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学2018秋房屋结构设计与结构抗震 ( 第2次 )

发布时间:2023-08-21 07:08:26浏览次数:39
第 2 次作业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60 分,共 20 小题,每小题 3 分)1. 一般情况,砌体结构房屋的震害,预制楼板结构与现浇楼板结构相比( )。A. 破坏轻微 B. 破坏严重 C. 破坏情况相同 D. 破坏情况不确定2. 一般情况,砌体结构房屋的震害,坚实地基上房屋震害与软弱地基和非均匀地基上的房屋震害相比( )。 A. 轻 B. 重 C. 一样 D. 不确定3. 抗震规范(GB50011-2010)规定:设防烈度为( )度区的高层建筑,应考虑竖向地震作用。 A. 6 B. 7 C. 8 D. 94.如图所示,某 2 层混合结构住宅,其屋盖为钢筋混凝土现浇屋盖,在屋盖的下部墙体发现一系列不规则的斜向裂缝,则发生裂缝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 A.由于墙体干缩引起 B. 由于温度变化导致屋盖变形引起 C. 由于地基不均匀沉降引起 D. 由于温度变化导致墙体变形引起5. 在抗震设防地区,关于砌体结构中的构造柱的做法,下列哪种描述是错误的( ) A. 构造柱的最小截面可采用 240×180mm B. 构造柱两端 500mm 范围内的箍筋要加密至 100mm C. 构造柱的箍筋间距不宜大于 250mm D. 沿构造柱长度范围内应加设间距不大于 1000mm 的拉结筋6. 带壁柱墙的高厚比验算公式为 β=h0/hT ≤μ1μ2[β],其中,hT 采用( )。A. 壁柱的厚度 B. 壁柱和墙厚的平均值 C. 墙的厚度 D. 带壁柱墙的折算厚度7. 当墙厚度 h ≤240mm,梁跨 ≥6m 时,下列构造中最佳构造措施是( )。 A. 加大墙厚 B. 在梁下的墙部位加设壁柱 C. 在梁下支承面下的砌体设置混凝土垫块 D. 同时在梁下支承处设置壁柱和混凝土垫块8. 五等跨连续梁,为使边支座出现最大剪力,活荷载应布置在( )。 A. 1、2、5 跨 B. 1、2、4 跨 C. 1、3、5 跨 D. 2、4 跨9. 砖砌体的抗压强度最主要取决于( )。 A. 砖和砂浆的强度等级 B. 砂浆的强度等级 C. 灰缝的厚度 D. 砂浆中水泥的用量10. 关于弯矩包络图下列那种说法是错误的( )。 A. 包络图是根据各截面产生最不利内力的荷载布置绘制的 B. 包络图中支座最大负弯矩和跨中最大正弯矩总是同时出现的 C. 在绘制包络图时,恒载应满布各跨 D. 利用包络图可以检验构件各截面强度是否可靠、材料用量是否节省 11. 下列一些构造要求,那一个是正确的( )。 A. 240mm 厚的砖墙,大梁跨度≥4.8m 时,梁支承处谊设壁柱 B. 混凝土小型砌块墙体,大梁跨度≥6m时,梁支承处谊设壁柱 C. 跨度大于 9m 的预制梁端部,应用锚固件与砖墙上的垫块锚固 D. 跨度≥7.2m 的预制梁端部,应用锚固件与小砌块砌体上的垫块锚固12. 计算现浇单向板肋梁楼盖时,对板和次梁可采用折算荷载来计算,这是考虑到( )。 A. 在板的长跨方向也能传递一部分荷载 B. 塑性内力重分布的有利影响 C. 支座的弹性转动约束 D. 出现活载最不利布置的可能性较小13. 钢筋混凝土屋盖的砖柱厂房,山墙开洞的水平截面面积不宜超过总截面面积的 ( )。 A. 40% B. 50% C. 60% D. 70%14. 即使塑性铰具有足够的转动能力,弯矩调幅值也必须加以限制,主要是考虑到( )。 A. 力的平衡 B. 经济性 C. 施工方便 D. 正常使用要求15. 当次梁的截面尺寸满足( ),次梁可以不作使用阶段挠度和裂缝宽度验算 A. 高跨比(1/10 ~ 1/15)和宽高比(1/3 ~ 1/2) B. 高跨比(1/8 ~ 1/12)和宽高比(2/3 ~ 1/1) C. 高跨比(1/10 ~ 1/12)和宽高比(1/3 ~ 2/3) D. 高跨比(1/8 ~ 1/12)和宽高比(1/3 ~ 1/2)16. 砖砌体施工时,下列那些要求是正确的( )。