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法治天地(第01期)-2020中考道德与法治真题分项汇编(解析版)
发布时间:2025-09-15 08:09:30浏览次数:4专题 08 走进法治天地考点 1 法律在我们身边 1.(2020 江苏省淮安市)2020 年 5 月 28 日,被称为“社会生活百科全书”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由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表决通过。这体现了A.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B.我国已经形成了完整的法律体系C.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D.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法律的特征。题干表明《中华人民民法典》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故 A 符合题意,CD 也是法律的特征,但与题意国家制定或认可无关;选项 B“已经形成了”说法错误。故选 A。2.(2020 山东省济宁市)右侧图片警示我们要①学习法律,知道违法行为要承担刑事责任②胆大心细,抛物时要看清是否有行人③依法办事,养成尊法守法用法的习惯④珍视生命,不做危害他人生命安全的事A.①③④ B.①④ C.③④ D.②③④【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运用能力。根据漫画中文字,“故意高空抛物将按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故意伤害罪或故意杀人罪论处”,说明高空抛物现象不仅是不文明的行为,会妨害社会公共安全,侵害他人的生命健康,而且会触犯法律,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因此我们要树立生命至上的观念,敬畏生命、珍视生命,不做危害他人生命安全的事,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的意识,学会依法办事,依法自律,所以③④说法符合题意,②说法错误。违法行为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犯罪要承担刑事责任,①说法错误。故本题选择 C。3.(2020 重庆市)2019 年 12 月,某视频平台对自制热播刷开启“付费超前点播”。该平台黄金VIP 会员吴某认为,“付费超前点播”服务模式违约,变相侵害了他“热剧抢先看”的会员权益,于是将该平台诉至法院。2020 年 6 月,法院审理认为,“付费超前点播”损害了吴某已有权益,判决该平台败诉,并赔偿吴某相关损失。对此,认识正确的是A.该平台侵犯了吴某的人身自由B.法院的判决维护了吴某的物质帮助权C.该平台应停止侵害,依法规范自身行为D.该平台损害吴某权益的行为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法律保障生活。人身自由也称“身体自由”,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之一。指公民在法律规定范围内,人身和行动完全受自己支配,有不受非法拘禁、逮捕、搜査和侵害的自由。题干中吴某的人身自由并没有受到侵犯,A 不选;物质帮助权是指公民因丧失劳动能力而不能获得必要的物质生活资料时,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生活保障,享受集体福利的权利,与题干无关,B 不选;法院
审理认为,“付费超前点播”损害了吴某已有权益,所以该平台应停止侵害,依法规范自身行为,C 正确。该平台损害吴某权益的行为,对社会的危害性一般,所以该平台受到了民事制裁,D 不选;本题正确答案是 C。4.(2020 湖北省咸宁市)2020 年全国人大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被誉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该法典不仅对小区物业管理问题作出了回应,也对人工智能等高科技带来的一些个人隐私的保护问题予以了回应。这说明法律作为________的调节器,不仅服务于人们当前的生活,而且指导人们未来的生活。A.国家关系 B.社会关系C.阶级关系 D.人际关系【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有关法律的相关知识。2020 年全国人大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被誉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该法典不仅对小区物业管理问题作出了回应,也对人工智能等高科技带来的一些个人隐私的保护问题予以了回应。这说明法律作为社会关系的调节器,不仅服务于人们当前的生活,而且指导人们未来的生活。B 选项表述正确。ACD 选项不选,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是用来统治国家、管理社会的工具,也是调整社会关系、判断是非曲直,处理矛盾和纠纷的标尺。综上所述,选 B。5.(2020 湖北省黄冈市)2019 年 10 月 26 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举行分组会议审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修订草案)》《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修订草案)》。此次未成年人保护法修订堪称大修,新增“网络保护”“政府保护”两章,条文从 72 条新增至 130 条。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大修①可以保证未成年人不再受到伤害②说明我国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③表明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④是坚持立良法的具体表现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未成年人保护的相关知识。