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综合》 第九章 儿科学

发布时间:2025-01-06 09:01:48浏览次数:9
第一节 感染性疾病      一、麻疹病原 麻疹病毒流行病学传染源:麻疹患者传染性:出疹前、后 5 天 并发肺炎则延至出疹后 10 天 并发症 最常见:肺炎、喉炎、心肌炎、麻疹脑炎、营养障碍、结核恶化  皮疹特点~出疹规律潜伏期6~18 天左右,平均为 10 天左右前驱期3~4d也称出疹前期,一般持续 3~4 天 ① 发热; ②“上感”症状; ③ 麻疹黏膜斑( Koplik 斑)——早期诊断的重要依据 ;出疹期3~4d出疹顺序:耳后、发际、前额、面部、颈部、躯干和四肢,最后达手掌和足底全身中毒症状加重,体温骤升达 40℃以上,咳嗽加剧,烦躁或嗜睡,重者有谵妄、抽搐(热盛疹出)恢复期3~4d全身症状好转,皮疹按出疹先后顺序开始消退; 疹退后皮肤留有糠麸样脱屑和棕色色素沉着(后期诊断的重要依据)。       诊断    治疗原则    【例题】做 PPD 试验后,观察结果的时间为  A.12 小时内  B.48~72 小时  C.72 小时以后  D.24~48 小时  E.12~24 小时『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做 PPD 试验后,48~72 小时观察试验结果。  【例题】 4 岁患儿,近 3 个月低热,乏力,PPD 试验 1:2000(++),胸片显示:有肺门淋巴结增大,治疗首选  A.异烟肼   B.异烟肼+利福平  C.利福平+链霉素  D.链霉素+乙胺丁醇  E.利福甲『正确答案』 B『答案解析』该题患儿考虑为原发型肺结核,所给选项中只有 B 项正确。第三节 儿童消化系统疾病  儿童腹泻病  概念:是一组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次数增多和大便形状改变为特点的儿科常见病。  临表:主要是腹泻和呕吐,严重病例伴有脱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  年龄:6 个月~2 岁发病率高  季节:四季均可,病毒性~秋、冬,细菌性~夏    一、病因  (一)易感因素    (二)感染因素     (三)非感染因素    临床表现  1.临床分期    2.急性腹泻的共同临床表现  轻型腹泻  1.常由饮食因素及肠道外感染引起;  2.胃肠道表现为主,全身症状为辅;  3.大便次数增多但一般不超过 10 次;  4.多在数日内痊愈  重型腹泻  1.多由肠道内感染所致;  2.可有明显胃肠道症状和全身中毒症状  重型腹泻两大症候群  胃肠道症状  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  1. 脱水   2. 代谢性酸中毒   3. 低钾血症(血清钾< 3.5mmol/L )   4. 低钙血症(血清钙< 1.85mmol/L )和低镁血症(血清镁< 0.58mmol/L )   3.几种常见类型肠炎的临床特点    1 轮状病毒肠炎  ■病原体:人类轮状病毒( HRV )   ■发病季节:秋冬寒冷季节多见,曾被称为“秋季腹泻”  ■发病年龄:多见于 6 个月~24 个月婴幼儿  ■症 状:起病急,常伴发热和上呼吸道感染症状;  上吐下泻,先吐后泻;  全身感染中毒症状较轻。  ■大便性状:稀水蛋花汤样,无腥臭味,少量白细胞。  ■预后:自限性疾病,病程 3~8 天。  ■病毒抗原检测:粪便中可检出轮状病毒抗原。血清抗体一般在感染后 3 周上升。    量多,水分多,黄色水样或蛋花汤样,可带少量黏液,无腥臭味。  