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21]《园艺植物离体培养》西南大学答案
发布时间:2023-10-19 10:10:50浏览次数:44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课程考试试题卷类别:网教 专业:园艺 课程名称【编号】:园艺植物离体培养【0721】 A 卷大作业 满分:100 分 一、大作业题目:(以下 5 个题目任选 4 题作答,每题 25 分) 1、术语解释:外植体;离体培养 2、术语解释:不定芽;细胞全能性 3、简述花药培养的程序。 4、超低温保存有哪几个主要环节? 5、茎尖培养有哪些方面的意义? 二、大作业要求(包括格式、字数、字体等):1. 严禁直接抄袭别人的作业答案。2. 建议用小 4 号宋体,段前的间隔为 0.5 倍行距。3. 答题时的的量和单位符号、数字用法等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外文字母应注意区分正斜体和大小写。上、下角的字母、数码和符号,其位置的高低应有明显区别。 三、大作业提交方式由网继院考务办在试题卷和管理系统中填写。一 、答:1)外植体 用于组织培养(离体培养)的植物材料,如根、茎、叶、花药、胚珠等。 2)离体培养 指从植物体分离符合需要的组织,器官或细胞(包括去壁后的原生质体、离开花 药的花粉细胞等)等作为外植体,通过无菌操作,在人工控制条件下进行培养,以获得再生 的完整植株或生产具有经济价值的其他生物产品的一种技术。二、答:1)不定芽 在植物离体培养中,由外植体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继而形成一些分生细胞,分化形成 一些芽丛,这些芽即是不定芽。- 1 -
2)一个完整的植物细胞拥有形成一个完整植株所必需的全部遗传信息,植物细胞在适宜条件下具有发育成完整植株的潜在能力。三、答 1、材料选取花药接种前一般需预先用醋酸洋红,I-KI 溶液或浮尔根等染液进行压片镜检,以确定花粉的发育时期,并拭出花粉发育时期与花蕾或幼穗大小,颜色等特征之间的相应关系。一般而言,以单核中、晚期的花药进行培养是目前培养成功的主要时期。据颜昌敬统计的 13 种作物,其中有 11 种作物适宜单核期。2、预处理 (1)低温预处理(2)变温处理(3)离心预处理(4)乙烯利预处理3、消毒花药培养时,材料的表面消毒通常比较方便,因为未开放的花蕾中的花药为花被所包裹,本身处于无菌状态之中。花蕾或幼穗的表面消毒一般用 70%酒精在表面擦拭或浸一下后,在泡和漂白粉上清液中浸 10-15 分钟,或用 0.1%HgCl2 消毒 7-10min,然后用无菌水冲洗 3-5 次即可。在操作熟练的情况下,也有仅用 70%酒精将花器表面擦净即取花药的,消毒时间一般不宜过长,否则消毒剂渗入花蕾内,如花药接触药剂,又冲洗不净,会影响培养后的生长。4、接种取出花药应在无菌条件下进行,在取花药时,应注意解剖器具尽可能不碰或少碰花药,以免受伤。接种时花要直接接触培养基,如果花丝牵着花药,不让它沿着培养基,则花粉就不会生长;同时,花丝在培养基上的生长会抑制花粉的分裂增殖,接种时速度要快,尽量减少花药在空气中的停留的时间,取出花药后直接投入培养基也很好。直径 3cm 的试管,每管接种 30-60 粒。5、脱分化培养接种后放入培养室,温度通常为 25-28℃。脱分化要根据材料不同,选取基本培养基和适当生长素浓度进行养,经 10-30 天可诱导愈伤组织形成。6、再分化培养愈伤组织增殖到 1-3mm 大小时,应及时进行再分化培养,以获得花粉植株。这时要选择适当激素种类和水平的培养基上进行培养,约经 20-30 天,就能诱导苗的分化。7、花粉植株移植当花粉植株的根系生长良好时,就要及时炼苗并移至苗床或大田。由于这是一个由异养到自养的转变过程,必须细心料理,保持幼苗的水分平衡和促进新根的发生。8、染色体加倍- 2 -