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大修是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保障,但不能保证未成年人不再受到伤害,①错误。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举行分组会议审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修订草案)》《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修订草案)》说明我国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②正确。未成年人保护法修订堪称大修,新增“网络保护”“政府保护”两章,条文从 72 条新增至 130 条表明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③正确。新增“网络保护”“政府保护”两章,是坚持立良法的具体表现,④正确。故本题正确答案选 D。6.(2020 湖北省宜昌市)2020 年 5 月 28 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自 2021 年 1 月 1 日起施行。制定和颁布该法典的过程说明A.法律具有规范和保护的作用B.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C.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D.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答案】C【解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法律特征的认识,题文中在全国人大上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表明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认可,ABD 观点虽然正确,但与题文主旨不符,所以正确答案选 C。7.(2020 湖南省益阳市)2020 年 5 月 28 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其中被称为“好人法”的第 184 条规定:“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民法典》的这一规定有利于①传递社会正能量②完善我国的法律体系③公民行使监督权④调整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答案】D【解析】法律具有规范和保护作用。社会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和谐发展的基本要求和目标,也是一个文明社会进步的标志。社会中存在很多好心人帮助他人而受冤的事例,因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善意救助者责任豁免规则,传递了社会正能量,旨在鼓励人们救死扶伤、助人为乐、匡扶正义,其更为实在的意义在于保障了见义勇为人的合法权益,让更多的人加入到好心人的行列中,有利于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调整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进一步完善我国的法律体系,所以①②④是正确的选项;③选项与题意无关,题中未涉及监督权,排除。故选:D。8.(2020 湖南省株洲市)现实中因救人反被告的事件偶有发生,“扶不扶”“救不救”一度困扰公众。民法典明确了侵权人和受益人的各自责任,同时也明确了见义勇为者依法不承担民事责任,有助于解决“英雄流血又流泪”的问题。上述材料表明A.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认可B.法律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C.法律规范着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保护着我们的生活D.法律规定与道德要求都是一样的【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有关法律的相关知识。现实中因救人反被告的事件偶有发生,“扶不扶”“救不救”一度困扰公众。民法典明确了侵权人和受益人的各自责任,同时也明确了见义勇为者依法不承担民事责任,有助于解决“英雄流血又流泪”的问题。上述材料表明法律规范着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保护着我们的生活。C 选项表述正确。AB 选项在题文中没有体现,题文侧重强调法律规范成员行为,保障我们的生活。D 选项表述错误,法律规定与道德要求是不一样的,法律规定带有强制性,道德要求不带有强制性。综上所述,选 C。9.(2020 湖南省湘西)某村民住宅经常被小偷“光临”,财物损失很大,一气之下,他在院墙上私自拉设了电网。一天晚上,又一次“光临”的小偷不幸被电网严重击伤,该村民为此承担了刑事责任。此案告诉我们A.维护合法权益,必须正确运用合法手段B.群众利益高于一切,可以采用一切手段加以维护C.私人财产不受国家法律保护D.法律对小偷没有约束力【答案】A【解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依法维权的认识,根据所学,当我们的合法权益受到非法侵害时,我们哟啊学会勇于法律受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A 观点正确;B“一切手段”的观点绝对化,是错误的;C 观点错误,我国法律保护公民个人合法私有财产;D 观点错误,我国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所以正确答案选 A。考点 2 法律伴我们成长 1.(2020 湖北省鄂州市)保护未成年人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如图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