(1)灰砂转砌筑时的含水量为 10%~15% (2)砂浆的配合比应采用重量比(3)砖过梁底部的摸板,应当灰缝砂浆达到设计强度的 80%以上时方可拆除(4)实心砖砌体水平灰缝砂浆的饱满度不得低于 80% A. (1)(2) B. (2)(3) C. (1)(4) D.(2)(4)17. 有一装配式楼盖的混合结构房屋,已知其为刚弹性方案,则其横墙间距 s应为( )。 A. s > 45m B. 20 < s ≤48 m C. s < 20m D. s > 20m18. 多跨连续正方形双向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板传给周遍支承梁的荷载是按( )分布的。 A. 三角形和矩形 B. 梯形和矩形 C. 三角形和梯形 D. 三角形19. 在壁柱间墙的高厚比验算,确定墙的计算高度 H0 时,墙长 s 取( )。 A. 壁柱间墙的距离 B. 横墙间的距离 C. 墙体的高度 D. 壁柱墙体高度的 2 倍20. 在多跨连续双向板跨中配筋计算时,为利用区格板的表格,应将( )。 A.(g +q)直接满布在板面上 B. 荷载分解为 g/2 和 q/2 分别同向布置在板面上 C. 荷载分解为(g + q/2)和 q/2 分别反向向布置在板面上 D. 荷载分解为(g+ q/2)和±q/2 分别布置在板面上二、判断题(本大题共 40 分,共 20 小题,每小题 2 分)1. 对于砌体结构可以采用墙体配筋、构造柱-圈梁体系等措施增加结构的延性。( )2. 甲类建筑在 6-8 度设防区应按设防烈度降低一度计算地震作用和采取抗震构造措施。( )3. 多层砌体结构房屋设置构造柱可以部分地提高墙体的抗剪强度,但并不能增加房屋的抗变形能力。( )4. 对单自由度振动系统,地震动振幅仅对地震反应谱值大小有影响。( )5. 强震时,房屋倒塌率随土层厚度的增大而加大,软弱场地上的建筑物震害一 般重于坚硬场地。( )6. 结构风荷载计算中,风压高度变化系数不仅反映了风速沿高度增大的趋势,而且反映了地面粗糙度对风速的影响。( )7. 砂土发生地震液化现象时,孔隙水压力会上升到与土颗粒所受到的总的正压应力接近或相等,土粒之间因摩擦产生的抗剪能力也随之消失。( )8. 在抗震防线设置时,最后一道防线要具备一定的强度和足够的变形潜力。( )9. 对于多层砌体结构房屋,横向楼层地震剪力分配时无需考虑楼盖的刚度。( )10. 对于砌体结构的震害,在扭转地震力的作用下,房屋的端部尤其是墙角处不易产生严重的震害。( )11. 统计发现,对于砌体结构的震害,在受力复杂约束减弱、附属结构等部位往往是震害易于发生的地方。( )12. 单自由度运动体系的自由振动由体系初位移和初速度引起,而体系的强迫振动由地面运动引起。( )13. 非结构构件的存在,会影响主题结构的动力特性,同时,一些非结构构件在地震中往往会先期破坏。( )14. 建筑抗震设计的基本原则是“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 ( )15. 对于多层砌体结构房屋,在墙体的剪切摩擦强度理论认为砌体的抗震强度主要由水平缝的抗剪强度所决定。( )16. 对于多层砌体结构房屋,在墙体的主拉应力强度理论将砌体假定为均质各项同性的弹性材料。( )17. 对于砌体结构的震害,与水平地震作用走向大体垂直的墙体,房屋的纵墙会因所受的弯曲破坏而造成大面积的墙体甩落。( )18. 阻尼力是由结构内摩擦及结构周围介质对结构运动的阻碍造成的。( )19. 在烈度较高的震中区,竖向地震对结构也有较大的破坏作用。( )20. 粉土的粘粒含量百分率越大,越不容易液化。( )答案:一、单项选择题(60 分,共 20 题,每小题 3 分)1. B 2. A 3. D 4. C 5. C 6. D 7. D 8. C 9. A 10. B 11. D 12. C 13. B 14. D 15. D 16. D 17. B 18. D 19. A 20. D 二、判断题(40 分,共 20 题,每小题 2 分)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文档格式: docx,价格: 5下载文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