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主要国家
发布时间:2023-05-02 16:05:33浏览次数:111欧洲主要国家一、英国(一)岛国地理环境特征英国是世界著名岛国,也是欧洲最大的岛国,面积 244 100km 2。英国全称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由大不列颠岛、爱尔兰岛北部及附近许多小岛组成。其中大不列颠岛是欧洲第一大岛,约占英国本土面积的 94%,该岛又由英格兰、威尔士和苏格兰三部分组成(图7.3.1)。英国虽是岛国,但并不远离大陆,仅隔不宽的英吉利—多佛尔海峡(拉芒什—加来海峡)同欧洲大陆相望,并与欧洲大陆有海底隧道相通。岛国地理位置对英国经济发展起了重要作用。英国境内多低山、丘陵。大不列颠岛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山地和高原多分布在北、西部。北部的北苏格兰高原和格兰扁山地,地势最高,海拔一般在 600~1 000m,南苏格兰台地海拔仅500~600m,地面起伏和缓。英格兰北部的奔宁山脉南北纵贯 200km,海拔约 400~500m,北部高,向南逐渐降低,有许多横切河谷,成为东西向交通通道。英格兰东南部,地势较低,为波状平原,伦敦盆地是平原最低处。英格兰西南部为海拔不高的康沃尔丘陵。威尔士地貌多为海拔 200~600m 低山。 英国海岸线长达 11 450km,多属于下沉海岸。沿岸多海湾、岬角、半岛和岛屿,海岸曲折,多优良港口。伦敦、利物浦、曼彻斯特等都是重要港口,有利于对外贸易。英国属于典型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受西风和北大西洋暖流影响,冬暖夏凉,常年雨量丰沛。与同纬度的其它地区相比,夏季气温偏低,冬季气温偏高,气温年较差较小。大不列颠岛一月平均气温由西南部的 6.6℃到东南部的 3.3℃;七月平均气温由苏格兰北部的 12.8℃到英格兰东南部的 16.6℃,大部分地区冬季不结冰。降水量一般在 1 000mm 左右,西部迎风坡可达 2 000~3000mm,英格兰东南部属于背风区,降水量仅有 700mm 左右。云雾多、日照少是英国气候另一特点。英国气候适宜多汁牧草的生长,养羊—畜牧业—毛纺织—工业革命的诞生不能不说与这种气候条件有关。英国雨水充足所以河网稠密,河流短小。河流常水位高,有利于航行,同时河流间分水岭不高,便于开凿运河,沟通各河流。较大的河流有塞文河、泰晤士河。泰晤士河是英国最重要的河流,全长 346km,流经牛津、伦敦等重要城市。许多河流的河口为喇叭状,海潮可以长驱直入,水深条件好,成为重要的港口。 英国人口 6 010 万人(2001 年),主要为英格兰人(占总人口的 83%)、苏格兰人、威尔士人和爱尔兰人。人口密度 248 人/km2,是世界上人口稠密国家之一。全国 89%的人口集中在城市,全国人口的一半居住在伦敦至兰开厦一线地区。人口密度最大的是伦敦,苏格兰人口最稀少。(二)能源资源优势英国是欧盟中能源资源最丰富的国家。其煤炭资源十分丰富,总储量达 1 700 亿 t ,其中可采储量达 450 亿 t,在世界上也是不多见的。煤田主要形成于下石炭世,是欧洲大陆煤轴的一部分。煤田煤层厚,埋藏较浅,容易开采;煤种齐全,炼焦煤多,煤质优良,发热量高;煤田分布广泛,距海近,便于运输。主要煤田有:南威尔士煤田、奔宁山脉两侧的东密德兰和兰开厦、约克厦煤田以及英格兰东北部和苏格兰中部低地煤田。煤炭工业是英国最古老的工业部门之一,曾在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是英国产业革命的动力支柱,英国曾经大规模地开采和输出煤炭。19 世纪中叶,英国煤炭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2/3,1913 年产量达 2.92 亿 t,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其中 1 亿 t 供出口。此后,由于燃料动力结构的变化和其他产煤国的竞争,英国采煤业不断衰退。1947 年实施国有化后采取集中化和广泛机械化措施,逐步关闭不盈利矿井,对继续生产的矿井进行技术改造,但仍不能扭转不景气状态。随着北海石油天然气的开发和世界煤炭市场价格的不断下跌,特别是出于环境保护的需要,英国煤炭工业日益趋于衰落,煤产量从 1990 年的 9 680 万 t, 1998 年的 4 000 万 t,再到 2001 年的 2190 万 t 石油当量。目前,英国已成为进口煤炭的大国,1998 年出口的煤炭只有 9.44 万 t,而进口发电和家用煤达 2 100 万 t 。尽管如此,英国的采煤业仍在西欧占有明显优势。
资料来源:陈才主编,世界经济地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年版,P1764.电子电气工业。电子电气工业是德国快速兴起部门,其规模仅次于日本,居世界第二位,拥有雄厚的实力和极高的技术水平。电气部门主要生产发动机、发电机、变压器、家用电器等。电子工业主要生产通讯设备、计算机及各种微电子装置。西门子、奔驰等都是驰名世界的大公司,西门子是德国电气工程和电子工业的主要代表,在计算机、通讯设备、能源、家用电器、工业控制、电力设备、医疗设备等领域占有重要地位。慕尼黑、斯图加特、柏林和纽伦堡等是重要的电子电气工业中心。慕尼黑是欧洲最大的微电子工业中心,有德国“硅谷”之称,西门子公司的总部就设在这里。 5.钢铁工业。德国的钢铁工业已有一百多年历史。1893 年德国的钢产量为 303.4 万 t,首次超过英国,居世界第二位。二战后受到国际社会限制,钢产量减少,1952 年限额取消,大大促进了钢铁工业的发展。1955 年钢产量超过英国,仅次于美国和苏联,居世界第三位。1974 年达到最高峰,年产近 6 000 万 t。 随着塑料等代用品的日渐增多以及国际市场竞争的加剧,特别是由于 1973~1975 年经济危机中汽车、造船、建筑等部门生产的大幅度下降,德国钢材消耗急剧减少,其产量也下降。钢铁工业主要分布在鲁尔区莱茵河沿岸,杜伊斯堡是最大的钢铁中心,此外,不来梅和汉堡也有钢铁厂分布。(五)鲁尔区的“产业周期”鲁尔区是德国最重要的工业区,也是世界著名工业区之一。主体部分位于莱茵河及其支流鲁尔河与利珀河之间,通常以鲁尔煤管区开发协会管辖范围为界,面积 4 970km2,占全国面积的 1.3%,人口达 750 万,占全国人口的 9.1%,人口密度高达 1 500 多人/km2。核心地区人口密度超过 2 700 人/km2,是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之一。区内城市密集,特别是南部地区各市区之间没有明显的间断,工厂、住宅与稠密的交通网交织在一起,形成连片的城市带。重要城市有埃森、杜伊斯堡、多特蒙德、波鸿、格尔森基尔欣和雷克林豪森等(图 8.3.7)。资料来源:陈才主编,世界经济地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年版,P180。鲁尔区是以采煤、钢铁、化学、机械制造等重工业为核心,形成部门结构复杂,内部联系密切,高度集中的地区工业综合体。鲁尔区是以采煤业起家的工业区,采煤工业发达,机械化程度高,煤矿林立,煤场相连,1939 年,硬煤产量达到 13 亿 t 的历史最高水平。随着煤炭的综合利用,开发了炼焦、电力、煤化学等工业,进而促进了钢铁、化学工业的发展。钢铁工业集中程度较高,布局紧凑,以杜伊斯堡最为集中。