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待方言我们应当采取什么态度
发布时间:2023-06-02 10:06:55浏览次数:27对待方言我们应当采取什么态度 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多语言、多文种的大国,有 56 个民族,80 种以上语言。汉语是我国汉民族的共同语。在汉民族共同语一汉语这一大框架之内,又细分了不同的方言区。方言,是一种语言中跟标准语有区别,主要用在口语上或口头上的地区性或区域性的语言变体。我国从 1955 年 10 月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大力推广普通话, 将近 60 年过去了, 普通话的普及程度得到了很显著的提高。与此同时, 汉语方言的发展却不十分乐观。随着城市化的推进, 汉语方言呈现出一种逐渐弱化的趋势, 部分地方的方言被粗俗的恶搞, 其也在一定程度上冲淡了汉语方言的纯粹性。因此,我们有必要理清普通话和方言的历史,才能更好地普及普通话,保护方言。 一、普通话与方言的发展历程与趋势 (一)普通话的发展历程与趋势 我国 1954 年明确将推广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写进宪法。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第一次确立了普通话和规范汉字是我国通用语言文字的法律地位。迄今为止,我国在推广普通话工作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有 6 亿多人口掌握了普通话。但是,推广普通话工作仍然任重而道远。普通话的推广顺应了社会的发展潮流。 (二)方言的发展历程与趋势 方言是一个地域人们的交流工具,承担着一定地域人们交流情感、传递信息的重任。方言迅速变化向普通话靠拢,要及时调查记录,为后世保存当前方言的实况,以便为汉语史研究提供资料。在国家提倡推广普通话的背景下,方言的发展受到了冲击。普通话和方言的共同发展不但能更加完善和普及
普通话,也可以延续方言这一文化传统。“我们对方言已经越来越陌生了。在这一切都被简化, 被缩减的时代, 要走入一个方言的世界谈何容易”。因此, 在当今保护世界语言文化多样性的大背景下, 加强汉语方言文化遗产的保护, 不仅必要, 而且势在必行。 二、汉语方言与普通话的关系 汉语方言与普通话的关系是一种多样化与主体化的辩证统一。推广普通话并不意味着统一中国的语言, 更不是语言一体化。一体化必然要损害多样性, 一体化必然要损害弱势群体的利益,。推广普通话, 不管是对于方言地区而言, 还是对于民族语言地区而言,都是在保留其自身语言基础上赋予其的另一种语言能力。这绝不是取代其自身语言, 而是增强其另一种语言能力的过程。推广普通话是为了无障碍的交流, 是在其之外增加了一种工具、一种能力、一种功能。普通话与方言和民族语的使用范围有明确的界定, 功能域的区分是非常清楚的, 不存在用普通话取代方言和民族语的问题。因此, 推广普通话不是一种语言一体化的过程, 而是将普通话推广到方言地区, 使其能够全国通用, 从而为各地区、各民族之间提供交流的便利。这也就要求我们要充分发挥我们的主观能动性将处理好汉语方言与普通话的辩证统一的关系, 使两者进入一种动态和谐的状态。动态和谐体现为语言生活的主体化和多样化。 三、汉语方言的保护 近年来, 关于方言之存废, 学界一直争论不断。但有一点, 人们的认识已渐趋一致, 即: 随着半个多世纪普通话的强势推广及时代的迅速发展, 方言的使用范围在不断缩小, 局部地区方言式微, 有的已濒临消亡。因而, 方言的生存现状及其保护问题再一次引起人们的关注。 (一) 汉语方言的现状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多语言、多方言的国家, 共有 80 余种民族语言, 30 余种文字, 而拥有 1 0 亿多人口的汉民族在长期生产生活中也形成了北方方言、吴语、湘语、赣语、粤语、闽语和客家话等七大方言,还有许多数不清的次方言和地方土语。以纷繁多样的多民族语言和方言为依据的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异彩纷呈, 形成了多元统一的中华文化。由于我国地域辽阔, 方言间存在巨大差异, 给人们交流带来极大不便。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口的频繁流动, 方言不便交流的弊端日益显现出来。正是在这种背景下, 建国不久, 国家制定了推广普通话政策。推广普通话成为我国的基本国策, 经过半个世纪的努力, 推普工作取得巨大成效。如今, 普通话已成为我国有史以来普及程度最高的民族语言。在普通话得到大力推广的同时, 方言的使用人数在持续减少, 方言的话语权不断被削弱。汉语方言特征消失速度加快、濒危方言进一步濒危的情势越来越严峻。濒危方言一旦被其他强势方言完全替代, 也就意味着自己在汉语方言中彻底消失。方言一旦趋于濒危、消失, 情势将不可逆转。因此, 及时采取方言保护措施, 全面准确地保存相关方言资料信息, 无疑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情。 (二)汉语方言的保护措施 方言是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是促进人们情感交流的重要精神纽带, 是古汉语研究的重要资料, 也是文学创作中体现地域特色及语言生动的重要因素和汉语新词汇的重要来源, 而方言却不同程度地开始衰落, 保护方言已成为一种必然。保护方言, 可以从国家政策、增加方言类节目和教学、多种手段收集整理方言材料等方面进行。 1、 充分发挥国家语言政策的引导作用语言政策将会对一个民族的语言观念发挥指导性的作用, 因此语言政策应全面引导大众的言语观念。普通话是民族共同语, 必须大力推广, 但我们在推广普通话的
同时, 要引导大众正确对待自身的方言语种,要能够认识到方言不可取代的作用和其特殊的价值, 纠正大众认为方言比较粗俗的错误认识, 从各方面协调普通话与方言的动态和谐发展。 2、 举办方言类节目和开展方言教学 广播电视应利用自身的节目优势, 开办一定数量的方言节目, 和普通话共同发展, 形成方言区域特色。此外, 各方言区还应频繁开展方言文化节目, 提高方言的“知名度”, 在不影响国家推普计划的前提下, 形成该区域的区域言语特色, 以此来弥补方言区域性被打破的缺陷。方言频道和节目必须使用纯正标准方言, 不宜使用半普半方的语言或地方普通话。这样一方面对推普毫无益处, 一方面也导致方言的流失。同时,在一些主要方言的代表性地区, 开设本地方言教学, 开办方言培训班,并将方言教学与当地传统文化艺术欣赏结合起来, 使方言得到系统的教育化传承。 3、多种手段收集整理方言材料 田野调查是当今收集方言材料最常用的一种方法, 方言学者通过此法获得的方言材料最多, 发表的研究成果也最多。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数码产品进入千家万户。人们利用数码电子设备记录方言的条件越来越优越, 因此, 利用数码技术录制方言, 就成了方言保护的一种重要方式。田野调查, 书面记录, 优点是简便易行, 缺点是不能完全、具体地复现汉语方言的原貌; 数码录音可以弥补书面记录的不足, 但在收集方言材料的实施过程中, 相对比较麻烦, 不容易操作。这也就要求方言学者能够机动灵活的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方法进行方言材料的搜集整理。 综上所述,方言和普通话是存在一定差异的地域性语言变体。由于方言之间差别巨大,给人际交流带来了诸多不便。因此,大力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是必要的。但普通话和方言并不是对立的关系,
而是平等的语言交流方式。方言往往是一个地方历史文化的象征,在大力推广普通话的背景下,注重对方言的研究、保护和传承是必不可少的。应采取地方媒体宣传、保护地方艺术及开展方言学术研究等措施保护方言,促进双语文化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