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1133]《植物保护学》答案
发布时间:2023-07-19 10:07:29浏览次数:51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课程考试试题卷类别:网教 专业: 农学 课程名称【编号】:植物保护学 【1133】 A 卷大作业 满分:100 分 本试卷分昆虫学和植物病理学两个部分,共有 5 个问答题,每题 20 分。一、昆虫学部分(共 3 题,每题 20 分)1、昆虫是地球上数量最为庞大的一个动物类群,几乎占动物界已知种类的 2/3,昆虫如此繁盛的原因是什么?昆虫纲所具有的基本特征有哪些?答:(一)昆虫繁盛的原因:(1)有翅能飞:昆虫是无脊椎动物中惟一有翅的一类,也是最早具有翅的一个类群,飞翔能力的获得给昆虫在觅食、求偶、避敌、扩散等方面带来极大的好处。(2)繁殖能力强,昆虫的生殖方式多样,特别是社会性与孤雌生殖的昆虫的生殖力更强,这是昆虫种群繁盛的基础。(3)体小势优:体小,仅少量的食物即能满足其生长与繁殖的营养需求,且在生存空间、避敌、顺风迁飞等方面具有优势。(4)取食器官多样化:不同类群的昆虫具有不同类型的口器,一方面避免了对食物的竞争,同时部分程度地改善了昆虫与取食对象的关系。(5)具有变态与发育阶段性:大部分昆虫为全变态,其幼期与成虫期个体在生境和食性上差别很大,避免了同种或同类昆虫在空间与食物等方面的需求矛盾。(6)适应能力强:对温度、饥饿、药剂等胁迫环境,昆虫均具有很强的适应力,且其生活周期短,比较容易把对对种群有益的突变保存下来。同时,有些昆虫具有休眠或滞育的特性,以抵挡不良的环境条件。(二)昆虫纲具有的基本特征:(1)体躯由若干环节组成,集合成头、胸、腹 3 个体段;(2)头部是取食和感觉的中心,具有口器和触角,通常还有复眼和单眼;(3)胸部是运动和支撑的中心,成虫具有 3 对足,一般还有两对翅;(4)腹部是生殖与代谢的中心,包括生殖系统和内脏,无行走附肢;(5)昆虫从卵孵化出来,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通常要经过一系列显著的内部及外部体态上变化,才能转变为性成熟的成虫。2、请阐述昆虫翅的“三缘三角”,并列举昆虫翅的变异类型及其代表昆虫(要明确翅次序)?答:翅的“三缘三角”:昆虫的翅通常成三角形,具有三缘和三角.翅展开时,靠近头部的一边称为前缘,靠近尾部的一边称后缘或内缘,前缘和后缘相夹的一边称外缘。由这三边- 11 -
所形成的角,即前缘与后缘的夹角称为肩角,前缘与外缘的夹角称为顶角.外缘与后缘的夹角称为臀角. 翅的变异类型主要有 8 钟:(1)膜翅:翅膜质透明,翅脉明显.如蚜虫、蜂类等;(2)鳞翅:翅膜质,翅面上有一层鳞片.如蛾、蝶的翅;(3)毛翅:翅膜质,翅面密生细毛.如石蛾的翅 ;(4)缨翅:翅膜质,狭长,边缘着生很多细长的缨毛.如蓟 马的翅;(5)覆翅:翅质加厚成革质,半透明,仍然保留翅脉,兼有 飞翔和保护的作用.如蝗虫蝼蛄、蟋蟀的翅膀;(6)鞘翅:翅角质坚硬,翅脉消失,仅有保护身体的作用;如金龟甲、叶甲、天牛等甲虫的前翅;(7)半鞘翅:翅的基半部为革质,端半部为膜质.如蝽的前翅;(8)棒翅:翅退化成很小的棍棒状,飞翔时用以平衡身体.如蚊、蝇的后翅。3、昆虫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需经历变态现象,常见的变态有完全变态和不完全变态两类,试简述两种变态类型的差异。答:完全变态类昆虫有卵、幼虫、蛹、成虫 4 个发育阶段,其中幼虫和成虫习性、形态等差异常常较大,幼期翅芽常内生;不完全变态昆虫有卵、若虫(稚虫)和成虫 3个发育阶段,其中若虫(稚虫)和成虫生活习性等相近,幼期翅芽常外生。二、植物病理学部分(共 2 题,每题 20 分)1、植物病害的防治措施按照原理有哪些?每一类列举 2~3 种具体的办法。答:(1)回避:选用无病繁殖材料、采用防病栽培技术;(2)杜绝:植物检疫、排除传病昆虫介体、种子和无性繁殖材料的除害处理;(3)铲除:生物防治、拔除病株、土壤消毒;(4)保护:保护性药剂防治、防治传病介体;(5)抵抗:选育和利用具有小种专化抗病性的品种、利用化学免疫和栽培(生理)免疫;(6)治疗:化学治疗、热力治疗。2、简述植物病毒病害和细菌病害的主要特征。答:(1)病毒病害:只有病状无病征。典型症状有花叶、黄化、皱缩、环斑、矮缩等;同时在电子显微镜下可观察到病毒的颗粒,有些病毒可形成特殊的内含体。(2)细菌病害:大多数细菌病害的症状有一定特点,初期病部呈水渍状或油渍状,半透明,病斑上菌脓- 21 -
外溢。常见的症状有斑点、腐烂、萎焉和肿瘤。- 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