在大量钢铁、化学产品和充足电力供应的基础上,兴建了机械制造业、氮肥工业、建材工业等。机械制造业发达,有重型机械、机床、电机、电器、汽车、光学仪器等。20 世纪 50 年代以后,鲁尔区的炼油工业和石油化学工业也迅速崛起,鲁尔区是全国重要的石油加工和石油化工生产基地,生产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硫酸等。20 世纪 70 年代以后,电子、电气工业异军突起。同时为大量产业工人服务的轻工业,如服装、纺织、食品工业有了很大发展。现在,鲁尔区生产全国 80%的硬煤,90%的焦炭,集中了全国钢铁生产能力的2/3,电力、硫酸、合成橡胶、炼油能力、军事工业等均在全国居重要地位。鲁尔区成为德国重要工业区是同其优越的地理条件分不开的:(1)煤炭资源丰富。鲁尔区的煤田是全国最大煤田,硬煤探明储量约 300 亿 t,占全国硬煤储量的 90%以上,而地质储量更高达 2 200 多亿 t。煤质好,煤种全,煤炭所含的灰分和硫分都低,发热量高,煤炭资源是鲁尔区能源和工业原料的物质基础。对其他工业部门产生了强大的吸引力,在此基础上,别的工业部门也很快壮大起来。(2)便利的水陆运输和充足的水源,也是鲁尔区发展的重要条件。西欧第一大河莱茵河自南向北流经本区,还有汇入莱茵河的鲁尔河、利珀河以及附近四条运河,全区水网纵横,港口众多,河道与港口均已标准化,可通航 1 350t 的欧洲标准货轮。全区各港口可以通达荷兰鹿特丹港。通过水陆可以从国外大量进口富铁矿矿砂及其他工业原料,也可以把本国的工业产品运往国内其他地方或出口国外,同时庞大水网也为全区提供了充足的工业用水。鲁尔区是全国铁路网最稠密的地区,区内铁路的总长度近 10 000km,加上纵横交错的公路和密如蛛网的输油、输气管道,构成了四通八达的综合水、陆和管网运输系统。
一般说来,区域经济的发展均具有周期性,其成长过程可分为成长阶段、成熟阶段、衰退阶段。在成长阶段,经济呈现高速增长,经济总量和市场规模迅速扩大,人口和产业迅速向一些城市集中;在成熟阶段,区域经济增长逐渐趋于稳定,工业化达到较高水平,第三产业也较发达,基础设备齐全;在衰退阶段,传统产业退化的比重大,经济地位不断下降,出现结构性衰退,但通过再工业化和产业结构的改造,可防止其进一步衰退,维持原有的良好发展势头,甚至促进其加速增长,进入新的成长阶段。鲁尔区正是经历了兴—衰—兴的周期过程。鲁尔区采煤业历史悠久,但近代采煤工业是在 19 世纪 40 年代才开始兴起,随着第一批铁路在鲁尔区建成,加上大批外籍技术工人的移入,推动了经济增长。普法战争结束,德国的统一,以及 19 世纪末开始兴建运河,并与不断兴建的铁路和公路组成水陆联运,促进了煤钢联营和重化工业的发展。随着经济的繁荣,一系列工业城镇应运而生,人口急剧增加,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鲁尔区已成为德国的工业核心地区,煤产量占全国 65.5%,生铁和钢产量占全国 73.6%和 66.9%。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鲁尔区曾遭到了严重破坏,但战后恢复很快。鲁尔钢铁界充分利用其原先存在的有利条件,并采取各种措施对地区配置、工艺技术等进行一系列调整,使之赶上了世界钢铁工业发展的步伐。战后,鲁尔仍然是德国规模最大,部门最齐全的工业区。50 年代后期由于石油和天然气的竞争,煤在一次能源消耗中的比重从 1950 年的 88%降到 1972 年的32.3%;同一时期石油在一次能源消耗中的比重从 4.7%提高到 55.4%;天然气从 0.1%提高到 8.6%;化工原料也逐渐由煤转为石油和天然气。于是,鲁尔的煤炭在国内失去了早先的垄断地位;而且,在一些煤炭生产成本较低的国家排挤下,鲁尔煤还失去了一些国际市场。煤炭销售危机导致了矿井关闭,矿区减员,煤产量急剧下降。钢铁工业由于塑料等代用品以及德国在国际钢铁市场上竞争地位的减弱,特别是由于1973~1975 年经济危机中汽车、造船、建筑等部门生产的大幅度下降等原因而使钢材消耗急剧减少,鲁尔区钢铁工业也陷入困难的境地。由于传统工业衰退、环境问题严重以及大城市人口密集所带来的种种弊端,加之国际上激烈竞争,鲁尔区经济出现衰退,其地位开始下降。鲁尔区经济衰落,诚然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但归根到底是以煤炭、钢铁为主的单一性经济结构造成的。在单一性经济结构中,当基础工业不能适应发展的新形势,或者主要工业部门的决定性产品失去原有的优势地位时,就会爆发所谓的“结构危机”。为了改变这种日益衰退状况,德国采取了一系列重振经济的措施:(1)制定规划,统一整治。1966 年鲁尔开发协会编制了鲁尔区第一个总体发展规划,1969 年又对它进行了修改和补充。规划基本原则是:以钢铁为基础,发展新兴工业,改善经济结构,拓展交通运输,消除环境污染。这一综合整治规划,对调整鲁尔区的社会经济结构,保持鲁尔的繁荣,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2)发展新兴工业,促进经济结构多样化。长期以来,煤炭工业和钢铁工业一直是鲁尔经济的两大支柱。往往这两大经济部门陷入危机,便会直接影响整个鲁尔区的经济状况。为了改变这种经济结构的单一性,政府设法改变鲁尔区的投资环境,吸引新型工业迁入本地,促进经济结构向多样化发展。仅 1958 年新建和迁入的各种企业就有 459 个,大多是技术精良的中小企业,而且行业繁多,门类齐全,有化工、电子、汽车、炼油、服装、饮食等。(3)调整工业布局。鲁尔区工业布局的调整力求选择最有利的方式,以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在调整过程中,一方面严格控制埃森、杜伊斯堡等大城市的工业和人口,另一方面有计划地把工厂企业从核心地区迁到边缘地带。(4)拓展和完善交通网。充分发挥本区水运的优势,搞好水陆联运,加速南北向交通线路的建设,新建了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形成完善的交通网。(5)发展科技,繁荣经济。鲁尔区十分重视科技和教育事业对发展生产,促进经济合作所起的作用,先后建立了一批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用技术改造传统工业,制定“高技术战略”,建立从多特蒙德、波鸿、埃森、哈根、明斯特直到杜伊斯堡的横贯鲁尔区的“技术之路”。(6)消除污染,美化环境。环境污染引起了社会极大关注,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消除环境污染的有力措施。全区各厂矿的大烟囱一律实行自动报警系统,建立回收有害气体及灰尘装置,控制空气污染。在鲁尔河,埃姆舍河、利珀河等主要河流建立了完整的供水系统和污染净化系统。此外,开展大规模的植树造林,使环境逐渐得到改善。 经过综合整治,鲁尔区又恢复了生机,已成为煤炭—钢铁—电力—化工—建材等多种工业综合发展的基地。四 、俄罗斯俄罗斯联邦简称为俄罗斯,位于欧亚大陆的北部,领土包括欧洲的东部和亚洲的北部,面积 1 707.5 万km2,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陆地同 14 个国家接壤,其在欧洲的邻国有挪威、芬兰、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波兰、白俄罗斯和乌克兰,隔大高加索山脉与格鲁吉亚、阿塞拜疆为邻,在亚洲同哈萨克、蒙古、朝鲜和我国接壤。其中,中俄边界西段新疆段长 54.5km,其余 4 200 多 km 都分布在我国东北。俄罗斯海岸线绵长,濒临 12 个边缘海,面向三个大洋。北面自西向东,围绕大陆边缘的有巴伦支海、白海、喀拉海、拉普帖夫海、东西伯利亚海和楚科奇海,它们与北冰洋连成一片。东濒白令海、鄂霍次克海和日本海,这些海和太平洋相连。西濒波罗的海,西南临黑海和亚速海,这三个海通向大西洋。俄罗斯人口 1.452 亿人(2003 年),由 160 多个大小民族组成,是世界上民族最多的国家。其中俄罗斯族约 1.16 亿人,占全国人口的 82.6%,其他主要少数民族有鞑靼、乌克兰、楚瓦什、莫尔多瓦、白俄罗斯、日耳曼、犹太、车臣、印古什、哈萨克、亚美尼亚等。
