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0111]《实验心理学》机考答案
发布时间:2023-09-16 15:09:55浏览次数:61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课程考试试题卷类别:网教 课程名称【编号】: 实验心理学【】 卷大作业 满分:分下文节选自“孟迎芳等(2018),负性情绪对注意促进效应的调节,心理科学,41(2):298-304”。请阅读下文并回答相应问题(只选做其中 2个题,各 50 分)。引言一心两用”一直以来都被认为是影响记忆的绊脚石。研究表明,与集中注意相比,学习时的分散注意会明显降低记忆任务的成绩。分散注意的设置多采用双任务范式,要求被试在记忆刺激的同时完成一项二级任务。由于注意资源的有限性,二级任务的操作会占用一定的加工资源,从而削弱与之同时呈现的其它刺激的编码加工,导致差的记忆行为。然而,近期一些研究采用目标探测性质的二级任务,发现“一心两用”并不一定会削弱记忆成绩,甚至可能会提高记忆成绩,让我们对这一词有了新的思考。 和 ()最早发现这一现象。他们采用经典的“学习测验”范式,学习阶段要求被试记忆屏幕上呈现的一系列图片,同时监测图片中央出现的小色块,如果是白色色块(目标)就进行按键反应,黑色色块(分心)则忽略。随后对图片进行再认测验。结果发现,伴随目标呈现的图片其再认成绩显著好于伴随分心呈现的图片。即使把视觉目标改为听觉(高音),这种记忆优势仍然明显。但当要求被试忽略目标探测任务,只记忆图片时,则没有发现这种效应。因此, 等将这种伴随着目标探测任务而产 生的, 对与 目标 一起呈 现的其 它刺 激的 记忆增强效应称为 注意 促进 效应()。研究表明, 在许多实验条件下都表现出相对稳定的特性。例如, 不会因目标与分心的比例变化、目标探测是否需要动作反应、目标是否与分心相似等条件的变化而改变。但最近在词汇领域研究中却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 似乎会受到记忆材料是否具有独特性的影响。实验 背景材料的负性情绪特征对 的调节方法被试某校大学生被试 人(女生 人),平均年龄 岁。所有被试视力或矫正视力正常, 无色盲或色弱,实验结束后获得一定报酬。实验材料个双字词,一半为负性词,一半为中性词, 作为实验中的关键词,即随后进行数据分析的刺激。所有词语均选自王一牛、周立明和罗跃嘉() 编制的汉语情感词库,其中负性词的平均效价为 ,中性词的平均效价为 ,二者差异显著 !"。张彩色图片,一半负性图片,一半中性图片, 作为实验中的关键图片。所有图片均选自国际情绪图片库(#$%&'()*+,&$),其中负性图片的平均效价为 ,中性图片的平均效价为 ,二者差异显著- 1 -
!"。将不同类型的关键刺激各随机分成两半,个用于学习阶段呈现,个作为测验阶段的新刺激, 与旧刺激混合随机呈现。另从汉语情感词库中选取 个中性词,从国际情绪图片库中选取 张中性图片作为填充刺激。所有填充刺激只在学习阶段呈现,且不计入最后的数据分析。实验程序采用 -$&.&软件编制。被试在隔音室内个别施测。电脑屏幕显示器为英寸,分辨率 /,距离被试 01。被试按照指导语,通过计算机键盘进行相应反应。每个被试都完成两个实验:词汇实验和图片实验。词汇实验共包括两组:中性词组和负性词组, 每组的实验程序相同,都包括学习和测验两个阶段。学习阶段中,词汇与圆圈同时呈现,圆圈位于双字词下方 厘米处,要求被试学习并记忆词语, 同时判断词语下方圆圈的颜色,红色按空格键反应, 绿色无需反应。被试共学习 个组块,每个组块内 个词语,其中 个为关键词,个为填充词。个关键词中,一个关键词为目标词,与红色圆圈匹配呈现,位于序列的第 位;另一个关键词为分心词,与绿色圆圈匹配呈现,位于序列的第 位或第 位,具体见图 。