人的某种本能,这同样是一种具有久远历史的观点。这种研究,不仅拓展了审美发生理论的思维空间,而且还有力地说明审美的发生是有其伏根深远的生物性基础的。缺点:第一,混淆和抹杀了动物的本能活动与人的有意识的生命活动之间的质的区别,以至于把动物的快感等同于人的美感。第二,忽视了对审美活动赖以发生的社会根源的探讨。③巫术说。代表人物:泰勒、弗雷泽。是 20 世纪流行于西方的一种艺术与审美发生理论。用巫术说可以说明一部分原始艺术现象,尤其是在解释原始洞穴壁画和岩画时它具有更为可信的说服力。但是艺术与审美并不完全等同,艺术只是审美活动的一种形式。巫术只是促成艺术发生的因素之一。因此,用巫术说来解释艺术和审美的发生,其有效性也是有一定限度的。④劳动说。代表人物:毕歇尔、普列汉诺夫。认为艺术和审美起源于人类的物质生产劳动。这一学说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劳动对艺术和审美活动至关重要的决定性作用。不足:它只是揭示了审美赖以发生的物质前提,却未能真正切入审美如何发生的内在机制。从物质性的生产劳动到精神性的审美活动的过渡和飞跃,需要一定的中间环节。因而劳
动说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审美发生理论。2.为什么说“劳动说”还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审美发生理论?答:普列汉诺夫关于劳动与审美及艺术之间关系的论述,对我国美学界曾产生过重大影响。这种观点在一定程度上也揭示出劳动对于艺术和审美活动至关重要的决定性作用。但是,从劳动说作为一种审美发生理论来看,它却存在着明显的不足。这主要表现在它只是揭示了审美赖以发生的物质前提,却并未能真正切入审美如何发生的内在机制。审美活动是一种超越了直接肉体需要的精神性的创造活动,它指向人的最高生存理想即自由,即不能完全等同。正如马克思所说:真正“自由王国只是在由必须和外在目的规定要做的劳动中止的地方才开始;因而按照事物的本性来说,它存在于真正物质生产领域的彼岸。”很显然,生产劳动作为一种功利目的十分强烈的物质活动,在其本身中不可能直接产生出追寻精神性自由王国的审美活动。从物质性的生产活动到精神性的审美活动的过渡和飞跃,需要一定的中间环节。从这一点看,劳动说还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审美发生理论。3.为什么说制造和使用工具的活动是人的生产不同于动物生产的一个最本质的规定性,也是审美活动得以发生的真正前提?答:(1)工具的出现,彻底打破了人原有的生物性肢体、器官和能力的狭隘性与固定性。从而不仅为人能够与外在世界发生极为广泛和多样的联系开辟了重要途径,而且为人真正的创造性活动在更大规模上的发展奠定了牢固的基础。(2)工具不仅包括物质性的劳动手段,而且也包括人所独有的运用语言符号的能力。(3)人类只有通过运用工具的劳动,才越来越广泛、深入地学会认识自然的,真正形成人的意识。而意识的诞生,又会反过来不断推动人类制造工具的活动向更高层次上迈进。(4)工具作为人的一种物化形式,它既是人所创造的一种物质产品,又是人借以实际地改造自然的一种物质手段。(5)人类使用工具的劳动活动,不仅造成外在的人化,而且也同时造成人本身内在自然的人化。4.如何理解巫术礼仪活动是在原始社会中促进审美发生最重要的一种中介因素?(包括巫术的意义)答:人自身存在的社会性质,从根本上决定了审美活动也必然是一种具有社会性质的人类活动。并非所有的功利性观念都能成为影响审美发生的积极因素,只有那种基于人类整体发展和根本利益的功利性观念和活动,才能成为真正构成影响审美发的的重要条件。从理论上讲,驱动审美发生的可能有多种社会中介因素。但是,从目前的研究成果看,巫术礼仪活动应该是在原始社会中促进审美发生最重要的一种中介因素。