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女职业卫生

发布时间:2025-02-21 09:02:29浏览次数:3
第七节 妇女职业卫生  职业性有害因素对妇女的特殊影响  1.妇女职业卫生的任务  妇女职业卫生着重研究劳动条件对妇女身体健康影响的规律及其预防措施,基本任务是防止职业性有害因素对女职工的健康,尤其是生殖功能的不良影响,使女职工能健康地从事生产劳动且不影响子代健康。  2.妇女职业卫生的意义  由于妇女有其特殊的生理特点,并担负养育子代的任务,职业性有害因素不仅对妇女健康带来不良影响,还可通过母体影响胎儿和婴儿的发育成长,因此妇女职业卫生和劳动保护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我国已制定《女工保护条例(草案)》、《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女职工禁忌劳动范围的规定》。  3.女性的解剖生理特点  (1)女性与男性在骨骼、肌肉、皮下脂肪等方面存在着差异;女性的生理功能,如血液循环功能、呼吸功能、基础代谢等也比男性低,相同的体力劳动或负荷,对男性可能问题不大,对女性就成为过重的负荷,长期下去就会影响健康。  (2)女性在月经期、妊娠期及更年期等特殊时期,生理功能状况发生改变,往往对某些职业性有害因素的耐受能力降低。  妊娠时循环血量增加,可促进毒物的吸收,且肝脏解毒能力减弱,故机体对毒物的敏感性可以增高。月经期及更年期,自主神经系统兴奋和抑制失调,某些影响自主神经系统功能活动的职业性有害因素可进一步加剧其失调。  (3)女性对某些职业性有害因素的易感性大于男性,如女性的皮肤较细嫩,易遭受刺激物质如铬酸盐,碱性盐等物质的刺激,故妇女职业性皮肤病的患病率高于男性;铅对造血系统的影响女性大于男性;镉在肾脏的蓄积也比男性多。  (4)职业病危害对女性生殖功能,对胎儿、甚至对婴儿的影响。如噪声、铅、苯、汞等可影响月经,对妊娠经过及妊娠结局也有不良影响。  许多种工业毒物可经乳汁排出影响授乳功能。另外,由于胚胎及胎儿对有害因素较成人敏感,当职业性有害因素的强度尚未对母亲产生明显的毒害作用时,已可能对胚胎及胎儿产生不利的影响了。  身弱力单生殖晚,经期孕期更易感  4.职业性有害因素对妇女的特殊影响  (1)繁重体力劳动对女工的不良影响  1)重体力劳动:女性盆底组织支持力量较差,且分娩时易受损伤,使盆底组织松弛。妇女从事重体力劳动使腹压增加时,可以影响盆腔内器官的位置和功能。  基于循环、呼吸系统功能以及骨骼和肌肉的性别差异,女性对重体力劳动的适应能力不如男性,当进行同等强度的体力劳动时,机体的负担较男性大。  《女职工禁忌从事的劳动范围》中规定:连续负重(指每小时负重次数在 6 次以上)每次负重超过 20kg ,间断负重每次负重超过 25kg 的作业 列为女工禁忌从事的劳动。妇女在经期、孕期、产后期最好暂停负重作业或适当减轻负重工作量;患有慢性附件炎、痛经、功能性子宫出血和骨关节痛等疾病的妇女,不宜参加负重作业。  主要表现有:月经失调,即有月经过多,痛经等症状。长期持续负重,产后过早参加体力劳动,可发生子宫脱垂;孕妇从事负重或重体力劳动的,容易引起流产或早产;未成年妇女,长期负重可影响骨盆的正常发育,造成骨盆狭窄或扁平骨盆,负重作业女工多发慢性肌肉劳损或关节疾病。  2)不良体位  长期站立,下肢及盆腔血液淤滞,可引起痛经等病症。  长期坐位的女工也可因下肢静脉回流不畅,引起盆腔内器官充血,容易发生痛经或加剧盆腔炎症。长期坐位工作的女工骨盆部肌肉缺乏锻炼,松弛无力,分娩时容易发生会阴撕裂。   (2)物理因素对女工的不良影响  1)噪声:噪声可使女性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而致内分泌功能紊乱,出现月经周期紊乱,经量过多或过少以及痛经等。