2 产毒性 / 致病性大肠埃希菌引起的肠炎   ★发病季节:多发生在夏季,以 5-8 月份为多;  ★症状:  呕吐和腹泻为主,全身感染中毒症状轻;  ★大便性状:呈黄绿色或蛋花样稀便伴较多黏液,有发霉臭味;镜检有少量白细胞;  ★预后:自限性疾病,自然病程 1-2 周。  3 侵袭性大肠埃希菌引起的肠炎  ★症状:通常急性起病,腹泻频繁,伴有高热。  常伴恶心、呕吐、腹痛和里急后重。  可有严重的中毒症状,如意识改变,甚至感染性休克。  ★大便性状:黏冻状带脓血,有腥臭味。  ★粪便镜检:有白细胞和红细胞。  ★粪便培养:可以找到相应的致病菌。  4 出血性大肠埃希菌肠炎、黏附性大肠埃希菌肠炎出血性大肠埃希菌肠炎黄色水样便,后转为血水便,有特殊臭味;大便镜检有大量红细胞,常无白细胞 黏附性大肠埃希菌肠炎多见于婴幼儿,发热、腹泻,大便为黄色稀水状  5 抗生素诱发的肠炎  抗生素诱发的肠炎:  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炎  假膜性小肠结肠炎  真菌性肠炎  5.1 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炎  ◆病原:原发性者少见,多继发于使用大量抗生素后。  ◆症状:轻症日泻数次——停药后即逐渐恢复。  重症腹泻频繁——可出现脱水、电解质紊乱和酸中毒、  伴有腹痛和不同程度的中毒症状。  ◆大便性状:有腥臭味,呈黄或暗绿色。  ◆大便镜检:有大量脓细胞和成簇的革兰阳性球菌,  培养有金葡菌生长,凝固酶试验阳性。  5.2 假膜性小肠结肠炎  ◆病原:难辨梭状芽孢杆菌引起。  除万古霉素和胃肠道外用的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外,几乎各种抗生素均可诱发本病。  ◆大便性状:重症腹泻,大便黄或黄绿色,水样,有假膜排出。  ◆大便镜检:大便做厌氧菌培养、组织培养法检测细胞毒素可协助确诊。  5.3 真菌性肠炎  >>病原:多为白色念珠菌所致。  >>临床特点:常并发于其它感染、或大量应用广谱抗生素致肠道菌群失调时。  病程迁延,常伴鹅口疮。  2 岁以下婴儿多见。  >>大便性状:大便次数增多,稀黄,泡沫较多,带黏液。  有时可见豆腐渣样细块(菌落)。  >>大便镜检:有真菌芽生细胞和假菌丝。    总结  【水样泻 + WBC 不高 = 病毒性肠炎】   【脓血便 + WBC 升高 = 细菌性肠炎】   【长期使用抗生素 + 豆渣便 = 真菌性肠炎】   【长期使用抗生素 + 黄绿色便 = 金葡菌性肠炎】   诊断  根据发病季节、病史(包括喂养史和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和大便检查易于作出临床诊断。需判定有无脱水(程度及性质)、酸中毒和电解质紊乱。注意寻找病因如有无喂养不当、肠道外或肠道内感染等。   鉴别诊断    治疗原则  治疗原则:调整饮食;预防和纠正脱水;合理用药;加强护理,预防并发症。  急性腹泻多注意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及抗感染;迁延及慢性腹泻则应注意调整肠道菌群及饮食疗法      对迁延性和慢性腹泻治疗  积极寻找引起病程迁延的原因,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切忌滥用抗生素,避免顽固的肠道菌群失调。预防和治疗脱水,纠正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  此类病儿多有营养障碍,继续喂养(进食)是必要的治疗措施,长时间禁食对机体有害。  【例题】小儿伴有鹅口疮的肠炎为  A.大肠杆菌肠炎  B.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炎  C.真菌性肠炎   D.轮状病毒性肠炎  E.