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模拟题
发布时间:2023-08-04 00:08:51浏览次数:34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继续教育学院《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模拟题一.单选题1.《共产党宣言》发表距今已有()多年.A.150B.160C.170D.180[答案]:B2.()是爱情得以长久的重要保障,是坚贞爱情的试金石.A.情感B.责任C.义务D.理想[答案]:B3.我国兵役法规定,每年 12 月 31 日以前年满()岁的男性公民,应当被征集服兵役.A.17B.18C.19D.20[答案]:B4.我国的程序法律部门包括().A.程序法和非程序法B.诉讼法与非诉讼程序法C.宪法和相关法律D.刑法和相关法律[答案]:B5.()是大学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大学生活的中心内容.A.学习B.实践C.适应D.素质教育[答案]:A6.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值得终身践行的科学而高尚的人生目的是()的人生目的.A.享乐主义B.拜金主义C.个人主义D.为人民服务[答案]:D第 1 页(共 17 页)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继续教育学院A.学习B.练习C.实践D.思考[答案]:C57.实现理想的长期性,艰巨性和().A.必然性B.曲折性C.偶然性D.绝对性[答案]:B58.实现人生价值要从()出发.A.个人理想B.社会客观条件C.坚定信念D.人生目的[答案]:B59.在当今时代,()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力.A.民族主义B.爱国主义C.集体主义D.社会主义[答案]:B60.在下列民事纠纷中,可适用我国《仲裁法》进行仲裁的是().A.买卖合同纠纷B.子女收养纠纷C.财产继承纠纷D.家庭抚养纠纷[答案]:A二.多选题1.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包括().A.爱祖国的大好河山B.爱自己的骨肉同胞C.爱祖国的灿烂文化D.爱社会主义[答案]:ABC2.大学阶段要树立的正确的学习理念包括().A.自主学习的理念第 10 页(共 17 页)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继续教育学院B.全面学习的理念C.创新学习的理念D.终身学习的理念[答案]:ABCD3.与中学生活相比,大学生活在()方面发生了显著的变化.A.学习要求B.生活环境C.社会活动D.品德要求[答案]:ABC4.大学生要正确认识人生面对的各种矛盾和问题,树立正确的().A.得失观B.幸福观C.认识观D.生死观[答案]:ABD5.大学生应树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有助于人().A.积极追求个人利益B.实现人生价值C.到达人生目的D.调整人生道路的方向[答案]:BCD6.大学生在树立理想信念时,应该().A.把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结合起来B.学会辨别和选择不同的理想信念C.把个人理想信念与社会的理想信念结合起来D.对人生计划坚持到底,绝不改变[答案]:ABC7.当代公共生活的特征主要表现().A.活动范围的广泛性B.活动内容的开放性C.交往对象的复杂性D.活动方式的多样性[答案]:ABCD8.道德产生所依赖的条件包括().A.社会关系的形成B.人类自我意识的形成与发展C.法律规范的形成与发展第 11 页(共 17 页)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继续教育学院D.社会制度的发展与完善[答案]:AB9.道德的主要功能包括()等.A.认识功能B.规范功能C.调节功能D.监督功能[答案]:ABC10.道德往往借助于()等形式,帮助人们正确认识社会道德生活的规律和原则.A.道德观念B.道德理想C.道德行为D.道德准则[答案]:ABD11.道德主要依靠()发挥作用.A.法律规范B.社会舆论C.传统习俗D.内心信念[答案]:BCD12.下列关于法的表述中,正确的是().A.法具有国家强制性B.法反映的是统治阶级的意志C.法反映了所有社会成员的意志D.法的内容由社会物质条件决定[答案]:ABD13.迄今为止法律发展史出现过()等类型的法律.A.原始社会法律B.奴隶制法律C.资本主义法律D.社会主义法律[答案]:BCD14.法律可以通过规范人们的行为来调整()等社会关系.A.政治关系B.经济关系C.友谊关系D.爱情关系[答案]:AB第 12 页(共 17 页)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继续教育学院15.法治思维包括(),正当程序等内容.A.法律至上B.权力制约C.公平正义D.人权保障[答案]:ABCD16.个人加强道德修养,应借鉴历史上思想家们所提出的()等积极有效的道德修养方法.A.学思并重B.省察克治C.慎独自律D.积善成德[答案]:ABCD17.积极的人生态度应该().A.认真B.务实C.乐观D.进取[答案]:ABCD18.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信仰,是因为它().A.历史悠久B.是科学真理C.具有持久的生命力D.以改造世界为己任[答案]:BCD19.劳动权利包括()等.A.