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河北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及解析

发布时间:2024-07-03 10:07:04浏览次数:24
  2008 年河北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  一、注意事项  1.申论考试是对应考者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的测试。  2.参考时限:阅读资料 40 分钟,作答 110 分钟。  3.仔细阅读给定资料,按照后面提出的“申论要求”在答题纸上作答。  二、给定资料  1.1993 年 2 月 19 日,2 万余名铁路系统青年职工率先打出了“青年志愿者”的旗帜,在京广铁路沿线开展了为旅客送温暖志愿服务。1993 年底共青团中央发起实施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青年志愿者活动迅速在全国展开。青年志愿者行动是共青团中央推出的“跨世纪青年文明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扶贫帮困和社会公益事业为主要内容,不为任何物质报酬,志愿贡献个人的时间及精力,为改善社会服务,促进社会进步而为社会和他人提供服务。  1994 年 12 月 5 日团中央成立了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组织和指导全国青年志愿服务活动。2006 年,团中央颁发《中国注册志愿者管理办法》,推广志愿者注册制度。年满 14 周岁,具有奉献精神,具备与所参加的志愿服务项目及活动相适应的素质和知识,按照一定程序在一个基层团组织、志愿服务组织注册登记,从事一定时间的志愿服务工作,就可以成为一名志愿者。志愿服务的基本特征是志愿性、无偿性、公益性和组织性。据不完全统计,截至 2007 年 12 月,全国累计已有超过 2.68 亿人次的青年在扶贫开发、社区建设、环境保护、抢险救灾、大型活动等领域为社会提供了超过 61 亿小时的志愿服务,经过规范注册的志愿者达 2511 万多人。青年志愿者正成为当前中国志愿服务事业的主体力量。志愿服务正在成为动员青年投身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有效手段,成为青年在实践中锻炼成长的有效途径。  2.胡锦涛同志在 1994 年 12 月 5 日致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成立大会的贺信中写到:青年志愿者行动是适应时代呼唤和社会需要应运而生的。它作为共青团跨世纪青年文明工程和跨世纪青年人才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树立时代新风,促进青年健康成长,都产生着积极的作用。希望你们发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青年志愿者精神,勇敢地肩负起历史的重任,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十五年来,青年志愿者行动的服务领域不断扩大,形成了一批重点服务项目。“青年志愿者社区发展计划”是以社区群众的服务需求为导向,以老人、残疾人等困难群众为主要服务对象,以“一助一”长期结对服务计划为基本形式的城市社区服务项目。  从 2004 年开始,澄海阳光志愿社组织大学生志愿者坚持数年利用节假日到澄海社区服务。他们上街清除“牛皮癣”,义教贫困学生,为老年人活动中心和福利院的老人量血压、清洗衣物,与老人聊天……受到社区群众和老人们交口称赞。  社会上经常听人评论“80 后”、“90 后”青年:娇生惯养,个性自我,浮躁功利,集体观念淡薄,缺乏责任感,很少懂得关心他人。通过社区志愿服务,年轻志愿者在为他人服务的同时,自己也经受了锻炼,增强了社会责任感,提高了自身素质和交往能力,使他们逐渐成熟成长起来。  3.