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故与保险B卷考核答案
发布时间:2023-10-07 14:10:10浏览次数:6东 北 大 学 继 续 教 育 学 院 事故与保险 试 卷(作业考核 线上) B 卷学习中心: 院校学号: 姓名: (共 4 页) 总分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得分一、填空题(每题 1 分,共 10 分)1、损失发生(概率 )很大意味着纯保费相应很高,加上附加保费,总保费与潜在损失将相差无几。2、各国法律一般要求保险人具有(法人 )资格,但并非任何(法人 )均可从事保险业。3、财产保险赔偿的基本原则包括:(赔偿 )和分摊原则。4、团体火灾保险强调的是保险客户的( 法人资格 )。5、保险市场是由保险产品的供给方、保险产品的需求方和( 市场的监管方 )所组成的。6、进入 20 世纪 60 年代后,企业管理从单纯转嫁风险的保险管理转向以经营管理为中心的课程名称: 事故与保险 1
(全面 )风险管理的方向。7、保险中经济保障的费用来自于由投保人所缴纳的保险费所形成的(保险基金 )。8、保险合同的内容是指保险合同当事人和( 关系人 )的权利和(义务 )的关系。9、财产保险的标的有两大类:有形的物质财产和无形的(经济利益 )。10、国际咨询工程师联合会(FIDIC)组织制定了土木建筑工程的标准合同条款,将( 工程保险 )列入施工合同条款,工程保险制度在许多国家迅速发展起来。二、单项选择题(每题 3 分,共 30 分)1、下列关于保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D )A.保险可以使少数不幸的被保险人的损失由未发生损失的被保险人分担。B.我国《保险法》将保险定义为商业保险。C.保险是建立在“我为人人、人人为我”这一社会互助基础之上的。D.保险是处理风险的一种方法。2、保险合同的正式书面凭证是指(B ) A.要保书 B.暂保单 C.保险单 D.保险凭证3、根据保险标的进行分类,保险合同可分为( D )课程名称: 事故与保险 2
A.定值保险合同和不定值保险合同 B.补偿性保险合同和给付性保险合同C.财产保险合同和人身保险合同 D.特定危险保险合同和一切危险保险合同4、与保险单具有同等法律效力的简化形式是( A )A.保单 B.保险凭证 C.投保单 D.暂保单5、下列关于受益人的表述正确的是( A )A.人身保险的受益人应由投保人指定或经其同意B.无行为能力人、胎儿均不能成为受益人C.财产保险中不存在受益人D.自然人、法人均可成为受益人6、保险人放弃合同中的某项条件而签订的保险合同,合同一经成立( C )A.保险人可以有条件再主张这项条件 B.保险人可以再主张这项条件C.保险人不得再主张这项条件 D.保险人可以无条件再主张这项条件7、限额赔偿方式是指( B )A.按照保险金额和出险时保险标的的实际价值的比例来计算赔款的赔偿方式B.只要损失在保险金额限度内,都按实际损失金额赔偿的方式课程名称: 事故与保险 3
C.保险人仅在保险金额限度内计算赔款的方式D.保险人仅在损失超过一定限度时才负赔偿责任的赔偿方式8、产生保险分摊的前提是( D )A.重复保险的存在 B.不足额保险的存在C.超额保险的存在 D.再保险的存在9、海洋货物运输保险中不负赔偿责任的损失是( A )A.运输工具沉没造成的损失 B.共同海损的牺牲C.提货不着所引起的损失 D.发货人责任所引起的损失10、陆上运输保险的保险标的是( A )A.陆上运输货物的过程 B.陆上运输货物的承运人C.陆上运输过程中的货物 D.陆上运输过程中的运输工具三、问答题(每题 10 分,共 40 分)1、何谓不利解释原则。答:所谓不利解释原则,是指保险人和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对保险合同的内容有争议,应当对保险合同所用文字或者条款之内容意思,作有利于被保险人而不利于保险人的解释。课程名称: 事故与保险 4