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B.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C.休息休假的权利D.获得劳动安全卫生的权利[答案]:ABCD20.理想和信念的基本特点有().A.思想性与实践性B.超越性与强制性C.多样性与共同性D.时代性与阶级性[答案]:ACD21.在理想与信念的关系上,正确的是().第 13 页(共 17 页)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继续教育学院A.理想是信念的根据和前提B.信念是理想的根据和前提C.信念是理想实现的重要保障D.理想是信念实现的重要保障[答案]:AB22.马克思运用()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揭开了人的本质之谜.A.辩证唯物主义B.历史唯物主义C.现代唯物主义D.存在主义[答案]:AB23.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的基本特点有().A.现实性B.科学性C.崇高性D.健全性[答案]:ABCD24.民族精神的基本内容包括().A.团结统一B.爱好和平C.勤劳勇敢D.自强不息[答案]:ABCD25.强调依靠个人的能力和德行治国理政的有().A.多数人之治B.柏拉图的哲学王之治C.圣君,贤人之治D.英雄,强人之治[答案]:BCD26.()是人的基本素质,体现着人们协调各种关系,处理各种问题时所表现出的是非善恶判断能力和行为选择能力.A.思想道德素质B.法律素质C.身体素质D.文化素质[答案]:AB27.人权的法律保障包括().A.宪法保障第 14 页(共 17 页)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继续教育学院B.立法保障C.行政保护D.司法保障[答案]:ABCD28.人身权利包括()等.A.人身自由权B.生命权C.人格尊严权D.财产所有权[答案]:ABC29.人生目的决定了().A.人生道路B.人生态度C.人生价值标准D.人的世界观[答案]:ABC30.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包括文明礼貌,()等.A.助人为乐B.爱护公物C.保护环境D.遵纪守法[答案]:ABCD三.判断题1.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层面的价值要求,涵盖了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等各个方面.()[答案]:T2.爱国主义的丰富性和生命力是无法从它的历史性和具体性来表现的.()[答案]:F3.在阶级社会中,爱国主义具有阶级性.()[答案]:T4.拜金主义是一种认为金钱可以主宰一切,把追求金钱作为人生至高目的的观念.()[答案]:T5.大学生活与中学相比虽有区别,但在学习,生活等方面有着很大的连续性.因此,只要坚持中学时的生活,学习方式,就可以很好地适应大学生活.()[答案]:F第 15 页(共 17 页)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继续教育学院6.大学生应该把爱情放在人生最高的地位.()[答案]:F7.在大学学习也是一种职业,可以通过兼职等途径体验职业生活.()[答案]:F8.道德是内心的法律,引导人们自觉地在行动上符合道德才可为,违反道德不可为.()[答案]:T9.道德是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归根到底是由统治阶级的意志决定的.()[答案]:F10.道德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式.()[答案]:T11.德在人的成长成才过程中始终具有关键意义.只要坚持品德修炼,就可以达到成才的目标.()[答案]:F12.法律保护的是统治阶级的整体利益,所以统治阶级也必须遵守法律.()[答案]:T13.法律不会对所有的社会关系都进行调整.()[答案]:T14.法律不是从来就有的,也不是永恒存在的.()[答案]:T15.法律体现的不是统治阶级意志的全部意志.()[答案]:T四.论述题1.中华传统美德的基本精神体现在哪些方面?如何对待中华传统美德?[答案]:答案要点: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就是产生于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经过后人发展的以儒家伦理道德规范为主要内容并包含道家,墨家,法家等传统伦理道德思想的精华.中华传统美德的基本内容:(1)注重整体利益,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强调对社会,民族,国家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2) 推崇仁爱原则,追求人际和谐.(3)讲求谦敬礼让,强调克骄防矜.(4)倡导言行一致,强调恪守诚信.(5)追求精神境界,重视道德需要.(6)强调道德修养,塑造理想人格.中华传统美德作为中国传统道德的精华部分,为今天的道德建设提供了丰富的资源,要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基础上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努力实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1)加强对中华传统美德的挖掘和阐发.(2)用中华传统美德滋养社会主义道德建设.