(一)地理环境及自然资源俄罗斯幅员辽阔,地形多样。以叶尼塞河为界,以西多平原,以东多高原和山地。东欧平原是仅次于南美洲亚马孙平原的世界第二大平原,面积约 400 万 km2,平原地势较低。由于平原分布有第四纪形成的冰碛丘陵,因此呈波状起伏特点。西西伯利亚平原面积约 260 万 km2,地势平坦开阔,平原上湖泊众多,沼泽连片。中西伯利亚高原,位于叶尼塞河和勒拿河之间,地形主要为平均高度 600~700m 以下台地,河流切割强烈,河谷纵横。远东山地由上扬斯克山脉、契尔斯基山脉、朱格朱尔山脉等一系列褶皱山脉组成 (图 7.3.8)。图 7.3.8 俄罗斯地形俄罗斯大部分地区纬度较高,多属温带大陆性气候,有部分寒带气候。其特点是冬季漫长而寒冷,夏季短促而温暖。由于领土广大,各地气候差异很大:以乌拉尔山脉为界,以西的东欧平原大都可以受到暖湿的西风气流影响,气候比较温和;以东的西伯利亚深处大陆内部和高居寒带,常年受极地气团控制,夏季短促,冬季漫长而酷寒。与太平洋岸线平行的沿岸山地使海洋影响的范围非常有限,且改变不了高纬地区严寒的基本面貌。南方的黑海沿岸地区由于已经临近地中海,气候冬雨夏干。俄罗斯降水量分布,一般由西向东、向北逐渐减少。东欧平原的西部可达 600~700mm,至东西伯利亚减到 200~300mm,太平洋沿岸受季风影响又增至 600~1 000mm,北冰洋沿岸仅 200mm。但是大部分地区的低温仍使气候相对湿润,北冰洋沿岸的河口地区形成了广大的沼泽。俄罗斯较大河流有伏尔加河、顿河、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等。其中伏尔加河发源于瓦尔代丘陵,注入黑海,是欧洲最长、水量最大的河流,全长 3 530km,流域面积 136 万 km2,平均流量 7 710m3/s,支流约有 200 多条,其中以卡马河和奥卡河为最大。顿河发源于中俄罗斯丘陵,注入亚速海,全长 1 870km,流域面积 42.2 万 km2,平均流量 935m3/s。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是北亚三大河流,均发源于西伯利亚南部丘陵、山地,向北注入北冰洋。鄂毕河流域面积 299 万 km2,是俄罗斯流域面积最大的河流,中下游流经西西伯利亚平原,河流比降很小,容易泛滥。叶尼塞河是俄罗斯流量最大的河流,平均流量高达 19 800m3/s。勒拿河全长 4 400km,流域面积 249 万 km2,河口处形成俄罗斯最大的三角洲,面积约 3 万 km2,有 800 多条岔流形成 1000 多个岛屿。俄罗斯是自然资源十分丰富的国家,资源种类多,储量大,矿产、水能、森林等资源尤为突出。矿产资源中煤、铁、石油、天然气、钾盐、锰、铜、铅、锌等矿藏储量均居世界前列。煤炭资源的地质储量在 6 万亿 t 以上,探明储量约 2 000 亿 t。主要煤田有库兹巴斯、伯朝拉、坎斯克—阿钦斯克、莫斯科附近煤田和南雅库特煤田(图 7.3.9)。俄罗斯铁矿资源相当丰富,有世界最大的铁矿区库尔斯克“磁力异常区”。此外,乌拉尔地区的卡奇卡纳尔、西西伯利亚南部的新库兹涅茨克地区及其东部的阿巴坎地区、东西伯利亚安加拉河流域的热列兹诺多罗日内地区也都有丰富的矿藏。科拉半岛和卡累利地区蕴藏有铁、镍、云母、霞石和世界最大的磷灰石矿。 丰厚的石油、天然气资源分布在西伯利亚、伏尔加—乌拉尔、科米自治共和国、萨哈林岛等。北冰洋沿岸及其大陆架是油气资源前景非常好的地区。 俄罗斯水能资源仅次于中国,居世界第二位。西西伯利亚各大河中上游流经高原山地,落差大,水能资源特别丰富,建有大型水电站。叶尼塞河建有克拉斯诺亚尔斯克水电站,装机容量 600 万 kW,安加拉河建有勃腊次克水电站,装机容量 450 万 kW。东欧平原的伏尔加河,水能资源虽不如西伯利亚各大河,但开发利用比较充分,伏尔加河有古比雪夫水电站,装机容量 230 万kW,伏尔加格勒水电站,装机容量 256 万 kW。
图 7.3.9 俄罗斯矿产资源俄罗斯是世界上森林资源最丰富国家,主要分布在西伯利亚、远东和东欧北部。森林以落叶松、松、红松、云杉、冷杉等针叶林为主。 丰富的自然资源,为俄罗斯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物质基础,也是构成俄罗斯强大的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由于相当多的矿物资源和森林资源分布在高纬度地区,也由于这个国家领土过于广大,开发自然资源所需要克服的恶劣自然条件的成本和克服遥远运输距离的成本高昂。但是还应该看到,正是这种不利的条件使俄罗斯保存了巨大的资源潜力。(二)世界大国的形成与实力变化公元 9 世纪后半期,居住在欧洲东部的一些斯拉夫人的部落联结成了一个以基辅为中心的大公国,称“基辅罗斯”,这是最早的俄罗斯国家。它的范围大体在普斯科夫以东,木罗姆以西,南起基辅,北至拉多加湖,是一个面积很小的内陆国。11 世纪,基辅罗斯分裂为莫斯科公国、基辅公国、诺夫哥罗德等十几个小公国。13 世纪,诸公国被蒙古鞑靼人征服,受金帐汗国统治达 240 余年。从 14 世纪起,莫斯科公国开始兼并其他公国。15 世纪末,莫斯科公国征服周围各公国,第一次以莫斯科为中心的俄罗斯中央集权制国家出现在伏尔加河和第聂伯河之间。16 世纪中叶,伊凡四世始称“沙皇”,并开始向外扩张,历经 300 多年的侵略战争,在西部,先后占领了波罗的海沿岸的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芬兰乌克兰和白俄罗斯;在南部,侵吞了高加索的格鲁吉亚、阿塞拜疆,亚美尼亚以及克里米亚;在东部,攫取了西伯利亚和中亚。 沙俄从 17世纪中叶起,不断对中国进行侵略扩张。1858 年,沙俄强迫中国签订了《中俄瑷珲条约》,割去中国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约 60 多万 km2 的土地。1860 年《中俄北京条约》,又把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的 40 多万 km2 土地由中俄共管变为沙俄所独有。1864 年通过签订《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强行割占中国西北 44 多万 km2 的领土。1871 年沙俄出兵侵占了我国的伊犁,盘踞十年之久,并在《中俄伊犁条约》中玩弄强权,又割占 7 万 km2 的中国土地。自 19 世纪 50 年代开始,在短短的半个世纪里,沙俄迫使中国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依约、违约和无约共侵占了中国 150 多万 km2 的领土。在整个沙皇统治的 370 年中,俄国面积由 280 万 km2 扩大到 2280 万 km2,增加了 7 倍多。