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9]《文字学》答案

发布时间:2023-07-15 09:07:49浏览次数:48
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课程考试试题卷类别:网教 专业:汉语言文学 , 汉语言文学 ( 汉语言文学教育 ) 课程名称【编号】:文字学【0209】 A 卷大作业 满分:100 分一、指出下列汉字的六书类型。(每题 2 分,共 20 分)1、河(形声)2、月(象形)3、上(指事)4、低(象形)5、果(象形)6、逐(会意)7、口(象形)8、来(象形)9、云(象形)10、好(会意)二、列举十部文字学著作。(每部 2 分,共 20 分) 答:《西游记》《红楼梦》《三国演义》《铁塔尼克号》《勇敢的心》《教父》《乱世佳人》《罗马假日》《阿甘正传》《哈姆雷特》《辛德勒的名单》《骇客帝国》三、名词解释。(每题 4 分,共 32 分)1、文字:文字是记录语言的工具,是最重要的辅助交际系统。2、甲骨文:甲骨文,是契刻在一般用于占卜的龟甲兽骨上的文字。3、古今字:古今字是一个传统训诂学术语,最早见于《汉书·艺文志》孝经家部分。古今字是汉字在发展中所产生的同一词义先后异字的现象,即表达同一词义,因时代不同而出现的形体不同的汉字。其中产生时代较早的称为古字,产生时代较晚的称为今字。4、通假字:另一类是某些词义原先已有为它造的专用字,但由于种种原因,书写者没使用本字,而另找一个读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来代替本字,这就是“本有其字,不用其字而用他字”的假借字。这种假借字,实质上是汉字使用中写了别字的问题。在先秦文字的使用并没有统一和规范的情况下,这种写别字的现象是比较普遍的,后来得到了公认被称为通假字。四、简答题。(每题 14 分,共 28 分)1、汉字形体发展的规律性表现在那些方面。答:汉字在发展演变过程中,字形的变化也是有规律的, 其主要表现在字形的表意性削弱而示音性增强,由日益繁化转为逐渐简化,不断地变异又不断地规范三个方面。 一. 汉字字形的表意性和示音性 表意是汉字字形的一大特征,是汉字构形的基础。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形声字和转注字字形都跟字的本义有不同程度的联系。 二. 汉字字形的繁化和简化 汉字字形在战国以前繁化是其变化的主要趋势,战国至秦汉时期繁化的势头逐渐减弱- 1 - 向简化的方向发展,楷书通行以后,汉字逐渐进入以简化为主的时期。三、汉字体系中同字异体是千百年来一直存在着的历史事实,一个字的形体结构不断变异,往往便会出现数量众多的异体字。异体字不仅在没有字书的甲骨文、金文时代中盛行,而且在字书流行以来还在不断产生。2、汉字的起源有哪些说法。答:(1)汉字起源有很多传说,影响比较大的有结绳记事说,八卦说,仓颉造字说,这些说法是不科学的;(2)汉字不是一时一地由某个人创造的,汉字是由汉族先民集体创造的,起源于 6000 年前,成熟于 4000 年前;(3)汉字来源于图画与刻画符号。- 2 -
文档格式: docx,价格: 5下载文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