当单倍体植株产生后,应在适当的时期通过人工方法进行染色体加倍。常用的方法是用0.02-0.4%秋水仙素处理。双子叶植物处理生长点,禾本科植物在分蘖期处理四、答:种质资源超低温保存技术应把握以下一些重要环节:(一)外植体的选择与处理1、材料应选择幼龄的组织细胞,因其胞质稠密,抗冻力强。 2、取材以冬天生长的植株为宜,在贮藏前往往对外植体进行预培养和低温处理,以提高组织细胞的抗寒能力。①预培养一般 7-12 天,培养基中加入能提高抗寒能力的物质,如山梨糖醇、ABA,或增加糖的浓度等。②低温处理的做法是将外植体放在 2-3℃低温下锻炼数天,处理后可明显提高材料的抗冻能力。③超低温处理前,还必须进行冷冻保护剂处理,其方法为:先将保护剂配好预冷至 0℃,等体积与培养基混合,静置 30-60min。这是因为 DMSO 等保护剂有毒,所以必须在 0℃下处理,而且处理时间不宜过长,一般不超过 1h。(二)降温冷冻材料经冷冻保护剂处理 30-60min 后,应立即降温冰冻,最后达到液 N 温度保存。从0℃-196℃的降温过程通常有三种方法。1、快速冰冻法将材料从 0℃(或其他预处理温度)直接放入液 N 中的冰冻方法。此法适于那些高度脱水的植物材料,如种子、花粉、球茎或块根等。一些抗寒木本植物的枝条和冬芽,经过冬季的细胞外结冰充分脱水后,也可采用此法。此外,不少植物的茎尖组织保存用此法也有成功的报道。快速冰冻的原理在于:利用超速冷冻,可使细胞内的水迅速通过了冰晶生长的危险温度区(-10--140℃),使细胞内水分还未来得及形成冰晶中心,就降到-196℃的安全区,此时,细胞内的水为玻璃化状态,该状态对细胞结构不产生破坏作用,从而减轻或避免细胞内结冰的危害。2、慢速冷冻法在冷冻保护剂存在下,以 0.1-10℃/min 下降的速度降温进行冰冻。在这种降温速度下,可通过细胞外结冰,使细胞内的水减少到最低限度,从而达到良好的脱水效应。此法需用程序降温仪,技术系统昂贵,但对许多不抗寒的植物保护却能带来成功。3、两步冰冻法 第一步用慢速降温法降到-30-50℃左右,使细胞达到保护性脱水状态;第二步投入液 N 中迅速冷冻目前实际工作中大多是先采用每分钟降低0.5-4℃的速度降到-40℃,然后投入液 N。烟草、萝卜、长春花、水稻、甘蔗、玉米、大豆、人参等悬浮液细胞或愈伤组织均以此法获得了成功。(三)化浆(解融)方法解融是再培养能否成功的关键。升温对细胞带来的伤害乎与降温伤害同等重要。升温损伤主要是迁移性再结晶的结果,即降温过程中形成的小冰晶重新增长的结果。同时,化冻过慢,从-196℃-0℃的升温过程中,细胞内玻璃化水可能会发生次生结冰,从而是破坏细胞结构,导致死亡。许多实验表明,缓慢升温可能使细胞内冰晶生长,而快速升温则可取得相对较高的存活率。所以一般的解融方法是采用快速法,即将样品从液 N 中取出后直接在 37℃水浴中化冻。(四)生活力及存活率的测定- 3 -
对解融后的材料,必须检测其生活力水平及存活率。常用方法有三:1、再培养即化冻后,将外植体转移到新培养基上培养,观察其是否有生活力,这是最可靠的检查法,但比较费时。2、FDA 法(双醋的荧光素)用于悬浮培养细胞等单细胞材料,以 0.1%FDA染料 1 滴,与等体积化冻后的细胞悬浮液混合后于荧光显微境下观察记数。(活细胞由荧光镜下呈黄绿色、荧光)。3、TTC 法其原理是活细胞内有脱氢酶能还原 TTC 为红棕色物质,所以活细胞被染色。(五)冰冻保存的基本操作程序,具体的技术处理和指标可以根据不同材料加以适当修正。-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