19 世纪下半叶,俄罗斯进入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阶段,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1917 年 2 月,在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布尔什维克)的领导下推翻了沙皇。由于社会革命党和孟什维克的背叛,成立了资产阶级的“临时政府”。1917 年 11 月 7 日,在列宁领导下,取得了十月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1922 年 12 月 30 日,成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简称苏联)。最初加入这个联盟的有俄罗斯联邦、乌克兰、白俄罗斯和外高加索联邦。其后外高加索的三个国家(阿塞拜疆、格鲁吉亚、亚美尼亚),中亚的五个国家(哈萨克、乌兹别克、塔吉克、吉尔吉斯、土库曼)也以共和国的形式加入苏联,1940 年摩尔达维亚自治共和国(今摩尔多瓦)和波罗的海沿岸三国(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加入苏联。这样苏联便由 15 个加盟共和国组成。苏联在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下,依靠国家充分调动国内资源和有计划的配置,使工农业的电气化、化学化、机械化和自动化得到了迅速发展,并优先发展为巩固国防和增强国民经济整体实力所必须的冶金、化工、航空航天、工业机械、电子等工业部门,燃料动力、交通运输等公共服务部门满足了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文化艺术、教育和科学研究走上了世界领先的地位。在政府巨额的社会福利保障支出作用下,居民生活安定且水平比较高。20 世纪 80 年代苏联是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1979 年苏联工业产值约占世界的 1/5,相当于美国的 80%,农业产值相当于美国的 85%。铁、钢、石油、焦炭、拖拉机、联合收割机、电力机车、水泥、钢筋混凝土构件、锯材、化肥、冰箱、毛织品、靴鞋、动物油、砂糖等工业产品产量超过美国,居世界第一位。但是,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引导下国家经济的迅速成长毕竟只是特定国情和特定历史条件下,包括特定的国际政治经济环境下的产物。它的优越性必须不断地通过改革来实现。战后的冷战态势和苏联在冷战中的地位没有给苏联进行体制改革的机会,苏联只能选择坚持已经日益显现出僵化的政治经济体制这条道路。当它
的老一代政治领导人退出政治舞台以后,多年来积淀的矛盾开始激化,包括民族矛盾在内的社会经济问题层出不穷,以致于滑落到不可控制的程度。自 1990 年 3 月起,苏联 15 个加盟共和国,除了俄罗斯联邦继承了苏联外,其余的均先后宣布脱离苏联而独立。1991 年底苏联解体,俄罗斯联邦成为完全独立的国家。社会动荡,政局剧变,导致经济急剧滑坡。1990 年俄经济生产出现负增长,1991 年又大幅度下降,1992 年同 1991 年比,国内生产总值下降 19%,国民收入下降 20%,石油生产下降 15%,农业生产下降8%,消费品生产下降 155%。1993 年以后俄罗斯经济进一步恶化,通货膨胀,物价飞涨,人民生活水平不断下降,失业率居高不下。在 20 世纪 90 年代里,俄罗斯的 GDP 几乎减少了一半,只有美国的 1/10 和中国的 1/5。1998 年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减少到了 1 284 美元,俄罗斯已从一流国家落到了二流甚至三流国家。然而到了 1999 年,俄罗斯经济出现了复苏态势,其主要原因是良好的国际市场行情、国内政局趋稳以及宏观政策调整等因素的综合作用。2000 年,俄罗斯经济继续保持增长势头共创造 GDP70633.928 亿卢布,折合 2508.3 亿美元同比增长 8.3﹪(表 7.3.4)。当然,对于其经济形势的好转,俄罗斯国内和国际社会普遍持谨慎乐观态度,认为俄罗斯需要 45 年的时间才能克服长期经济危机造成的不利影响,转入持久的经济增长期。表 7.3.3 俄罗斯国内生产总值的变化(1998~2000)资料来源:世界经济年鉴(2002)(三)经济制度转型与经济发展1.经济制度转型苏联解体后,俄罗斯联邦政府进行了一系列经济改革。1990 年 5 月,俄罗斯开始按照“休克疗法”的方式进行经济体制改革。所谓休克疗法就是在肯于承担巨大的暂时经济衰退的风险条件下,对已有的经济体制实行全面的和迅速的改革,力求在短时间里度过阵痛,实现彻底的体制转轨。具体的做法包括:放弃国家对市场价格的控制,放弃政府对工业企业和农场的所有权,放开资金、`土地、资源、人才等要素市场,实行完全的市场经济。与东欧成功地在短时期内通过“休克”而实现经济转轨的小国不同,俄罗斯毕竟太大了。其国土庞大、国有资产雄厚、计划经济历史悠久、居民数量多且长期习惯于有政府保障的安逸的生活,使得俄罗斯原先指望实现私有化所依赖的西方资本在这个动荡的巨型经济面前显得无足轻重。俄罗斯各地大大小小为数众多的企业和农场并没有外国资本来收购,政府把它们“卖给”了居民,但成了股东的居民并不会经营企业,而企业多年来在计划经济的庇护下也不会应对一夜之间到来的市场经济。工农业经济因此一蹶不振,而放开的要素市场却为投机者们提供了暴富的机会金融市场上银行林立,导致货币市场紊乱,卢布不断贬值,这使得经济更加动荡。社会的分化也开始剧烈起来,一小部分居民成了新贵,很多靠工资和退休金生活的人跌落了。我们还不能断言俄罗斯的转型模式的好与坏,这样的一个大国实现转型肯定不会是一帆风顺的。我们必须看到的是,俄罗斯资源丰富,原有经济基础好,经济复苏的潜力是相当巨大的。2. 主要工业部门(1)燃料动力工业。包括石油、煤炭、天然气和电力等部门。苏联是世界的能源大国,其煤炭、石油、天然气、水力和核燃料的储量均居世界前列。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燃料动力生产国之一。它继承了苏联燃料动力工业的大部分份额,其中,石油产量占 90.9%,天然气产量占 77.3%,煤产量占55.4%,发电量占 62.5%。1998 年俄罗斯生产电力 8 140 亿 kW•h,煤 2.3 亿 t,石油 2.92 亿 t,天然气 5 870m3。1992 年俄罗斯独立以来,燃料动力生产基本上是逐年下降的。但从 1999 年开始,俄罗斯的燃料动力生产出现了转机。2000 年其电力生产达 8770 亿 KWh,同比增长 3.7﹪,同年共开采石油和天然气凝析油 3.23 亿 t,同比增长5.9﹪。