假膜性小肠结肠炎『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小儿伴有鹅口疮的肠炎是真菌性肠炎。  【例题】小儿腹泻轻度酸中毒时,早期诊断的可靠依据是  A.呕吐、腹泻次数  B.脱水程度  C.酸中毒症状  D.呼吸症状  E.血气分析『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血气分析是诊断酸中毒可靠的依据。  【例题】婴幼儿秋冬季腹泻的最常见病原是  A.腺病毒  B.诺沃克病毒  C.轮状病毒  D.埃可病毒  E.柯萨奇病毒『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婴幼儿秋冬季腹泻最常见的病原是轮状病毒。  【例题】8 个月女孩,发热、轻咳、腹泻 2 天入院,大便 10 余次/日,蛋花汤样,大便镜检:白细胞 2~3 个/HP,大便细菌培养阴性,血常规:WBC 7.5×109/L,除轻度脱水征外,无其他异常。最可能的诊断是  A.致病性大肠杆菌肠炎  B.细菌性痢疾  C.病毒性肠炎  D.金葡菌肠炎  E.真菌性肠炎『正确答案』 C『答案解析』根据所给患儿信息及大便表现,最可能的是病毒性肠炎。第四节 儿童呼吸系统疾病  儿童肺炎  肺炎是不同病原体或其他因素所致的肺部炎症。  临床上以急性支气管肺炎最为多见。    肺炎的分类  1.病理分类  2.病因分类   3.病程分类  4.病情分类  5.临床表现典型与否分类  6.发生肺炎的地点进行分类  1.病理分类  按解剖部位分为:  (1)支气管肺炎;  (2)大叶性肺炎;  (3)间质性肺炎。  小儿以支气管肺炎最为多见。    2.病因分类    3.病程分类  急性肺炎:病程在 1 个月以内   迁延性肺炎:病程在 1~3 个月之间  慢性肺炎:病程在 3 个月以上   4.病情分类:  轻症  重症  5.临床表现典型与否  典型肺炎  非典型肺炎  6.发生肺炎的地点进行分类  社区获得性肺炎:指原本健康的儿童在院外获得的感染性肺炎。   院内获得性肺炎:指住院 48 小时后发生的肺炎 ,包括出院 48 小时内发生的肺炎 。    急性支气管肺炎  累及支气管壁和肺泡的急性炎症,为小儿最常见的肺炎,2 岁以内儿童多发。以发热、咳嗽、气促、呼吸困难以及肺部固定中、细湿啰音为其共同临床表现。    (一)临床表现  1.轻症的表现以呼吸系统症状为主:主要症状 体征·发热 热型不定,多为不规则热,亦可为弛张或稽留热·咳嗽 较频繁,早期为刺激性干咳·气促 重者呈点头式呼吸·全身症状 精神不振、食欲减退、烦躁、·呕吐、腹泻·呼吸增快、呼吸困难·鼻翼扇动、三凹征·发绀·肺部固定中、细湿啰音  重症肺炎表现:    (三)并发症  1.脓胸:高热不退,呼吸困难加重,患侧呼吸运动受限,语颤减弱,叩诊呈浊音,听诊呼吸音减弱或消失,其上方有时可听到管性呼吸音。胸部 X 线(立位)检查示患侧肋膈角变钝, 或呈反抛物线状阴影。胸腔穿刺可抽出脓液。     2.脓气胸:病情突然加重,突然呼吸困难加剧,剧烈咳嗽,烦躁不安,面色发绀。胸部叩诊在积液上方呈鼓音,下方呈浊音,听诊呼吸音减低或消失。胸部 X 线(立位)检查可见液气面。   3.肺大疱:体积大者可引起急性呼吸困难。胸部 X 线检查可见薄壁空洞,无液平面。  4.其他:肺脓肿,败血症等。    几种不同病原体肺炎     治疗原则    【治疗】  1.一般治疗 ——无特异治疗!  注意休息,加强护理。给予易消化富于营养的食物,补充足够的水分。  2.对症治疗   治疗高热时用小剂量退热剂,切忌退热过猛;  烦躁时可给苯巴比妥镇静;  补充维生素 A。   3.并发症治疗  合并肺炎,抗感染  ——无特异治疗!  【预防】  1.控制传染源 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一般患者隔离至出疹后 5 天,合并肺炎者延长至出疹后 10 天。   