A.家庭保护 B.学校保护 C.社会保护 D.司法保护【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未成年人保护的相关知识。j 家庭保护的实施主体为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在漫画中没有体现,A 错误。学校保护的实施主体为学校等教育机构,在材料中没有体现,B 错误。漫画中侵犯未成年人权益被罚款 2000 元,体现了对于未成年人的社会保护,C 正确。司法保护的实施主体为公检法等机构,在材料中没有体现,D 错误。故本题正确答案选 C。2.(2020 湖南省益阳市)2020 年 2 月,益阳市教育局颁布了《益阳市 2020 年春季疫情防控中小学“停课不停学”工作实施方案》。方案要求各级各类学校确保“停课不停学”工作落到实处;各学校结合本校自身特点,形成灵活课程表,推送给学生自主点播学习。这样做①有利于消除学生的学习压力③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社会保护③有助于保障学生的受教育权④有利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未成年人保护的相关知识。形成灵活课程表,推送给学生自主点播学习。这样做有利于减轻而非消除学生的学习压力,①错误。益阳市教育局颁布了《益阳市 2020 年春季疫情防控中小学“停课不停学”工作实施方案》,这一举措属于社会保护,②正确。“停课不停学”有助于保障学生的受教育权,③正确。学生自主点播学习有利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④正确。故本题正确答案选 C。3.(2020 安徽)我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规定未成年人不得有“旷课、夜不归宿”等不良行为;规定未成年人“参与赌博,屡教不改”等属于严重不良行为。未成年人沾染上这些行为①不利于自身的健康发展②给家庭、社会造成一定危害③容易走向违法犯罪道路④会触犯刑法,受到刑罚处罚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答案】A【解析】未成年人沾染上不良行为,不利于自身的健康发展,容易走向违法犯罪道路,对家庭和社会而言,会造成一定危害,①②③说法正确。④错误,犯罪行为才会触犯刑法,受到刑罚处罚。故选 A。4.(2020 贵州省黔西南州)2020 年 4 月 27 日是某初级中学复课的第一天。一大早,学校的领导、老师就到校门口迎接同学们,警察、保安也早早到位,维持校门口的秩序。这体现了对来成年人的A.家庭保护、学校保护 B.学校保护、社会保护C.社会保护、司法保护 D.家庭保护、司法保护【答案】B【解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的认识,根据所学,为了保护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我国对未成年人设置了家庭保护、社会保护、学校保护和司法保护。题文中老师和学校领导体现了学校保护;警察和保安体现了社会保护,所以排除 ACD,正确答案选 B。5.(2020 湖南省邵阳市)常见的自然灾害包括①气象灾害 ② 地质灾害③流行疾病 ④ 金融风暴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提高自救自护意识和能力,难度较低。根据题干、结合所学可知,在生活中,我们会面对一些客观存在的、非人力可抗拒的自然灾害,或一些人为灾难,我们需要增强安全意识、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安全防范能力,掌握一些基本的自救自护方法,据此①②属于自然灾害。③④不属于客观存在的、非人力可抗拒的自然灾害,排除。故本题选择 A。
6.(2020 湖南省邵阳市)我们的社会生活很美好,但有时候会遇到一些上当受骗的现象。要防止上当受骗,我们需要①听信周边“好心人”的劝说②占点小便宜,见好就收③克服自己贪小便宜的念头④注意防范主动接近自己的陌生人。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防范侵害保护自己。要防止上当受骗,就要学会保护自己,提高警惕,注意防范主动接近自己的陌生人,同时克服自己贪小便宜的念头,③④是正确的。①是错误的,听信周边“好心人”的劝说,这个好心人可能有自己的目的,排除。②是错误的,小便宜不能占,这可能是坏人的陷阱,排除。故本题选 D。(2020 湖南省湘潭市)从花光自己的压岁钱,到转走父母银行卡内的积蓄,再到偷盗或抢劫他人财物……近年来一些未成年人因游戏充值和为主播打赏花费家长“巨款”,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新闻屡见不鲜。据此完成下面小题7.(2020 湖南省湘潭市)上述新闻案件警示青少年A.参与任何游戏或直播活动,都会要受到法律的制裁B.违法就是犯罪,要学会自觉抵制生活中的不良诱惑C.要分清是非和对错,杜绝不良行为,远离违法犯罪D.把握违法与犯罪的界限,做到小错不断,大错不犯【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遵守网络规则。我们要提高媒介素养,积极利用互联网获取新知、促进沟通、完善自我;要学会“信息节食”,要学会辨析网络信息,让谣言止于智者,自觉抵制暴力、色情、恐怖等不良信息;自觉遵守道德和法律,做一名负责的网络参与者。题干中的材料说明了网络具有虚拟性,具有很多不可预知的因素,我们要正确对待网络,学会明辨是非,抵制不良诱惑,理性对待网络新事物.远离违法犯罪,C 正确;A 错在“都会”,说法绝对化;B 错误,违法不等于犯罪;D 错误,不能小错不断,排除。故选:C。8.(2020 湖南省湘潭市)预防青少年犯罪不但需要自律,还需共同构筑起四位一体的安全防线。这四道防线指的是_________、社会保护、司法保护。A.家庭保护、法律保护 B.家庭保护、学校保护C.学校保护、法律保护 D.法律保护、自我保护【答案】B【解析】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保护未成年人的生命健康,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保护未成年人的“四道防线”是家庭、学校、社会、司法保护,B 符合题意。