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力商品理论研究

发布时间:2023-05-28 11:05:20浏览次数:33
劳动力商品理论研究一、马克思劳动力商品理论的形成马克思劳动力商品理论的形成也有一个过程。作为剩余价值学说当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劳动力商品理论的创立在很大的程度上表现为剩余价值学说的创立。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并未把劳动和劳动力两者区分开,他们往往把这两个概念混为一谈。马克思最初也是依然使用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的说法去讲劳动商品,但在《1857-1858 年经济学手稿》中,他所讲的是劳动力商品。马克思的劳动力商品理论是马克思在批判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的过程中形成、创造的。二、马克思劳动力商品理论的主要内容(一)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历史条件劳动力是指人类的劳动能力,包括人的体力劳动与人的脑力劳动。劳动力商品是指将人类的劳动能力作为商品出售来换取生活资料,这就是说它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无论在什么社会,劳动力都是这个社会生产的基本要素;但是,只有在一定历史阶段或者是在一定条件下才能成为商品。劳动力成为商品必须要具有的基本条件有两个:第一,劳动者有人身自由。他必须能够支配自己的劳动力 ,才可能把它作为商品出售。这是相对于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制度下,隶属和人身依附的关系而言的。第二,劳动者没有任何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他们只剩下自己的劳动力,所以他们只能以出售劳动力来维持生存。劳动力成为商品的条件,并非在所有历史条件下都存在,以上的这两点基本条件是在历史的长期发展中形成的。(二)劳动力商品的二因素劳动力作为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到再生产所需要的劳动时间决定的。劳动力是以具有生命的个体 的能力而存在的,但是具有生命的个体想要保持基本生活就必须要有相应的生活资料。所以,生产劳动力需要的劳动时间,也可以说是生产生活资料必须的劳动时间。包括:第一,劳动力所有者个人需要的生活资料的价值。第二,劳动力所有者家属需要的生活资料价值,以便能够不间断地提供劳动力。第三,劳动力的教育训练费用。劳动力价值和其他商品的不同之处是它包括历史和道德因素;但是,在同一国家某个特定的时代,必要生活资料的需求量是基本一致的。劳动力商品的价值有一个最低的限度,即能够维系自身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三)揭露资产阶级自由平等的虚伪性劳动力商品在流通领域之中进行交换,这看似是一场等价交换,但事实上确是资产阶级统治地位下的剥削和不平等。资本家持有的是货币,而劳动者本身却只持有劳动力;他们的身份都是商品的所有者,双方都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交易;他们都是自己的商品的所有者,都有权力处理和支配自己的商品;他们都为了自己的利益进行交易。马克思对这种所谓的自由平等的伪善性和欺诈性进行了揭示。一方面,看似平等的资本家和劳动者的“等价交换”,事实上是只有劳动者能够为资本家创造远远大于他所得到的生活资料的价值的商品时,资本家才能够支付给劳动者能够维持他们生存所必须的生活资料。另一方面,劳动力的交换从形式上看似平等,是等价交换。但是,劳动力的使用则是雇佣的剥削。三、马克思劳动力商品理论的意义(一)劳动力商品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学说主要由两大理论构成,即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剩余价值论是在劳动价值理论基础之上创建起来的。劳动力商品理论是剩余价值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劳动力商品理论,就 不能够解决资本总公式的矛盾,就不能说明货币是怎样转化为资本的,就不能揭示剩余价值是谁创造和怎样创造的,也不能揭示剩余价值的秘密,也就不能创立剩余价值理论。这样,没有劳动力商品理论,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也不能形成。(二)为工人阶级提供理论武器劳动力商品理论解释了剩余价值由来之谜和工人受剥削的秘密,同时,也揭露了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工人阶级没有生产资料,为了生存只能被资本家所雇佣,为他们服务,制造出更多的剩余价值。资本家使用工人制造出来的剩余价值不断扩大生产规模,以便雇佣更多工人来创造更多的剩余价值。这样,财富在资本家一边积累,而贫穷在工人这边积累。因此,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由于生产资料私有制,资本家通过雇佣制度来占有和榨取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这就是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因此,马克思的劳动力商品理论和以劳动力商品理论为重要内容的剩余价值理论为工人阶级认识自己被资本家剥削质的根源和资本主义本质提供了理论武器。四、马克思劳动力商品理论的当代解读(一)马克思劳动力商品理论没有过时资本主义制度下,劳动力仍然是商品。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与马克思时代相比发生了很大变化,生产社会化程度不断提升,生产力水平不断提升,生产关系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劳动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相当大的进步,社会矛盾得到有效缓解。可是资本主义私有制度并未发生根本性的变革,工人的社会地位并未发生实质性的转变。为了生存,工人还需继续出售劳动力,继续为企业创造更多的剩余价值。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存在劳动力商品问题。马克思设想的社会主义是在资本主义充分发展的基础 上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是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劳动者是生产资料的主人,不再出卖劳动力,也就是劳动力不再是商品,马克思劳动力商品理论在社会主义就不适用了。但是,我国是在经济文化都相对落后的情况下建立起来的,目前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也就是说,非公有制经济大量存在。私有制企业中,剥削雇佣制度继续存在,工人的劳动力也被当做商品出卖给企业主,劳动力的支配使用权属于企业主。劳动力的使用和消费也是企业获得利润或剩余价值的源头。(二)马克思劳动力商品理论需要注意的问题1.关于劳动力成为商品条件的问题。马克思认为劳动力成为商品有两个必须具备的条件,其中一个是自由地一无所有,也就说没有任何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为了生存,只能出卖自己的劳动力。马克思所处的时代,工人的生存状况是那样的。但是,在当代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工人的经济状况还是发生了一定变化,一些人有自己的资产,比如购买企业的股票,出租房屋获得一定收入,但是为了生活更好,还去企业打工。资本主义国家施行的“职工持股”计划,工人既是资本所有者又是劳动者,既获得工资收入又有红利收入。在我国,实行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制度,提出要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也允许和鼓励居民通过多种途径获得收入,既可以靠出卖劳动力获得一部分收入,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获得收入。这样,没有生产资料或资产就不再是劳动力成为商品的一个必须条件。2.国有企业是否存在劳动力商品问题。国有企业工人身份是一个敏感问题,改革开放前,工人的身份毋庸置疑。但经过改革,国有企业的状况有了巨大的蜕变,很多企业实行了股份制改造。资本所有者实现了多元化,企业的资本属于出资者。企业的用工制度也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改变,实行双向选择,通过合同 方式确定劳动关系。在这种情况下,笔者认为,工人也是把劳动力当做商品出卖,工人劳动力的使用也是企业出资者获取的利润或剩余价值的源泉。参考文献[1]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1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2]赵成,赵玉华.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与讲解[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2017.[3]顾海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4]杨青.马克思劳动力商品学说及其现实意义[J].生产力研究,2019(6).
文档格式: docx,价格: 3下载文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