经常接触噪声强度在 90dB 以上的织布女工,月经改变最为明显。100dB 以上强噪声作业的女工中,妊娠恶阻、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发病率升高尤为明显。另外,噪声对子代智力发育 、 听觉发育也有一定影响。  2)振动:主要表现为经期延长,经量增多和痛经。长期接触全身振动还会加剧盆腔炎症,引起盆腔内器官如子宫等的移位,增加孕妇的自然流产率。  全身振动和噪声联合可以加重月经异常、引起痛经,增加自然流产率和早产率,还可出现新生儿体重下降。  3)温度:长期在高温下作业,可影响生殖功能。妊娠期因各种高温原因引起的体温升高可导致子代先天缺陷或发育异常,尤其与神经系统缺陷的发生有关。  在低温情况下,女性皮肤血管收缩的同时可使内脏淤血,引起痛经和白带增多。因此,女工在月经期不宜参加低温作业。  4)电离辐射:电离辐射可引起生殖细胞损伤,影响妊娠,使胚胎发育不良。小剂量长期作用的结果可引起生殖细胞的基因突变,一次大剂量则可引起染色体畸变。小剂量照射性腺时,往往出现功能性的改变。如妇女出现月经功能障碍、月经周期延长,经量减少,停止接触后可以恢复。大剂量照射时则可出现不可逆的损伤。  5)非电离辐射:对女性健康的影响突出表现在月经紊乱和性功能减退。  如高频作业女工可出现月经周期延长或缩短,经量增多等。怀孕的女工接触高频电磁场容易发生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自然流产等;微波则可使女工月经周期改变,使孕妇自然流产或乳汁分泌减少。  (3)化学性毒物对女工的不良影响:女性在经期、孕期和更年期对毒物的敏感性增高。  1)对经期的影响:月经失调是化学物质对女性影响中最常见的现象。如苯、甲苯、有机磷农药、硒、甲醛等,可使月经周期延长或缩短,持续时间改变,甚至发生闭经;接触苯、甲苯作业的女工月经出血量增多,甚至持续性出血;氯丁二烯、铅常使女工经血减少。  2)对妊娠的影响:某些化学物质具有胎胚毒性,可损伤卵细胞,抑制受精或导致不孕,或使胚胎发育异常而出现胎儿畸形。如接触铅、汞、镉、砷的妇女,不孕的可能性增高。接触氯乙烯、己内酰胺、二硫化碳、铅、甲苯的女工妊娠中毒的发病率高。毒物进入母体后,干扰胚胎或胎儿的正常发育,结果引起流产或早产。  3)对授乳的影响:许多毒物可自乳汁排出,如铅、汞、溴、碘、砷、苯、尼古丁、二硫化碳、三硝基甲苯、氯丁二烯等,乳汁排毒使乳儿中毒,在我国母源性乳儿铅中毒已屡见不鲜。  >>妇女职业保护的主要措施  1.贯彻执行国家的妇女劳动保护政策  2012 年国务院颁布了新修订的《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相关法规还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和《女职工禁止从事的劳动范围》。  2.妇女职业保护的一些特殊要求  在职业卫生保健对策方面,主要是合理安排妇女工作,并侧重加强对妇女的 5 期(经期、孕前期 、 孕产期、哺乳期和更年期)劳动保护。  (1)月经期:应注意如下事项:  1)月经期要注意个人卫生,避免久坐久站;避免在过冷的作业环境中工作;勤换卫生垫。  2)月经期应禁忌从事:食品冷库内的作业及其他冷水低温作业;第Ⅲ级体力劳动强度的作业;第Ⅱ级以上的高处作业;野外流动作业。  3)月经期一般不需要休假。但对于患有重度痛经及月经过多的女工,确诊后,月经期间可给予 1~2 天的休假。  (2)孕前期,应注意孕前保健:  1)已婚待孕女工,禁忌从事铅、汞、苯、镉等工作场所属于《有毒作业分级》标准中第Ⅲ级、第IV 级的作业。  2)患有射线病、慢性职业中毒或近期内曾有过急性中毒的女工,暂时不宜受孕,需经治疗痊愈后再怀孕。   3)从事铅作业的女工或以往曾从事过铅作业目前已经脱离者,即使没有铅中毒的表现,也要经驱铅试验后,在职业病临床医师指导下再决定可否受孕。  