英国著名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认为,巫术活动在原始人的生活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首先,巫术活动植根于原始人类渴望实际控制自然的强烈需要;其次,巫术活动由一套独特的仪式行为所组成,它是达到某种目的的手段;第三,巫术活动中的行为动作与巫术所要达到的目的之间是用情绪来沟通,而不是以观念来联结。巫术活动是用以调节人与自然之间的根本关系,因此是最集中地表达原始人根本利益的一种符号形式。审美的显著特点在于:它是在自身中排除了直接的功利性和有限的目的性的一种自由的精神活动。而巫术活动对审美的原始发生具有极其重要意义,具体表现在:第一,巫术的神圣性与严肃性,强化并提高了人的意识与意志等主体的精神能力。第二,巫术活动独特的仪式化功能,推动了人的文化心理结构的形成。第三,巫术活动的操演过程直接孕育着原始艺术的发生。因此,巫术与原始艺术的相关性,不单单是它们在形式上具
有某种相似性,更重要的是巫术原则与艺术的精神实质具有内在的一致性。首先,在巫术中为了达到某一目的,就必须对达到这一目的的实际过程进行逼真的模仿。这种模仿需要高超的记忆力和想象力。其次,巫术中对生活过程的模仿是在一种虚拟的情境中进行的,它本身并不是一种实际的生活过程,而是与实生活过程的暂时中断。因此,巫术实际上使原始人“形成和提高了模仿的艺术才能和随之而来的艺术感受能力。”5.为什么说人的自我意识的觉醒和发展是审美意识的关键因素?答:审美意识从人的一般意识中分化的过程,从根本上说,就是人的审美需要从人的实用需要中分离出来的过程,也即人类逐渐超越自己的原发性的自然需要,而使之上升到社会文化的层次并赋予其一定的社会文化意义的过程。例如在生产领域中由对劳动工具单纯的适用性要求逐渐向着同时要求劳动工具具有悦目形式的方面转变,就是人的审美需要开始生成和审美意识开始确立的觉醒和发展。促成这一转变过程的一个关键因素,就是人的自我意识的觉醒和发展。因为只有当人具有了自我意识时,他才会把自身的生命活动也作为一种对象。而只有当人在他所创造的对象世界中体验到自身生命活动的韵律,意识到自身的创造、智慧和力量,并引起情感上的某种愉悦和满足时,才会唤醒人的审美需要,只有通过这种对象化的活动,人的自我意识才会真正确立,人才会真正摆脱实用需要的牵绊而仅仅从“直观自身”的角度去把玩对象的形式及其意蕴,从而使审美意识最终从混沌同一的原始意识中分离出来而转变为一种独立的意识形式。审美需要一旦进入人的自觉意识,就会成为人永不熄灭的一种精神追求。因此,只有当审美意识作为一种独立的意识形式出现后,才意味着审美活动的真正发生。6.工具制造和审美意识的发展什么联系?答:人类的审美活动,最初是与制造生产工具的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人类最初制造工具,是基于一种实用的目的。但是,随着自我意识的开成,当人从他的这种独特的生命活动中观照到自己的本质力量并从而体验到一种创造的乐趣时,他就不再仅仅拘囿于实用的需要,同时要能动地表现自己、实现自己。从大量出土的原始工具中,我们就可清晰地看到这种审美创造从无到有,从不自觉到自觉的演变过程。人类所制作的各种石器工具,不仅在功能上高度分化,而且在选材和制作工艺上也表现出相当高的技巧和水平。这就证明非功利性的追求视觉形式快感的动机同时支配着加工的行为。换言之,这种生产活动已隐藏了审美的意识和动机,已包含了原始的审美内涵。(如果说,在工具的制作过程中,因受实用需要的制约,人类审美意识的表现还是受到很大局限的话,那么,装饰的发明,就为原始人在物质生产领域施展自己的审美创造才能提供了相对自由的活动空间。7.如何评价史前人类的自我修饰与美化在人类审美意识的发展中的意义?答:人的自我修饰和美化,是人的审美意识觉醒的一种重要标志。原始人的自我装饰,可分为固定装饰和非固定装饰两种类型。