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22]发展心理学答案

发布时间:2023-07-12 09:07:43浏览次数:41
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课程考试试题卷类别:网教 专业:初等教育 课程名称【编号】:发展心理学【9022】 A 卷大作业 满分:100 分温馨提醒:至少选择 2 题做答,写清楚序号,按照要求提交。论述题。共 5 题,选择 2 题做答,每题 50 分。1.怎么理解发展心理学的含义?举例阐述。答:发展心理学,日语作发达心理学,是心理学的分支之一。主要是研究人类成长发展过程的心理转变。这当中包括了儿童的心理与成人的差异、儿童的心理发展过程,以及当儿童有心理障碍时应当如何处理。过去的学者把儿童心理学等同于发展心理学,原因是当时人类的平均寿命都不超过50 岁,很多人在 30-40 岁期间因为战乱或疾病而离世。根据约翰· 桑托洛克(Santrock,2004)的理论,在当时的心理学家的角度来看,一般人的心理发展在成年以后就不再改变。所以,当时的发展心理学只着重儿童的心理发展。不过,随着人类的平均寿命增长,以及社会变得复杂化,心理学家开始发现人类在成年以后,心理状况亦会继续发展。所以有关成年人及老年人心理发展的研究开始如雨后春荀的发表。之后,不少人开始以整全的角度来观看人生的心理发展,成为了今日的毕生发展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研究个体一生的心理发展。在这个生命全程的心理发展研究中,主要涉及两个问题:一是心理发展原理或规律的理论问题,另一则是个体发展各年龄阶段的心理特征问题。以生理发展作为划分标准:例如柏曼以内分泌腺作为分期标准,如胸腺时期(幼年时期)、松果腺时期(童年时期)、性腺时期(青年时期)、内分泌的全盛期(成年时期)和内分泌缺乏时期(老年期)。以智力发展作为划分标准:例如皮亚杰以思维发展为基础,他把出生到成熟的心理发展分为:感觉运动阶段(或感觉动作期,0-2 岁);前运算阶段(或前运思期,2-7岁);具体运算阶段(或具体运思期,7-12 岁);形式运算阶段(或形式运思期 12-15岁)。以个性发展特征为划分标准:例如艾里克森以人格发展为基础,人的心理发展可分- 1 - 为:信任感对怀疑感(0-2 岁);自主性对羞怯或疑虑(2-4 岁);主动感对内疚(4-7岁);勤奋感对自卑感(7-12 岁);同一感对同一混乱感(12-18 岁);亲密感对孤独感(18-25 岁);繁殖感对停滞感(25-50 岁);完善感对失望(老年期)。以活动特点为划分标准:例如艾里康宁和达维多夫把心理的初步成熟的心理发展分为:直接的情绪性交往活动(0-1 岁);操弄实物活动(1-3 岁);游戏活动(3-7 岁)基木的学习活动(7-11 岁);社会有益活动(11-15 岁);专业的学习活动(15-18岁)。2.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射理论及强化原理,举例分析强化。答: (1) 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强调塑造、强化与消退、及时强化等原则。他认为强化作用是行为塑造的基础。行为是由伴随它的强化刺激所控制的。另外,强化在行为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没有强化,行为就会消退,即得不到强化的行为是易于消退的。并且强化一定要及时。  (2) 斯金纳把强化分为积极强化和消极强化两种,但他们的作用效果都是增进反应的概率。积极强化是由于一种刺激的加入,增进了一个操作反应发生的概率;消极强化是由于一种刺激的排除,而增加了某一操作反应发生的概率。斯金纳提倡以消退代替惩罚,强调强化的积极作用。(3) 例如,通过逐步强化可以塑造儿童的良好行为,通过消退则可以消除儿童的不良行为。比如小孩的许多无理取闹的行为,实际上是学习的结果。因为他们通过哭闹能得到诸如玩具、冷饮等强化物,为了矫正这种行为,就不应该再给予强化,所以不去强化而去淡化就可以消除不正确行为。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应多用积极强化的手段,来塑造学生的良性行为,用不予强化的方法来消除消极行为,而慎重对待惩罚。- 2 -
文档格式: docx,价格: 5下载文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