(2)机械制造工业。机械制造业是俄罗斯最大的一个工业部门,产值约占工业总产值的 1/4,俄罗斯的机械制造业在 1991~1995 年间生产下降了 60%,1994 年有 54.4%机器制造企业停产,1995 年有 43%的企业继续停产。1997 年生产小汽车 98.2 万辆,载重汽车 14.6 万辆,金属切削机床 9 200 台、大型电机3 478 台,锻压机 1 172 台,挖掘机 4 140 台,拖拉机 12 600 辆。2000 年俄罗斯机械制造业和金属加工生产的实物量同比增长了 15.5﹪。 机械制造业布局比较合理,耗费金属量大的重型机械、大型锅炉、铁路车辆工厂配置在乌拉尔等原料地;动力设备、电机、汽车、机床和仪表等工厂建在中央区、西北区、乌拉尔和伏尔加河沿岸的技术力量雄厚、协作便利、交通方便的大城市;纺织机械厂分布在中部各州等消费地区;农业机械厂分布在北高加索等农业区;滚珠轴承和工具 !!!!!!!!!! 制造业,需要许多优质钢,因此主要集中在乌拉尔等优质钢产地,或接近优质钢产地的机械工业中心,如莫斯科、圣彼得堡等,以及优质钢产地与机械工业中心之间地区,如伏尔加河流域。(3)钢铁工业。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拥有其钢铁生产能力的 3/5。但是随着经济恶化,俄罗斯钢铁产量不断下降 ,1998 年仅为 4 360 万 t。但 2000 年,俄罗斯黑色冶金产值同比增长 15.6﹪,其中成品轧材、钢管和铁合金等都表现增长趋势。俄罗斯钢铁工业分布比较集中,主要是乌拉尔、中央区和西伯利亚的三大钢铁工业基地。乌拉尔位于两洲交界处,位置适中,又拥有丰富的铁矿、燃料(木柴)和水资源,还靠近消费地,所以形成俄罗斯钢铁工业基地。乌拉尔以生产特种钢、优质钢闻名。随着易采的优质铁矿逐渐枯竭和缺乏炼焦煤,现在主要从周围地区调入理想的焦煤和铁矿石。主要中心有马格尼托哥尔斯克、车里雅宾斯克、下塔吉尔、新特罗伊茨克等,其中马格尼托哥尔斯克是这里的核心,也是俄罗斯最大的钢铁中心。中央区位于莫斯科及其附近地区,是俄罗斯经济发达地区,是主要钢铁产品消费区,所以中央钢铁基地的形成不是靠近原料、燃料产地,而是靠近消费地。50 年代初库尔斯克磁力异常区大铁矿的开采,改变了中央区钢铁工业布局的条件,并使之进一步发展。新利佩茨克是区内最大的钢铁工业中心,其他主要钢铁工业中心还有图拉、莫斯科及其以东的埃列克特罗斯塔利等。西伯利亚钢铁工业基地是在马格尼托哥尔斯克的铁矿石和库兹巴斯炼焦煤“钟摆运输”的基础上建立和壮大起来的。由于接近储量大、质优、开采成本低的库兹巴斯炼焦煤基地,其生产成本较低。新库兹涅茨克是该基地最大的钢铁工业中心,其他中心还有新西伯利亚、泰谢特、巴尔瑙尔等地,西伯利亚钢铁基地对发展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的经济有着重要意义。 (四)经济地域体系分析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自然条件与自然资源分布状况的不均衡,俄罗斯形成了东、西两大经济地带(图7.3.10)1. 西部经济地带西部经济地带指俄罗斯的欧洲地区,它是俄罗斯民族兴起的核心,俄罗斯最早就是在西部地区发展起来的。苏联充分利用西部地区已有的经济基础和资源潜力,重点进行了西部地区的经济建设。近年来,西部地带的工农业生产能力、交通线路长度和国民生产总值等均占俄罗斯 4/5 左右。这里工业基础雄厚,农业生产发达,是俄罗斯经济建设基地。但西部地带也存在环境问题,建设用地、工业用水日趋紧张,环境污染日益严重,能源和原材料自给率不断下降。西部经济地带主要包括中央区和乌拉尔区。 中央区。中央区位于俄罗斯平原中部,以莫斯科为中心,面积占全国 2.8%,人口占全国 20%,城市人口占 80%以上。中央区是俄罗斯最重要的工业区,以机械工业、化学工业、纺织工业为最主要。机械工业部门齐全,产品繁多,从手表、光学仪器到飞机、冶金设备等应有尽有,工厂主要分布在本区中部、南部和北部的伏尔加河沿岸。化学工业生产酸类、化肥、染料、合成树脂、塑料、药品、纤维、橡胶。本区纺织工业发达,除棉纺织工业外,还有毛纺织、丝纺织和针织工业。资料来源:陈才主编,世界经济地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年版,P206
中央区农业也很发达,南部种植小麦、大麻、甜菜等,北部和西部种植亚麻和饲料作物,饲养乳牛。中央区的牛奶、肉类、马铃薯、蔬菜和亚麻产量都居全国第一位,但农产品不能满足本区需要,需从外地输入。交通运输以铁路为主,铁路网稠密。莫斯科河、奥卡河、伏尔加和莫斯科河构成环形水路,莫斯科是本区也是全国的交通枢纽,11 条电气化铁路和 13 条公路四通八达,方便的交通运输为本区的经济发展提供有利条件。乌拉尔区。乌拉尔区面积 82.40 万 km²,人口 2 100 万。乌拉尔自然资源十分丰富,矿产资源种类繁多,主要是黑色和有色金属,此外,钾盐、硫铁矿、磷钙石也具有重要意义。乌拉尔有一半面积被针叶林覆盖,出产珍贵木材。乌拉尔山脉西坡水资源较为充足,东坡水资源缺乏。乌拉尔区的经济规模仅次于中央区、西北区、居俄罗斯第三位。主要工业部门为钢铁工业和有色冶金工业、机械工业、化学工业、森林工业、石油工业、天然气工业。钢铁产量和质量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乌拉尔由于有多种合金矿,是俄罗斯特殊钢和优质钢主要产区。有色金属工业中以炼铜和炼铝工业最为发达。机械工业主要生产重型、动力、运输和农业机械。乌拉尔是俄罗斯主要化学工业区之一,基本化学工业占主导地位,主要生产碱、硫酸和化肥。农业主要分布在本区南部,北部寒冷不宜耕作。本区主要种植春小麦,畜牧业以饲养牛、羊、马为主。农产品主要满足区内需要,输入畜产品、蔬菜、水果和砂糖。2. 东部地带东部地带是指俄罗斯亚洲地区,是 17 世纪以来沙俄向外扩张所取得的领土,虽然进行了一些移民垦殖,但经济仍十分落后。东部地带资源丰富,各种燃料动力资源、有色金属、稀有金属、森林资源储量大,这对东部地区本身的经济建设和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都是巨大的支撑力。50 年代在东部地带首先大规模地开发大型水电站,并以其水力发电的优势,带动有色冶金、电化学、石油化工等大耗电量工业部门发展,继而开发东西伯利亚与远东区的森林资源,现在东部地带已成为西部地带重要的能源生产基地和原料基地。现以西伯利亚区为例来说明。西西伯利亚区。西西伯利亚区面积 243 万 km²,占全国 14.2%,绝大部分属于西西伯利亚平原,仅南部为山地。本区矿产资源丰富,蕴藏着大量的石油、天然气、硬煤、金属、化工原料和建筑材料等矿藏,其中石油、天然气和煤炭的储量占俄罗斯第一位。西伯利亚专门化部门是燃料工业(包括石油、天然气和煤炭工业)、钢铁工业、化学工业、森林工业。秋明油田石油的远景储量估计为 400 亿 t,其中探明储量约 40 亿t,20 世纪 60 年代开发秋明油田,70 年代开采天然气,70 年代末本区石油和天然气产量占全国第一位,库兹巴斯是重要的煤炭基地,库兹涅斯克是重要钢铁基地,重型机械分布在克麦罗沃州各城市、新西伯利亚和巴尔瑙尔。西西伯利亚南部是俄罗斯重要粮食基地,主要种植春小麦,库伦达草原是著名的小麦产区。本区畜牧业发达,饲养乳牛、肉牛、羊、猪等,出产肉类、动物油、黄油、奶酪、羊毛等。