共青团中央把毛泽东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纪念日--3 月 5 日作为“中国青年志愿者服务日”,近年来许多地区组织青年在 3 月 5 日集中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  湖北青年金元认为,青年志愿者活动就是学雷锋活动。雷锋精神的核心是公而忘私的无私奉献精神,志愿精神强调的就是无私奉献。奉献精神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是中华民族世代发展、锤炼而造就的民族意识。一个民族,如果没有一个基本精神作为共同的价值取向,共同的追求目标,共同的精神纽带,那么这个民族就没有了灵魂、没有了脊梁。正因为有了奉献精神,中华民族才称为有理想、有追求、积极进取的民族。  河北青年干部管理学院青年教师 D 认为,从“学雷锋活动”到“中国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不仅仅是名称的改变,更是一种精神的延续和升华。青年志愿者活动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学雷锋活动的丰富和发展,是将短期的个人学雷锋行为转变为经常化的组织活动。  4.近几年来,数百万青年志愿者为社会公益事业和大型活动提供了优质高效的志愿服务。奥运会、残奥会期间,根据赛会要求和志愿服务计划安排,通过选拔,招募了 10 万名赛会志愿者、40 万名城市志愿者、100 万名社会志愿者、20 万名拉拉队志愿者共约 170 万名志愿者,在赛场内外各类服务领域提供志愿服务累计超过 2 亿小时,创造了奥林匹克史上规模最大的志愿者运动。这些志愿者,没有收入回报,他们的伙食、交通补贴,非常微薄,每天不足百元。   在北京奥运会期间,河北省委宣传部部长聂辰席专程到北京看望河北志愿者,他指出,80 名河北志愿者的出色表现充分展示了燕赵儿女勇于进取、诚实善良、重义然诺、慷慨宽容的优秀品质。奥运会赛会志愿者工作组组长姜泽廷在欢送京外志愿者返程仪式上,高度评价了河北志愿服务队的工作:“河北志愿者精神饱满,素质优良,勤勉奉献,团结友爱,他们给北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可以说是奥运会志愿服务的金牌获得者。”  我国奥运会志愿者展现出崇高的奉献精神,成为北京的“名片”,中国的形象大使。他们向世界展示了优质的服务和真诚的微笑。他们用微笑夺得了一块珍贵的“金牌”--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授予北京志愿者协会“联合国卓越志愿服务组织奖”。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在闭幕式等重要场合都提及并感谢志愿者的服务,并用“热情、友好、勤勉和乐于奉献”评价中国人民。  5.美国--有悠久的志愿活动和公民社会组织历史。其志愿服务的文化传统,一方面来自基督教助人给予的精神;另一方面美国是移民国家,先有社会再有国家,所以志愿精神早在美国建国前就产生了。美国是世界上志愿服务率最高的国家,参与率为 50%。公民参与意识非常普遍,80%以上的人承认自己是某种组织的成员。成年人平均每周从事 4.2 小时的志愿服务。参加的途径有三类:一是熟人要求;二是通过参加一个组织;三是因为一个家庭成员或亲戚会受益。  以前美国志愿服务不是强制性的,“9?11”事件后志愿服务发展特别快,布什今年 2 月发表讲话,“9?11”后美国人民表现出高涨的爱国主义和志愿精神,他提议美国国会要支持这种服务,并要求美国公民一生中要贡献 4000 个小时。美国的公民社会组织也很多,提供了大量从事志愿活动的场所。美国有个专门研究志愿者的机构叫独立部门。大学也设有相关学科。  以色列--志愿活动可以在圣经意识形态中找到根源。过去 100 年间,志愿组织在全世界的犹太社区提供社会和教育服务。1948 年以色列政府就建立在其中一个这样的组织上。建国后,公民社会组织与政府合作修补政策。20 世纪 70 年代,这个部门变得更加独立于政府,后来每年都成立 1500 个新的非营利组织。全部人口中,20%以上的人参加志愿活动,平均每月服务 16 小时。  