在固定装饰中,这些装饰一旦固定下来,并作为一种习俗和传统流传开来的时候,它就会越来越远离其最初的发生学动机,而被后来的人们仅仅作为一种单纯美的标记追求起来,从而使这些装饰手段逐渐获得相对独立的审美意义。而在非固定装饰中,这种装饰一开始就具有名副其实的审美意义。史前人类的自我修饰和美化,在人类审美意识的发展中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无论是固定还是非固定,就经们作为人的一种创造活动来看,都已经远远超越了物质需要的层次而进入精神需要的领域。特别是非固定的体外装饰,更是人类审美需要的一种直接表征。8.审美价值与一般价值活动的共性及其特殊性。答:(1)审美价值与一般价值活动的共性:首先都表现为以主体为根据,为目的,为趋向的一种特殊的主客体关系,客体自身的属性成为主体需要的价值对象,而主体的
需要则是客体自身的属性的价值确证。因此,审美活动的展开,即是客体对象被人性化,内在化的过程,也是主体审美需要的对象化,现实化的过程。其次,都必然要受到社会实践活动的深刻制约,并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发展。(2)审美活动作为价值活动的特殊性:首先,审 美活动所追求的是能满足人的心灵需要的精神价值,主体主要运用自己的审美感官去直接把握对象的审美特性,并进行情感体验;其次,在审美活动中,主体从日常操劳着的世界进入到一个深蕴着生命意义的特殊世界,所追求的是能启迪人领悟人生真谛,并激励人不断去创造自己生活意义的一种独特的精神价值。 9,说明原始审美意识的发生过程? 答:所谓审美意识:就是指人对自身审美需要的和外在对象的审美意义,以及二者之间所构成的审美价值关系的心理反映形式。它主要包括人的审美愿望,审美趣味,审美观念,审美理想等内容。审美意识的发生与审美需要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只有当审美需要被人清楚地意识到,并转化成一种自觉的精神追求时,它才真正构成推动审美发生的一种积极的力量,审美需要是审美意识的内在驱动力,而审美意识则是审美需要的心理表现。美意识的发生要以人类一般意识的发生作为必然前提。人类开始使用和制造工具的生产劳动活动是人类意识发生的根本条件和显著标志。原始意识的主要特征:(1)原始意识在具体性中包含着抽象性。(2)原始意识在蒙昧性中渗透着真实性。(3)原始意识在神秘性中凝聚着创造性。原始意识之中的抽象性,真实性,创造性就是构成审美意识的基本因素,当这些意识逐渐分化出来之后,就可能诞生审美意识。审美意识从人的一般意识中分化的过程,就是人的审美需要从人的实用需要中分离出来的过程,也即是人类逐渐超越自发性的自然需要,而使之上升到社会生活的层次并赋予其一定的社会文化意义的过程。人的自我意识的觉醒和发展促成了这一过程的转化。第三章 审美形态1.概述审美形态的生成性、贯通性、兼容性、二重性的内涵。答:生成性、贯通性、兼容性和二重性是审美形态的特征。(1)生成性。一是指审美审美的历史生成,二是审美形态的个体相对性生成。就历时态而言,人类许多审美形态就是在人类文明高度发展后才出现的。如丑和荒诞是在 19世纪中叶以后才成为审美形态的。就共时性而言,在特定的民族文化背景下产生的审美形态,要成为其他文化背景下特定民族的审美形态,就必须有个历史的顺应和同化过程。(2)贯通性。是指民族文化,尤其是植根于其文化土壤中的哲学思想对审美形态的统摄性。(3)兼容性。指审美形态是多种审美因素构成的有机的感性凝聚。(4)二重性。主要指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既有相同点,也有独特之处。2.简要说明审美形态形成、发展的现实和历史基础及主要类型。答:特定的审美形态是在特定的历史环境和条件下形成。审美形态往往反映的是特定时期的审美思想。审美形态的历史性。首先表现为审美形态是特定的历史社会文化发展阶段的产物,其次表现为审美形态的具体内涵是在历史发展中不断演变的。中国早期的审美形态实质是诗性与音乐性的;西方早期的审美形态实质是戏剧性与雕塑性的。审美形态与宗教:西方的审美形态的孕育一开始就与宗教意识联系在一起,注重对人生终极价值的追问;中国的审美文化则具有世俗化的特征,与宗教并不官切。审美形态与哲学:西方在总体上审美形态的形成、发展受到哲学思想变迁的制约与影响;中国人生哲学千年不变,“中和”思想,在哲学上是一种本体论,同时也是一种审美理想,还是一种最基本的审美形