ACD 均有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学生对网络内容的理解、四大保护与自我保护的不同,有利于引导学生注重教材细节,准确把握相关知识点,夯实基础。通过解答本题,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网络意识。9.(2020 湖南省湘潭市)溺水一直是我国 1—15 岁儿童死亡的头号杀手。尤其是近期重庆发生了一起因 1 名学生不慎落水,其他孩子施救不当而造成的 8 人遇难事件,让人痛心不已。沉痛的教训告诉我们,遇上同伴落水,下列做法中不适宜于未成年人的是A.见义勇为莫迟疑,跳入水中把人教B.搭救伙伴靠智慧,自身安全也重要C.岸上船上莫惊慌,镇定自若找工具D.同伴落水我不怕,立即报警和求救【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防范侵害、保护自己。青少年要掌握必要的救生方法,保护自身安全。根据所学知识,作为未成年人,要在保护自身安全的前提下,见义巧为,随意下水自己会有危险,可以大声呼救或报警,或者用橡胶木棒来救同伴,BCD 正确。A 是不正确行为,陌生水域不知深浅,不能毫无顾
忌地跳入水中。注意题目要求错误答案。故选:A。10.(2020 江苏省连云港)在经历“超长寒假”后,全国各地中小学陆续进入开学季。为保障复课安全,江苏省教育厅制定了中小学开学师生员工入校流程图,织密校园疫情防控安全网。这一措施①体现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②能够实现学生人生价值③有利于呵护学生的生命健康④能够增强学生安全意识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C【解析】江苏省教育厅制定了中小学开学师生员工入校流程图,织密校园疫情防控安全网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社会保护,有利于呵护学生的生命健康,能够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①③④观点正确;有利于实现学生的人生价值,②观点错误,所以本题选择 C 答案。11.(2020 山东省滨州市)2019 年 11 月 14 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关于依法妥善审理高空抛物、坠物案件的意见》,为有效预防和依法惩治高空抛物、坠物行为,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头顶上的安全”提出 16 条具体措施。对这一“意见”的出台理解错误的是A.符合全面依法治国的要求B.有利于保障公民的生命健康权C.有利于邻里关系的和谐D.能够彻底杜绝高空抛物行为的发生【答案】D【解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依法治国和保护公民合法权利的认识,题文中最高人民法院发布《意见》中的相关规定,符合依法治国的要求,有利于保障公民的生命健康权,有利于邻里关系和谐等,ABC 观点正确;D“彻底”观点绝对化,是错误的,此题属于反向选择题,所以正确答案选 D。12.(2020 湖南省益阳市)如图,面对校园暴力,青少年应该①沉着应对②理智回避③忍气吞声、委曲求全④及时向保卫部门或“110 报警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善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的有关知识。当青少年的合法权益受到非法侵害时,应敢于和善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积极劝阻,有效制止校园暴力;学会自我保护,提高自我保护能力,不能向恶势力低头,应理智地采取回避的态度,尽可能不与对方发生直接冲突;沉着应对社会暴力,重要的是要留意观察犯罪分子的特征及其逃跑方向,并及时向保卫部门或 110 报警;①②④正确。③错误,既不忍气吞声、自认倒霉,也不采取非法手段以暴制暴、以牙还牙。故选 D。13.(2020 安徽)初中生小静自学习(道德与法治》课程后,成了家庭“法律小顾问”。情境一:来家玩要的表弟无聊时对小静说:“我打 119,说附近有人家失火,逗着玩。”(1)此时,小静的正确做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2)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情境二:妈妈对小静说:“小顾问,我考考你:我想进一批仿冒名牌鞋,摆地摊卖,你看能不能?”(1)小静的正确回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情境三:爸爸曾在一家建筑工地上班,老板以各种理由施欠部分工资,多年不给。最近,爸爸去讨要,又没有结果,不知道怎么办。小静建议爸爸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1)从诉讼类型来看,这一诉讼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诉讼。(2)小静这样建议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情境一:(1)阻止表弟这一行为;(2)这是属于行政违法行为,作为公民不能随意谎报谎言,扰乱公共秩序,违反法律法规,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我们要做一个守法的好公民。情境二:(1)不可以卖仿冒名牌鞋。(2)售卖仿冒名牌鞋,属于违法行为,是侵犯品牌鞋的知识产权。情境三:(1)民事诉讼(2)当我们的合法权益受到他人侵害时,我们要懂得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解析】针对情境一中的表弟行为,小静应该阻止表弟这一行为,理由可从这是属于行政违法行为,作为公民不能随意谎报谎言,扰乱公共秩序,违反法律法规,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我们要做一个守法的好公民。针对情境二中妈妈的询问,小静应该回答不可以卖仿冒名牌鞋。理由可从售卖仿冒名牌鞋,属于违法行为,是侵犯品牌鞋的知识产权。针对情境三中由于公司拖欠工资,爸爸向人民法院起诉,这是属于民事诉讼,小静这样建议的理由是当我们的合法权益受到他人侵害时,我们要懂得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