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个人理财市场的现状及策略
发布时间:2023-06-17 13:06:24浏览次数:44我国个人理财市场的现状及策略摘要: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和落实,使我国资本主要有国家和集体使用、所有的格局发生重大的变化,私人所有的资本已超出国有资本,成为全社会资本总额的重要组成部分。私有财富的加速增快,为我国个人理财市场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关键词:个人理财市场;现状;策略 一、 我国目前个人理财市场的现状(一)、理财产品数量众多、产品繁杂 目前我国银行推出的理财产品按类型来分,可分为保本型、浮动型、结构型。从保本型来看,从 2004-2014 年,保本型理财产品所占比例接近 70%的市场份额。保本产品最受青睐,投资者收益需求凸显。理财产品发行的规模直接反映了市场的需求,更直接地说,是反映了广大投资者的喜好。从产品的投资期限来看,个人理财产品可分为短期产品和中长期产品。其中,短期产品是指期限为 6 个月以下和 6 个月至 1 年期的产品,中长期理财产品是指期限为 1 年到 2 年和 2 年以上到期的产品。现阶段大多以中短期为主。2010 年 6 个月以下期限的银行理财产品占总数量的 63.36%,6 个月到 1 年的理财产品占到 27.27%,1 年到 2 年的理财产品占到 6.82%,2 年以上的理财产品占到 4.55%。按发行规模来分,主要是有国家控股银行和上市股份制银行发行。2010 至今,产品发行总量超过 9000 只。在理财产品发行能力上,中国银行、交通银行、民生银行分别为前三名。中资银行依然在数量上占据主导,国家控股银行和上市股份制银行,其产品数量占到全部外币产品的 80%,二外资银行发行产品的数量只有不到 20%。(二)、发行规模再创新高,资产配置“三足鼎立” 2013 年银行理财产品市场发行规模再创新高。报告指出,从全年发行量看,2013 年银行理财产品发行规模达到 44492 个,同比增速 38.41%,发行规模再创历史新高。为应对月末、季末的考核压力,银行有“冲存款”的需求,银行理财产品成为应对考核压力的工具之一,尤其是超短期保本型理财产品。表现在两个方面:(1)季末银行理财产品发行数量往往高于前两个月的发行数量。银行在 2013 年 3 月、6 月、9 月、12 月的发行量较同季度的另外两个月份多,体现了银行理财产品的“季末效应”。(2)下半月(15 号以后)的超短期银行理财产品发行数量往往高于上半月的发行数量。在发行 1 个月以内理财产品反面,除了 4 月份以外,2013 年其他月份下半月的发行数量均高于上半月,体现了“月末效应”。
从发行的主体结构看,2013 年发行主体结构与往年差别不大,整体趋势趋于稳定。其中,国有控股商业银行发行产品市场占比例为 31.28%,与 2012 年 31.81%的市场相差无几,全国股份制银行发行产品市场占比为 30.03%,较 2012 年 34.07%的市场份额下滑 4.04%。2012年-2013 年国有控股商业银行和全国性股份制银行发行份额合计维持在 60%以上。城商行在理财产品发行上增长迅速,2012-2013 年城商行发行的理财产品分别以 87.22%和 48.02%的速度增长。2011-2013 年城商行发行的理财产品分别以 87.22%和 48.02%的速度增长,2011-2013 年城商行发行的理财产品市场份额由 18.89%增长至 28.42%,大有赶超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银行的趋势。 从收益类型看,2013 年银行公发行保本型银行理财产品 13284 个,占比 29.86%,其中保本固定型产品 4684 个,保本浮动型产品 8600 个,发行非保本型银行理财产品 31208 个,占比70.14%。国有控股商业银行占据了保本型市场的主体,其发行的保本固定型产品市场占有率达到 36.14%,发行的保本浮动性产品市场占有率 35.56%。股份制银行在非保本类型产品市场上有相对优势,市场占有率达到 32.90%。 多数银行发行非保本型理财产品的热情都显著高于保本型理财产品。国有控股银行、股份制银行、城商行发行的非保本型产品其发行总量的比重分别为 69.22%、87.84%、67.04%。外资银行是个例外,其发行的理财产品主要采取保本浮动型。由于非保本型产品走“表外”通道,不占用银行贷款额度、不消耗资本金,同时非保本型产品的设计更为灵活、投资策略较为激进,有望获得较高的收益率,颇受投资者欢迎。因此,中资银行发行非保本型理财产品呈现“供需两旺”。二、 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市场进一步发展的对策建议(一)改变营销理念,以客为主 为提高个人理财业务需求,让个人理财能够在商业银行中安全运作,银行应该改变传统的营销理念,以客为主,以客户为中心,针对客户自身情况,开发具有实用性的个人理财金融产品。综
合考虑客户在不同的收入状况,不同的风险承受了,设计出适合不同层次客户的理财规划。(二)塑造理财品牌,以创新为本 创新是个人理财市场继续蓬勃发展的基础。各商业银行应以创新为本,积极开发适用于普通人群的个人理财业务,促进个人理财业务需求的增长。与此同时,商业银行应塑造理财品牌,推出更系统化,更专业化的个人理财服务,以满足客户需求的多样性。(三)加强金融机构之间的合作,降低分业限制影响 在我国金融业管理中,长期以来实行分业管理制度。因此银行想要涉足保险等其他方面,就必须跟其他金融结构合作,为客户提供综合性的,全面性的理财产品。如此对于开发全新的更适合于客户的理财产品具有推动的作用。另外也可以充分利用网络信息量大等优势,拓展理财业务,从而使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得到促进。对于分业管理制度,政府应该在适当的范围内放宽分业限制,为综合性个人理财产品的开发提供契机,从而为商业银行个人理财市场注入新的活力,加速其发展。(四)加强信息服务平台建设 做好信息技术人才和理财服务系统是建立健全信息网络服务系统的关键。首先,提高已有信息技术人才技能,引进现有丰富经验的高级知识人才。其次,开发或引进国外优质的信息系统,利用国内外先进的网络技术提高服务系统的效率,加强客户操作的安全性。通过简单的操作流程、优化网页界面,进一步提高银行的服务质量。(五)培养专职于个人理财的专业人才 金融理财师是专职个人理财职业资格的一种。今年来它逐步开始在国际金融领域流行起来。我国引进了 CFP 考试,并发展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理财规划师。商业银行应大力宣传金融理财师的优势,号召更多的优质人才报考金融理财师考试。拥有足够的金融理财师,可以组建一支专业的理财队伍,制定相关条例,规范业务操作流程,形成有效的客户经理制度。除此以外,学校可以在专业建设方面开设专门针对个人理财的学科专业,在学习经济、金融学的同时,专门培养个人理财方向的特色性、专业性人才。个人理财市场应发挥市场效应,增加个人理财专业人才的收入,激励更多的年轻人学习并钻研商业银行个人理财结论,为今后个人理财市场的发展打好良好的基础。三、 结论 本文结合目前国内经济发展水平,在描述个人理财业务原理的同事,阐述了商业银行个人理财市场的发展及现状。虽然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市场正处于大发展时期,但是在很多方面依然存在问题,相应保证个人理财市场的平衡稳定发展,应在经营理念,创新产品,政府尺度,信息化建设和专职人才培养方面做出更大的努力。
参考文献(1) 唐浩忠.国内外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比较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7.(2) 牛旭岚.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研究.天津财经大学,2016(3) 李婷.商业银行个人理财现状及策略.西南财经大学 2017(4) 孟磊.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研究.郑州大学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