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权制度的立法思考
发布时间:2023-05-31 10:05:12浏览次数:32居住权制度的立法思考各国在建立居住权制度时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扩大了居住权的适用范围,充分发挥其在商事领域的经济投资功能。我国传统社会没有孕育出居住权,在法律继受的过程中也没有引入这一制度。居住权在《物权法(草案)》中的昙花一现,引发了无限的思考:我国是否应当建立居住权制度,应当建立怎样的居住权制度。目前,我国居住权立法的缺失导致司法实践出现困境,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市场也对房屋资源的利用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满足社会现实的需求,我国有必要设置居住权制度。借鉴其他国家的立法,结合国情,我国应当建立起一种兼顾救助性与收益性,体现正义、秩序、自由和效益价值的现代居住权制度。救助性居住权可以满足婚姻家庭领域的居住需要,而收益性居住权则可以实现房屋资源的最大化利用。一、对居住权问题的思考一片遮风挡雨的瓦片,一块歇息栖身的领地,不管多么狭小破败,都是避免人们流落街头、风餐露宿,实现家庭幸福,社会和谐的最底线要求。然而,在房地产价格日益高企,经济适用房建设、其他社会保障体系却跟不上现实需求的背景下,对于老年人、离异妇女、未成年人等弱势群体来说,这个“底线”要求似乎远远超过他们能力的上限。于是,随之而来的问题是,这些弱势群体的居住权利是否可能通过某些法律权利的设定受到一定的保障?他们能否基于与不动产所有权人或用益物权人之间存在的或者曾经存在的某种法律关系,获得在他人不动产中长期居住的权利(或者至少是某种受保护的利益)呢?这个问题,决不仅仅是理论上的演绎或者智力上的游戏,而是现实生活中活生生的案例向现行法律制度提出的声声质问。
二、我国居住权的立法现状分析那么,在现行立法体系的框架内,是否足以实现保障特定群体居住权利(益)的问题呢?笔者经过了一定的梳理,发现情况似乎不容乐观,从国家根本大法《宪法》的角度看,其第 39 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禁止非法搜查或者非法侵入公民的住宅。”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大法,是其他一切法律制度的基础。但是,宪法对公民住宅的保护更接近于一种宣誓性质,侧重于对基本人权的保障。尽管权利界定与权利属性并不明确,但“权利”思路一经提出,就激起了广泛而热烈的讨论。对于居住于他人不动产中的居住者,法律是否赋予他们足以对抗不动产所有权人的权利,在《物权法》制定的过程,曾经经历了一场激烈的争论。三、住房投资功能对居住权立法的需求居住权的设立,可以使有投资需求的所有权人将居住权作为标的进行投资、进行商业化的交易,既可以满足一部分人的居住需求,也充分尊重所有权人的意思自治,满足了其对房屋利用多样化的需求,使房屋实现最大化的利用价值。可以说,居住权乃是在所有权人和非所有权人之间架起一个可以过渡的中间地带。实践中人们需要以“居住权”对财产进行利用的具体表现形式,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可能:1.合资建房或购房时对居住权的需求中国人口众多,城市化进程愈演愈烈,大量农民改变“有天有地”的居住条件,进入城市成为市民一员。中国城市房地产市场“牛气冲天”,房价高企,只见升值不见房价回调,居住问题不可能完
全通过房屋所有权来解决。对于一部分房屋投资者来说,合资建房或者购房也是一种获得稳定的居住条件的一种方式,一般而言投资人可以共同取得所建或所购房屋的所有权。但是有时会出现这样的情形,即因出资多少的不同,享有的权利也不同,会出现出资较多的一方取得所有权,出资较少的另一方则取得其在世期间的居住权的情形,以满足人们投资和居住的双重需要。2.老年人养老卖房、养老腾房的需要老年人到老最大的问题是生病了怎么办?生病了,如果有子女,子女很孝顺,子女会承担医药费给予治病。问题是当子女支付了十万、二十万的医疗费之后?有多少子女会不计得失地继续支付下去?而对于老年人来说,一辈子勤俭持家、不舍得吃喝,为自己、为子女攒下的最有价值的财产就是房产。当要命还是要房产的选择摆在面前时,卖房续命就是一种不得以的选择。可是直接把房子卖了,老年人去哪里住呢?子女会收留这些老年人吗?如果没有居住权这种法律上的技术,这种问题是难以解决的。那就会出现我们所说的,老年人辛辛苦苦攒下的房产却不能用来治病救人,唯有供子孙继承,子孙也心安理得,这对老年人而言非常不公平。四、结语我国正处于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伟大进程中,法律制度的健全和完善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作为调整财产归属关系、利用关系和占有关系的基本法,物权法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物权法已经出台,但并不意味着我国的物权体系的建设已经结束,还需不断完善现有制度,并探索建立新的制度以弥补现有制度的不足,使其更符合社会生活的需求。参考文献
[1]周楫.罗马法原论(上册).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 [2]江平、米健.罗马法基础.第 3 版.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4. [3]孙宪忠.德国当代物权法.北京:法律出版社.2016.[4]崔建远.我国物权立法难点问题研究.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