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是一种文化现象

发布时间:2023-04-30 12:04:10浏览次数:112
文学是一种文化现象面对“文学是一种文化现象”这样一个命题,绝大多数的人都不会产生理解上的困难,但是作为对文学的一种判断,作为文学理论的一个命题,我们必须知道这个命题的“是其所是”,即这个命题所以成立的理由和依据是什么。那么,能够支持这个命题的理由和依据究竟是什么呢?答案主要有三个:文学集中体现着文化的属性;文学与各种文化现象之间存在着内在的联系;文学具有深刻丰富的文化的意义。 一、文学的文化属性 要了解文学的文化属性,首先要了解文化。历史上有无数的研究者试图回答什么是文化这一问题,据说迄今为止关于文化这一概念的解释有 100 多种,这说明人们对文化的理解分歧较多,也说明文化这个概念很难解释。但我们在那些不尽相同的解释中,还是可以发现它们的共同点。 纵观已有的对文化的解释,大体可以概括为三种说法: 第一种认为文化是人类创造的事物的总和。如《中国大百科全书》和《辞海》以及文化学家【马林诺夫斯基】等就基本持这样一种观点。《中国大百科全书》的社会学卷对“文化”的解释是:文化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创造的一切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总和。狭义的文化专指语言、文学、艺术及一切意识形态在内的精神产品。”[1]《辞海》也认为文化有广义与狭义之分,“从广义来说,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来说,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文化是一种历史现象,每一社会都有与其相适应的文化,并随着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而发展。作为意识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巨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2]【马林诺夫斯基】说:“文化是指那一群传统的器物,货品,技术,思想,习惯及价值而言的,这概念实包容着及调节着一切社会科学。我们亦将见,社会组织除非视作文化的一部分,实是无法了解的;一切对于人类活动,人类集团,及人类思想和信仰的个别专门研究,必会和文化的比较研究相衔接,而且得到相互的助益。”[3] 第二种认为文化是包含着人类精神价值的综合性实体。如【张岱年】、刘岱等就对文化做出了类似的解释 。【张岱年】说:“文化的含义有狭义、广义之分。狭义的文化指文学艺术;广义的文化包括哲学、宗教、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社会心理、风俗习惯等等。社会生活可分为三个方面,一是经济、二是政治、三是文化。就是说,社会生活除了政治、经济之外,一切都可以称作文化。这种广义的文化包含三个层次,最高层次是哲学、宗教,这是社会的最高指导思想。第二个层次是文学、艺术、科学、技术等等。它受哲学、宗教的指导,同时也是哲学的基础和表现。第三个层次是社会心理,其中包括风俗习惯以及一般人的思想意识。”[4]他还说:“哲学是文化的核心,是在文化整体中起主导作用的。” [5]刘岱认为:“文化是一个综合性的实体。它包括着一个社会的生活方式、器物工艺、文字符号、风尚礼俗、典章制度、科学技术、艺术文学等一切事物。但文化不单单是一个事物或一组事物,它更包括着这个文化内在心灵世界的意识领域、知识智慧、价值意义和精神情操。一个高度的文化的形成,后者更是创造动力的核心。文化的发展成长,有赖于一代一代的传承积累,然而每一个文化,每一个时代,又各有其独特的特性。”[6] 第三种认为文化是一种符号形式。对文化的这种解释,以德国哲学家【恩斯特·卡西尔】为代表。【恩斯特·卡西尔】说:“对于理解人类文化生活形式的丰富性和多样性来说,理性是个很不充分的名称。但是,所有这些文化形式都是符号形式。因此,我们应当把人定义为符号的动物。