英国于 20 世纪 60 年代在北海发现石油和天然气,英国的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因此而发生巨大变化。北海油田地质条件较好,钻井成功率高,油气井均可自喷,并且油质好,含蜡少,含硫低,可炼高级成品油。英国是开发北海石油的主要国家。1964 年北海沿岸国家缔约划分北海大陆架,英国所分面积最大,占北海大陆架面积的 51%(图 7.3.2)。1975 年北海油田开始产油,以后逐年增加,1980 年实现自给有余,1985 年英国石油产量达 1.27 亿 t,一跃成为世界第五大产油国。1998 年石油和天然气(折合原煤)产量为 11 900 万 t,居世界第九位。2001 年生产石油 7140 万 t、天然气 240 万 t 石油当量。现在英国是个能源出口国,原油、液化天然气、提炼汽油及其制成品的出口量达 1.088 亿 t。当然能源的进口是避免不了的,年进口量在 6 000 万 t 左右。估计目前石油和天然气蕴藏量主要集中在北海大陆架,石油储量约在 10~14 亿 t,天然气约在8600~25850 亿 m³。核电是英国又一个发展较快的能源工业。早在 1956 年就建成西方第一座大型核电站。但是核电作为民用电力工业的一部分是从 60 年代开始的,当时英国核电的发电能力曾居世界首位,后来被美国、日本超过。1997/1998 年度,英国核动力总发电量为 930 亿 kw•h,约占全国总发电量的 30%。(三)三大产业兴衰演化1. 第一产业中世纪的英国可以粮食自给,羊毛等畜产品有剩余供出口。自 16 世纪起,在国外市场对羊毛和谷物的需求刺激下,大农场和大牧场开始取代小型自耕农。18 世纪末期,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已经在农业中占绝对优势,英国的农业成为欧洲最先进的大农业。1846 年英国国会通过取消保护国内农业的谷物条例,实行农产品自由贸易,农业开始不断走下坡路。从19 世纪 70 年代起,大量的美国、加拿大、阿根廷的廉价谷物进入英国市场,谷贱伤农,1913 年英国谷物播种面积比 1870 年减少了 25.6%。19 世纪 70 年代初期,英国生产的粮食尚能供应全国 79%的人口,但到一战前,英国只能养活全国 4 500 万人口的 36%(1 600 万)。1931 年谷物播种面积减少为 196.3 万hm2,比 1918 年下降 41.7%,产量下降 20.6%。二战时由于海运航线被封锁,粮食进口大减,食品供应发生严重困难,英国政府采取许多重要措施促进农业生产。耕地面积增加到 1938 年的 524 万 hm2,其中谷物播种面积增加到 314.9 万 hm2。战后英国农业地位再次下降。1950 年英国农民占劳动力总数的5.3%,1979 年降为 2.6%(64 万人)。但是农业产值和劳动生产率却是上升的。1998 年英国农业总产值73 亿英镑,仅占国内生产总值 1%左右,但每年为全国提供全部粮食需要的 2/3,以及所需农产品产量的4/5。2000 年农牧业(包括园艺和渔业)产值为 153 英镑,为国家创造价值 550 亿英镑的食品,占全国总消费的 2/3,为 300 万人提供就业机会。英国农业结构以畜牧业为主,其次为种植业及园艺业。1998 年谷类作物面积占 78%,主要有小麦、大麦、燕麦和其他作物。园艺植物面积占 22%,主要有马铃薯、甜菜、油料作物等。(表 7.3.1)2. 第二产业15 世纪英国封建制度开始解体,16 世纪起加速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推动了资本主义工业化的进程。18世纪 80 年代蒸汽锅炉广泛应用,开始了以机器生产 代替手工劳动的资产阶级工业革命,劳动效率极大提高。1783~1802 年英国工业生产平均以 3.4%速度增长,1803~1880 年又以年平均 3%速度增长。1850 年工业产值占世界工业总产值的 2/5,煤炭产量占世界 3/4,煤、铁、棉花的消费量占世界总消费量的一半。表 7.3.1 英国主要作物种植面积和产量 单位:万 hm2;万 t
资料来源: 世界经济年鉴 1999~200219 世纪末第二次科技革命兴起时,英国没有及时调整工业结构,以至新兴工业部门的建立和发展大大落后于其他工业国。1880~1913 年间,英国平均每年增长 2.1%,同期美国递增 4.8%,德国为 3.9%。英国在世界地位逐步下降。19 世纪 90 年代其工业产值被美国超过,20 世纪初又被德国超过。两次世界大战后英国患上了“英国病”,经济长期处于“停停走走”的局面。20 世纪 80 年代英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控制政府支出,推行私有化政策,取消外汇管制等,为英国经济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创造了条件。加上北海石油的发现和开发,使工业增长加快。80 年代英国 GDP 平均年增长 3.2%。1994 至 1998 年英国经济强劲复苏,工业部门广泛应用高新技术推动生产增长,并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 英国现在仍然是世界工业大国,其工业可分为传统部门、新兴部门和高科技部门三大类。传统部门包括采煤、钢铁、机械制造、造船、纺织。这些部门与其他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相比,显得企业规模较小,设备比较陈旧,布局也不合理。如煤炭工业日益趋于衰落,大部分矿井已被关闭,剩下部分矿井也于 1994 年起逐步出售给私人经营管理。煤产量从 1994 年的 6 820 万 t 减少到 1998 年的 4 000 万 t。新兴部门包括化学、汽车、航空、航天等工业部门,这些部门技术设备比较先进,发展比较迅速,现已成为英国工业的主体。英国是欧洲第三大化学工业国,1998 年营业额达 327 亿英镑,出口额达 225 亿英镑。英国航空航天工业仅次于美国和法国,居西方世界的第三位,1998 年总营业额达 173 亿英镑,其中出口额占 115.9 亿英镑。高科技部门包括电子、新材料和生物工程等部门。现在英国是世界上第五大电子工业国,1998 年的营业额达 237.74 亿英镑。其产品主要有计算机、电信设备及半导体等一系列配件。英国的生物工程工业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1997 年的销售额达 40 亿英镑。3. 第三产业第三产业是英国经济中最大部门,其中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 65%,从业人数占全国从业总人数的73.4%。英国历来重视交通运输业,它是世界上首创铁路运输的国家,远洋航运业长期居于世界前列。英国城市间的铁路客运是世界上速度最快、班次最多的交通系统之一,每周有 700 多列城市间快车往返于 90 多个工商业和游览中心。英国公路运输在客运和货运中起重要作用,截至 2000 年全国公路网络总长为 39.2 万km。从 1986 年至 1996 年,汽车客、货运量总共增长了 60%。目前英国公路货运已向长途运输,特别是跨越国境的国际货运发展。英国曾是世界上主要海运国家之一,它拥有一支现代化的商船队,货运效率高。但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随着世界海运业的萧条和国际竞争加剧,英国海运业每况愈下。1975 年商船载重吨位达 5 340 万 t,90 年减为 1 550 万 t,1998 年仅为 980 万 t。英国共有 100 多个商业性港口。1998 年,通过主要港口运输的货运量达 5.33 亿 t,出口、进口和国内海上运输大约各占 1/3。2000 年,其港口总吞吐量达 5.77 亿 t。民用航空开始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进展比较迅速。1998 年,英国民航运送旅客 1.434 亿人次,货物 200 万 t 。伦敦希思罗机场是国际上最繁忙的客、货运航空港之一。1998 年,该机场吞吐旅客 6 040 万人次,货物 120 万 t。1999~2000 年,英国航空公司载客量为 4600 万人次,创营业额 89 亿英镑,2000~2001 年同比增加 4.5﹪。英国的邮电业历史悠久,邮政局早在 1657 年就由官方创办,1840 年邮电业实行全国性统一集中管理,业务范围扩展很快,目前电信业是英国经济发展最快的部门之一。