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92]《生物多样性及保护》》答案
发布时间:2023-07-21 13:07:31浏览次数:43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课程考试试题卷类别:网教(网教/成教) 专业:生物科学 ( 生物学教育 ) 课程名称【编号】:生物多样性及保护【0592】 A 卷大作业 满分:100 分一、问答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14 分,共 70 分)1、简述生物多样性的含义,举例说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意义。 答:生物多样性是指各种生命形式的资源,它包括数百万种的植物、动物、微生物的各个物种所拥有的基因和由各种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所形成的生态系统及它们的生态过程。意义: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分为直接价值和间接价值.直接价值又分为产品用于自用的消耗性使用价值和产品用于市场销售的生产使用价值.间接价值与生态系统功能有关,也即为人类所提供的生态公益系统.这种间接价值是无法进行客观估算的.2、简述自然保护区的功能和区域划分。答:(1)展示生态系统的本底;(2)保存生物多样性;(3)提供科学研究的天然实验室;(4)开展宣传教育的课堂;(5)人类游憩的场所;(6)涵养水源和净化空气;(7)可持续利用资源的示范;(8)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3、生物多样性的经济价值如何分类?答:生物多样性的经济价值一共有三种分类方式:1).UNEP 的分类;2).中国生物多样性国情研究报告的价值分类系统;3)直接经济价值和间接经济价值。1)UNEP 的分类:①具显著实物形式的直接价值;②无显著实物形式的直接价值;③间接价值;④选择价值;⑤消极价值。2)中国生物多样性国情研究报告的价值分类系统:①直接使用价值;②间接价值;③选择价值或潜在价值;④存在价值或内在价值。 3)直接经济价值和间接经济价值:生物多样性经济价值的分为直接经济价值和间接经济价值。直接经济价值有分为:消耗性利用价值和生产性利用价值;间接经济价值又分为 :非消耗性的利用价值、选择价值和存在价值。4、简述生物多样性各层次间的相互关系。答:生物多样性主要包括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物种多样性是指生物种类的丰富程度,生物多样性最直观、最基本的认识就是生物多样性;遗传多样性是指物种种内基因组成的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是指生物所生存的生态环境类型的多- 1 -
样性。基因多样性造成蛋白质具有多样性,从而造成生物性状的多样性,也就是物种多样性。而从进化角度解释生物多样性的产生就是生物所生存的多种多样的环境对生物进行不同方向的自然选择而形成的。5、简述哈迪-温伯格定律的中心内容。答:“哈迪-温伯格定律”是指在理想状态下,各等位基因的频率和等位基因的基因型频率在遗传中是稳定不变的,即保持着基因平衡。该定律运用在生物学、生态学、遗传学。二、论述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30 分,选择其一作答,共 30 分)1、 任举一类(种)濒危野生动植物(或受威胁的生态系统),说明其受威胁程度、致危原因及应采取的保护措施。(30 分)答:中国共有森林 15894.1 万公顷,森林蓄积量 112.7 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为16.55%。 中国森林类型众多,拥有各类针叶林、针阔叶混交林、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和热带林, 以及它们的各种此生类型。在这多种类型的森林中,栖息着丰富多样的野生动物。据统计, 中国有 6347 种脊椎动物,其中哺乳类 581 种,鸟类 1244 种,两栖类 284 种,爬行类 376 种,它们大部分栖息在森林中或林缘。这些动物中,许多为中国特有或主要分布在中国,如 全世界有雉类 276 种,中国就有 56 种,占 20%,其中19 种为中国所特有。其他如大熊猫、 金丝猴、白唇鹿、羚牛、毛冠鹿等动物也为中国所特有。 森林生物多样性受威胁现状及其原因 (1)受威胁现状 中国人均森林面积只有0.12 公顷, 为世界平均人均水平的 12%; 人均森林蓄积量不足世 界人均水平的13%。全国濒危和受威胁的高等植物物种约 4500 种,濒危植物种比例为 15%, 高于世界平均濒危和受威胁植物的比例 10%。 中国约有 400 种野生动物处于濒危或威胁状态。 (2)受威胁原因 森林过伐;毁林开荒;森林火灾;森林病虫害;造林方式及人工林品种单一化;环境污 染;战争;栖息地丧失和碎裂化;此外,非法猎捕野生动物、药材和经济作物的过度采集也 是森林多样性受威胁的重要原因。 森林在全球环境保护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极 为重要的部分。50 多年来,中国政府在保护和扩大森林资源,保持森林生物多样性方面已 做了大量工作。迄今为止,除了建立 500 多个森林生态系统和森林野生动、植物类型的自然 保护区外,还建立了 230 多处包括大熊猫、东北虎在内的野生动物人工繁育基地或繁殖场, 使一度濒临灭绝的大熊猫、 东北虎等 10 余种濒危动物开始恢复种群数量, 并有 60 多种珍稀 野生- 2 -
动物人工繁殖成功。 随着全民植树造林和多项林业生态工程的建设, 中国森林蓄积量已呈双增长趋势,将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发挥积极作用。2、 假设你的家乡需要建设一个自然保护区,请你为这个自然保护区设计一个功能分区方案(可作图示意);并从选址原则、保护对象及保护价值、分区原则与理由等方面进行分析,并谈谈保护区在建设和管理中可能面对的问题及如何采取对策措施。(30分)答:国家特有、珍稀、濒危和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植物的重点或集中分布地,重要的繁殖栖息地。(2)具有典型代表性的原始天然林生态系统自然保护区。(3)物种、遗传或生态系统多样性丰富,在科学研究上具有重要意义,在国际上有重要影响的自然保护区。(4)对区域环境和资源保护有重要意义的自然保护区(5)生物多样性保护有重要意义的自然保护区(6)典型的自然历史遗迹(1)展示生态系统的本底;(2)保存生物多样性;(3)提供科学研究的天然实验室;(4)开展宣传教育的课堂;(5)人类游憩的场所;(6)涵养水源和净化空气;(7)可持续利用资源的示范;(8)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施光浮 1987 年为利于保护管理工作,根据资源特点,保护对象性质,保护区的任务把保护区划为 5 种类型。(1)生态系统自然保护区,是对各类较完整的自然生态系统及生物,非生物资源形成的复合体进行全面保护的地区。如长白山、西双版纳。特点:1)规定的重点为不同自然地带典型而有代表性的生态系统,而不是特殊的保护对象。2)自然景观完整、面积大。(2)珍贵植物或特殊植被自然保护区,特点:1)保护特种植物或植被,如丰林凉水。2)划定时主要根据珍贵性、特有性、濒危性。3)面积依具体情况而定。(3)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特点:1)保护珍惜特有野生动物,如扎龙,呼玛河。2)划定时主要根据珍贵性、特有性、濒危性。3)面积不确定,因保护对象而异,但一般较植物保护区大。(4)森林公园(自然公园),特点:1)保护自然景观,有观赏价值的区域,如张家界,九寨沟。2)划定时依据自然环境及生物和非生物资源维护需要。3)可游憩休闲。(5)自然历史遗迹保护区建设目标:1)保护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维护自然生态平衡,在科学的管理下保持自然的本来面目,一方面维持有益于人类的良性生态平衡,另一方面创造最佳人工群落模式和进行区域开发的自然参照系统。2)保存物种的多样性,即保存动物、植物、微生物物种及其种群的天然基因库。3)维持生态系统包括生物物种和自然资源的永续发展和持续利用,使其不但成为物质资源的基地,也成为经济建设的物质基础。4)保护特殊的有价值的自然人文地理环境的考证,历史、评估现状,预测未来,提供研究基地-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