此外,为了消除被试对刺激序列位置的察觉,在两个组块之间填入 2个填充词, 所有填充词均与绿色圆圈匹配呈现。实验中,词汇和圆圈同时呈现 1.后,圆圈消失,词汇继续呈现 1.,随后是 1.空屏。学习阶段后被试进行 分钟的连续倒减 运算,然后进行测验。测验阶段中,个学习阶段呈现过的关键词(包括 个与红色圆圈呈现的目标词和 个与绿色圆圈呈现的分心词)与 个新的关键词混合随机呈现, 要求被试进行再认判断,旧词按“34键,新词按“4键。词汇呈现时间为被试按键反应后消失,词汇间间隔为21.。图片实验的流程与词汇实验类似,不同之处在于学习阶段中方块呈现在图片中央,其中黑色方块为目标,要求被试进行反应,白色方块无需反应。正式实验前被试进行练习以熟悉整个实验程序,练习的项目不进入正式实验。实验中双字词均以白色 磅黑体呈现在灰色屏幕中央,圆圈大小为 磅黑体。图片大小为 /像素,并在亮度上保持一致。方块大小为 /像素。词汇和图片实验,以及每个实验负性组和中性组的顺序在被试间平衡。结果分析对再认正确率进行 (刺激类型:词 5.图片) /(情绪类型:中性 5.负性)/(干扰类型: 目标 5.分心)的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表明, 刺激类型主效应不显著367 ", 但情绪类型主效应显著367 !8 ",干扰类型主效应也显著367 !8 ",且存在情绪类型与干扰类型的交互作用367 8 "。随后对交互作用进行简单效应比较以具体了解负性情绪是如何调节 的。结果表明,两类情绪刺激都表现出明显的 ,即目标的再认正确率都要显著高于分心中性刺激9367 !:负性刺激9367 ",但负性刺激的 要明显小于中性刺激(如图 所示)。- 2 -
问题(选做其中 2 个):(1)按照心理学研究报告写作的一般要求,为该实验写中文摘要。注意资源通常被认为是有限的因此编码时的双任务操作会分散注意资源从而削弱随后的记忆成绩。但 和 ()发现目标探测性质的二级任 务 不 仅 不 会 削 弱 记 忆 成 绩 甚 至 可 能 会 提 高 记 忆 成 绩 产 生 注 意 促 进 效 应( &. ; &0 ) 并 于 年 提 出 的 双 任 务 交 互 作用模型。该模型认为 的产生是源于目标探测反应触发了暂时性的时间选择性注意机制促进了对同时呈现的背景信息在编码早期的知觉加工。但随后的一些实验结果却与该模型存在着矛盾暗示着 可能并不只源于背景信息的知觉加工增强: 与分心拒绝下的抑制并非完全无关 : 并 不只产生于编码的早期阶段等。因此未来研究仍需继续探索或修正 的产生机制及理论模型。原文摘要研究发现目标探测性质的注意分散并不会削弱甚至会提高与之同时进行的记忆任务成绩表现出注意促进效应 67但该效应可能会受到记忆材料独特性的调节。为了验证该假 设 本文采用负 性刺激为记忆材料 以目标探测任务 为干扰任务 探讨负性情绪对 的调节。结果发现与中性材料相比负性材料的 有所减弱:而高唤醒的负性材料则没有表现出任何的 。可见目标探测所产生的促进作用会受到背景材料是否具有独特性的限制。(2)具体分析该实验属于何种设计,自变量、因变量及其水平如何?(4)对该实验进行评价。本实验采用的是 被试 间设 计, 所以 会 存在很大的 个性 差 异,这 也是 造成负性情绪特征对 的调节差异的原因。词语归类的平均反应时和正确数在不同的情绪状态下的结果差异不显著,归结原因有:第一,词语归类的认知任务本身难度就不是很高, 而且词语归类只有 个, 数量不多 ;第二, 实验编程 里设置的按键是 3 这 个键,反应按键比较方便快捷,但也容易按错,造成动作 误差;第三,情绪启动图片诱导情绪没有起到很好的效果,使得情绪完全不影响被试的认知任务;第四,实验不是批量进行,被试单独进行操作,实验动机和兴趣均比较高,但是会受实验环境干扰的影响,使成绩受到影响等。-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