态。审美形态的类型主要有六种:优美与崇高、悲剧与喜剧;丑与荒诞。3.美学史上关于崇高与优美有哪些主要理论?它们各自的特点是什么?答:(1)关于崇高的理论。在西方美学史上,最早涉及崇高内容的是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第一次较为明确地把崇高和优美作为两种可以并列对举的美来加以论述的是朗吉弩斯。康德:真正把崇高作为审美形态来看待,认为崇高有两种类型,即数学的崇高与力学的崇高。席勒:主要从艺术的角度来论述崇高的实质。黑格尔:继承了康德的“人论”思想,肯定了崇高缘于人的内在情感的说法,同时又同意席勒关于美和崇高应存在于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中的观点。利奥塔德:立足于后现代理论的视野,对崇高进行阐释。(2)关于优美的理论。在西方美学史上,对优美的探讨是随着对崇高的探讨不断明晰起来的。在古希腊、罗马时期,优美与美划上等号;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图形中最美的是球形和圆形;柏拉图认为,优美是能够“引起快感,并不和痛感夹杂在一起”,是单整、纯粹、绝对的美;亚氏:“美的最高形式是秩序、匀称和确定性”;古罗马的西塞罗提出两种美:秀美、威严。(3)崇高的特点。第一,雄伟壮阔的力量之美;第二,社会价值实现的昂扬之美;第三,刚毅坚强的品格之美;第四,恢宏豪迈的尊严之美。(4)优美的特点。第一,优美是超然优雅的人生境界的真实表现;第二,是秀雅协调的外在形式特征;第三,是和谐化一的内容;第四,是心旷神怡、愉悦轻快的审美体验。4.美学史上关于悲剧与喜剧有哪些主要理论?它们各自的特点是什么?答:(1)有关悲剧的理论。悲剧理论源于悲剧艺术。亚氏:在西方美学史上,真正奠定了悲剧理论基础的是亚氏(《诗学》)。黑格尔:提出了悲剧的“矛盾冲突”理论。他对美学理论的最大贡献在于他把辩证思维的方法运用到了悲剧现象的分析之中。认为悲剧的产生源于理念的分裂。他看到了悲剧冲突的双方都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同时又都具有一定的片面性。尼采:认为悲剧的诞生与古希腊人的两种精神有关,即日神精神与酒神精神。日神代表梦境状态,代表着造型艺术的静态;酒神代表迷醉状态,代表着音乐艺术的振奋。克尔凯戈尔:西方存在主义之父,提出新的主体性思想,肯定了悲剧的超越性。(2)有关喜剧的理论。在西方美学理论中,最早对喜剧进行探讨的是柏拉图。康德是从喜剧的心理效应来论述喜剧发生原理。黑格尔,从矛盾冲突的观点出发,在悲剧与喜剧的比较之中揭示喜剧产生的原因,显得更加深刻和切合喜剧的本质。马、恩:认为喜剧本质上是两种社会力量的冲突,它是新事物在取得胜利后或即将取得胜利时对旧事物的否定,使“人类能够愉快地和自己的过去诀别。”巴赫金,提出了著名的“狂欢化”思想,认为与喜剧文化相关的狂欢文化和怪诞风格,具有解构意识形态和社会秩序的功能。(3)悲剧的特点。第一,悲剧通过对人生存在的否定性体验,从而展现对人生存在价值的肯定;第二,悲剧的审美冲突体现的是人与自然、社会及自身存在的冲突和超越;第三,悲剧的情感体验是一种人生实践存在的深层体验。(4)喜剧的特点。第一,喜剧中包含着深刻的社会现实内容,这种对现实生活内容的反映是以与现实错乱的形式表达出来的;第二,喜剧具有不和谐、悖谬的形式特征;第三,喜剧的情感形式表现以笑为主。5.谈谈丑与荒诞作为审美形态的特点,以及它们成为特殊审美形态的基本原因。