加拿大--17 世纪,随着学校和医院的建立,宗教组织最先建立了公民组织,传统的重点在社会福利上,其主要作用是填充政府服务之间的空当。20 世纪 90 年代,政府对慈善机构的资金投入减少,但要求却提高。志愿活动也发生了变化。年轻人不仅要满足个人需要,还希望有机会学习有用的工作技能。工作方式也发生变化,加拿大人越来越关注非营利活动的结果和有效性。公民社会组织被认为是社会资本的形式,参与它们的工作不是“做好事”,而是为了以行动表达建设社区的意愿和自己的公民身份。公司关注运动于 1988 年成立,它在促进私有企业的捐助和志愿活动方面成为全世界的领导者。  日本--1896 年产生了现代的慈善组织,被称为“公益公司”。私有慈善机构在 20 世纪六七十年代大量出现,各个公司创办了无数的基金会。教育和研究是日本非营利机构花费最多的领域。日本有具体的法律来规范非营利组织在如下领域的活动:社会福利服务、志愿者、公民群体等。日本的公民社会组织登记程序比较严格,法人组织必须拥有充足的金融资本,事先经过政府机关的审查。  6.四川地震发生的第二天,北京多所高校发起倡议,号召大学生为灾区受伤群众献血。在清华大学紫荆学生公寓学生服务楼前,排起了蜿蜒数百米的献血队伍。  与此同时,更多的年轻人自发地加入到抗震救灾队伍中。在邻近四川的重庆、贵州等地,数以百计的年轻人用汽车载上自费购买的救灾物资,日夜兼程地驱车赶往受灾地县、市。到达灾区后,他们将物资卸下,掉头就走,不计利益得失,不求留名表扬。  广大出生在 1980 年后的青年特别是青年官兵同时也是救援行动中最有活力、最有闯劲的一批人。来自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年轻官兵和各地区武警战士也一直活跃在各类赈灾活动的最前线。  来自地震灾区四川什邡市的 14 岁中学生郑小鹏说,在抗震救灾过程中他最感激的人是解放军和志愿者叔叔。  郑小鹏曾在地震中冒着生命危险,经历重重困难将液氨泄漏的消息通知三十几个乡亲,最终带领他们脱离了险境。6 月 10 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他成为在会上发言的六名少先队员之一。  “在地震中,我看到解放军叔叔在暴雨中连夜救人,把干粮让给我们。我还看到青年志愿者给我们送来帐篷、衣服和被子。”他对与会的 1500 名青年代表说。  “‘义工’、‘志愿者’等已成为中国青年人的一种生活方式。”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副秘书长皮钧说。  7.由于相当一部分青年与社会处于“半隔离”状态或涉世不深,对社会的了解有限,一旦委以重任就暴露出素质上存在的缺陷。如提供心理情感等方面的技术服务能力不足,大部分服务仍停留在 “代劳”的较低层次上;沟通协调能力不足,包括与服务对象的沟通和志愿者团队内部的沟通,不能很快突破服务对象的心理壁垒,不能很快融入团队;独立发现问题与自觉服务的能力不足,大部分志愿者还停留在“遵循组织要求”的层面,工作比较被动,等等。甚至连基本的为人处世也不会等诸多问题,导致工作绩效较差,难以胜任委派的工作。工作中的挫败感不仅使他们的自信心受到打击,而且影响能力的发挥和继续提供志愿服务的热情。  8.有些志愿者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也不知道该怎么做,他们不仅无法救援,反而需要别人的援助。一些志愿者缺乏专业技巧和服务经验,例如地震灾难后,一位初中生收到了志愿者心理援助团队的 5 份调查问卷,问卷上甚至有这样的问题:“你的父亲(母亲)是否吸烟?”“你的父亲(母亲)是否酗酒?”这位初中生这样抱怨说:“没被地震震死的,烦也被烦死了。”H 教授说:“这些问题非常不可理喻。很多孩子的父母都去世了。这种问题无疑会刺痛他们的心。”  在香港救援机构中国部新闻发言人段德峰看来,仅凭爱心和热情是不可以的,需要一个志愿服务常态化的机制。不收取回报,但要提供有效的专门服务,内地需要完善志愿者注册制度,针对志愿者进行技能培训,提高志愿者的服务能力,这样,志愿者的热情和服务效果才能相得益彰。  新华网 2008 年 6 月 12 日讯:共青团中央将与公安部等 13 个部委联合启动“中国消防志愿者行动”,把志愿服务与国家救援体系相结合,初步建立志愿者服务应急救援体系。