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学2022年《电气安全 》( 第2次 )
发布时间:2023-05-31 14:05:31浏览次数:32第 2 次作业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40 分,共 40 小题,每小题 1 分)1. ( )设备的电击防护不仅依靠基本绝缘,而且还可采取附加的安全措施,即设备外露可导电部分连接有一根 PE 线,这根线用来与场所中固定布线系统中的保护线(或端子)相连接。A. 0 类B. I 类C. II 类D. III 类2. 架空线路导线在弛度最大时与地面或水面的距离不应小与下表所示的距离。如果 35kV 线路经过居民区时,距地面的最小高度是( )。A. 3m B. 7m C. 6.5m D. 6m3. 在我国,关于高层建筑的界限规定也未完全统一。行业标淮 JGJ16-2008《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规定,( )层及其以上的住宅建筑(包括首层设置商业服务网点的住宅)和建筑高度超过 24m 的公共建筑为高层建筑。 A. 6 B. 7 C. 8 D. 104. 下图是电气隔离的原理图。分析图中 a、b 两人的触电危险性可以看出:( )。
A. a 受电击的危险性很大B. b 受电击的危险性很大C. a、b 受电击的危险性一样大D. 无法判断5. 采用“滚球法”来计算保护范围时,该球半径 hr就相当于( )。 A. 闪击距离 B. 避雷针高度 C. 避雷针长度 D. 建筑屋高度6. 由当地气象台站统计年平均雷暴日数为 100 天,则该地区为( )。A. 少雷区B. 中雷区C. 多雷区D. 雷电活动特殊强烈地区7. 雷击电磁脉冲的分区,由外至内分为几个保护区。最外层是 0 级,是直接雷击区域,危险性最( )。 A. 耐腐蚀 B. 高 C. 低 D. 安全8. 已知铜导体的长度 L 为 40m,截面积 S 为 4mm2,电阻率 ρ 为0.0175Ω.mm2/m,则其电阻为( )。 A. 0.0175Ω B. 0.175Ω C. 1.75Ω D. 3.5Ω9. 电涌保护器在正常工作条件下,快速响应模块呈现( )电阻特性,泄漏电流很小。 A. 零 B. 高 C. 低 D. 50Ω10. 低压线路零线(中性线)每一重复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不应大于( )。 A. 4Ω B. 10Ω C. 50Ω D. 100Ω11. 当线路标称电压为 220/380V 时,如配出中性线,应为( )内切断电源的动作电流。A. 0.8sB. 0.4sC. 5sD. 1s12. TN 系统切断电源的条件可用( )式表示,式中 :故障回路阻抗,包括相线、PEN 线、PE 线和变压器(发电机)阻抗,单位 Ω。 :保证防护电器能在规定时间内动作的最小电流,它为断路器整定电流或熔断器熔断额定电流 In 的若干倍,即 ,单位 A。 :相电压,即相线和中性线之间的标称电压,单位 V。A. [P_20E54D6504B989F5966F797B1D0E7CF1]
B. [P_E7451083B0E15264F78EC081CF559FE7]C. [P_3BD3047659CC8E3398FFA85BB29337B5]D. [P_DA635545643F6169444AF6AA6117A9D4]13. 当设备发生碰壳漏电时,人体接触设备金属外壳所造成的电击称作( )。 A. 直接接触电击 B. 间接接触电击 C. 静电电击 D. 非接触电击14. 由于雷电强大的电磁场的变化而产生的静电感应和雷击电磁脉冲,这均属于( )。 A. 直击雷 B. 雷电波侵入 C. 球雷 D. 感应雷15. 为了防止感应雷过电压沿线路侵入损坏变压器的绝缘,在变压器的( )需装设避雷器。 A. 高压侧 B. 低压侧 C. 高、低压侧 D. 根据施工条件决定16. 国际规定,电压( ) 伏以下不必考虑防止电击的危险。A. 36 伏B. 65 伏C. 25 伏17. 触电急救的第二步是( )。 A. 使触电者迅速脱离电源 B. 现场救护 C. 通畅气道 D. 人工呼吸18. 交流(工频) 安全特低电压:无论是相对地还是相对相之间,电压有效值均不超过( )。A. 50VB. 30VC. 70VD. 120V19. 表示外壳防护等级的代号由表征字母“IP”和附加在后面的两个表征数字组成,写作 IPXX,其中第一位数字表示第( )种防护形式的各个等级,第二位数字则表示第( )种防护形式的各个等级。A. 一;二B. 一;一C. 二;一D. 二;二20. 若在 2s(秒)内有 8C(库仑)的电荷通过导线截面,则电流 I 为( )。 