答:㈠丑的特点。第一,由丑陋引起的情绪感受仍然是一种审美情感。和现实的反感不同,体悟和观照。第二,作为丑的审美形态,表现为反常、混乱、给人以恶性的刺激等形式。艺术作品中的丑,更是以丑为美,发人深省,启迪人生。㈡荒诞的特点。第一,荒诞是一种对人生存在的无意义状态的体悟(存在的无根和无能为力状态)。第二,荒诞的审美意象的象征性(存在的虚妄与现实的荒谬)。第三,荒诞具有怪诞的表现形式(抽象、扭曲等变形手法,盲目无从,不知所措)。㈢丑成为特殊审美形态的基本原因。1、一般原因。①在审美这种人生实践中,人能够相对全面而自由地占有自己的本质(审美活动本身必然地包含对于美的发现、欣赏、创造与对于丑的揭露、鞭挞和摈弃)。②美在过程上,美不是作为物化形态的结果存在于现实世界中,而是在审美实践中不断地形成和发展的,离开了审美活动,离开了审美主体和审美对象中的任何一方,都无所谓美丑。2、具体原因。①审美活动、审美主体和审美对象都具有一定局限性,丑必然与美一起进入到审美实践中去。②美作为一种特殊的人生境界的对象化和感性显现,从存在论的角度看,一方面固然是与丑相异或相对的,但在特定意义上,丑也可以显现为一种人生境界。③劳动作为人生实践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审美形态形成和发展的非常重要的创造力和推动力。④时至当今,西方哲学、美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所有后起的哲学、美学都为丑冠冕堂皇地走进审美领域奠定了思想基础。⑤艺术作为人类主要的审美实践方式、主要审美成果以及重要的审美对象,当今已变得面目全非,不仅在艺术创作中包含了大量对于丑的描绘和创造,而且呈现出了以丑代美的趋势,客观上为丑形成一种特殊的审美形态奠定了现实基础。㈣荒诞成为特殊审美形态的原因。第一,因为再创和重现荒诞作为一种审美活动方式,是以一种特殊的实践方式显示其特殊的存在价值;第二,荒诞成为一种特殊的审美形态,既然与人通过审美实践活动来反抗现实社会的荒诞境遇密切相关,那么,实际上,荒诞审美形态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把审美实践与人生实践的距离拉近了。当审美实践与生命实践在很很大程度上相重叠时,审美的地位就超过了宗教,审美在这种情况下甚至会呈现出取代宗教的趋势。第三,荒诞之所以成为一种特殊的审美形态,实际上还有一个深刻的内在原因,就是重现和再创荒诞,从表面上看是反理性的和反传统的,但实质上仍是是西方理性主义之树上结出的果实。荒诞作为人的特殊的审美实践,实际上就是在否定之中建构其审美价值的,也正是通过否定荒诞才作为特殊的审美形态得以确立。6.简述审美形态与人的思维方式之间的关系,审美形态与人的语言的关系,审美形态与文化精神的关系。答:㈠审美形态与人的思维方式之间的关系。审美形态的形成发展中,与人们的思维方式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尽管人类各民族的思维方式有着许多共同的特点,但由于他们在实践活动方式上的差异,导致了他们的思维活动也有许多不同的特点。因此,对审美形态的理解和认识也会各有不同。中国古代思维方式主要是一种象数思维,这种象数思维没有从原始思维中完全分离出来,主要特点是天人合一,主客交融,重视体验、综合和整体把握,最基本的思维单位是物象与数的结合体,最主要的思维方法是触类旁通、神与物游。而西方古代的思维方式经历了由具象向抽象思维转化过程,逐渐形成以抽象思维为主的特征。其主要表现为主客两分,重视理性、经验与逻辑分析,最基本的思维单位是概念,最主要的思维方法是逻辑归纳和演绎。这种思维的差异在审美形态的整体构成上发挥着潜在的作用,西方审美形态在观念上习惯于分析,形成的审美形态也往往是先一分为二,再寻求对立的统一。如悲剧与喜剧相对,优美和崇高映照等。㈡审美形态与人的语言的关系。与人类思维密切相关的是语言文字,语言文字对审美形态的形成也有明显的影响。语言是语义的载体,按照索绪尔的观点,语言符号的意义
