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大学[0354]变态心理学答案

发布时间:2023-10-25 14:10:50浏览次数:11
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课程考试试题卷类别:网教 专业:应用心理学、心理咨询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名称【编号】: 变态心理学 【0354】 A 卷大作业 满分:100 分 1-4 题选做 3 题,5 题必做。每题 25 分。1、问一患者“你叫什么名字?”可能会得到哪些回答?表明其存在怎样的症状?答:(1)“你上课,水流哗哗响,人民兴高采烈,象在两面看,马马虎虎,宝莲灯,有两个问 题不懂,„„” 这种属于破裂性思维,又称思维破裂 ;常见的心理异常障碍:(一)、感知障碍①感觉过敏②感觉减退③内感性不适。(二)、知觉障碍①错觉②幻觉 (1、根据感觉器官的不同分为,幻听、幻视、幻味、幻触、和内脏性幻觉,2、按体验来源分为真性幻觉和假性幻觉,3、按产生的特殊条件分为①功能性幻觉、思维鸣响。心因性幻觉。)(三)感知综合障碍 (感知综合障碍:患者对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如大小,长短,远近时产生变形。该症状分为“视物显大性”,“视物显小症”。统称为视物变形症。有一种感知综合障碍叫做“非真实感”。患者觉得周围事物像布景,“水中月”“镜中花”。非真实感可见于抑郁症、神经症和精神分裂症。窥镜症.) (四)注意障碍、记忆障碍与智能障碍。①注意障碍包括(注意减弱、注意狭窄、)②记忆障碍包括(记忆增强、记忆减退、遗忘、错构、虚构)③智力障碍(精神发育迟缓、痴呆)2、DSM 的五轴分类系统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答:1980 年美国精神科学会(APA)正式将多轴诊断概念引入 DSM-Ⅲ,并列出了针对不同层次的五个轴,但使用者甚寡。经研究发现,造成这一现状的主要原因是:( 1)多轴系统太复杂,临床医生不易掌握;(2)缺乏具体的操作手段与评估格式;(3)对促进全面评估用处不大。针对上述弊端,DSM-Ⅳ 作了适当的改进,列出如下五个轴。 轴 1:临床障碍(包括上述分类中的 1~15 类,但精神发育迟滞除外);可能成为临床注意焦点的其他情况(即上述分类中的第十七类)。 轴 2:人格障碍(上述分类中的第十六类),精神发育迟滞(上述分类第一类中的一项)。 轴 3:一般医学情况(指精神科以外的各科疾病)。 轴 4:心理社会问题及环境问题。这些问题可归纳为 9 点,即:(1)基本支持系统问题;(2)与社会环境有关的问题;(3)教育问题;(4)职业问题;(5)住房问题;(6)经济问题;(7)求医问题;(8)与司法单位有关的问题;(9)其他问题。 轴 5:功能的全面评定,按 GAF 量表进行,以百分制评分,最好的功能状况评为 100分。3、试分析以下案例,存在哪些症状,并作出初步诊断。• 患者 50 多岁,离异,患病 30 余年。自称是中央统战部部长俞 XX 的女儿,并称经常会在电视上与俞 XX 对话。另一中央领导出现在电视上和自己对话,自己是他的第二夫人。自己还通过电视和俄国总统对话,还是使用俄语对话。• 现在所住的病房这一层楼都是自己爸爸修建的。• 自述因为会说英语,医务工作者嫉妒我,所以想陷害我。其实我知识渊博,自我- 1 - 感觉也可以胜任律师。我另外的身份是院长的干女儿。• 每天凌晨两三点钟起床洗澡,然后坐着小板凳看电视,和领导人“交流”。一般也不会发出声音,与领导人通过电视“交流”的时候,大都是“心灵感应”。• 患者每天找主管医生说要去查孕,说自己怀了某重要领导人的孩子。3、哪些人可能会出现创伤后应激障碍?其具体表现如何?试举例说明。答: 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一度被称为“弹震症”或“战斗疲劳症”,首次引起公众注意是因为战争后退伍军人,不过它能够由任何可怕的意外创伤导致,包括绑架;严重的事故如飞机或火车失事;自然灾害如洪水或地震;暴力袭击如抢劫强奸,虐待,或被监禁。