(3)以开放的胸怀和视野吸收借鉴人类文明的有益道德成果.在对待中国传统道德,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的问题上,要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和全盘复古论两种错误观点.历史虚无主义是对传统道德不加分析地全盘否定,甚至主张全盘西化.全盘复古论则对传统道德中的局限性缺乏科学辨别,刻意拔第 16 页(共 17 页)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继续教育学院高传统道德特别是儒家传统道德,主张完全以传统道德代替社会主义道德.这两种观点割断了道德的历史与发展的关系,否定道德的历史进步性.从中国历史发展的过程来看,无论是历史虚无主义还是全盘复古论,都对社会的发展特别是道德文化的进步造成了十分消极的影响.我们要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维护民族文化基本元素,加强对优秀传统道德传承体系的建设,使中华传统美德成为新时代鼓舞人民前进的精神力量.第 17 页(共 17 页)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继续教育学院7.()是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的本质要求.A.社会主义制度B.人民当家作主C.社会主义建设D.社会主义发展[答案]:B8.道德的()是指道德反映社会关系特别是反映社会经济关系的功效与能力.A.认识功能B.规范功能C.调节功能D.反映功能[答案]:A9.道德功能的发挥和实现所产生的社会影响及实际效果,就是道德的().A.社会影响B.社会效果C.社会功能D.社会作用[答案]:D10.马克思主义认为,道德起源于().A.人性B.天意C.善良意志D.人类的历史发展和人们的社会实践[答案]:D11.()是道德调节的主要形式.A.道德评价B.道德规范C.道德纪律D.道德品质[答案]:A12.道德通过评价等方式,指导和纠正人们的行为和实践活动,这是道德的()功能.A.认识B.规范C.调节D.指导[答案]:C13.道德主要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来发挥作用.A.明文规定第 2 页(共 17 页)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继续教育学院B.强制执行C.广泛宣传D.内心信念[答案]:D14.法立而不行,与无法等.这句话强调了()的重要性.A.学法B.立法C.守法D.懂法[答案]:C15.通过法律的实施对准备采取同类行为的人或一般人所发生的积极影响,是法的().A.教育作用B.评价作用C.预测作用D.制裁作用[答案]:A16.法律的运行主要包括法律制定,(),法律适用,法律遵守等环节.A.立法B.法律执行C.司法D.守法[答案]:B17.法律反映了由特定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的意志.A.无产阶级B.资产阶级C.被压迫阶级D.统治阶级[答案]:D18.法律权利由()规定或认可,而且受其维护或保障,具有不可侵犯性.A.宪法B.刑法C.民法D.法律[答案]:D19.法律是由()创制并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A.人民B.社会C.国家第 3 页(共 17 页)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继续教育学院D.统治阶级[答案]:C20.以法律手段与法律方法为依托分析问题,处理问题,解决纠纷,这体现的是法治思维的().A.正当性B.规范性C.逻辑性D.科学性[答案]:B21.法治发挥作用要以()为后盾, 主要依靠法律的预测作用,惩罚作用,威慑作用和预防作用对公民和社会组织的行为进行约束.A.传统习俗B.社会舆论C.内心信念D.国家强制力[答案]:D22.以法治价值精神为指导,蕴含着公正,平等,民主,人权等法治理念,这体现的是法治思维的().A.正当性B.规范性C.逻辑性D.科学性[答案]:A23.法治思维认为,()是治国理政的基本依据,处理法律问题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A.宪法B.法律C.客观现实D.社会制度[答案]:B24.公共生活领域越扩大,对公共生活秩序的要求就().A.越低B.越高C.不变D.无关[答案]:B25.()主要是公民依法以游行,示威,结社,请愿等方式要求或实现合法权益的权利救济模式.A.政治救济B.社会救济C.自力救济D.行政救济第 4 页(共 17 页)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继续教育学院[答案]:A26.()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根本任务,国家权力以及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A.法律B.法治C.法规D.宪法[答案]:D27.()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A.刑法B.社会法C.经济法D.宪法[答案]:D28.在我国的法律体系中,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任务,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的组织及其职权的是().A.宪法B.民法C.刑法D.行政法[答案]:A29.