4)对接触过某些具有性腺毒性物质后有过两次流产史的女工,当打算再次受孕时,最好暂时脱离有毒有害作业。  (3)孕期:孕期职业卫生保健于孕早期、孕中期、孕晚期、生产前后各有不同的重点。  1)孕早期:职业妇女一旦确定妊娠,禁忌从事:  ①工作场所空气中铅及其化合物、汞及其化合物、苯、铝、铍、砷、氰化物、氮氧化物、一氮化碳、二硫化碳、氯、苯胺、甲醛等有毒物质浓度超过国家卫生标准的作业;  ②制药行业中从事抗癌药物及己烯雌酚生产的作业;  ③工作场所放射性物质超过《放射防护规定》中规定剂量的作业;  ④人力进行的土方和石方作业;  ⑤第Ⅲ级体力劳动强度的作业;  ⑥伴有全身强烈振动的作业;  ⑦工作中需要频繁弯腰、攀高、下蹲的作业;  ⑧《高处作业分级》标准所规定的高处作业。(有毒物质、药物、电离辐射、振动、高处、体力劳动、频繁改变姿势)  2)孕中期  采取以下劳动保健措施:  ①坚持定期进行产前检查:除进行常规的产前检査外还应进行系统的内科检查,必要时还应去进行职业性体检;  ②孕期保健指导:对铅作业的妊娠女工补充钙,对接触镉的妊娠女工补充锌都有较好的保健效果。  3)孕后期:孕后期对预防妊娠高血压综合征、预防早产及低体重儿的出生,降低围生死亡都有重要意义。  ①从事重体力劳动,立位作业、需要频繁弯腰、攀高的工种,孕后期应调换工作或减轻工作量。一般工种妊娠满 7 个月后应在劳动时间内安排一定的工间休息;  ②对生产中接触可疑发育毒性作用物质的妊娠女工,应按高危妊娠对待。  4)产前产后:我国法定的女工产假为 98 天 ,其中产前休息 15 天。   分娩后,生殖器官及盆底组织的恢复约需 6~8 周。产后休息不足,对母体健康及乳汁分泌均有明显影响,并可因此而影响乳儿的发育和健康。  (4)哺乳期:乳汁不受污染,并能按时哺乳。  1)乳母禁忌从事以下作业:铅及其化合物、甲醛、氟、溴、甲醇、有机磷化合物等有毒物质浓度的作业;第Ⅲ级体力劳动强度的作业。  2)我国法律规定,有不满 1 周岁婴儿的女职工,其所在单位应在每班劳动时间内给予其两次哺乳(含人工喂养时间),每次 30 分钟。同时不得延长劳动时间,不得安排其从事夜班劳动。  (5)更年期  1)注意劳逸结合。对被诊断为更年期综合征者,经治疗效果不显,应暂时安排其他适宜的工作。  2)更年期对某些职业性有害因素的敏感可增高,或使更年期综合征症状加重,即两者可相互影响。故接触工业毒物或噪声的女工,如更年期综合征症状明显而治疗无效时,应考虑暂时调离有毒有害作业。  【例题】职业性有害因素对妇女产生的生殖损伤包括  A.性功能障碍和月经改变  B.异常妊娠结局和不孕  C.流产、早产、死胎、妊娠并发症  D.生殖功能障碍和不良生殖结局  E.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生殖损伤包括两个方面:生殖功能障碍和不良生殖结局。  【例题】不良生殖结局是指   A.异常妊娠结局和不孕  B.子代发育异常  C.低体重儿  D.流产、早产、死产  E.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不良生殖结局是指异常妊娠结局和不孕,而其他选项都属于异常妊娠结局。  【例题】根据妇女的特殊生理特点,女职工劳动保护的重点“五期”是  A.青春期、孕前期、孕产期、哺乳期、更年期  B.经期、孕前期、孕产期、哺乳期、更年期  C.经期、新婚期、产期、哺乳期、更年期  D.青春期、新婚期、孕期、哺乳期、更年期  E.新婚期、孕前期、孕产期、哺乳期、更年期『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女职工劳动保护的重点“五期”是经期、孕前期、孕产期、哺乳期、更年期。
文档格式: docx,价格: 5下载文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