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指明人的独特之处,也才能理解对人开放的新路通向文化之路。”[7] 上述这些关于文化的解释,虽然各有其特殊性,但在这些特殊性中又都体现着对文化的内在本质的某些共同认识。这些共同的理解概括起来,不外乎三个方面:一是人的创造性,即无论是认为文化是一种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还是认为文化包含着社会思想和社会心理等精神价值,都认为文化是人类思维过程和劳作过程的结果,蕴涵着人对世界和自身的理解和构想。二是符号性,即我们不论是站在符号学的立场上来看待文化 ,还是站在其他立场上来看待文化,只要我们承认文化是人的创造活动积累起来的结果,那么,任何创造活动都一定借助某种符号的媒介。三是文化是历史的,这种历史性一方面表现在文化具有继承性,是人类或某个民族一代一代的创造活动的积淀,另一方面,文化又具有时代性,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这种时代的变化自然意味着文化既是一种历史积淀,又具有面向未来的素质,因此说,文化的实际存在形式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 前人对文化的理解,是对文化现象的固有属性的发现和表达。在其各种各样的对文化的解释中,实际上贯穿着一个核心意义,那就是文化是人的文化,人的意义是文化形成、存在和发展的前提。文学的文化属性,也正是在人与非人的界限上奠基的,因而我们在探讨文学的文化特征时,必然要从人的立场,从人与文学的内在关系上来理解文学的文化属性。在这样一种立足点上,至少有下述问题值得我们去关注。 文学现象体现着哪些文化特点? 1、文学能够使人自身成为一种本质性存在 为什么说文学能够使人自身成为一种本质性存在?文学的文化属性的基础和核心部分就是人能够使人成为一种本质性的存在。首先,文学是人认识自身和自身处境的最好方式,这正像【黑格尔】所说:“人只有在认识他自己和他周围的事物时,才是符合他本身的存在规律而存在着。人必须认识到推动他和统治他的那些力量,而向他提供这种认识的就是形式符合实体内容的诗。”[8]这就是说,人只有认识了自己,认识了自己的处境,“才是符合他本身的存在规律而存在着”,即符合人区别于非人的属性,而文学是展开人的这种价值的最好的形式。简单地说,文学使人实现了人的独特属性。其次,文学所显示的人区别于非人的特殊性质还不止于此,文学还能使人成为“原创者”。用【萨特】的话说:“艺术创作的主要动机之一当然在于我们需要感到自己对于世界而言是本质性的。”[9]在【萨特】看来“人是万物借以显示自己的手段”[10],但却不是世界的“原创者”,人只有在艺术的世界里,只有通过“写作”,才能使自己成为“原创者”。在这里,【萨特】比【黑格尔】更深刻。在实际的现象里,文学也真地不断地显示着人的这种原创性。在整体上来说,文学的形成是“人化”的过程,文学的作品是“人化”的结果。无论是叙事文学、抒情文学还是戏剧文学,都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外化,都是人性的体现,都是人的情感形式。在文学作品中,有的是直接写人的,写人生的,这是人对自身的理解和认识。有的是写自然的,即所谓以自然图景为对象的文学作品,这类作品虽然不是直接表现人生的,但作品中的自然山水、动物和植物却是被人格化或者被情感化了的自然,譬如某些童话、寓言、神话、山水诗等就表现着这种特点。同时,文学并不是现实生活的复制,不是人性和人格的简单投影,而是对人和人生的一种超越,即人们常说的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现象。我们在文学史中看到的那些优秀的作品所体现出来的比生活更真实、比生活更理想、比生活更集中的艺术现象,就是文学的超越性的具体事实。尽管有人认为在传统艺术的保护问题上,“创新”并非总是具有积极意义的,但在文学的创作上,创新性显然是一种普遍的追求。在一般情况下,创新性是人们判断文学作品高下优劣的价值标准之一。人们在评价文学作品时,无论是针对其思想意义还是艺术价值都要用创新性的尺度加以衡量。一部好的作品必须在思想意义和艺术价值上不重复别人,也不重复自己。可以说文学艺术在所有的文化形式中对创新的要求最为严格,正是这种创新原则的存在,不断创新才成为文学史的一个基本标志。