对接触麻疹的易感者应隔离检疫 3 周 ,接受过被动免疫者可延至 4 周 。  2.切断传播途径 麻疹流行季节,易感儿尽量少去公共场所。  3.保护易感儿   ①被动免疫:接触麻疹 5d 内立即肌注免疫球蛋白,可预防麻疹;  ②主动免疫:接种麻疹减毒活疫苗。——8 个月初种,7 岁复种。    二、风疹病原 风疹病毒流行病学传染源:风疹患者传播途径:飞沫传播、 胎盘传播——先天性风疹综合征预防●隔离患者至出疹后 5~7 天; ●风疹疫苗接种; ●高效免疫球蛋白出疹期·发热第 2 天出疹并在一天内出齐 ·出疹顺序:面→颈→躯干→四肢·疹退体温恢复正常;·出疹 3~4 天后,枕后、耳后和颈部淋巴结肿大及压痛治疗 无特殊治疗,仅对症支持   1.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    2.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    3.支原体肺炎    【总结:不同病原体所致肺炎的特点】  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憋喘为主、听诊哮鸣音、 X 线肺气肿   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急,重,热, X 线多变   肺炎支原体肺炎刺激性咳嗽,体征不明显, X 线改变明显   【例题】2 岁男孩,发热 3 天,咳嗽,轻喘。体温升高,查体:双肺可闻及固定的中小湿啰音,最可能的诊断是  A.支气管炎  B.支气管肺炎  C.毛细支气管炎  D.急性喉炎  E.支气管异物『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患儿双肺可闻及固定的中小湿啰音,最可能的诊断是支气管肺炎。  【例题】5 岁小儿,发热 10 天,热型不定,伴刺激性咳嗽,咯出少量黏稠痰。查体:精神尚可,双肺呼吸音粗糙及少许喘鸣音,X 线显示肺门阴影明显的增浓,根据病例诊断最大的可能是  A.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  B.腺病毒肺炎  C.葡萄球菌肺炎  D.支原体肺炎  E.衣原体肺炎『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患儿出现刺激性咳嗽,X 线显示肺门阴影,最可能的是支原体肺炎。  【例题】4 个月女孩,咳嗽、喘憋 4 天。查体:体温 37℃,呼吸 70 次/分,有明显的鼻扇及三凹征,口唇周围发绀,两肺布满喘鸣音,底部有少许细湿啰音,胸部 X 线可见肺纹理增强,小片阴影及肺气肿。本病例诊断最大的可能是  A.金葡菌肺炎  B.革兰阴性杆菌肺炎  C.肺炎支原体肺炎  D.腺病毒肺炎  E.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患儿,咳嗽、喘憋,X 线可见肺纹理增强,小片阴影及肺气肿,最可能的是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  【例题】1 岁小儿,高热 6 天,持续 38.5~40.7℃,伴咳嗽、气促。查体:精神不振。面色苍白,呼吸急促,皮肤可见猩红热样皮疹,双肺闻及细湿啰音,X 线胸片,可见多发性肺脓肿。根据病例诊断最大的可能是  A.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  B.腺病毒肺炎  C.金葡菌肺炎  D.革兰阴性杆菌肺炎  E.肺炎支原体肺炎『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患儿症状较重,X 线胸片可见多发性肺脓肿,最可能的是金葡菌肺炎。第五节 儿童心血管系统疾病  先天性心脏病概述     1.