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开放大学《化工分离技术》复习题及答案
发布时间:2023-06-09 18:06:49浏览次数:95天津开放大学 20 --20 年度第 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姓 名: 学 号: 成绩: 考试科目: 化工分离技术 试卷号: 2631 考试时间: 年 月专业名称: 应用化工技术 考核方式: 开卷 答卷时间:90 分钟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1. 晶体的生成过程包括 和 两个阶段。2. 一个吸附过程包括外扩散、 、 3 个步骤。3. 溶质在色谱柱(纸或板)中的移动可以用阻滞因数或 来表征。4. 气体膜分离技术的特点是:分离操作无 ,不用加入 ,是一种节能的气体分离方法。5. 选择薄层色谱条件要正确地将化合物的极性、 的活度及展开剂的极性配合起来。6. 反渗透是利用反渗透膜 地只透过 的性质,对溶液施加压力克服溶剂的渗透压,使溶剂从溶液中分离出来的单元操作。7. 薄层色谱常用 TLC 表示。它是一种 、 、简单的色谱法。8. 柱色谱中,为了使一定数量的样品能达到良好分离,还应正确选择 和 。9. 选择薄层色谱条件要正确地将化合物的极性、吸附剂的活度及 配合起来。10. 电极反应 时的电位称为平衡电极电位。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1. 单一分离是将某种化合物以( )的形式从化合物中分离出来。A 纯物质 B 混合物 C 化合物 D 以上都对2.( )有蒸发结晶法和真空冷却结晶法两种。A 移除部分溶剂的结晶法 B 结晶 C 不移除溶剂的结晶法 D 以上都对3.( )是工业中常采用的结晶过程。A 熔融结晶 B 溶液结晶 C 沉淀结晶 D 升华结晶4.利用溶质在两相之间分配比的不同而使溶质实现分离的方法称为( )。1
A 结晶 B 萃取 C 膜分离 D 萃取分离5.用混合液中各组分在两相中( )的不同,而实现混合液分离的操作,称为液-液萃取。A 化学性质 B 密度 C 溶解度 D 物理性质6.制备色谱法为了制取纯物质,进样容积一般是( )。A.0.1~11.0mL B.0.1~1.0mLC.1.0~10.0mL D.0.1~10.0mL7.物理吸附是以( )相互吸引的。A.库仑力 B.重力C.分子力 D.离子间力8.微滤所用的膜为:( )。A.液膜 B.复合膜C.离子交换膜 D.多孔膜9.离子交换剂是一种带有可交换( )的不溶性固体。A.原子 B.离子C.分子 D.电子10.膜分离过程一般不发生( ),属于速率分离过程。A 物理变化 B 化学变化 C 相变 D 物理和化学变化三、判断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1. 分离的形式主要有两种:一种叫组分离;另一种叫单一分离。2. 单一分离包括特定组分分离、多组分相互分离两种主要形式。3. 富集是指在分离过程中使目标混合物在某空间区域的浓度增加。4. 纯度是用来表示纯化产物主组分含量高低的一个概念。5. 真空冷却结晶是使溶液在较高真空度下进行蒸发,使全部溶剂被除去,溶液则因为溶剂汽化带走了一部分潜热而降低了温度的结晶方法。6. 膜是具有选择性分离功能的材料。7. 色谱是一组包含流动相,根据物质在两相间的分配情况不同,经过多次分配而达到分离目的的方法的总称。8. 根据固定相的存在形态不同,色谱分离法可以分为:纸色谱法、薄层色谱法、凝胶色谱法和旋转薄层色谱法。9. 色谱的流动相只能是液体。10.吸附操作是指液体与某种多孔性的固体相接触时,固体能够有选择地将流体中的某些组分凝聚在其表面上,而达到分离的目的。四、名词解释(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20 分)。2
1.分离2.膜分离技术 3. 超临界流体 4.富集 5.离子交换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10 分)1.液液萃取操作的工艺流程 2. 简述超临界流体萃取的优点。六、论述题(本大题共 1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10 分) 论述溶剂微胶囊萃取的特点。3