此外,文学还能够通过自身的效果对人的精神世界施加影响,并借以改善人的精神状态。我们知道,早在古希腊时期,亚理斯多德就在他的《诗学》里提出了诗的“陶冶(净化)说”;进入 20 世纪,【弗洛伊德】认为文学艺术本身就是人的本能的“替代物”,而这种“替代物”能够暂时地缓解本能因受到压抑而产生的心理紧张;英美【新批评派】的代表人物瑞恰兹提出了“冲动平衡说”,他认为人们阅读文学作品会使人的复杂而混乱的情感成分实现某种协调状态,这种情感上的协调状态是人的一种积极健康的心理需要。这就推动了人的存在的规定性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突出地体现着人的存在的目的性。 2、文学典型地体现着文化的符号性人类的语言是人类应用最广泛的符号系统,也是人类创造的最富有表现力的符号系统。文学是以语言为媒介的一种艺术形式。从一般意义上说,文学是作家借助语言来描绘人生和自然图景、讲述人生故事、刻画人物 、抒发情感和揭示人生意义的,因而,作家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是如何运用语言符号的问题,甚至一个作家的创作个性以及他作品的风格也与语言的使用有着很大的关系。所以有的作家在总结自己的创作经验的时候就说,一个作家应该很好地把握两种感受,一是对生活的独特感受,二是对语言的独特感受。正是由于语言符号对文学作品的重要性,20 世纪的英美“新批评”派的理论,特别重视对作品语义的分析,法国的结构主义把作品当作语言结构来理解。假如我们从【恩斯特·卡西尔】和【苏珊·朗格】的符号学美学的角度来看这一现象的话,文学的符号性文化特征,将会更加明朗化。符号学美学认为,艺术形式本身就是一种符号体系,是一种“表现符号体系”,是一种能够表现充满复杂、矛盾和含混等不确定因素的人类经验、感受和情感特殊符号系统。这就是说,符号属性是文学艺术的根本属性。 3、文学集中地体现着文化的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历史属性文学是强调创新的一种文化形式,但创新离开了对前人的优秀作品的继承和借鉴是不可能的,正是我们要创新,才必须了解文学的过去,汲取一切对我们有用的艺术营养,同时也只有了解文学的过去,我们才能知道哪些是新的,才能知道创新的方向在哪里。所以,我们一贯地坚信继承是为了革新,革新必须继承,始终认为处理好继承与革新的关系,是发展文学事业的重要环节。从理论上讲,任何一个时代的文学都同文化的属性一样,以一种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方式存在着。文学作品的艺术魅力的产生也与作品中新与旧的构成有关,如果作品完全是一种陈旧的表现,就会使作品的艺术价值大打折扣,让人们阅读起来感到乏味;但如果作品是全新的,那又会造成读者难以理解的现象,同样无法吸引读者。真正优秀的作品总是新与旧的融合,使读者既感到似曾相识,可以接近和理解,又让读者产生新奇感,不能完全理解。在这里存在着文学所具有的由旧到新的过渡属性。 二、文学与其他文化形态的关系 怎样理解文学与政治、哲学、道德、宗教文化的关系? 我们上面说明了文学所具有的文化属性是内在的,根本性的,但我们要深入理解文学是一种文化现象,还要把文学置于其他相关的文化现象中来加以把握。我们只有在这种关系中才能真正认识文学与其他文化现象的联系与区别。就事实而言,文学与经济、科学、政治、哲学、道德、宗教和艺术等都存在着较为密切的关系,关于文学与经济、文学与其他艺术之间的关系问题我们分别会在“文学是一种审美意识形态”和“文学是一种语言艺术”中进行适当地讨论,这里,我们将集中描述和探询文学与科学、政治、哲学、道德和宗教之间的关系。 文学与科学(指自然科学)的主要区别有三个:一个是在反映对象上的差别。文学的主要反映对象是人生 ,它以抒发人生的感受、描绘独特的人生经验和揭示人生意义为其基本目的,科学则以发现自然规律和利用自然规律创造物质文化为目的。另一个是科学家与文学家在从事各自事业时的理想态度不尽相同。科学家在从事科学研究的过程中极力避免感情用事,追求冷静客观的研究态度,文学则大不一样,却要以情感为动力,要表达情感,用【苏珊·朗格】的观点来理解,文学艺术就是情感的形式。还有一个是科学与文学在思维习惯上不同。