房间隔缺损  右心房 左心房右心室 左心室  2.室间隔缺损右心房 左心房右心室 左心室    3.动脉导管未闭右心房 左心房右心室 左心室     4.法洛四联症( TOF )   最常见的紫绀性先天性心脏病  ☆肺动脉狭窄——最主要  ☆主动脉骑跨  ☆室间隔缺损  ☆右心室肥厚    先天性心脏病分类    房间隔缺损 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法洛四联症症状多数缺损小的儿童期症状不明显。但大型缺损也有乏力、多汗、活动后气促、生长发育受限等一般发育落后、乏力,活动后心悸气短,咳嗽,出现肺动脉高压时有青紫同左,严重肺动脉高压时差异性青紫青紫(吃奶及苦恼时重),蹲踞,可有阵发性缺氧发作  差异性青紫:下半身青紫,左上肢有轻度青紫,而右上肢正常  周围血管征:脉压增宽、毛细血管搏动征、水冲脉、股动脉枪击音     房间隔缺损 室间隔缺损 动脉导管未闭 法洛四联症心脏体征杂音部位第 2 、 3 肋间 第 3 、 4 肋间 第 2 肋间 第 2 ~ 4 肋间 杂音的性质和响度2~3 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传导范围较小3~4 级粗糙的全收缩期杂音,传导范围广2 ~ 4 级连续 性机器样音,向颈部传导2~3 级喷射性收缩期杂音,传导范围较广P2亢进,固定分裂亢进 亢进 减低     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法洛四联症X 线检查房室增大右心房、右心室大左、右心室大左房、左室大右心室大,心尖上翘,呈靴形肺动脉段凸出 凸出 凸出 凹陷肺野 充血 充血 充血 清晰肺门舞蹈有 有 有 无主动脉弓缩小 缩小 增大 可大     【例题】女孩,2 岁,体检发现心脏杂音就诊,平素体健,查体:左缘第 2 肋间闻及 2/6 级喷射性收缩期杂音,第二心音固定分裂,ECG:电轴右偏,V1导联呈 rsR 波型。最可能的诊断是  A.动脉导管未闭  B.室间隔缺损  C.肺动脉狭窄  D.房间隔缺损  E.法洛四联症『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患儿第 2 肋间喷射性收缩期杂音,第二心音固定分裂,最可能的诊断是房间隔缺损。  【例题】3 岁患儿,自幼反复患肺炎,平素食少体弱。查体:生长发育落后,胸骨左缘第 3、4 肋间闻及Ⅲ级收缩期反流性杂音,胸片示肺血多,肺动脉段突出,左心室增大。最可能的诊断为  A.房间隔缺损  B.室间隔缺损  C.动脉导管未闭  D.肺动脉狭窄  E.法洛四联症『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患儿反复患肺炎,胸骨左缘第 3、4 肋有杂音,肺血多,肺动脉段突出,最可能的诊断是室间隔缺损。  【例题】11 个月女婴体检时发现胸骨左缘 2~3 肋间闻及Ⅲ级左右连续机器样杂音,向颈部、锁骨下传导,可触及震颤,胸部 X 线示:肺血管影增多,左心房、心室增大,主动脉弓增大,肺动脉段突出。此患儿的诊断是  A.法洛四联症  B.室间隔缺损  C.肺动脉狭窄  D.房间隔缺损  E.动脉导管未闭『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患儿胸骨左缘 2~3 肋间连续机器样杂音,左心房、心室增大,最可能的是动脉导管未闭。  【例题】不属于法洛四联症表现的是  A.肺动脉狭窄  B.主动脉骑跨  C.室间隔缺损  D.右心室肥厚  E.房间隔缺损『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法洛四联症表现有:肺动脉狭窄、主动脉骑跨、室间隔缺损、右心室肥厚。  【例题】小儿,5 个月。2 个月前出现面部灰暗,哭闹及吃奶时出现发绀。