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经济周期理论

发布时间:2023-05-14 09:05:03浏览次数:118
简述经济周期理论摘要:经济周期理论是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宏观经济学领域兴起的最引人瞩目的研究成果,该理论不同于凯恩斯主义及其它流派的经济周期理论,而是将技术冲击等外部因素作为周期变动的根本原因,并提出了自己的传导机制,为研究宏观经济提供了一个全新视角。同时该理论的主要内容也对我国经济波动及增长研究起着一定的启示作用。关键词:经济周期;技术冲击;我国经济经济周期是西方宏观经济学研究的一个中心问题。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让人们对经济周期有了新的认识,自此,以政府干预为主的政策建议主张在一段时间内,对调节一国国民经济的波动占据了主要的位置,也发挥了其应有的作用。但是人们对于经济周期的认识却远没有停止下来,特别是当经济中出现了一些特殊情况的时候更是会增加人们对经济以及经济周期的研究和分析。比如 20 世纪 70 年代石油危机所引发的“高失业,高通胀”局面,凯恩斯主义和货币主义等流派都不能很好地解释这其中的原因,从而也就无法对其做出恰当的反应。因此其它类型和研究视角的周期理论也就应运而生,经济周期理论(Real Business Cycle Theory)便是其中之一。它与传统的凯恩斯主义和货币主义最大的不同点在于,该理论认为货币供给冲击并不是经济波动的传导机制和主导原因,不会导致就业和收入的波动,经济波动主要原因在于实际冲击 。经济周期代表人物是诺贝尔奖得主芬恩•基德兰德和爱德华•普雷斯科特。该周期理论的研究对于深入了解和掌握经济周期变动,分析现今国际复杂经济环境和加快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体制有着一定的参考价值。一、对经济周期理论的简介经济周期理论把对于经济波动的解释建立在了古典经济学的假设之上,即市场上各方经济主体是完全理性的,都是追求效用或者利益最大化;市场主体预期是理性的,不存在信息不对称的影响;完全的价格伸缩性,或者说市场出清;不存在非自愿失业,就业变动仅仅是人们对于工作时间的自愿选择变化;货币中性。与其他经济周期理论不同,经济周期理论认为经济运行中存在的自然产出率并不稳定,经济波动的本质来源于产出率自身的变动,从而引起价格、就业、产出等一系列宏观经济变量的波动。名称中的“实际(Real)”是说明短期的经济波动不是来自于货币供给和物价水平等名义变量,而是由于自然产出率自身的变动。二、经济周期理论对我国经济的启示作用(一) 经济周期理论对我国经济的启示经济周期理论通过对成熟市场经济国家经济变动的分析,为人们提供了一个看待经济周期波动的新视角,它从供给角度解释了经济波动原因,从而有别于凯恩斯主义各学派、自由主义学派以及预期理论从需求的角度分析经济波动的方法。它其中所表达的思想对于深入了解和掌握世界经济周期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主要体现在技术冲击上面:这里的技术主要是指具有技术性的一系列专项的技巧和技能等,比如信息技术、制造技术、开采技术等。这些技术都包含在了经济周期理论所重视的技术冲击里面,而且这些狭义的技术对生产函数的作用是直接的、明显的,它们的作用也只有在生产上才能得到体现。一般来讲,技术对于 经济的意义在于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单位产出成本,降低边际效益递减规律的作用。因此,对于技术因素的重视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技术进步在多大程度上对经济产生影响以及产生怎样的影响,可以使我们掌握技术因素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应有作用。从经济周期理论提供的信息来看,要想在经济中保持增长,那么不断地加速技术进步是一个关键因素,因为经济的衰退就是在于技术的落后或回归,要想在一个经济周期中实现更长的高增长时期,那么技术进步也就是不可避免的了。一些国家的发展经历也说明了这个问题,如韩国在经历了 1997 年金融危机以后,本国经济受到严重的打击,国民经济也受到严重的衰退,然而经过短短一年多的努力,就将经济恢复到了危机前的水平,其中的根本原因就是技术实力的加强特别是科技实力具有的强大优势。因此,从经济周期理论以及现实的经验中我们可以看到,技术进步、科技创新作为推动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对于一国国民经济的影响确实是越来越大。目前正处于全球经济低迷、市场萎缩、保护主义上升的外部环境中,我国经济发展也处于关键时期,长期、稳定地促进我国经济可持续增长更是重中之重。一方面来说,要重视技术进步对于产业结构调整的作用,尽可能发挥其正向作用,产业结构调整方向应符合我国经济增长方式需求,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由劳动密集型向科学技术密集型转变,由高耗能产业向节能型产业转变,另一方面来说,不断完善科技创新制度 ,强化国家科技力量,支持市场各方经济主体加大科技投入、提高科技创新绩效,鼓励高校科技创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机制,也是题中应有之义。因此,对于我国而言,关注技术进步因素、重视科技创新是发展经济的必然之举。 (二)经济周期理论在我国运用的局限性从严格意义上来说,经济周期理论的前提条件,如完善的市场、完全竞争市场,都是不存在的,所以在具体的应用上,该理论的发挥还是会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同时,经济周期理论认为经济周期波动的原因仅仅是由于供给方面造成的,完全忽略需求方面的影响,对于解释我国经济发展现实问题似乎力有不逮。我国经济发展正处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市场发育还不充分、体系还不够健全,市场与政府之间的关系还未完全理顺,在这样的情况下,任何一项经济制度的改变,比如产权制度的完善、市场准入机制调整、社会保障体系的健全,都将会使得市场主体中的理性人对自身消费或者储蓄的行为作出新的调整,从而影响到市场需求,继而影响市场波动。对于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而言,大的政策变动并不常见,而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本身就是处于不断完善的过程中,因此也限制了经济周期理论在发展中国家的应用。综上所述,经济周期理论把技术冲击对于宏观经济周期的影响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观察视角,不管是从历史发展进程,还是未来发展趋势来看,技术对经济影响的程度和范围都越来越大。我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也需要对此加以特别注意,需要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对科技创新和推广上面,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如智能制造、新材料等产业,将科技创新作为提高经济发展质量的有力推手。参考文献:[1]真实经济周期理论对大萧条的重新解释[J]. 郭冠清. 经济学动态. 2021(09)[2]经济周期理论对中国经济的启示[J]. 张晨.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20(03) [3]收入差距与中国经济周期波动以马克思经济周期理论为基础的分析[J]. 徐敏,崔燕,李冬. 生产力研究. 2020(12)
文档格式: doc,价格: 3下载文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