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

发布时间:2023-04-29 10:04:27浏览次数:99
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主体对客体的认识过程是能动的辩证的发展过程,是由浅入深、由低级到高级的不断的前进运动。这种辩证运动过程表现为: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认识运动的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一、认识过程的第一次能动飞跃主体在实践的基础上,由对客体的感性认识上升到对客体的理性认识,这就是认识过程的第一次飞跃。1.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认识的两个不同阶段,是相互区别的。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而产生的。感性认识的形式有感觉、知觉和表象。感觉是人的感觉器官对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个别方面的直接反映。知觉是人的感觉器官对客观事物外部特征的整体反映。表象是人脑对过去的感觉和知觉的回忆。感性认识是“生动的直观”阶段,是认识的初级阶段,形象性、直接性是感性认识的特点,它所反映的内容是事物的现象。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是对感性认识材料的抽象和概括。理性认识的形式有概念、判断和推理。概念是对同类事物共同的一般特性和本质属性的概括和反映。判断是对事物是否具有某种属性的判明和断定。推理是从事物的联系或关系中由已知合乎逻辑地推出未知的反映形式 。理性认识阶段就是“抽象的思维”阶段,是认识的高级阶段,抽象性、间接性是理性认识的特点,它所反映的内容是事物的本质和规律。2.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虽然是认识的两个不同阶段,但是,它们又是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包含的。首先,理性认识依靠于感性认识,这是认识论的唯物论。感性认识是认识活动的起点,是达到理性认识的必经阶段,没有感性认识就没有理性认识。其次,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这是认识论的辩证法。认识的任务就在于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以便来指导实践。因此,必须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最后,感性认识渗透着理性认识,理性认识中也渗透着感性认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辩 证统一的基础是实践,无论是感性认识还是理性认识,都是在实践中产生的,而且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转化也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实现的。3.由感性认识飞跃到理性认识的条件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是认识过程的第一次能动飞跃,要正确实现这次飞跃,首先要勇于实践,深入实际,调查研究,获得丰富的、真实的感性材料,这是实现飞跃的基础。其次,要遵循科学的思维方法,对感性材料进行抽象和概括,也就是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加工改造和升华,从中得到理性认识。二、认识过程的第二次能动飞跃人们的认识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认识的过程还没有完成,还要经过从认识到实践的第二次飞跃,即把认识过程第一次飞跃获得的理性认识运用到实践中去,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改造客观世界。这是认识过程中更为重要的一次飞跃。1.第二次能动飞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第一,认识世界的目的在于改造世界,而只有经过认识到实践的飞跃,才能实现对客观世界的改造。科学的理论对实践具有重大的指导作用,它一旦被群众所掌握,并运用到实践中,就会变成改造世界的巨大物质力量,达到改造世界的目的。第二,理论只有回到实践中去,才能得到检验、修正、充实和发展。2.第二次飞跃实现的条件要实现从认识到实践的第二次飞跃,必须具备以下条件:第一,回到实践中去的理性认识应当尽可能是相对正确的。第二,要从实际出发,坚持一般理论和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原则。第三,理论必须掌握群众,转化为群众的自觉的行动。这是实现理性认识向实践飞跃的根本途径。三、认识运动的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人们的认识具有反复性,这具体表现在:一种真理性的认识,往往要经过实践到认识、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达到。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反复,是由于多种原因造成的。从客观方面来看,人的认识要受客观事物自身发展及其复杂性的限制,受到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从主观方面来看,人的认识要受主观的认识能力、世界观、方法论的限制。所以,一个正确的认识往往经过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人类的认识运动又具有无限性。由于物质世界是无限的,客观世界的运动、变化、发展是永无止境的,人类的实践是不断向前发展的,因此,人类对客观世界及其发展过程的认识也必然是无限发展的。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反复,以至无穷,这就是认识发展的道路和规律。把握认识发展的规律有重要意义。首先,它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坚持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反对‘左’或‘右’的错误。其次,认识运动的辩证过程原理是党的群众路线的理论基础,群众路线是认识辩证过程原理的具体运用,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也是认识的主体,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党的群众路线是完全一致的。
文档格式: docx,价格: 1下载文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