团中央青年志愿者工作部部长王雪峰说:“要培养训练一大批有消防救灾知识的志愿者,来应对地震、火灾等灾害。灾害发生时,立即召集志愿者向群众普及救援知识,指导救援,减少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2008 年 9 月 18 日上午,北京志愿者广场主题雕塑揭幕仪式在奥林匹克公园举行。北京团市委书记刘剑在揭幕仪式上介绍,北京市将从志愿精神、人员队伍和工作体制三个方面做好奥运志愿者工作的成果保留转化工作,宣传志愿精神,倡导“志愿服务人人可为、时时可为、处处可为”的观念,不断壮大志愿者队伍,建立志愿者信息库,实现对志愿者的有效管理,完善基层志愿服务组织体系和志愿服务工作机制,推动志愿服务事业深入发展。  9.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Z 教授认为,责任就是一种爱,是一种深厚的感情。社会责任就是个人和社会组织对社会中所有人的感情,就是对社会、国家的热爱。任何人都来自社会,从学习、就业到公共保障都要由社会来承接,离开社会资源,我们将无法生存。因此,对每一个有良知的人,都应该回馈社会,有所贡献,尽一份责任。因此,有人这样定义志愿者:尤指基于良知、信念和责任,不为物质报酬,自愿贡献个人的时间及精力,自愿为社会和他人提供服务和帮助的人。  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许多事情需要每一个人的参与,特别是作为共和国未来建设者的青年的主动参与。奉献自我,服务社会,主动承担起一些社会责任和义务,这是祖国发展赋予当代青年的历史使命!  2008 年 5 月 15 日,燕赵都市报:在四川灾区,如果多一些稍具医护知识的志愿者,在专业医护人员数量不足的情况下,就不用总动员宝贵的军队资源去做抬担架之类的事情。如果多一些有实际工作经验的志愿者,就会大大减轻政府负担。在突如其来的危机面前,包括政府在内的任何一个公共组织的力量总显得不足,它无法单独满足应对危机的所有需求。因此,我们更需要具有实际工作经验的志愿者,在紧急状态下及时补充到社会保障体系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汪学静是南京市白下区洪武路街道办事处 2006 年录用的公务员,她说:“我是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志愿者。现在青年志愿服务者多是在校大学生,其实,志愿者同政府工作人员的身份并不矛盾。公务员也是社会公民,也有自己的闲暇时间,特别是新考录的青年公务员,应该抽时间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因为,我们更应该带头弘扬时代精神,践行社会责任。同时在服务过程中提高综合素质,了解民情民意,积累工作经验。”  10.全国人大代表郑杰表示,随着我国社会发展,志愿者已经成为一支重要的社会服务力量,志愿者组织和机制是社会组织架构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虽然目前已经有 20 多个省(市)制订了有关志愿服务的法规,但是这些法规参差不齐,不够规范,全国的志愿服务还缺乏统一的权威性法规。志愿者活动不仅需要道德规范,也需要法治规范,因此,有必要制定一部《志愿服务法》,来优化志愿服务支持环境、统一组织形式、协调经费来源、规范表彰奖励、明确法律责任、确定补偿赔偿标准等,规定志愿者、被服务单位和志愿者组织三方的权利、义务关系及纠纷解决机制。  发达国家的志愿服务制度大都比较完善,都通过加强对志愿者组织的支持和规范并举的方式,推动志愿者活动的社会组织化,如美国有非政府组织的减免税制度,日本有《特定非营利活动促进法》,我国台湾和香港地区也有完善的义务制度。同时也有合理的激励机制、回报措施和社会保障体系,消除志愿者后顾之忧,促进其自觉行动,如日本政府给志愿者一定的生活津贴、医疗费、保险费等,美 国、新加坡等都有针对志愿者的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韩国学生的志愿服务活动被计入学分。