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发布时间:2023-05-30 10:05:09浏览次数:25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现状及原因分析跨国并购是指一个国家的企业(并购企业)为了某种目的,通过一定的渠道和支付手段,对另一国企业(目标企业)部分或全部的股份或资产进行收购,从而对后者的经营管理实施实际的或完全的控制。跨国并购一方面加剧了跨国企业的竞争,另一方面也给跨国企业提供了无限的商机。随着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全面接轨,我国企业开始积极的实施“走出去”战略,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跨国并购战略。 一、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的现状 自 2001 年我国加入 WTO 以来,我国企业大规模跨国并购案件频频发生,使我国企业的跨国并购战略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并购金额也不断增加。例如 2005 年的我国海洋石油公司竞购美国尤尼科石油公司时,涉及金额竟然高达 185 亿美元[1]。总体来说目前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的现状为: (一)跨国并购的规模和金额持续上升 近几年来,我国企业的跨国并购的规模和金额屡创新高。2000 年~2003 年,还没有一宗我国企业海外并购项目的交易额超过 10 亿美元。而 2004 年以来,我国海外并购金额越来越大,成功并购涉及金额 10 亿美元以上的就有 9 宗。2000 年至 2006 年间,已公布的对外收购总额从 18 亿美元攀升至 82.5 亿美元[2]。 (二)投资地区分散,覆盖地区和行业广泛 我国企业不仅将并购目标投向发展中国家,美国、欧洲、日本、韩国等发达国家也成为了选择的地区。并购覆盖地区广,行业分布广泛。仅 2006 年一年,我国已将在全球 172 个国家和地区投资, 全球发概率达到 71%,跨国并购涉及的行业延伸到电气、计算机、网络、饮用水、医药、金融类等领域,其中跨国并购中金融类投资增长迅速。2007 年,我国企业海外直接投资及并购数额可达 400 亿美元以上,其中金融类的几笔大的跨国并购交易已达 150 多亿美元,而在 2006 年仅为 35.6 亿元,同比增长速度为 420%,充分说明目前我国金融企业跨国收购的快速发展。 (三)并购主体以国企为主但呈多元化趋势发展 我国的海外并购中国有控股企业占据了很大比重,2006 年以来进行的几笔大的跨国并购中几乎都是国有企业进行的。但是进入 21 世纪之后,我国跨国并购企业既有国有控股企业,也有集体企业和私营企业,并购主体呈现多元化。私营企业随着自身实力的增强也开始了国际化经营之路,以其明晰的产权、灵活的经营激励机制和内生的国际化需求将会成为我国业跨国并购的主流。虽然由于受自身规模和资金约束,私营企业跨国并购额与国有企业相比,只占次要地位,但是跨国并购的主体多元化趋势将是不可避免的。 (四)并购的目标公司多为经营业绩不佳甚至倒闭亏损的企业 我国企业在并购过程中由于自身实力和经验不足等原因而缺少流动性,因此是目标公司出现业绩下滑和濒临破产后陷入困境才会与对方谈判,这样导致预期的效应难以发挥,更严重的使我国企业陷入财务或经营危机。 二、我国企业跨国并购所面临现状的原因 跨国并购风险是指企业在跨国并购活动中达不到预定目标的可能性以及由此给企业正常经营和管理所带来的影响程度。如果企业在并购过程中对风险处理不当,就会导致各种后果,如并购失败、 并购后企业业绩下滑、并购后被动出售或分离等问题[3]。结合我国企业海外并的实践,我国企业在这一过程中所面临的主要风险有以下几种: (一)跨国并购的经验缺乏 我国企业总体上缺乏并购企业的经验。企业并购在其他发达国家已有 100 多年的历史,而且国际上的主流并购都是在经历了国内频繁的并购后开始跨国并购的,而我国国内的并购热潮都没有掀起来,国内企业就进行跨国并购。显然,我国企业进行境外并购经验不足就是无法避免的了。 (二)跨国并购的政治和法律风险 跨国并购政治风险指由于政府行为而可能对进行并购的国际企业经营产生负面影响的不确定性,是政府为了达到某种政治目的而采取的行动。我国企业对东道国企业的跨国并购必然会对东道国的产业利益带来某种程度的影响,出于对本国产业利益和国家安全的考虑,必然会对实施并购的我国企业持反对态度。常见的政治风险有东道国国内的动乱、内战、政权更替,引起对外国企业财产的冻结、没收或征用等。 由于我国的法律制度和世界上很多地方的法律制度有比较大的差异,而且许多我国本土企业家对于被收购企业所在国家和地区的法律并不了解,因此企业在并购的过程中必然遇到众多方面的法律风险。例如由于我国曾有过计划经济的传统,我国政府基本上包揽了外贸经营权、对外投资权及外事审批权,导致企业缺乏海外融资自主权,其结果是企业没有获得应有的市场主体地位。 (三)跨国并购的融资途径风险 我国企业跨国并购大多是自有资金难以满足并购所需资金的需要,因此需要通过外部融资来实现,目前我国跨国并购主要通过银行贷款和发行股票来融资。若是通过银行贷款来融资,虽然不会改 变我国企业的股权结构,但是需要按期支付本金和利息,这会给我国企业产生还款的财务压力,可能会使企业陷入到期无法还款的财务危机;若是通过发行股票的优点是其资金来源稳定,没有到期还债的压力,但是其不足之处在于发行股票会改变原有的股权结构,稀释并购方原有股东的股权,降低其对公司的控制力,而且并购方股份增加之后,每股盈利可能会下降,股价可能会下跌。 (四)跨国并购的信息不对称 合理的并购价格是以科学地评估目标企业的价值为前提的。目前我国目标企业的价值评估是遵循资产评估的基本原则和方法程序做出的估算,它的合理性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由于我国缺乏独立的、为并购提供准确信息和咨询服务的中介组织,所以无非常准确降低并购双方的信息成本,也无法对并购行为提供指导和监督,增加并购的交易成本及新企业的整合风险和成本,这也是导致信息不对称的重要原因,严重的信息不对称使得我国并购企业对目标企业资产价值和盈利能力的判断难于做到准确的判断。 (五)跨国并购后面临的问题 并购后工作主要是整合工作,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的整合风险,包括文化整合风险、管理整合风险、经营整合风险。文化整合风险指由于国家、民族间文化差异带来的影响企业生产和经营的风险,很多研究表明,并购整合的最大障碍来自于不同公司文化的冲突;管理整合风险指由于管理理念和管理制度的差异带来的影响企业生产和经营的风险;经营整合风险,是指由于市场定位、市场策略、销售策略、品牌的差异带来的影响企业生产和经营的风险。我国跨国企业与国外公司在以上三个方面都有很多不同之处,因此面临的风险是不而喻的。 参考文献:[1]王志乐.2007 跨国公司中国报告.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 [2]范黎波,王林生.跨国经营理论与战略.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4. [3]黄晓芝.我国企业海外并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企业论坛.2006(7). [4]颜晓晖,聂名华.企业境外投资的政治风险及应对政策.国际经济合作.2007(7).
文档格式: docx,价格: 3下载文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