英国电信公司拥有 1 930 万门家用电话线路和 570 万门商用电话线路,1998 年英国电信公司营业额 182 亿美元。英国素以发达的商业著称于世,零售商业的规模和发展速度在西欧国家中十分突出。战后尽管英国经济走走停停,但零售贸易额却一直在上升。20 世纪 60 年代以来,在现代科学技术的促进下,英国销售组织形式和销售技术不断演变和进展。批发商业中占主导地位的有食品杂货、粮食、石油产品、矿物和金属等。 英国旅游资源丰富,发展历史悠久。近年来旅游业一直是英国增长较快行业,2000 年接待国际游客 2 519 万人,国际旅游收入 195.4 亿美元,均居世界第 5 位。(四)伦敦:世界金融中心之一伦敦是英国首都,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它的金融业高度发达,是世界上三大国际金融中心之一。伦敦是一座历史古城,公元前 43 年开始兴建。公元 200 年,罗马人在其周围筑起长 5km 的城墙,城墙内即为伦敦城。伦敦城是城市兴起的核心,当时商业繁荣,航运发达,是通往欧洲大陆的重要商埠。公元 7世纪,伦敦为东撒克逊王国的首都,11 世纪初,诺曼人入侵并统一了英格兰,伦敦定为国都。 地理大发现后,商业贸易和航运业进一步兴旺,伦敦成为世界最大港市。产业革命后,工商业迅速崛起,人口急剧增长,1810 年超过 100 万,1901 年达 458 万,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城市。20 世纪人口继续增长,现已达到 690.5 万人。
伦敦金融业高度发达,在老城区,云集数百家金融机构,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外汇市场、资本市场和保险市场,在伦敦的外国银行达 561 家。1997 和 1998 年,英国金融机构的海外净收益分别达 252 亿英镑和 319 亿英镑。伦敦外汇市场在世界外汇交易额中居于首位。伦敦证券交易所是英国资本市场的中心,世界上最大的证券交易所之一,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外国上市公司,其成交量差不多等于欧洲大陆全部证券交易所成交量的总和。伦敦也是欧洲货币市场的中心,伦敦欧洲货币市场交易量占欧洲市场总量的 30%左右。黄金市场在伦敦金融市场体系中占着重要地位。英国所有银行按规定都可以进行黄金交易,但实际上黄金交易主要集中在伦敦黄金市场的五大金商手中。五大金商每天两次在罗思柴尔德公司订出伦敦的黄金价格。这个价格成为世界黄金交易的参考价格。伦敦是世界保险业的故乡,也是全球再保业的中心,业务量约占国际保险业务的 20%。英国共有 800 多家公司从事保险业务。保险公司以其大量资金作长期投资,包括购买政府公债、其他公债、公司股票和债券,以及经营房地产和抵押贷款。保险公司还为新发行证券提供绝大部分资金,劳埃德是世界上举足轻重的保险市场,几乎任何东西都可在劳埃德投保,其成员多达 35 000 多个,来自世界 60 多个国家和地区。伦敦成为国际金融中心的主要原因是:(1)伦敦在国际贸易、金融方面有长期的经营历史,因而对许多外国银行具有特殊的吸引力。(2)在长期的金融业务中,伦敦拥有大量的金融机构、经验丰富的工作人员和最完备的通讯网。(3)英国政府的金融管制,特别对外国银行的管制,比较适宜。根据英格兰银行的规定,外国银行可以自由设置机构。政府竭力把限制性的措施减少到最低限度,例如,英国政府允许外国银行进入英国国内市场,同英国国内的银行在同等条件下进行竞争。(4)英国的国内银行对外国银行也都抱欢迎态度。(5)金融企业在分布上要求高度聚集以便迅速对市场变化作出反应。伦敦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金融中心,外国银行在伦敦设立机构成为掌握国际金融市场动态的必然要求。(6)伦敦、美国的纽约和日本的东京之间大致相隔 8 个时区,三大金融交易中心在一天里可以实现工作时间的接替(按 8 小时工作日),这样就保障了全球的金融交易可以在任何时间里进行。二、法国法国即法兰西共和国的简称,面积 55 万 km2,是西欧面积最大的国家。领土包括大陆部分和地中海的科西嘉岛。大陆部分略呈六边形,三面临海,三面靠陆,国界线长 5 300km,其中海岸线长约 3 110km,是欧洲重要的海陆兼备的国家。(一)自然条件的优、劣势分析1.平原占优势的地形。法国的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向英吉利海峡倾斜,全国有 4/5 的领土是平原和丘陵,其中海拔 250m 以下的平原区占总面积的 60%,海拔 500m 以上的山地面积仅占全国的 20%,山地大部分偏于东南和南部边缘地带,中部是中央高原,西部为丘陵、平原,北部是肥沃的巴黎盆地和卢瓦尔平原,西南部是加龙平原,广阔的平原、盆地对法国的经济发展和农业生产提供了有利条件 (图 7.3.3 ) 。图 7.3.3 法国地形图2.多样的气候。同西欧各国相比法国气候具有多样的特点。法国地处中纬度大陆西岸,常年受温暖湿润的西风影响,加上北大西洋暖流的作用,冬季气温比较温和,一般 1 月平均气温都在 0℃以上,南部可达 8℃,夏季比较凉爽,7 月平均气温在西北部仅 17℃,到东南部增到 22℃。大部分地区年平均降水量500~1000mm,降水季节分配比较均匀。由于法国面积较大,所以各地气候有较大差异,西部为典型的温带海洋性气候;东部海洋影响渐小,气候有中欧特点;南部为地中海式气候;山地地区属高山气候。法国不同地区不同气候条件,为工农业生产发展和布局提供了较为有利的自然基础。
3.完整的水系。在西欧各国中,法国有着丰富而完整的水系,它们大部分发源于中央高原,向西北和东南两个海域入海,形成辐射状水系。塞讷河为北部大河,水量丰富稳定,河床平坦,利于航运。卢瓦尔河为全国最长河流,上游因穿过中央高原,水流湍急,水能丰富。罗讷河水量最大,水流最急,水力资源最丰富。法国众多河流之间有运河相通,形成内河运输网络,完整河网对工农业生产提供了极大的便利。4.能源资源贫乏。法国大多数自然资源丰富,有利于工农业生产,但能源资源十分贫乏,其煤炭资源从储量到质量,远不如英国。法国煤炭储量低,矿床条件差,埋藏深,煤层薄,煤炭品种不全,煤质劣,无烟煤少,缺少炼焦煤,而且煤炭资源多分布在交通不便地区。 法国是西欧石油储量最少的国家,也是生产原油较少的国家,所需石油 99%依靠进口。由于能源缺乏,每年需大量进口煤炭、石油和天然气。1973 年世界“石油危机”后,法国大量减少石油、煤炭的消费,加快发展核能和新能源,来代替煤、石油资源的不足。尽管如此,法国每年煤、石油、天然气的进口额仍占进口总额的 1/5 以上。(二)农业在欧洲突出的地位法国是欧洲首屈一指的农业大国,是世界特别是欧洲的重要农产品供应国,也是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农产品出口国。主要农产品有小麦、大麦、玉米、甜菜、马铃薯、水果、葡萄酒、牛肉、猪肉、牛奶、鸡肉、鸡蛋等。1998 年粮食总产量达 6.8 亿 t。葡萄酒产量居世界第一,甜菜产量居世界第二,肉类产量居世界第四,牛奶、小麦、玉米产量均为世界第五,蔬菜、水果和马铃薯产量位居西欧前列(表.7.3.1)。法国农业在二战前,进展缓慢,还得从其殖民地进口农产品。战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积极推行农业机械化、良种化和化肥化,因地制宜地实行农业地区专业化,加上法国地形、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有利于农业生产,所以农业发展很快。 