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无声到有声的转化—谈播音艺术的再创造
发布时间:2023-06-10 12:06:23浏览次数:32从无声到有声的转化—谈播音艺术的再创造摘要:无论是电台播音还是电视台播音,可以肯定地说,语言都是最重要的一环。 一般人认为电台播音主要靠语言,而电视台的播音有许多辅助的条件,比如画 面、人的图像, 人的手势、服饰等等。但是,这些条件都是受到局限的,惟有语言是最直接传情达意的。 电视播音员往往是半身图像,体态语言不能充分地表现, 这种手段的单一,局限播音员用手势、动作去体现自我的风格,局限了播音员语言的生动性和灵活性,因此,当播音员拿到文字稿件时,必须经过专业处理,对文字进行再创造—即变为有声语言。我们对播音的定义就是:“把文字语言变为有声 语言的一次艺术再创造的过程。”说它是艺术再创造 , 是因为播音语言有许多规律,也有许多讲究。关键词:有声;播音艺术;再创造一、吐字发音的规范性 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民族语言的特性,汉语的字音是由字头一字腹一字尾组成的, 由声母、韵母拼音而成。它的特点是准确、清晰、圆润和富于变化,体现出中华民族语言的美。吐字的准确是前提,它是指发音要合乎规范, 发音部位要正确, 简单地说就是声母、韵母发音到位因为汉字有许多音同字不同的情况,也有很多音相近、字相近的情况稍不注意就会发音不到位,使观众、听众错误地理解字的意思。清晰是在准确的基础上更加到位。于播音工作是在演播室话筒前而不是站在听众或观众中间 , 所以,声音在通过电子媒介传播出去之后, 清晰度受到一 定的影响。如果播音员唇舌无力。发音不到位.就会破坏语言的清晰、破坏传播的效果。 圆润是体现语言美的一个关键环节。古时候, 我国传统说唱中形容吐字规范、动听,便以“吐字如珠”来形容。 普通话的音节特点是音节分明、结构工整。只有吐字归音到位声音才会圆润动听。 语言富于变化是汉语普通话的动听之处。 它有四声 , 有轻声, 有轻重格式, 这一切决定了语言发音时强弱分明、错落有致, 构成了一个富于变化的生动的语言世界,同时表达 出人们各种各样的思想和 丰富的感情色彩。二、语言表达的规范性播音语言表达有几种主要形式:宜读式播报式,讲述式,谈话式。在电台,电视台播音,特别是新闻播音采用播报式最为多见。播报式语句工整、节奏明快、富新鲜感。经过我国前辈老播音工作者的实践 ,已经证明在电台.电视台从事有声语吉工作的播音员,主持人采用规范性的播音方式易为观众、听众所接受。播报式与语言表达的规范性相吻合。以新闻为例:在我们播报一则消息时,首先要清楚.准确地告诉大家事实。如果在发音上有特别的处理,似乎显得比较有特点,但却会破坏这则新闻的真实感。因为“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同其他几种文体形式相比,它以准确、及时,简洁快速为特点。因此我们的话自表达也应与之相配以体现新闻的实效性和真实性。其他文体形式也是以语言的规范性为前提的 ,我们的受众层次面宽,不易于照顺到每一个层面,我们既要让老年人听清楚,又要让小朋友听明白,还要
使中青年朋友接受,所以只有规范的播音.标准的语言表达才是电台电视台主持人的惟-选择。三、语言运用的艺术性 我们提倡语言表达、吐字发音的规范性, 并不是呆板教条地发好每一个音,而是 依据不同的稿件内容、不同的节目类型把文字稿件变成有声有色的语言, 艺术地再现节目的风格.播音的文体多种多样,一般说来有: 新闻播音、通讯播音; 评论播音; 对话播音(采访); 文艺播音; 知识性、 服务性的播音;广告播音;体育解说; 主持人话题等等. 语言表达的方式可以分为许多种 。在规范的基础上风格的体现是很重要的。不同的节目类型可以采用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和不同的表达风格。语言表达和节目内容协调一致,就会给人一种和谐之美, 给人一种艺术 的享受。因此,我们要注重语言运用,更在运用中注重语言运用的艺术性。两种注重的相互叠加,更好地运用语言,将无声的文本变成有声的语言。四、结语众所周知,语音不仅可以承载意义也能够表达情感。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能都是中性语调的,有了情感则可以更好地体现语意的清晰,更好地实现交际的目的,情感可以使语言更具有感染力。那么在播音艺术领域,语言、发声、情感之间有什么关系呢?显然,如果说话人具有较强的发声能力,(在艺术语言的用声上我们通常要“抓两头”,即上抓口腔控制,下抓呼吸控制)自然可以美化语言的物质外壳语音。而语音发声的动力又源自哪里?毫无疑问,语音产生的源动力在于呼吸。语言的颗粒状、语言的饱满度均离不了控纵有度的呼吸控制,呼吸影响发声,自然也就影响语言的表达效果。 时代发展,瞬息万变,未来的播音艺术也将会发生变化,我们要在无声到有声的变化中去体会创造的意义与重要性,从而进行再创造,让播音艺术在时代发展的浪潮中继续不断地为大家所喜爱,并传播我们想要传播的声音、内容、思想。 让播音员在拿到文字稿件时,更好地经过专业处理,对文字进行再创造—即变为有声语言。把文字语言变为有声语言。参考文献:[1]北京大学中文系《语言学论丛》编委会.语言学论丛(第十一辑)[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 . [2]白谦诚.主持人[M].主持人节目研究会.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3. [3]曹剑芬.语言的节奏[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4]陈晓光.艺术的意蕴[M].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 2001.[5]陈晓鸥.广播电视语言传播风格多样化研究[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