捷克2002 年制定的《志愿服务法(修正案)》则规定,如果长期志愿服务每周平均工作时间超过 20 小时,则为志愿者支付最低标准养老保险费。  三、申论要求  1.材料讲湖北青年金元认为,青年志愿者活动就是学雷锋活动。请你结合给定材料分析青年志愿者活动与学雷锋活动的主要联系与区别。(20 分)  要求:观点明确,条理清楚,语言流畅,400 字左右。  2.根据给定材料,概括我国青年志愿者的重点服务项目及这些项目的基本特征。(20 分)  要求:要点明确,简明扼要,语言流畅,250 字左右。  3.根据给定材料,请就如何推进我国志愿者服务常态简述自己的建议。(20 分)  要求:观点明确,简明扼要,语言流畅,250 字以内。  4.围绕“从青年志愿者活动思考当代青年的社会责任”这一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 1200 字左右的文章。(40 分)  要求:(1)紧扣主题,论点明确,联系实际;  (2)论述深刻,论据恰当,说服力强;  (3)层次分明,条理清楚,语言流畅。-----2008 年河北公务员考试申论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概括材料的主要内容  材料 1 的主要内容是中国志愿服务事业发展迅速,志愿服务正在成为动员青年投身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有效手段。  材料 2 的主要内容是经过多年发展,青年志愿者行动的服务领域不断扩大,志愿者素质明显提高。  材料 3 的主要内容是讲“学雷锋活动”和“中国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的联系。  材料 4 的主要内容是北京奥运会期间志愿者不计收入和回报,提供了优质高效的志愿服务。  材料 5 的主要内容是介绍美国、以色列、加拿大、日本的志愿活动。  材料 6 的主要内容是四川地震发生后,全国各地志愿服务踊跃。  材料 7 的主要内容是部分志愿者对社会了解有限,素质上存在缺陷,难以委以重任。  材料 8 的主要内容是讲应对志愿者进行有效管理,对其进行技能培训,推动志愿者服务事业深入发展。  材料 9 的主要内容是志愿者活动需要每个社会公民的参与。  材料 10 的主要内容是我国需制定《志愿服务法》,规范志愿服务。  二、参考答案 范文  1.答案提示  青年志愿者活动和学雷锋活动之间的联系是:两者都是社会公益性活动,都要求参与者自觉自愿、舍己为人、无私奉献。青年志愿者的“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精神和雷锋的无私奉献精神以及身体力行在平凡生活中“做好事”的实践行动是一脉相承的,它们都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奉献精神在现当代的延续和升华,是适应时代呼唤和社会需要的,在我国社会建设中都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青年志愿者活动和学雷锋活动之间的区别是:青年志愿者活动是学雷锋活动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的丰富和发展。学雷锋活动一般是助人为乐的个体活动。青年志愿者活动则是在集体组织的指导下,针对特定的主题进行的义务活动。青年志愿者行动,无论在社会动员、社会责任、机构管理,还是在运营水平、服务规模等方面,都超出了学雷锋活动的范围和规模。青年志愿者活动较学雷锋活动,更强调组织性和常规化。志愿者一般要通过相关的技能培训,具备相关的专业服务能力。  2.答案提示  我国青年志愿者的重点服务项目有:  (1)扶贫开发。为贫困地区提供教育、农业科技推广、医疗卫生等方面的服务。  (2)社区建设。为社区进行义教、助老、助残和美化社区环境等服务。  (3)环境保护。宣传环保意识,开展植树造林、水污染整治、清除白色垃圾等志愿服务活动。  (4)抢险救灾。在灾难中开展救助、心理辅导等服务。  (5)大型活动。为大型体育比赛和国际会议提供观众引导、翻译等服务,如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等。  (6)科教文卫。进行科技、教育、文化和卫生医疗工作的宣传推广服务工作。   3.答案提示  对推进我国青年志愿者服务常态化的建议:  一是加强对志愿服务精神的宣传工作。倡导志愿观念,壮大志愿者队伍。完善志愿者注册制度,建立志愿者信息库,加强对志愿者的有效管理。  二是完善有关志愿服务的法规,明确志愿者、被服务单位和志愿者组织者三方的权利、义务及纠纷解决机制,优化志愿服务支持环境。  三是加强针对志愿者的技能培训,提高志愿者的服务能力,使志愿者的热情和服务效果相得益彰。  四是完善基层志愿服务组织体系和志愿服务工作机制。  五是完善激励机制、回报措施和社会保障体系,消除志愿者后顾之忧。  4.答案提示  参与志愿服务,担当社会责任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  青年人有理想有朝气,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未来的希望所在。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青年人肩负着不同的使命。现在中国的青年人身处很好的时代背景下,中国经济在发展,中国社会在转型,中国在迅速崛起。现代的青年人比他们的父辈、祖辈有了更多的选择也面临更大的挑战。  有人说现在的青年人是“迷茫的一代”,他们丢失了青年人应有的社会责任和良知。他们娇生惯养、个性自我、浮躁功利、集体观念淡薄,缺乏责任感,很少懂得关心他人。  但人们也看到:当汶川地震来袭时,广大的青年人心系灾区、情牵祖国、及时行动、奉献爱心。一批又一批青年志愿者背起行囊,奔赴灾区,投入抗震救灾战斗。他们不顾安危抢救同胞生命,不辞辛劳搬运分发救灾物资,不分日夜对伤病员进行心理关爱、救护抚慰,帮助灾区人民重拾信心,重建家园。  为迎奥运,无数青年人付出了辛劳的汗水,为这场盛会的成功举办做出了巨大贡献。他们在比赛场馆外冒着烈日酷暑引导车辆通行,在场馆内打扫卫生、清理垃圾、疏通厕所,在北京的大街小巷为人们提供着各种帮助。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向祖国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的时代风采和国人的精神风貌,体现着一个国家民众的道德水平和综合素质。  通过种种或悲或喜的事件考验,人们不禁要问这还是被我们质疑和忧虑的青年人吗?有评论称,他们作为中国社会的未来,堪担重任--与此前外界对他们的一些描述有天壤之别。是什么让他们改变?  志愿精神是一种自愿的、不为报酬和收入而参与推动人类发展、促进社会进步和完善社区工作的精神,是公众参与社会生活的一种重要方式。青年人在志愿者平台上,得到了锻炼和发展。担任志愿者,可以促使他们改变,帮助他们成长。  志愿精神,强调的就是无私付出,而不是一味索取,青年志愿者在为他人服务的同时,自己也经受了锻炼,提高了与人交往的能力,丰富了自己的阅历,同时增强了公民的社会责任感。青年人通过参与志愿服务,有机会为社会出力,尽公民的义务,而且人生的价值也在志愿活动当中得到体现,从中学会自觉奉献精神和参与社会活动的责任感,精神境界得到了升华。通过志愿活动,青年人丰富了生活体验。志愿者利用闲余的时间,参与一些公益工作和活动,既可扩大自己的生活圈子,更可亲身体验社会的人和事,加深对社会的认识。  青年人在志愿者活动中用行动体现青春的价值,用微笑传递人间温情,用爱心传递爱心。他们用无言的行动感染着别人,阐释着青年人的责任。他们学会了面对,拾起了丢失的责任。他们用行动唤醒了许多年轻人的责任心和良知,带动起更多的人去帮助别人,让爱心不断传递。很多志愿者不约而同地道出了这样的心声:“要把志愿精神带进生活中,让更多的人成为志愿者。”  弘扬志愿精神,完善志愿服务体系,让更多的人,尤其是年轻人,加入到志愿者的队伍中来。在服务社会的行动中,增强社会责任感,完善自我,不断深入社会、了解国情,在奉献社会中增长才干,为祖国建设奉献我们的青春力量!-
文档格式: docx,价格: 5下载文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