由于科学家的工作主要是对自然规律的提取和概括,这是一个抽象的过程,因而科学家习惯于抽象思维,而文学家的主要工作是通过具体可感的形象来传达自己的人生感受和认识,因而习惯于用形象思维。与上述三个区别相对应,科学与文学又是相通的。一方面,我们说人生是文学的直接对象,而科学的最终目的也是为了人生。因此文学要以情感的态度来表现感情,而科学事业也同样需要感情来推动。我们说文学习惯于使用形象思维,而科学也需要想象,需要形象思维的帮助。另一方面,文学作品、尤其是那些容量大的作品里一般也一定会涉及科学的知识。文学的谋篇布局或者构思,题材的提炼和挖掘,也同样需要抽象思维和逻辑判断。这又说明,科学与文学相互渗透、相互补充。所以有人说,【《红楼梦》】是“百科全书”,其中包含着科学结论;文学写作中的“起承转合”是科学的逻辑格式的体现,诗歌中的“比”的实质是科学中的“图像匹配”。 文学与政治文化有何关系? 文学与政治的关系。从文化的角度看,如果我们把文化分为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政治虽然既体现在制度文化中,也体现在精神文化中,但从社会结构的角度看,文学与政治同属于上层建筑。这就决定着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的密切关系。同时,我们应当看到它们所处的具体位置并不完全一样,因而也使得它们各自在整个社会文化系统中所发生的具体作用有所不同。同样的原因,文学对政治的影响和政治对文学的影响的力度和方式也都表现出某种差别。 首先,政治对文学的影响是直接、巨大和深刻的。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特定的政治局面会影响到文学的思想价值和审美风格。譬如,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政治动荡,人们渴望实现政治的安定,思考着政治的选择,于是形成了“百家争鸣”的政治局面。在这种政治局面的推动下,出现了大量的诸子散文和历史散文,这些散文在思想意义上的突出特点就是面对政治和人生的哲理性思考。又如,中国的初唐和盛唐时期,国家政治处于上升时期,文学也表现出与政治局面相似的积极进取、胸襟开阔乐观的审美风格;由于“【安史之乱】”,中唐、晚唐的政治出现了危机,文学也随之反映出揭露和批判的思想倾向,文学风格趋于怨愤和忧伤。第二,政治斗争的形势会影响到文学的方向和性质。譬如,19 世纪俄国民主主义思想运动反对农奴制和沙皇专制统治的政治斗争,直接推动了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潮流;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俄国无产阶级的政治斗争,则推动了以【高尔基】的《母亲》为代表的无产阶级文学的兴起;中国的新文学方向同样明显地受到了新民主主义的政治思潮和运动的深刻影响。第三,处于统治地位的政治集团所制定和推行的方针政策及其统治者的个人好恶,也会影响到文学的繁荣或萧条。例如,中国的建安时期,由于【曹操】对文学的格外重视,使得在北方出现了许多优秀的诗人,他们的创作形成一种独特诗风,被人们称为“【【建安风骨】】”。与此相反,清代统治集团对社会舆论的严格控制,大兴“【文字狱】”,许多文人为避祸而远离文学,阻碍了当时文学所应有的繁荣和发展。 其次,文学对政治的影响是间接的、潜移默化的。文学的表现方式是形象的、隐喻的和象征的,文学的价值主要是诉诸于人的情感世界,因而它对社会政治的影响不是直接的,而是通过对人们的思想意识、人们的社会心理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来实现的。而且,这种作用的实现往往又不是作家创作和读者阅读的自觉目的,人们在文学中受到的政治影响,一般是不知不觉的,因而这种影响的过程是较为漫长的,间接的。 文学与哲学的关系。由于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人们对世界和自身的看法总是要受到世界观的深刻影响,因而哲学是整个社会的精神文化的思想基础,它对自然和社会的认识,常常会影响人们的文学观念和文学思想,因而,在人类的文学历史中,某种文学思潮的出现,一般都与某种哲学思想有着密切的关系。