2、机动车辆保险的特点。答:(1)风险聚集与转移。保险市场的首要功能是将大量不同类型的风险单位及其承载的各类风险聚集在一起,转移至保险供给方,由其进行综合管理。( 2)风险经营与损失分担。保险需求方把风险转移给保险供给方的同时,要向其支付保险费。这些保险费除了用来维持保险人正常的经营活动所需要的成本及其获取合理的利润外,主要用来对那些遭受损失的被保险人进行经济上的补偿,即损失分担。(3)供求机制。风险聚集和转移以及风险经营和损失分担,均由供求机制的运作来完成。保险价格是保险市场上供求规律发挥作用的主要杠杆,在保险价格的调节下,保险需求与保险供给之间相互作用磨合、相互趋近,直至达到市场的均衡状态,即风险经营着获得合理效益,被保险人得到合理保障,保险市场各方主体都实现了自身效用的最大化。3、试述保险市场的运作原理。答:(1)风险聚集与转移。保险市场的首要功能是将大量不同类型的风险单位及其承载的各类风险聚集在一起,转移至保险供给方,由其进行综合管理。( 2)风险经营与损失分担。保险需求方把风险转移给保险供给方的同时,要向其支付保险费。这些保险费除了用来维持保险人正常的经营活动所需要的成本及其获取合理的利润外,主要用来对那些遭受损失的被保险人进行经济上的补偿,即损失分担。(3)供求机制。风险聚集和转移以及风险经营和损失分担,均由供求机制的运作来完成。保险价格是保险市场上供求规律发挥作用的主要杠杆,在保险价格的调节下,保险需求与保险供给之间相互作用磨合、相互趋近,直至达到市课程名称: 事故与保险 5
场的均衡状态,即风险经营着获得合理效益,被保险人得到合理保障,保险市场各方主体都实现了自身效用的最大化。4、试述保险合同解除的条件。答:(1)保险合同的解除是指依法提前终止保险合同关系。保险合同的解除有两种,即协议解除和法定解除。(2)协议解除保险合同的条件是保险合同的双方当事人就解除保险合同协商一致。(3)根据我国保险法的规定,法定解除保险合同的条件有以下情形:其一,除法律另有规定或保险合同约定的以外保险合同成立后投保人可以解除保险合同;而保险人则不得解除合同,但货物运输保险合同和运输工具航程保险合同在保险责任开始后,合同当事人不得解除合同。其二,投保人故意隐瞒事实,不履行如实告知义务的,或者因过失未履行如实告知义务,足以影响保险人决定是否同意承保或者提高保险费率的保险人有权解除保险合同。其三,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在未发生保险事故的情况下,谎称发生了保险事故,向保险人提出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的请求的,保险人有权解除保险合同。其四,投保人、被保险人未按照约定履行其对保险标的安全应尽的责任的,保险人有权解除合同。其五,在合同有效期内,保险标的危险程度增加的,保险人有权解除合同。其六,投保人申报的被保险人年龄不真实,并且其真实年龄不符合合同约定的年龄限制的,保险人可以解除合同,但自合同成立之日起逾二年的除外。其七,人身保险合同效力中止之日起两年内保险人与投保人未达成协议恢复合同效力的,保险人有权解除合同。四、案例分析题(每题 20 分,共 20 分)1、2005 年 12 月,李某以自己为被保险人将家庭财产投保了一年期的家庭财产险,保险金额为 8 万元。保险期限自 2005 年 12 月 10 日至 2006 年 12 月 9 日。2006 年 2 月 5 日李某外出,家中只留 8 岁的儿子。李某之子趁家中无人将过春节用的烟花爆竹拿出来玩耍,导致大火。所幸李某之子逃出门外,但其家庭财产遭受损失共计 4 万元。李某向保险公司提出索赔,保险公司拒赔。问:本案中,保险公司是否有权拒赔?请说明理由。答:保险公司应赔偿李某的损失 4 万元。理由如下:(1)在家庭财产保险中,凡保险财产课程名称: 事故与保险 6
由于被保险人或者其家庭成员的故意行为造成的损失,保险公司不负赔偿责任。(2)李某之子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李某未尽到监护之责,故其对保险事故的发生有过失责任。但李某的过失所造成的损失不属于本保险的除外责任。李某之子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其行为不能视为故意行为,李某之子的行为所造成的损失不属于本保险的除外责任。课程名称: 事故与保险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