能够触发该病的可能是某些威胁到患者或其亲人生活的事件,也可能是患者目睹的某些情境比如说飞机失事后的大片废墟。大部分 PTSD 患者会在夜晚的噩梦或白天令人不安的回忆中不断地重温创伤,这些噩梦和回忆忽来忽去,它们也许几周都不会受其困扰,之后又没来由地被其纠缠。与此同时,病人可能表现出睡眠障碍、抑郁、感情冷漠或麻木、易受惊等症状,对于曾经喜爱的活动也逐渐兴趣减退,并难以与人亲近。他们可能变得易怒,比之前更富有攻击性,甚至更暴力。看到能勾起那次回忆的事物后,患者会感到痛苦,这会让他们尽量回避那样的场所和情境。此外,事件发生的周年纪念也会让他们很难过。PTSD 会在任何年龄阶段发作,包括儿童时期。该病症可能伴随有抑郁、药物滥用或焦虑。症状或轻微或严重患者可能因此变得易怒或有暴力行为。在一些严重的案例中,病人也许难以工作或出现社交障碍。通常来说,如果触发该病的是人例如杀人犯,而非洪水这种症状可能会更糟糕。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小事就能让患者联想起那次痛苦的经历,触发闪回②,或是在脑海中不断有记忆片段闯入。闪回会使人脱离现实,内心重现那次创伤,持续时间可从数秒到数小时不等,也有极少数人会达到几天。正在经历闪回的患者(以视觉、听觉、嗅觉、感觉的形式)通常会相信那件可怕的事情又完完全全发生了一遍。5、分析题:分析某一影视或文学作品中与变态心理学研究有关的人物,说明其存在哪些症状,并进行初步诊断。 《金锁记》中的曹七巧可以看做变态心理施虐者的登峰造极者,令人感到印象深刻的不是她的惜金如命,不是她的小市民心理,而是她那令人深感惧怕的变态心理,她终身得不到幸福,无法满足自己的欲望,虽然这种不满足转嫁到了对金钱的控制欲上,但是更为令人震惊的是她对自己的儿女实施了报复,她想尽各种办法加以破坏,她妒忌自己的儿媳占有自己的儿子,甚至这种妒忌超过了她对自己儿子的爱,最终剥夺了儿子正常的幸福生活,使儿子和自己一样孤独、空虚,如果说曹七巧嫉妒儿媳,是因为她是一个“外人”,对于自己的女儿,她也没有办法控制自己的变态心理,她使得自己的女儿和自己一样孤独终老,一样得不到正常女人应该得到男人的爱,和她自己一样永远得不到满足,因为曹七巧的一生从没过上正常人的生活,自己作为一个女人的欲望从未得到过满足,也就是说曹七巧的性本能受压抑一辈子,又遭到小叔的拒绝,致使她的这种性本能在原本受压抑的状态下又再次遇到挫折,于是力比多的作用驱使她找到某种代替物。“人总是要再替代对象中寻找她的宣泄对象„„如果他接受了某一替代,我们就可以说他是在补偿他的原始的力比多”④因此曹七巧以报复儿女的手段来实行转嫁,他的儿子和女儿就是她找到的代替物,剥夺他们的幸福,看着她们和自己一样有欲望得不到满足,- 2 - 来找到一种心理平衡,而这种平衡是建立在剥夺儿女们的幸福基础之上,这种报复心理完全淹没了母爱,可见这么一种多么可怕的力量,灵与肉,物质与欲望的矛盾冲突制造了有着变态心理的曹七巧,从更深层次来讲,可以说是力比多在做怪,曹七巧最后的报复自己儿女的变态行为可以说正是力比多的变态用法,这种变态用法驱使曹七巧成为了变态心理的施虐者,成为其施虐对象的正是她自己的儿子和女儿。研究曹七巧的这种变态心理同时,张爱玲的小说《心经》中有这样一个情节也应同样引起我们的重视,小说中有一处简述却又寓意深刻的描写值得我们仔细推销,段凌卿在和小寒说起自己的母亲和婶婶的时候这样说道:“都是好人,但是她们是寡妇,没有人,没有钱,又没受过教育。我呢,至少我有个前途。她们恨我哪,虽然她们并不知道。” 很简短的台词却向我们传达出这样一种讯息段凌卿的母亲和婶婶都是寡妇,实践证明人最无法忍受的是环境的死寂和心灵的空虚,她们每天生存的环境是死寂的环境,她们的内心是空虚的内心,最重要的一点是她们恨段凌卿,我们不禁会想到她们和曹七巧有着同样的变态心理,即实施报复,自身的不幸福和欲望不满足,使她们产生了变态的报复心理:我受的苦你也得受。她们心里不平衡的同时,更见不得别人幸福,甚至是见不得自己的儿女幸福,甚至不惜采取手段来加以破坏儿女的幸福。两部不同的作品,却有着惊人的巧合,两篇小说都有着同类型的人物形象,即变态心理的施虐者,潜意识的长期压抑使她们走向了变态的方向,使她们的人格扭曲异化。- 3 -
文档格式: docx,价格: 5下载文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