天津开放大学 20 --20 年度第 学期期末考试评分标准考试科目: 化工分离技术 试卷号: 2631 考试时间: 年 月专业名称: 应用化工技术 考核方式: 开卷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1.晶核的成长 ; 晶体的成长 2.内扩散;表面吸附 3. 洗脱体积 Ve 4. 相变化 ; 分离剂5. 吸附剂 6. 选择性;溶剂 7. 微量 、 快速 8. 柱尺寸 ; 吸附剂用量 9. 展开剂的极性 10. 达到平衡 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1.A 2.A 3.B 4.B 5.C 6.D 7.C 8.D 9.B 10.C 三、判断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1.正确 2.错误 3.错误 4.错误 5.错误 6.正确 7.错误 8.错误 9.错误 10 错误四、名词解释(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20 分)。1.分离分离是利用混合物中各组分在物理性质或化学性质上的差异,通过适当的装置或方法,使各组分分配至不同的空间区域或者在不同的时间依次分配至统一空间区域的过程。2.膜分离技术膜分离技术是借助一种特殊制造的、具有选择透过性能的薄膜,在某种推动力的作用下,利用流体中各组分对膜的申投诉率的差别而实现分组分离的单元操作。3. 超临界流体当物质处于临界温度(Tc)和临界压力(pc)以上时,即使继续加压,也不会液化,只是密度增加而已,但它具有类似液体的性质,而且还保留了气体的性能,这种状态的流体被称为超临界流体。4.富集 是指在分离过程中使目标化合物在某空间区域的浓度增加。5. 离子交换4
离子交换过程是离子交换剂中的可交换离子与溶液中的溶质离子进行交换,而这种离子的交换为一按化学计量比进行的可逆化学反应过程。当正反应速度和逆反应速度相等时溶液中各种离子的浓度就不再变化而达到平衡,此时即称离子交换平衡。五、简答题(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10 分)1.液液萃取操作的工艺流程(1)混合。混合过程是指萃取剂和含有组分(或多组分)的原料液混合接触,进行萃取,溶质从原料液转移到萃取剂中。(2)分离。分离过程是指互不相溶的两相相互分开。(3)回收。回收过程是指将萃取剂从萃取相及萃余相中出去,并加以回收。根据原料液和萃取剂的接触方式不同,萃取操作的流程可以分为单级萃取流程和多级萃取流程。2.简述超临界流体萃取的优点。(1) 萃取剂在常温常压下为气体,萃取后可以方便地域萃取组分分离。(2) 在较低的温度和不太高的压力下操作,特别适合天然产物的分离。(3) 超临界流体的溶解能力可以通过调节温度、压力、夹带剂(如醇类)在很大范围内变化。(4) 可以采用压力梯度和温度梯度来优化萃取条件。六、论述题(本大题共 1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10 分) 论述溶剂微胶囊萃取的特点。溶剂微胶囊具有萃淋树脂的优点,避免了传统溶剂萃取的乳化和分相问题,在萃取剂包覆量和防止萃取剂流失方面具有明显优势。溶剂微胶囊中萃取剂(溶剂)的包覆量远高于萃淋树脂,因此其萃取容量高。溶剂被包覆到胶囊中之后,传质过程由普通溶剂萃取的液-液传质变为了固-液传质,设备可以更加简单,操作也变得更容易,不存在液-液萃取时的放大失真问题。溶剂微胶囊在制备过程中将萃取剂(溶剂)包覆在微胶囊内,而不是靠简单的物理吸附来固定萃取剂,所以溶剂和萃取剂的稳定性都比较高。溶剂稳定性高可以减小分离过程中溶剂的损失以及夹带问题。胶囊的壁材选择范围很宽,不一定是疏水材料,也可以通过控制其表面孔径等方法使溶剂的固定化效果更好。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