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城市化”的发展特征及趋势
发布时间:2023-05-18 08:05:31浏览次数:32 “逆城市化”的发展特征及趋势城市化与“逆城市化”的内在关系是:城市化发展水平越高,城市规模越大,“逆城市化”趋势越强。既然“逆城市化”是中心城市一些传统功能和产业的分解及人口分流过程,因而“逆城市化”也是周边村镇发展的重大机遇,谁与“逆城市化”趋势对接,谁就抓住了周边小城镇和乡村发展的机遇。利用“逆城市化”趋势发展小城镇和乡村,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小城镇和乡村将成为中心城市自我优化、减轻空间压力的广阔平台,促使中心城市的空间结构更加合理,产业优势更加突出,聚集效应和带动效应更加强大。由此形成中心城市与中小城镇、乡村彼此之间产业呼应、优势互补、良性循环的“城乡一体”新格局,使城市化得以持续发展。因此,认识到“逆城市化”是城市规模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必然出现的客观现象,是城市发展的客观规律,当城市规模面临边际效益为零甚至为负数时,城市化应在优化城市功能和调整城市产业结构上着力,在疏通“逆城市化”渠道、主动地安排和促使部分城市功能和产业向有条件的村镇转移上着力。在这个大背景下,村镇发展的基本思路:一是对接中心城市,接应“逆城市化”潮流;二是强化特有的天然优势、历史优势,创造新优势,为吸留“逆城市化”潮流创造条件。一、“逆城市化”助推村镇发展成都是中国西南特大中心城市,其城市化速度超过全国平均速度,特别是进入 2l 世纪以来,成都的城市化率以年均 2 个百分点的速度跃进,按常住人口计算,2009 年成都的城镇化率达到49.7%。同时,成都中心城区(二环路以内)人口密度超过每平方公里 2 万人,是全市人口平均密度的 25 倍,城市发展与人口、土地、环境的矛盾凸显,这些矛盾蕴涵着强烈的“逆城市化”冲动
因此成都的“逆城市化”流动也表现得特别活跃。(一)经济中心功能分解,机械制造业外迁。成都是国家“一五”期间确立的西南工业重镇,有比较雄厚的工业基础。东城区的机械制造业对工业 GDP 的贡献率一度高达 70%以上。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这些曾经辉煌、曾经作为城市经济支柱的企业迅速衰落为城市发展的累赘。进入 21世纪后,成都市政府根据城市发展的需要,实施了城市东区重工业企业调迁计划。截止 2010 年底,城东 200 多个大中型企业已经实现全部向郊县或有条件的村镇整体搬迁。(二)文化中心功能分解,一些文化教育体育娱乐优质资源突围。成都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历史上形成了一大批文化教育体育优质资源。随着城市的发展,这些位居中心城区的文化优质资源难以就地扩张,纷纷突围。如四川大学新校区选择了双流县自家镇;新落成的国际会展中心毗邻双流县华阳镇;大型文化娱乐项目“极地海洋公园”落户双流县万安镇;特色鲜明、蜚声海内外的“建川(抗战)博物馆”建在大邑县安仁镇。这些文教体娱重大项目向周边地区扩散,极大地改变了成都文化功能的空间布局。(三)消费功能分解,“农家乐”成为城市居民的消费热点。成都被誉为中国“农家乐”的发源地。20 世纪 90 年代,郫县农科村农民就在自己的农家院坝里接待星期天和节假日从城里来的客人,声名远扬。之后“农家乐”在广袤的成都平原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形成成都乡村旅游一大亮点。再之后成都锦江区三圣乡绽放“五朵金花”,集观光经济、休闲经济、体验经济为一体,蜚声海内外,同时也标志着成都“农家乐”发展到一个新的境界,吸引城市居民消费的能力增强。“农家乐”发展升级的历程反映出中心城区人们对自然的追求,对乡村人与自然和谐环境
的向往。(四)居住功能分解,人口向城郊和小城镇转移。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带来了人们居住成本、生活成本加重和人的自然天性与大自然的隔离,中心城区居民越来越向往村镇低成本居住、低成本生活和对大自然的拥抱。城乡结合地段,甚至远郊,开始出现优于城市中心地段的大楼盘。显示出中心地段的人群开始向城市周边转移。在成都,不仅近郊有高档楼盘,如双流万安镇的“麓山国际社区”、温江万春镇的“芙蓉古镇”,远郊也出现了吸引中心城区人口居住的特大楼盘,如都江堰市青城山镇等系列高档楼盘拔地而起。表明人们居住选择的郊区化趋向。二、“逆城市化”发展的经验促进村镇发展,普遍使用的力量有两类:一类是依靠村镇自身的实力,即依靠村镇经济的自然增长和农村人口转移;一类是依靠政府的支持,即“城市支持农村,工业反哺农业”。结合发达国家城市化演变的历史和成都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实践,表明发展村镇还有一股力量,那就是“逆城市化”力量。由于“逆城市化”是城市化后期基于解决城市空间压力和城市病需要所进行的自身结构调整和自身功能优化而向小城镇和乡村扩散、延伸的规律性趋势,所以,借助“逆城市化”力量发展村镇,是促使乡村和小城镇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捷径和必然选择,也是保证城市化持续发展的最佳选择。剖析上述典型案例,不难发现在“逆城市化”趋势影响下乡镇发展的一些新动向、新特点、新经验、新启示。(一)“逆城市化”趋势是促使村镇跨越式发展的巨大力量。从成都的经验来看,那些正在
发生跨越式变化的村镇,其主导力量并非村镇自身,而是中心城市的一些功能分解、产业转移和人口分流在发挥重要作用。城市化水平越高,逆城市化冲动越明显。逆城市化趋势终将缩小中心城市与村镇的现代化差距。“逆城市化”潮流流到那里,那里的村镇发展就加快。认识到这一点特别重要。(二)交通、电信的发达是“逆城市化”得以畅流的基本物质条件。交通、电信的发达为消除城乡之间的空间隔离创造了可能。比如,高质量的城市道路向乡镇的延伸,公用及家用汽车的普及,电信、光纤向乡镇的延伸,为更多的城市传统产业及一些新兴产业(如知识经济、文化产业等)向乡镇转移创造了条件。(三)村镇发展的着力点是对接中心城市,创造吸留“逆城市化”的条件。所谓吸留“逆城市化”,就是小城镇的规划、建设、发展应注重与中心城市“对接”,重在吸引中心城市的人流、物流和产业流,提高小城镇吸引消费的能力和消费力,为二三产业的蓬勃发展奠定坚实而深厚的基础。三、“逆城市化”的发展趋势中国已经进入“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时代。这个时代面临种种“城市病”,促使人们的生活和居住观念发生重大变化中心城市并非是所有人居住和生活的最佳地点。人们亲近自然的天性和对历史文化的认同与融入,带来了人们对水泥空间的“反叛”和对返朴归真的向往。这些生存观念、生活观念的重大变化作为“逆城市化”的“原动力”,不仅推动着大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也促使中心城区人们的生存、生活、消费向外“突围”,从而为村镇发展提供了历史
性的机会。参考文献:〔1〕葛红林.成都市 2011 年政府工作报告(R).2011—02 一 15.〔2〕加快成都城市化对策研究[N].天府早报,2010—08—25.〔3〕全国乡村旅游现场会在蓉举行[N].成都日报,2010—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