A. I=0.5(A) B. I=1(A) C. I=2(A) D. I=4(A)21. 当电气设备不便于绝缘或绝缘不足以保证安全时,应采取屏护措施。变配电设备应有完善的屏护装置。露天或半露天变电所的变压器四周应设不低于( )高的固定围栏(墙)。变压器外廓与围栏(墙)的净距不应小于( )。 A. 1.4m,0.8m B. 1.7m;0.8m C. 1.7m;0.3m D. 1.4m;0.3m22. 在低压系统中,雷电侵入波造成的危害事故所占总雷害事故的比例不低于( )。 A. 10% B. 30% C. 50% D. 70%23. 建筑物根据其重要性、使用性质、发生雷电事故的可能性和后果,按防雷要求分 为( )。 A. 二类 B. 三类 C. 四类 D. 五类24. 对于 IT 系统,当线路标称电压为 220/380V 时,如不配出中性线,应为()内切断电源的动作电流。A. 0.8s
B. 0.4sC. 5sD. 1s25. 电气上隔离的回路,其电压不得超过( )交流有效值。A. 500VB. 30VC. 50VD. 120V26. 对第二类防雷建筑物采用滚求法确定确定接闪器保护范围时, 使用的滚球半径应为 ( ) 。 A. 20m B. 30m C. 45m D. 60m27. 具有悬浮状、堆积状的可燃粉尘或纤维,虽不可能形成爆炸混合物,但在数量和配置上能引起火灾危险的环境,这样的环境被划为( )。A. 10 区 B. 21 区 C. 22 区D. 23 区28. ( )是各种变配电装置防雷电侵入波的主要措施。 A. 采用(阀型)避雷器 B. 采用避雷针 C. 采用避雷带 D. 采用避雷网29. 在遇到高压电线断落地面时,导线断落点( )米内,禁止人员进入。 A. 10 B. 20 C. 30 D. 4030. 直流(无纹波)安全特低电压:无论是极对地还是极对极之极,电压均不超过( )。A. 50VB. 30VC. 70VD. 120V31. 防雷装置的引下线一般不应少于( )。 A. 零根 B. 一根 C. 两根 D. 三根32. 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中,若不采用保护接地,当人体接触一相碰壳的电气设备时,人体相当于发生( )。 A. 两相电击 B. 跨步电压电击 C. 单相电击33. 从防止触电的角度来说,绝缘、屏护和间距是防止( )的安全措施。 A. 电磁场伤害 B. 间接接触电击 C. 静电电击 D. 直接接触电击34. 如果触电者伤势严重,呼吸停止或心脏停止跳动,应竭力施行( )和胸外心脏挤压。 A. 按摩 B. 点穴 C. 人工呼吸 D. 打开气道35. 当电源线路上出现过电流或过电压时,电涌保护器快速响应模块呈现( )电阻特性,泄漏电流很大。 A. 零 B. 高 C. 低 D. 50Ω36. 保护零线和工作零线是一根线(PEN 线)的三相四线低压配电系统是( )接地与保护型式。 A. TN B. TT C. TN 一 C 一 S D. IT37. 下图为绝缘材料的等效电路图及电流曲线,(a)为在外加电压作用下绝缘材料的等效电路, (b)为在直流电压作用下的电流曲线。图中流经电容和电阻串联支路的电流 i a 称为( ),是由缓慢极化和离子体积电荷形成的电流。
A. 漏导电流B. 吸收电流C. 充电电流D. 放电电流38. 巨大的雷电流(几十至几百千安)通过导体,在也极短的时间内转换为大量的热能。雷击点的发热量约为 500~2000J,会造成金属熔化、易燃易爆品燃烧或爆炸等。这属于雷电的( )。 A. 电效应 B. 化学效应 C. 机械效应 D. 热效应39. 如图 3 所示,R1=3,R2=2Ω,R3=4Ω,I1=5A,I2=I3=I,E1=10V,E2=11V,则 I 为: A. 0.5A B. 0.75AC. 1.5A D. 3A40. 在建筑物的进线处将 PE 干线、接地干线、进水管、总煤气管、采暖和空调
竖管、建筑物构筑物金属构件和其他金属管道、装置外露可导电部分等相连接。此措施称为( )。 A. 过载保护 B. 主等电位联结 C. 不导电环境 D. 辅助等电位联结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20 分,共 4 小题,每小题 5 分)1. 由于电气方面原因引起的火灾和爆炸事故,称为电气火灾和爆炸。发生电气火灾和爆炸一般要具备下列哪些条件( ) A. 无人巡检 B. 绝缘老化 C. 引爆条件 D. 易燃易爆物质和环境2. 绝缘材料的电气性能主要表现在电场作用下材料的( )性能。A. 导电性能B. 介电性能C. 绝缘强度D. 机械强度3. 直击雷的每次放电含有( )三个阶段。 A. 刷形放电 B. 电晕放电 C. 先导放电 D. 主放电 E. 