分为能指和所指,同样的事物,语言表述可能会千差万别。因此,就决定了语言文字在性质、功能、表现形式等各个方面具有明显的差异,这些差异不同程度地也影响到审美形态的差异。汉字属于表意文字,属于表意性的象形文字。西方的拼音文字能指和所指完全是随意的,是理性的产物。汉语也可以称为抒情语言,西语则长于叙事和论证。汉语具有形象性和审美性,西语则具有抽象性和逻辑思辨性。这样的特点不仅表现在文学创作中,更深层地潜伏在中西方人的思维深处,并在整个审美实践和审美形态的演进中发挥着重要影响。㈢审美形态与文化互为影响,审美形态的逻辑总结和提炼与特定的文化密切相关,审美形态形成后,又表征为具体的文化。就东西方文化来看,由于中西文化精神的区别和差异,导致审美形态也有所不同。具体体现在宗教和哲学思想的关系方面,而哲学思想则更为重要。就审美形态与宗教的关系而言,西方审美形态的孕育一开始就与宗教意识紧密联系在一起。宗教意识以及宗教行为对西方的审美形态的形成与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而中国的审美文化则具有世俗化的特征。即使是上帝,也在一定程度上被世俗化了。在与哲学的关系方面,西方的审美形态的形成、发展受到哲学思想变迁的制约和影响,促成了形式主义的审美传统。与西方哲学发展不同,中国的人生哲学几乎千年不变,变化的是细节。“中和”在哲学上是一种本体论,同时又是一种审美理想,还是一种最基本的审美形态。7.举例说明审美形态的人生实践性质。答:审美形态是对人类审美实践活动中历史地形成的各种不同特征的审美经验的归类和总结。界定审美形态主要是基于人类的审美实践活动的展开程度,以及对人生境界的体现和展示,界定审美形态的主要逻辑依据是广泛性、统摄性和历史性。西方的审美形态有着深厚的人生境界底蕴。古希腊时期的悲剧主要展示了人与自然、人与命运、个人情感与国家利益相冲突的人生境界,《俄狄浦斯王》、《安提戈涅》等悲剧是这方面的代表。西方的崇高这一审美形态的出现,表现了心灵对形式的超越,是对优美这一和谐形式的冲突。西方的丑作为审美形态,表现了西方人的批判精神的张扬。西方以荒诞为审美形态,则体现了西方人在丑面前的无奈。西方这四种大的审美形态的发展阶段,经历了从人与自然的对立到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对立的转变,即从命运悲剧到崇高主要体现了人与自然间的矛盾和斗争,从丑到荒诞则主要表现为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对立,实际上也是人生样态的写照,是其人生境界中主客分离对立、主体精神超越客体对象的特征的审美凝聚和显现。第四章 审美经验论 1.简谈审美经验理论的发展历程。答:审美经验的问题是审美活动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整个美学研究中一个重要而特殊的层面。(1)在古希腊的美学思想中,有关审美经验的研究并不占重要的地位,因为古希腊哲学的核心是本体论问题,古希腊美学的核心也是美的本质问题。柏拉图用“迷狂说”来描述和解释审美活动达到高峰时的经验状态,“回忆说”则涉及到了审美经验的一般规律。(2)中世纪美学在根本上乃是神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奥古斯丁认为,审美经验的真正内涵便是对于上帝的爱。他揭示了审美经验的超验性维度。(3)随着西方近代哲学的认识论转向,西方美学的研究重心也转向了审美经验的探讨。(4)现代西方美学是作为对近代美学的反叛而出现的,但在审美经验问题上却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