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发布时间:2023-06-14 09:06:19浏览次数:52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现状及原因分析近年来,尽管全球并购市场持续低迷,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却风生水起,逆势上扬。但中国企业跨国并购中也频频遭遇阻力,中海油收购尤尼科折戟、中铝增持力拓失利、华为在美投资受阻等成为失败案例,即便是如联想收购 IBMPC 等成功交易的背后,也充满曲折。因此,对中国企业跨国并购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建议,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一、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现状分析(一)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现状特点近年来,与全球并购总体趋势低迷不同,中国企业跨国并购活动依然保持强劲势头。其主要特点为:一是并购持续增长。据普华永道的报告显示,2009-2012 年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数量分别为 144、188、207、329 起;来自德勤、安永等机构的统计显示,2013 年上半年中国企业海外投资尤其是并购增长明显,再创新高,表明中国企业跨国并购步伐加大。二是并购领域渐趋多元化,从资源和能源类、制造业向文化娱乐、农业等多个领域扩展。三是欧美日是主要并购目标国。四是并购主体发生变化,民营企业逐渐活跃,形成国企和民企平分天下,并购主体规模由大企业向小企业发展。五是并购方式呈现多元化。联合竞标成为并购的新方式和新趋势,现金支付交易到使用股票和其他证券有所上升。(二)中国企业跨国并购持续增长的原因一是处于转型时期的中国企业顺应经济发展的要求,怀着通过并购弥补资源和能力不足、催生新的竞争能力和规模效应的良好动机,兴起了新一轮跨国并购的热潮。二是受金融危机影响, 海外经济持续走软,为中国企业跨国并购提供了良好机会。三是中国企业从多起并购案例中吸取了经验和教训,增强了信心。四是中国本土金融机构和私募股权基金更多的参与和支持,提供了并购融资条件。五是我国一些企业实力增强,具备了一定的国际竞争力,除了参与全球化经营外 ,还想通过并购达到与同行竞合的目的。六是一些国家放松了海外投资管制政策,刺激了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增长。二、中国企业跨国并购中存在的问题(一)中国企业跨国并购频频遭遇风险和阻力1.政治和法律风险。政治阻力是中国企业海外投资最容易遭遇的障碍,而“国家安全”则成为惯用的理由。2005 年中海油收购尤尼科遭遇了强烈的政治反弹,中海油不得不在压力下撤销投资。2011 年华为收购美国三叶公司时,五位美国众议员以损害美国国家安全为由联名致信奥巴马政府,逼迫华为撤回该项收购。西色国际、三一重工、海尔等企业,在美国都有相似的经历 。其他国家范围内,中铝收购力拓由于澳大利亚政府的反对而受挫;上海汽车并购韩同双龙汽车,则因工会力量的干预而失败;TCL 并购汤姆森因对法国解聘员工的法律不了解,造成解聘补偿费用太高遭受损失。2.社会和文化环境风险。大多数企业并购的失败原因由文化冲突引起。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由于目标国社会和文化环境与我国不同,工作和生活习惯及观念不同,导致企业内部中外员工在思想和行为方式产生矛盾甚至文化冲突,导致沟通效果下降,企业管理出现问题。此外,发达同家对我国企业缺乏认同。在发达市场同家,中国企业的社会形象和责任意识更是处于初建阶段, 尚未被接受作为社会企业公民的一员而融入当地社会。3.经济环境风险。一是遭遇国内外竞争对手的狙击。外国企业为了维护东道国的竞争地位,不断狙击中国企业跨国并购;随着中国企业资金实力日益雄厚,中国同行们在国际市场上追逐同一资产的情况也时有发生。二是市场形势的不利变化。2009 年中铝增资力拓的并购中,要先后通过澳大利亚反垄断机构竞争与消费者委员会(ACCC)、德国联邦企业联合管理局(FCO)和澳大利亚外国投资审批委员会的审查,审查期由原定 30 天延长到 120 天。期间因国际铁矿石价格上涨,增加了市场投资者对力拓的信心,顶住了力拓股价下滑的压力,力拓从而顺利配股筹集了充足的资金度过了难关,以 1%的违约金毁约。4.行业环境风险。随着跨国并购的不断扩大,参与的企业类型不断增多,由此产生的行业风险也逐渐增大。由于国外大众对中国一些非知名企业缺乏了解,没有认同,使这些企业在对处于行业成熟期或衰退期中的企业实施并购的难度增大,加上目标国同行的激烈竞争,使并购后的企业处于不利地位,正如 TCL 并购汤姆森和联想并购 IBMPC 时遇到的状况一样。