余光4. 接地线可以利用以下自然导体: A. 建筑物混凝土钢筋 B. 配线钢管 C. 起重机构架 D. 电缆铅铝包皮三、填空题(本大题共 10 分,共 5 小题,每小题 2 分)1. 不论采取任何测量方式,也不论使用何种仪器仪表,由于仪表本身不可能绝对准确,都会使测量结果产生误差,按照测量误差产生的原因以及误差的性质,可以把误差分成 ______ 、 ______ 和 ______ 三类。其中 ______ 是指在相同条件下,多次测量同一量时,误差大小和符号均保持恒定,或按某种规律变化的一种误差。按其产生的原因该误差可分成 ______ 和 ______ 两种。2. 电源内具有电能。电流是在电源两端的电势差的推动下产生的,该两点的电位之差称为这两点之间的 ______ ,符号为 ______ 。3. 根据欧姆定律,在电阻一定时,电压越大,电流也就越大。因此,如果把可能加在人身上的电压限制在某一范围之内,使得触电时在这种电压作用下,通过人体的电流不会超过允许的范围,即将触电危险性控制在没有危险的范围内,这一电压就称为 ,也称为 。4. 绝缘形式按其保护功能,可分为 ______ 、 ______ 、 ______ 和 ______ 四种。5. 绝缘是指利用绝缘材料对带电体进行 和 ,以防人体与带电体直接接触。四、计算题(本大题共 20 分,共 2 小题,每小题 10 分)1. 根据 TT 系统自动切断电源的条件,为满足预期接触电压超过 50V 采用 40A低压断路器作线路保护时,为保证断路器能防电击并且有足够的灵敏度(灵敏度系数为 1.3),则接地极电阻和自接地极接至外露可导电部分的 PE 线电阻之和 Ra 的最大值是多少?2. 已知铜导体的长度 L 为 80m,截面积 S 为 4mm2,电阻率 ρ 为0.0175Ω.mm2/m,则其电阻为多少?五、问答题(本大题共 10 分,共 1 小题,每小题 10 分)
电气测量数据读取方法中的比较法是将被测量与度量器放在比较仪器上进行比较,从而求得被测量的数值。此法又分为哪几类?并简述其内容。答案:一、单项选择题(40 分,共 40 题,每小题 1 分)1. B 2. B 3. D 4. A 5. A 6. D 7. B 8. B 9. B 10. B 11. A 12. A 13. B 14. D 15. C 16. C 17. B 18. A 19. A 20. D 21. B 22. D 23. B 24. B 25. A 26. C 27. C 28. A 29. B 30. D 31. C 32. C 33. D 34. C 35. C 36. A 37. B 38. D 39. D 40. B 二、多项选择题(20 分,共 4 题,每小题 5 分)1. CD 2. ABC 3. CDE 4. ABC 三、填空题(10 分,共 5 题,每小题 2 分)1. 参考答案:系统误差;随机误差;疏忽误差;系统误差;基本误差;附加误差 解题方案:评分标准:2. 参考答案:电压;U解题方案:评分标准:3.
参考答案:安全电压;安全特低电压解题方案:评分标准:4. 参考答案:基本(工作)绝缘;附加绝缘;双重绝缘;加强绝缘解题方案:绝缘形式按其保护功能,可分为基本(工作)绝缘、附加绝缘、双重绝缘和加强绝缘四种。评分标准:5. 参考答案:封闭;隔离。解题方案:绝缘是指利用绝缘材料对带电体进行封闭和隔离,以防人体与带电体直接接触。评分标准:四、计算题(20 分,共 2 题,每小题 10 分)1. 参考答案:由于 IbRA=50V,Ib=1.3 Ia,所以 RA=50/(1.3╳40)≈1Ω。解题方案:为满足预期接触电压超过 50V 时防护电器能及时切断电源的要求,故障电流 Id应大于防护电器在规定时间内切断电源的可靠动作电流,即 Id=50/RA≥Ia,或 IaRA≤50V。评分标准:2. 参考答案:金属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材料性质及尺寸有关,即:式中: R——导体的电阻,Ω(欧姆); L——导体的长度,m(米); S——导体的截面 mm2(平方毫米); ρ——导体的电阻率,Ω.mm2/m。 故 R=0.35Ω解题方案:
评分标准:五、问答题(10 分,共 1 题,每小题 10 分)0. 参考答案:(1)零值法:比较仪表指零时,从度量器读出被测量的数值。 (2)较差法:从比较仪求得差值,再根据度量器数值和比较差值,经计算求得被测量的数值。 (3)替代法:将已知量与被测量先后置于同一测量装置中,若先后两次测量装置都处于相同状态,可认为被测量等于已知量,然后从已知量读出被测量值。 解题方案:(1)零值法;(2)较差法;(3)替代法。评分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