查体:较瘦,口周发绀,心前区可闻及Ⅲ级左右收缩期喷射音。X 线示:右心室肥大,肺动脉段凹陷,心脏呈靴形,肺野清晰。此患儿最可能的诊断是   A.房间隔缺损  B.室间隔缺损  C.肺动脉瓣狭窄  D.动脉导管未闭  E.法洛四联症『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患儿哭闹及吃奶时出现发绀,右心室肥大,肺动脉段凹陷,心脏呈靴形,最可能的是法洛四联症。     皮疹类似于轻型麻疹,斑丘疹    三、幼儿急疹病原 人类疱疹病毒 6 型 流行病学 6~18 个月小儿,3 岁以后少见临床特点潜伏期7~15 天,平均 10 天发热期急,体温突然升高 39~40℃,持续 3~5d,可有惊厥,一般状况良好出疹期发热 3~5 天体温骤退,同时出现皮疹 热退疹出——分布于躯干、颈部、上肢 1~3d 疹退,无色素沉着、无脱屑、无脱皮治疗 对症、隔离患儿      四、水痘病原 水痘 - 带状疱疹病毒 流行 病学病毒经直接接触、空气飞沫传播 传染性极强,出疹前 1~2 天至全部结痂约 7~8 天,都具有传染性; ●感染后获持久免疫,但以后可发生带状疱疹并发症●皮肤感染最常见●重症可致:水痘肺炎、脑炎、心肌炎等   典型水痘潜伏期10~21d,一般 14 天左右 出疹前一天有低热和厌食,全身症状轻微皮疹特点●斑疹→丘疹→疱疹→结痂,可同时存在“四世同堂”●向心性分布●痒感重,易搔抓导致局部感染治疗●抗病毒(利巴韦林、阿昔洛韦) ●合并细菌感染给予抗生素 ●对症治疗预防隔离患者:隔离患者至全部皮疹结痂为止。对接触的易感者检疫 3周。保护易感者:1 岁以上未患过水痘者可注射水痘减毒活疫苗进行预防。      五、手足口病病原·多种肠道病毒( EV ) ·肠道病毒 71 型( EV71 ) 常引起重症病例流行病学·传播途径多,传染性强,可引起暴发和流行; ·传染源为现症病人和隐性感染者; ·消化道、呼吸道、密切接触传播; ·婴幼儿和儿童普遍易感临床特点普通病例·急性起病,“上感”症状; ·出疹部位:手、足、口、臀; ·出疹特点:斑丘疹和疱疹 ·“ 四不”——不痛、不痒、不结痂、不留疤 重症病例·典型表现 + ·脑膜炎、脑脊髓炎、脑干脑炎、神经源性肺水肿、肺出血、循环障碍治疗 ·支持、对症、抗病毒预防托幼机构加强监测; 流行期间,家长应尽量少让孩子到拥挤的公共场所,减少感染的机会       六、猩红热病原 A 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 流行病学·病人和带菌者为传染源 ·呼吸道飞沫传播并发症化脓性并发症,包括:中耳炎、乳突炎等 少数患儿发病后 1~5 周可发生急性肾小球肾炎、风湿热  临床特点前驱期·起病急,发热,体温 38~39℃,重者 40℃以上·咽痛、扁桃体充血、水肿可有脓性分泌物; ·病初舌白苔,白舌苔脱落,舌面光滑鲜红,舌乳头红肿突起,称杨梅舌出疹期·起病 24h 迅速出现·顺序:颈部、腋下、腹股沟→ 24h 内遍及全身 ; ·全身弥漫充血发红,有密集而均匀的红色细小丘疹,呈鸡皮样皮疹,触之砂纸感 “ 口周苍白圈”、“帕氏线”“疹间无正常皮肤” 恢复期·体温下降,皮疹按出现顺序消退;·疹退 1 周后开始脱皮; ·面部躯干糠屑样脱皮,手足可呈大片状脱皮,无色素沉着   治 疗·首选青霉素,肌注或静滴 7~10d·青霉素过敏可选红霉素、头孢类预 防·隔离患者至痊愈及咽拭子培养阴性 ·对密切接触者给予长效青霉素疾病 特点麻疹病原体麻疹病毒诊断麻疹 = 发热 + 黏膜斑粗糙斑点( koplik 斑) + 疹退后色素沉着(疹出热 盛)预防隔离至出疹后 5 天合并肺炎者延长至出疹后 10 天 并发症最常见并发症是肺炎风疹病原体风疹病毒诊断风疹 = 发热第 2 天出疹,一天出齐 + 耳后、枕部肿大淋巴结 幼儿急疹病原体人类疱疹病毒 6 型 诊断热退疹出水痘病原体水痘 - 带状疱疹病毒( VZV ) 诊断水痘 = 发热 1-2 天后出现水痘 + 斑疹、丘疹、疱疹和结痂同时存在 并发症最常见的并发症:皮肤感染手足口病病原体肠道病毒诊断手足口病=手、足、口、臀四个部位可出现斑丘疹和疱疹猩红热病原体A 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 诊断猩红热 = 草莓舌 + 苍白圈 + 帕氏线 + 大片状脱皮 治疗首选:青霉素   【例题】2 岁小儿,因发热、咳嗽 3 天就诊。