如欧洲 17 世纪的【古典主义】文学与【笛卡尔】的【唯理论哲学】;18 世纪的启蒙主义文学与【洛克】和【狄德罗】的唯物主义哲学;又如中国的魏晋时期,人们对老庄哲学的崇尚与“【玄言诗】”的盛行;明代以【王阳明】为代表的“【心学】”思潮与这一时期文学的浪漫倾向,都共同体现着文学与哲学的这种关系。当然 ,在某些场合里,就展示人的智慧和揭示人生意义而言,文学与哲学有相似的归宿,同时文学的独特性使它在 表达某些哲学思想时会给读者带来与哲学不尽相同的启示和效果。 文学与道德的关系。道德是人们在共同的社会生活中所共同遵循的行为规则,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有着充分的显现。文学是以审美的方式来表现人及人生的一种文化样式,因而文学就必然会在它的审美叙事和艺术图景中反映道德意识、道德人格和道德理想。具体说来,中国封建时代的文学中,在婚姻伦理上常常反映出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在性别伦理上,则表现出比较明显的男尊女卑的道德观念。譬如,在【《西厢记》】 、【《红楼梦》】中所描绘的青年男女的爱情生活和婚姻生活就反映了这种道德秩序。“五四”以后,由于西方个性解放思想的影响和一代新人自身的道德变革的要求,社会道德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进而在文学作品中也突出地反映了这种新的伦理要求,如在【鲁迅】、【茅盾】、【郁达夫】、【丁玲】、【冰心】等的小说中,就从不同的角度描绘了新时代里人们的新的道德生活。这种在文学中表现出来的道德的变化,也在说明道德是历史的、具体的;同时,这种文学中变化着的道德意识,也是文学思想意义时代性的一个表现侧面。但是,我们不能认为文学只在表现和描写现实生活中固有的道德轨范和已经发生的道德变迁,还要看到文学在追求理想、表现理想上的优越性,为文学提供了一种超越现实的可能性,文学会在它的世界里表现出新的道德理想。 文学与宗教的关系。文学与宗教有许多相似之处,如它们共同具有的超越意识和静观意识、想象和象征的表达方式等。正是由于文学与宗教共同具有的特点,使它们在事实上也发生了千丝万缕的联系。从发生学上说,人类早期出现的某些诗歌,原始神话等文学样式都与原始人的宗教意识有着密切的关系,甚至有人干脆认为艺术产生于宗教。在文学与宗教分化以后,欧洲的中世纪,表现宗教题材和主题的文学成为当时文学的主潮;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的盛行也明显地影响了文学,这不仅表现在文学的题材上,在艺术形式上中国文学也受到了宗教的影响,如中国佛教中,寺院僧侣用来传播佛经故事的变文,后来成为民间艺人手中的一种说唱文学形式,这种文学形式进而对此后在中国文坛出现的话本、戏曲等艺术形式提供了借鉴。然而 ,人们对待文学和宗教的态度并不一样,其原因是文学与宗教本来就是有着很大区别的文化样式,如宗教意识中的想象世界与现实世界都是真实的,而文学中的想象世界人们是不当真的,至少在理性的场合中能够认识到它的虚拟性。 三、文学的文化价值 在文化的意义上,文学有何价值? 文学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不仅因为它具有文化的基本属性,与其他各种文化现象关系密切,还因为它蕴含和实现着文化的价值和意义。文学的这种文化的价值和意义主要表现为文学是文化的载体,文学作为文化的载体提供了文化的价值。各种文化样式都是文化的载体,但文学作为文化中的一种审美形式,是一种特殊的文化载体,其特殊性主要表现在:整体地反映各种文化;突出地体现着文化的历史积淀;集中地描绘着人们的文化向往。 第一,文学整体地反映各种文化,是它形象地反映生活的特点决定的。文学与其他文化样式的区别之一就是它以综合和整体的方式来表现世界,它把自然与社会、人与对象、人的外部行为与内心世界放在一个图景中来加以描绘,他把人生中的各种文化现象作为一个整体来加以反映。各种文化现象在人生中的存在形式本来就是融为一体的,如无论是一段人生故事,还是一个人,总是同时体现着政治、经济、哲学、宗教、道德等各种文化因素。上述若干文化的具体样式,是人们出于研究和解释的需要而人为划分的结果,这是一种人的假定,而不是一种本来的事实。