()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对违反法律规定的行政人员所实施的法律制裁.A.行政处分B.行政制裁C.行政监督D.行政处罚[答案]:A30.()是指国家机关的权力必须受到法律的规制和约束,也就是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A.法律至上B.权力制约C.公平正义D.正当程序[答案]:B31.我国的国家宪法日事每年的 12 月()日.A.2B.3C.4D.5[答案]:C第 5 页(共 17 页)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继续教育学院32.()是指行为人因其犯罪行为所必须承担的由国家司法机关代表国家依法所确定的否定性法律后果.A.法律责任B.民事责任C.刑事责任D.行政责任[答案]:C33.价值观是一种().A.社会意识B.社会责任C.社会属性D.社会主体[答案]:A34.()决定了人生道路.A.人生目的B.人生价值C.人生态度D.人生理想[答案]:A35.君子成人之美,为善最乐,博施济众的优良传统体系体现了()的社会公德.A.文明礼貌B.助人为乐C.爱护公物D.保护环境[答案]:B36.科学的理想是人的主观能动性与()的一致性的反映.A.人的愿望B.人生目标C.社会发展客观趋势D.社会现实[答案]:C37.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句话出自().A.《论语》B.《孟子》C.《大学》D.《中庸》[答案]:B第 6 页(共 17 页)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继续教育学院38.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实现可能性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目标的向往与追求.它是().A.人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B.人们对祖国的高尚情感C.人对人生目的的根本看法D.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答案]:D39.理想之所以能够成为一种推动人们创造美好生活的巨大力量,就在于它不仅具有现实性,而且具有().A.具体性B.普遍性C.实践性D.预见性[答案]:D40.恋爱的双方在人格上是()的A.相互帮助B.相互支持C.独立D.相互联系[答案]:C41.马克思主义诞生于()世纪中叶.A.17B.18C.19D.20[答案]:C42.马克思主义认为,权利的产生,发展和实现,都必须以一定的()为基础.A.社会意识B.社会经济条件C.社会阶级分化D.社会结构[答案]:B43.马克思主义重视实践,以()世界为己任.A.认识B.理解C.反映D.改造[答案]:D第 7 页(共 17 页)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继续教育学院44.党的()明确提出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任务,强调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A.十六大B.十七大C.十八大D.十九大[答案]:C45.()是人才素质的灵魂.A.德B.智C.体D.美[答案]:A46.()是人的本质属性.A.自然属性B.社会属性C.天然属性D.先天属性[答案]:B47.人类道德的发展是一个()的历史过程.A.匀速上升B.匀速下降C.曲折上升D.曲折下降[答案]:C48.迄今为止,人类社会先后出现了道德发展的()种历史类型,如原始社会的道德,奴隶社会的道德,封建社会的道德等.A.4B.5C.6D.7[答案]:B49.()是人们通过道德教育和道德修养在道德认识,道德情操,道德意志,道德信念和道德行为等方面所达到的程度和水平.A.道德理想B.道德品质C.道德风尚D.道德境界[答案]:D第 8 页(共 17 页)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继续教育学院50.()阶段是人生发展的重要时期,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A.小学B.中学C.大学D.中年[答案]:C51.人生观包括人生目的,()和人生价值三个方面.A.人生理想B.人生境界C.人生品位D.人生态度[答案]:D52.对人为什么活着这一问题的回答,是人生观中()的主要内容.A.人生目的B.人生价值C.人生态度D.人生理想[答案]:A53.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这对我们的启示是().A.文化工作者是社会实践的主体B.任何时代的文化,都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C.文化创作的检验标准在于能否创新D.终身学习,才能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答案]:D54.()在社会道德建设中具有基础性作用.A.社会公德B.职业道德C.家庭美德D.个人品德[答案]:D55.()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A.家庭B.学校C.同伴D.工作单位[答案]:A56.理想必须通过()实践才能转变为现实.第 9 页(共 17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