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考试[0976]《环境科学概论》答案
发布时间:2023-07-22 09:07:54浏览次数:46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课程考试试题卷类别: 网教 (网教/成教) 专业:应用化工技术 课程名称【编号】: 环境科学概论 【0976】 A 卷大作业 满分:100 分要求:选做四题。回答问题完整,阐述部分清楚、有条理。1. 生物多样性具有哪些重要价值?(25 分)答:直接价值:体现在提供食物、药物、多种工业原料和科学研究素材等方面。间接价值:体现在环境作用、生态价值等方面,不少野生设岗纳污还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其价值往往大于直接价值。备择价值:为人类适应自然变化提供更多的选择机会,具有在未来某个时候为人类社会提供经济利益的潜能。存在价值:对于大多数宗教、哲学和文化的价值体系都有对保护物种的认同,支持保护那些即使对人类没有明显经济价值的物种。2. 如何理解人类需求与创造的多样性? (25 分)答:人类需求是社会发展的原动力,驱使人类对环境产生影响,并随着人类需求的增加对环境的影响也趋于多样化。人类需求主要集中于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人类需求是人类创造的驱动力,人类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创造,日益繁荣昌盛的文明史。人类创造的多样性主要体现在创造本身的多样性和创造结果的多样性两方面。人类需求包括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的多样性,以及创造本身的和创造结果的多样性,以及需求和创造的不断发展,使得人类需求的创造的多样性得以更大的体现,更加丰富了我们这个多姿多彩的世界。3. 未来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原则、基本立场分别是什么?(25 分)答:未来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四项基本原则坚持合作应对:气候变化时全球性问题,事关各方利益,需要各国联手应对。国际社会应该加大对发展中国家的支持,发达国际履行对发展中国家的技术转让和资金支持的承诺,开展合作,互利共赢。坚持可持续发展:建立适应可持续发展要求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优化能源结构,推进产业升级,发展低碳经济,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从根本上应对气候变化的挑战。坚持公约主导地位:维护《气候公约》和《京都议定书》作为应对气候变化的核心机制和主渠道地位,将公约确定的原则作为应对气候变化的指导原则。坚持科技创新:科技是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手段,只有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发展道路,才能统筹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实现良性循环。中国政府关于气候变化问题的基本立场①减缓温室气体排放提高能源效率、节约能源、发展可再生能源、加强生态保护和建设、大力开展植树造林等措施控制温室气体排放。②适应气候变化提高发展中国家抵御灾害性气候事情的能力。③技术合作与技术转让全球共享技术发展所产生的惠益,建立有效的技术合作机制。④切实履行《气候公约》和《京都议定书》的义务。⑤气候变化区域合作区域性的合作是对《气候公约》和《京都议定书》的有益补充,而不是替代或削弱。4. 噪声的定义是什么,噪声可造成哪些方面的危害?(25 分)答:噪声:凡是不需要的,使人厌烦并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有影响的声音都是噪声。噪声的危害 :(一)对人体的生理影响长期生活在噪声环境中会导致耳聋。噪声会增加人体的肾上腺激素分泌,使心率改变和血压升高,导致心脏病的发展和恶化;还会导致消化系统方面的疾病和神经衰弱症,使人得肠炎以及出现失眠、疲劳、头晕、头痛、记忆力减退症状;强噪声会刺激耳腔的前庭器官,使人眩晕、恶心、呕吐;如果噪声超过 140 分贝,将导致全身血管收缩,供血减少,说话能力受到影响。噪声还会影响视力。噪声对儿童身心健康危害更大。由于儿童发育尚未成熟,各组织器官都十分娇嫩和脆弱,所以更容易被噪声损伤听觉器官,使听力减退或丧失。长期暴露于噪声中的儿童比安静环境的儿童血压要高,智力发育略微迟缓。(二)对人体的心理影响噪声引起的心理影响主要是使人烦恼、激动、易怒,甚至失去理智,容易使人疲劳,影响精力集中和工作效率;另外,由于噪声的掩蔽效应,往往使人不易察觉一些危险信号,从而容易造成工伤事故。(三)对孕妇和胎儿的影响接触强烈噪声的妇女,其妊娠呕吐的发生率和妊娠高血压综合症的发生率都更高,而且对胎儿也会产生许多不良的影响:噪声使母体产生紧张反应,引起子宫血管收缩,以致影响供给胎儿发育所必需的养料和氧气。此外,噪声还会导致出生儿体重偏轻。为了妇女及其子女的健康,妇女在怀孕期间应该避免接触超过卫生标准(85 分贝-90 分贝)的噪声。(四)对生产活动的影响在嘈杂的环境里,人的心情烦躁,容易疲劳,反应迟钝,作效率下降,工伤事故增多。(五)对动物的影响噪声对动物的影响十分广泛。这些影响包括听觉器官、内脏器官和中枢神经系统的病理性改变的损伤。(六)对物质结构的影响150 分贝以上的强噪声,可使墙震裂、门窗破坏,甚至使烟囱和老建筑物发生坍塌,钢结构产生“声疲劳”而损坏,高精密度的仪表失灵。5. 什么是水的自然循环和社会循环,并说明水资源与其他自然资源相比有哪些特性?(25 分)答:水的自然循环是指地球上各种形态的水在太阳辐射和重力作用下,通过蒸发、水汽输送、凝结降水、下渗、径流等环节,不断发生相态转换的周而复始的运动过程。水资源的特性 作用上的重要性:维持人类生命、发展工农业生产、维护生态环境。 补给上的有限性:水资源属于可再生资源,地球上的水通过自然循环可实现动态平衡。但水的自- 1 -
然循环所能保证的水资源量是有限的,并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时空上的多变性:水的质量和数量受自然地理因素和人类活动影响。 利用上的多用性:水资源具有一水多用的多功能特点,在利用水资源的问题上应该做到综合开发、综合利用。水尽其用,满足不同用水部门的需要。-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