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大作业[0615]《国际金融》答案

发布时间:2023-07-23 09:07:34浏览次数:55
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课程考试试题卷类别: 网教 专业:市场营销,金融学 课程名称【编号】: 国际金融 【0615】 A 卷大作业 满分:100 分 论述题(每题 25 分,五选四)1、外汇风险的转嫁方法答:外汇风险的转嫁是在经济交易发生后,采取一定措施把风险转嫁出去。(1)采取货币保值措施由于外汇风险产生于货币汇率,即货币对外价值的变动,因此,可主动采取各种措施对货币保值,以消除风险。一般可通过远期外汇交易、掉期交易、外汇期货交易、外汇期权交易达到货币保值的目的。远期外汇交易广泛应用于进出口贸易、国际短期投资和借款中的货币保值;掉期交易常用于短期投资或短期借贷业务的外汇风险防范;外汇期权交易在避免外汇风险方面比远期外汇交易和外汇期货交易显然更为灵活,但其成本也较高。除上述几种外汇交易之外,还可利用货币市场保值、超前或滞后收付外汇、货币保值条款等方法达到货币保值目的。(2)货币互换交易 货币互换交易((currency swap),适用于中长期借贷或筹资业务的外汇风险转移。较常见的为固定利率的两种货币的债务互换(debt swap)。这种交易是两个独立的筹资者,利用各自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筹资的相对优势,以固定利率筹措到一笔到期日和计息方法相同,但币种不同的资金,然后,通过中介人(通常是银行)签订货币互换协议,调换所借债务的货币种类,按期以对方借进的货币还本付息。货币互换一般- 1 - 以即期汇率为基础,两种互换货币之间存在的利差,则按利息平价原理,由资金借入利率较低者向资金借入利率较高者定期贴补。进行货币互换交易的目的是避免外汇风险,降低筹资成本。2、纸币流通条件下汇率的决定和变动答:(1)、汇率的决定(10 分)购买力平价,根据两国货币所能购买的商品、劳务量确定的兑换比率。政府的宏观财政、货币政策所引起的货币供给量变动,通货膨胀率变动,对购买力平价有重要影响。(2)、汇率的变动(15 分)汇率变动由外汇供求关系决定,供不应求上涨,供过于求下跌。导致供求关系变化的因素很多,可以归为四类。国际贸易:顺差国货币供不应求,汇价上涨。国际资本流动:流入国货币供不应求,汇价上涨。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包括调整国内货币供给量的政策,汇率调节政策和措施。利率水平:分为即期市场和远期市场影响。 即期市场,本币利率水平较高引起套利资金大量流入,本币供不应求,汇率上涨。 远期市场,套利资金配合掉期交易,在远期外汇市场卖出存款本利和,本币供过于求,汇率下跌。所以有高利率国家货币远期汇率趋跌,低利率国家货币远期汇率趋涨。3、一国货币贬值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答:一国货币汇率下跌有利于出口,不利于进口。需满足马歇尔—勒纳条件,即进出口需求价格弹性之和必须大于 1。还存在 J 曲线效应,J 曲线表明,货币贬值后,刚开始一段时间贸易收支会恶化,经过一段时间贸易收支才会转为顺差。- 2 - 4、欧洲货币市场的经营特点答:交易的批发性。自由经营与激烈竞争。独特的利率结构与灵活的经营方式。银行同业往来交易规模大。中、长期信贷具有“借短放长”性质,存在较大的利率风险与流动性风险。5、交易风险的类别和防范方法答:交易风险主要产生于以下两个方面:(1)以远期付款为条件的商品或劳务进出口。一般情况下,进出口商以外币成交一笔进出口交易,往往一定时期后才予以结账,因此:出口商承受着出口收入的外汇汇率下跌的风险。进口商将承受支付进口货款的外汇汇率上升的风险。(2)以外币计价的国际投资和国际借贷活动。国际投资期间,外汇汇率下跌,投资者的本息收入会下降。国际借贷中,借、用、还外汇不统一,存在用、还外汇汇率上涨风险。防范方法主要有:(1)选择好进口贸易的计价结算货币进出口货币一致;用本币计价结算;争取收硬付软,不行则实行软硬搭配。(2)使用货币保值条款。(3)采用多样化策略。- 3 -
文档格式: docx,价格: 5下载文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