(二)中国企业在跨国并购中显现出自身能力不足中国企业在跨国并购中暴露出来的能力方面的问题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并购经验不足,专业能力缺乏。一是不熟悉当地环境。多数中国企业没有跨国并购经验,且在并购前准备不充分,对当地相关法律、政策、社会文化等方面不熟悉,导致并购后产生文化冲突和劳动纠纷,影响企业形象和声誉。二是并购专业能力不足。有些企业在并购中显现出法律 、财务、融资等方面的专业能力缺乏,为了节省中介费,没有利用专业的中介机构,导致在并购中 出现各种问题。2.并购资金、技术、管理等方面实力有限。受到海外经济环境的刺激和国家政策的鼓舞,中国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不时幻想上演吉利收购沃尔沃那样蛇吞象的交易,但最终不得不面对的现实是,部分企业由于自身实力不够而无法完成投资。2009 年注册资本仅为 3 亿元的四川腾中重工收购美国悍马品牌的交易中,要拿出 1.5 亿美元收购悍马品牌实在力有不逮,且腾中不具备汽车生产资质,缺乏汽车技术和管理经验,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不得不以失败告终。3.并购整合能力不足,不能平稳过渡。完成跨国并购之后,企业将面临一段整合期,实现经营管理以及文化等诸多方面的协同,这个阶段的工作更复杂、更艰巨、更具风险性。中国企业跨国并购中,能力不足的主要表现为:一是跨文化整合问题最为突出。二是高技术整合成为难题 。TCL 并购汤姆森形成的困境,技术落后造成产品销售不出去是主要原因之一。三是多品牌的运营经验和能力不足。在国内以单一品牌运营成功的企业,由于缺乏多品牌运营和管理经验,导致品牌所有权、使用权方面的纠纷及经营收益的下降。四是跨国经营管理人才缺乏。管理人才缺乏是企业跨国并购的瓶颈,国内优秀的管理人才不一定具备国外环境下的管理能力;并购后高成本聘用的目标国本土化人才又可能出现文化管理冲突。并购后管理人员、管理队伍没有得到合理配备 ,管理手段、管理水平都跟不上企业的发展,这些都会导致跨国并购整合的失败。三、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对策建议(一)从政府层面加大支持力度而营造良好的环境1.减少并购干预,简化核准程序。在不影响国家经济安全和利益的原则下,政府应尽量减少 对企业跨国并购的干预,充分发挥市场作用,以引导和提供服务为主,在完善法律制度的前提下 ,简化审批程序,逐步变审批制为备案制。此外,为方便海外派遣人员的出入境,开辟“走出去”绿色通道,放宽异地办理护照政策,并通过外交渠道解决长期签证和多次往返签证问题。2.大力发展中介机构,为跨国并购提供专业服务。鼓励成立专门的高度化服务机构,为企业提供跨国并购法律、财务、融资等专业咨询以及各国产业发展动态和商业信息服务,还可以为企业举办各类专业培训班。3.简化审批手续,拓宽融资渠道。政府应尽量简化对外投资审批制度,放松对贷款、外汇等方面的控制,对各种所有制形式的企业,简化对外投资审批手续。此外,政府应采取适当的措施促进企业提高跨国并购融资能力,拓宽融资渠道,如设立海外投资基金、给予企业必要的海外融资权、鼓励企业开拓国际化融资渠道、鼓励并购企业与相关银行或其它金融机构相互参股或签订合作协议,实现银企合作等。(二)从企业层面要科学评估、谨慎决策且平稳过渡1.了解并购对象国的综合环境,远离并购陷阱。并购前对目标国的政治、经济、文化、法律、财务准则、工会制度等方面进行深入了解,熟悉环境,找出差异,以免在并购中遇到各种障碍,导致根本性错误和失败。2.掌握国际资本市场的运行规则。中国企业跨国并购中不论是资产收购、品牌收购还是股权收购,主要以现金收购为主,较少运用资本市场杠杆,因此中国企业有必要深入了解国外OTCBB、PINK 等多层次市场,合理运用国际资本市场运行规则,避免耗费巨资到国外场外交易 市场实现“股票上市”后,不仅没有实现企业资产价值提升,而且还带来许多财务、法律上的诸多麻烦。3.明确跨国并购目的和路径。跨国并购风险重重,不能“跟风”,如自身实力允许,也要明确并购的目的。要明确企业通过并购是想获得技术、资源还是市场,能给企业带来哪些利益,是否符合公司发展战略。然后,围绕目的进行详细分析,制定出实现的路径。参考文献:〔1〕孙韶华,王炳坤.中企海外并购再创新高[N].经济参考报,2013-11。〔2〕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中国企业发展报告,中国发展出版社,2013。〔3〕汤又平.转型期中国企业管理创新思考[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2〔4〕赵丽华.我国企业跨国并购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经济学研究,2013(5)。
文档格式: docx,价格: 5下载文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