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邮政企业会计核算 开题报告

发布时间:2023-08-29 21:08:40浏览次数:51
浙江大学远程教育学院本 科 生 毕 业 论 文 ( 设 计 ) 开 题 报 告题 目 浅谈邮政企业会计核算 专 业 会计学 学习中心 姓 名 学 号 指导教师 2022 年 4 月 2 日浅谈邮政企业会计核算一、文献综述我国邮政部门经营金融业务已有百年历史。最早出台的是 1898 年 1 月 22目(清光绪 24 年正月初一)开办的邮政汇兑业务,1953 年 9 月停办邮政储蓄业务。自 1986 年恢复开办邮政储蓄以来,邮政储蓄业务迅速,已在我国金融业中占据了十分重要的地位。截止 2009 年 3 月底,全国邮政储蓄存款余额已达1.48 万亿元,联网网点达 3.5 万个,汇兑网点 4.5 个,ATM 机 6827 台,超越中国农业银行,成为联网网点最多,分布最广的金融机构,储蓄存款式余额位居全国各金融机构第 5 位,仅次于西大国有商业银行。邮政储蓄由于体制等多方面原因,不同于银行等金融机构,是我国金融业审的特殊成员。由于邮政储蓄开办时闻较短,监务单一,一蛊属于邮敢企业内部业务机构,而大部分网点也是邮政业务、邮政储蓄业务混业务经营,外界对其的了熊不是很深,丽邮政储蓄也一直没有进行金融行业的主流。但随着邮政储蓄余额的不断增长,及部分邮政储蓄机构违规行为的持续出现,邮政储蓄给银行同业和人民银行带来越来越多资金压力,广大专家学者也越来越来关注邮政储蓄的改革情况。在邮政储蓄体制改革方面,专家学者们纷纷研究国际上类似国家的邮政储 蓄体制模式,单是借鉴邻国邮储模式进行研究的,就有蒙宇国、蔡友才、刘宏、卢平等的作品,其它参考较多的有法国、德国、美囡、印度、巴西等邮储运营机制,并得出目前邮政储蓄不宜脱离邮政企业的结论。学者们在对邮政储蓄体制改革模式进行论证的同时,还论证出未来邮政储蓄银行的业务发展方向,就是城市批发业务、农村零售业务和中间业务,或者说零售业务、批发业务、代理业务并举。与此同时,对邮政储蓄会计核算进行的研究却相对较少,早期只有王文波对邮储支付风险进行的研究,研究重探讨了当时会计核算模式下人为因素带来的风险,而没有从更深层次上进行说明。2005 年,杜献敏和罗万堂提出了对邮政专业实行利润核算的思考,杨家才以实例论证了分账核算是推进邮储体制改革的现实选择。2006 年是邮政储蓄体制改革的关键一年,邮政储蓄的政策环境、市场环境和内部环境也将发生深刻的变化,邮政储蓄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从内部环境看,2003 年 8 月,国家对邮储实行新老存款划段、新增资金自主运作的政策调整,邮储老存款则从 2005 年 9 月起分 5 年逐步转出的政策,给邮政储蓄收入模式带来巨大影响。从市场环境看,资金市场供过予求,邮储资金运用规模急剧增长、渠道单一,收益水乎不离。从外部环境看,中国金融体制改革不断深入,银行业的市场竞争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2006 年是中国银行业向外资开放的最后期限,我国金融业将在更广领域和更深程序上对处开放,邮政储蓄将置身于国内和国际竞争的大环境中。邮政储蓄体制变革,使邮政储蓄突破原来单纯的存取款、代收付、保险销售等业务范围,逐步开展资金批发秘小额零售业务(已开始试点),这也将给原 本以存取款及其相关业务管理为主的邮储会计体系带来更多的变革需求,使其本身更符合《金融企业会计制度》的要求。2006 年 3 月开始试点的小额押贷款业务,也只是在现有储蓄统一版本系统中加入了一些简单的核算内容。这种核算方式下,邮政储蓄机构经营成效无法体现,经营风险被掩盖,银监部门对邮政储蓄的监管也受到严重制约。因为邮政储蓄不能单独核算业务利润,使得邮政储蓄的技术发展资金投入得不到傈障,也使邮政普遍服务义务成本难以得到精确核算,得不到合理有效的补偿。而且,由于邮政储蓄“老存款"可以用四点多的利率存放在中央银行,吸收存款的利率是限死的,这就等于邮政储蓄稳吃这个利差,相对于其他金融机构来说它是完全无风险的,这带来了不公平的竞争。本人作为邮政储蓄一个会计岗位从业人员,从自己的工作实际感受到现有会计体系的许多不足:如邮政业务与储蓄业务没有分账核算,没有按照银行业标准进行科目设置,科目总体只分了资产类、负债类和损益类三大类,中闭业务如代理保险会计核算子系统极不完善,各种统计类会计报表欠缺、可供管理参考的信息不足,管理人员无法从报表中待毒邮储真正经营成果等。因此希望通过此论文探讨邮政储蓄会计核算体系如何进行改革,才能为邮政储蓄银行成立提供保障和支持,为邮政储蓄银行业务发展创造更失有利的局面。二、论文提纲引言一、邮政企业会计核算的特点(一)邮政企业没有实物形态的“在产品”和“产成品” (二)为适应邮政企业生产的特点,会计核算采用专业核算办法(三)邮政企业的业务收入(四)邮政企业所经营的业务种类多二、邮政企业对会计核算管理的现状及举措(一)实现财务集团化管理(二)开发上线新的财务信息系统软件(三)实行各责任中心损益核算(四)对市县局会计实行委派制三、完善邮政企业会计核算的建议(一)邮政企业会计提供信息的领域必须拓宽(二)制定统一的会计规范,加强会计凭证的管理(三)全面提高邮政企业会计的素质水平(四)加强会计核算,强化成本控制参考文献三、参考文献1、刘玉廷:《规范小企业会计行为的重要举措》,财务与会计,2004, 1、陈徐:《中国邮政迈向现代企业的必经之路》,中国邮政,2007 年,2、顾汶,:《从权益人角度审视邮政的公司价值》,中国邮政,2008 年,3、赵泉雄:《邮政企业会计》,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 年,4、许家林:《论现代企业制度下企业会计改革的目标结构》,会计研究 ,2002, 5、孟惠芳:《邮政财务管理的探索与实践》,中国邮政》,2006,6、蚌邮:《以损益核算为基础促进竞争性业务发展》,安徽邮政》,2008,7、刘宏:《日本邮政储蓄发展的经验教训及其对我国的启示》,金融参考,2004,8、杜献敏:《对邮政储蓄专业实行利澜核算的思考》,邮政研究,2005,9、张吉光:《寻找邮政储蓄核心竞争力》,国际金融报,2005,10、王文波:《邮致储蓄支付风险的成因及对策》,邮政研究,2008,
文档格式: docx,价格: 5下载文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