文学对人和人生是采取描绘、表现和反映的方式。它只能切取一定的场合和时间中的人生,只能选择这个人,或那个人,这些人或那些人;它能够突出一段人生故事、某个人物的或政治、或道德、或宗教的关系,但却无法切除所表现的人和事中的其他文化关系。譬如,无论是贾宝玉、阿Q,还是发生在伏盖公寓和鲍赛昂夫人的沙龙里的故事;无论是《红岩》的故事,还是《过香积寺》中的情境,它们可能各自突出了或宗法道德、或经济、或政治、或宗教等文化关系,但无论哪一个故事,哪一个人物都必然是作为各种文化关系的总和来加以表现的。文学这种整体的和综合的体现文化的方式,其特殊性的优越性是:具有文化表现的丰富性和蕴藉性,给人们提供了更多侧面的文化意义,同时给人以广阔的想象空间;具有文化存在的原始生动性,这种生动性来自于人们特别熟悉进而十分亲近的活生生的人生图景,人们是在栩栩如生的人生叙事中体验和理解到了文化的意义。 第二,突出地体现着文化的历史积淀,是文学的又一个文化意义。文学具有广阔反映生活的空间,可以表现天上、地上和人间,也可以表现未来、现在和过去,这就使得它有条件来揭示文化在所表现的生活中的历史积淀,那些真正出色的文学创作也必然在其审美表现中携带着生活的文化蕴涵。在体现文化的历史积淀上 ,文学主要有两个基本途径:一个是文学可以表现历史题材,在历史题材的作品中,直接表现了当时的文化,虽然这种文化的表现一定会受到作家所处的时代眼光的过滤,一定是作家的理解。另一个途径是作家在作品中自觉不自觉地表现着民族文化的历史传统,譬如【老舍】小说中的北京市民文化,【【沈从文】】小说中的湘西原始民风。即便是像【鲁迅】这样的激进的反传统主义者,在他的小说中同样蕴涵着儒家、道家以及中国的民风、民俗,甚至中西文化的冲突与汇合也在他的作品中留下了投影。仅仅是【《阿 Q 正传》】,就 包含着多种文化的历史积淀。文学在体现文化的历史积淀上的特殊性在于它未必是自觉的。在文学作品中,那种深层次的文化心理和习俗常常是在作家尚未察觉的时候,就在整体的审美描绘中得到了表现,而且,在文学艺术领域,人们不因现在而否定过去,也没有理由用现在的创作否定过去,因为有许多文学的过去比现在辉煌。但是,科技、政治、道德等文化现象,却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拒绝过去,所谓厚今薄古。这就在体现文化的历史积淀上与文学产生了差别。 第三,集中地描绘着人们的文化向往,来自于它表现人生的广阔可能性。现实生活是文学的最终源泉,但文学与现实生活却出于两个世界里,文学是一个虚拟的世界。在这个虚拟的世界里,可以重构一种人生的图景。在人们习惯于称为浪漫主义文学的那些作品中,我们可以经常看到在现实人生还不存在的一些人和事,如【雨果】的【《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如【《西游记》】,如《凤凰涅槃》等作品,都蕴含着某种文化的理想和向往。实际上,在某些所谓写实的作品中,也同样存在着一定的文化理想,譬如【《红楼梦》】中所表现出来的情爱文明,【《复活》】所表现出来的纯粹道德情感,都是对现实和时代的某种超越;在【高尔基】的《母亲》等作品中,已经明确地憧憬着一种尚未到来的政治和社会的文明;在科幻小说中,常常会描绘出一种崭新的生活方式,更加突出地表达了对新的文化的向往。其他的文化现象,如政治、道德、科学等虽然也可以提出超越现实的设想,但它们需要事实的证明,需要逻辑的推理,而文学不仅可以具体地描绘新的文化图景,同时它更支持想象,对表现新的文化意义具有更大的可能性。 最后,我们还应该说,人创造文化、创造文学,反过来,文化和文学也会塑造人,所谓“人化”与“化人”的关系。作家创作文学作品是一种“人化”的过程,作家决不是为了“人化”而“人化”,也不应该是为了教育人,但在客观上,读者在阅读作品时,却会获得各种文化信息,在精神世界里自然而然地接受某种文化氛围的熏陶。这是文学中的文化“化人”过程。需要注意的是,创造文化和接受文化是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没有文学就不可能有文学中蕴涵的文化意义对人发生的影响,而文学中的文化蕴涵对人产生了影响又是其价值的具体实现,是对文学中文化意义一种确认。
文档格式: docx,价格: 0下载文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