查体:体温 39℃,精神萎靡,前额、耳后见浅红色斑丘疹,双眼充血,口腔黏膜粗糙,双肺呼吸音粗,最可能的诊断是  A.猩红热  B.幼儿急疹  C.麻疹  D.风疹  E.支气管肺炎『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患者前额、耳后有斑丘疹,口腔黏膜粗糙,最可能的诊断是麻疹。  【例题】2 岁小儿,因发热、咳嗽 3 天就诊。查体:体温 39℃,精神萎靡,前额、耳后见浅红色斑丘疹,双眼充血,口腔黏膜粗糙,双肺呼吸音粗,若此患儿合并肺炎,应隔离观察多久  A.5 天  B.8 天  C.10 天  D.14 天  E.21 天『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考虑患儿为麻疹,麻疹合并肺炎,应隔离至出疹后 10 天。  【例题】  风疹的典型临床表现是  A.潜伏期 5~7 天  B.高热  C.热退后全身出疹  D.颈后、枕后、耳后淋巴结肿大  E.出疹后脱皮『正确答案』D 颈后、枕后、耳后淋巴结肿大是风疹的典型临床表现。『答案解析』  【例题】幼儿急疹的典型临床表现  A.好发年龄为 1 岁内  B.多形性皮疹  C.红色斑丘疹  D.耳后淋巴结肿痛  E.高热 3~5 天后热退疹出『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高热 3~5 天后热退疹出是幼儿急疹的典型临床表现。  【例题】手足口病是由以下哪种感染引起的  A.人类疱疹病毒 6 型  B.麻疹病毒  C.风疹病毒  D.多种肠道病毒  E.A 组 β 溶血性链球菌『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手足口病的病原体是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发疹性传染病。  【例题】患儿,6 岁。发热 2 天,伴咽痛,皮疹 1 日,体检:体温 38.7℃,咽部充血,草莓舌。面部潮红,躯干部见细小鲜红色充血性皮疹,诊断为猩红热,治疗首选  A.红霉素  B.头孢唑啉   C.氯霉素  D.青霉素  E.磷霉素『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治疗猩红热的药物首选的是青霉素。第二节 儿童结核病  一、原发型肺结核  原发型肺结核,为结核杆菌初次侵入肺部后发生的原发感染,是小儿肺结核的主要类型,也是原发性结核病中最常见者。      临床表现     体征    诊断    结核菌素试验( PPD 试验)   试验依据:小儿受结核感染 4~8 周后,做结核菌素试验即呈阳性反应。  试剂:常用结核菌纯蛋白衍生物(PPD),一般用 0.1mlPPD(每 0.1ml 含 5 个结素单位)。  方法:皮内注射入左前臂掌侧面中下 1/3 交界处,使之形成直径 6~10mm 皮丘,48~72h 观测结果;  观测指标:取局部硬结横径、纵径的平均值。    结果判定硬结直径 结果<5mm (-)5~9mm (+)10~19mm (++)≥20mm (+++)局部除硬结外,还有水疱、破溃、淋巴管炎及双圈反应 (++++)
文档格式: docx,价格: 5下载文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