法国农业生产的突出特点是:(1)劳动生产率高。战后法国农业劳动生产率增长一直高于其他经济部门,近年来,法国国民经济增长近半数来自农业与食品加工的增长,而且农业增长是在劳动力不断减少的情况下取得的。1998 年农业从业人数仅占总劳动力的 4.3%,约 97 万人。(2)农业结构合理。法国战后调整了以种植业为主状况,采取了农牧并举的方针,促进了农业的兴旺,随着草地的扩大和耕地的减少,畜牧业发展迅速,目前法国农业用地面积 30.1 万 km2 ,其中耕地仅占 54%,草地占 41%。葡萄等水果用地占5%。(3)专业化水平高。法国农业实现机械化后,大力推行专业化经营,包括实行地区专业化、农业专业化和工艺专业化。目前,法国已实行了谷物、葡萄、甜菜、水果等各种农作物的分区专门种植,大约 70%以上的农场搞单一种植。巴黎盆地和北部平原地区,是最重要的农耕地区,集中种植小麦、大麦、玉米和甜菜等;地中海沿岸地区,主要种植葡萄、油橄榄;加龙河沿岸的葡萄种植业,比较闻名;烟草主要分布在莱茵河谷地和阿坤廷盆地;养牛业集中在西北部的诺曼底和布列塔尼半岛;养羊业集中在中央高原、阿尔卑斯山地和比利牛斯山地。(三)完整的工业体系法国是发达的工业国家,国内生产总值低于美、日、德国居世界第四位。工业在法国国民经济中占重要地位,工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 1/4,就业人数约占全国总就业人数的 1/5。工业制成品的约 1/4 用于出口。法国已经建立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这个体系可以分为新、旧两大类。旧的工业部门是很传统的,历史悠久,并且一直是法国的优势部门,包括纺织、食品、服装、化妆品等消费性的轻工业。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机械、汽车、飞机、造船、电子、钢铁、炼铝、炼油、石油化工、人造纤维、塑料、核能、宇航等新兴的工业部门发展迅速,许多工业产品在世界上占重要地位。宇航、汽车和陆路运输设备、核能、军火和食品加工在国际市场上有一定的竞争能力,是主要的创汇部门。其核电设备能力、石油和石油加工技术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航空和宇航工业仅次于美国和俄罗斯,居世界第三位。汽车出口占世界第三位。钢铁工业、纺织业占世界第四位。
图 7.3.4 法国工业分布图资料来源:陈才等,世界经济地理,北京师大出版社,1998 年1. 汽车工业。汽车工业是法国支柱产业之一,是战后发展非常迅速的一个部门。1950 年,法国的汽车产量仅为 35.8 万辆,1997 年增加到 400 万辆,增长了 11 倍多。法国已成为世界上 6 个主要汽车生产国之一,产量居第四位。法国汽车生产以轿车为主,占总产量的 90%,产品一半以上供出口,成为工业品外贸顺差的来源之一。汽车工业主要集中在巴黎、里昂、斯特拉斯堡、圣太田。 目前法国汽车行业就业人数为 80余万人,为汽车提供车上装饰、设备和其他配件的企业超过 1.2 万家。如果把售后服务与商业销售以及其他与汽车直接有关的人员包括在内,那么直接和间接为汽车工业服务的人员还有 260 万人。2. 航空航天工业。法国航空航天工业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其产值、营业额、出口额仅次于美国、俄罗斯居世界第三位。宇航产品 60%以上供出口,销往 100 多个国家和地区。法国航空工业起步较早,航天工业则是在 60 年代逐步发展起来的。目前法国不仅能制造多种型号的军用、民用飞机和战术导弹,而且在研制和生产人造卫星、宇航设备、战略导弹等方面均具有较高水平。该产业主要分布在巴黎、图卢兹、波尔多、马赛、特尔贝斯等地。 法国积极同西欧其他国家合作,现已同 10 多个欧洲国家通过双边和多边合作,制造了 30 多种航空定型产品,著名的“空中客车”,是由法、德、英、西四国宇航公司共同组建的欧洲空中客车公司生产的。3. 电力工业。法国煤、石油资源比较贫乏,所以发展核电受到高度重视,在世界上其核电站数量、核电装机容量仅次于美国,居第二位。1995 年已建核电站 59 座,在全国发电总量中核电比例高达 80%,法国具有从铀矿勘探,开采、加工,到核电站设计、建造,以及核废料处理、储存等一整套先进的技术和工艺。法国还是核电设备和技术的重要输出国,已向韩国、比利时、西班牙、南非、中国出口了成套的核电站设备。法国核电站在全国都有分布,布列塔尼、卢瓦尔河流域和罗讷河地区分布比较集中。敦刻尔克附近的卡沃林纳核电站,总装机容量 540 万 kW,是全国最大的核电站。 在发展核电站的同时,法国也重视开发水力资源、潮汐资源、太阳能资源等。法国水能资源已开发 95%,其中罗讷河水电站装机容量 307 万 kW,年发电量占法国水电的 1/4。在圣马洛湾的朗斯河口,建有世界最大的潮汐发电站,装机容量 24 万 kW,在比利牛斯东部山区兴建了欧洲最大的太阳能电站。4. 化学工业。法国化学工业是重要的工业部门,具有较完整的体系,化学工业产值和规模仅次于美、日、德,居世界第四位。石油化学工业是法国化学工业的主体,三大合成产品进展迅速,合成橡胶与塑料的产量居世界前列。石油化工主要分布在沿海港口。马赛、福斯、勒阿弗尔是石化基地;克莱蒙费朗是合成橡胶工业的重要中心;拉克地区以天然气为原料,生产硫酸、乙烯和塑料等。基本化学工业主要建立在本国资源基础上壮大起来的,如阿尔萨斯的钾盐,洛林地区的岩盐和含磷的铁矿渣,比利牛斯山区含磷的铁矿都是法国传统的化工原料。巴黎、里昂、南锡、阿尔萨斯、洛林地区都是传统化学工业中心。法国香料化工制造在国际上享有盛名,格拉斯、巴黎和里昂是三大香料生产中心。5. 造船工业。法国是世界上主要造船国之一,二次大战中造船工业遭到严重破坏,战后逐步恢复。20 世纪 50 年代开始进行船厂的扩建和技术改造,更新设备和采用先进工艺,使产量不断上升,产量仅次于日本、瑞典、德国和西班牙。
法国造船技术先进,特别是液化天然气船制造技术为国际广泛应用。法国能生产战舰、大型客轮、集装箱船、大型油轮、液化天然气船等。世界最大的 55 万吨级“巴特路斯号”油轮,就是法国制造的。法国最重要造船基地位于卢瓦尔河下游的南特—圣纳泽尔地区,此外,马赛、拉西奥达、敦刻尔克、波尔多、罗什福尔、勒阿弗尔、鲁昂、拉色尼、布伦都有造船厂分布。(四)旅游业的发展法国既濒临地中海又濒临大西洋,还拥有阿尔卑斯山和比利牛斯山山地景观,为旅游业提供了丰富的自然资源。法国自中世纪以来由于国力的强盛而成为欧洲文化的中心,其城市建筑、艺术、服饰甚至语言曾长时期代表着欧洲和世界的时尚,历史的丰厚积淀给法国带来了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人文旅游资源,法国因此有了世界上最发达的旅游业。来自寒冷地区的人们特别仲爱夏季的阳光,所以夏季法国地中海沿岸的阳光—沙滩—大海吸引了如云的游客。著名旅游地有尼斯、戛纳等。法国西南部的比利牛斯山、中南部中央高原、东南部的阿尔卑斯山则为冬季的滑雪和夏季的登山提供了胜地。巴黎是世界著名旅游城市,有许多世界闻名的历史遗迹和艺术建筑,如巴黎圣母院、巴黎歌剧院、爱丽舍宫、凯旋门、埃菲尔铁塔、卢浮宫等。1997 年巴黎游客最多的五个旅游观光景点依此为: 迪斯尼乐园 (接待游客 1 260 万人次)、巴黎圣母院(1 200 万)、埃菲尔铁塔(570 万)、卢浮宫(510 万)、蓬皮杜中心(440 万)。巴黎以外的卢瓦尔河畔的古堡群、布列塔尼和诺曼底的渔村、科西嘉岛和一些历史名城也都是旅游热点地区。近年来法国充分利用旅游资源优势,在主要客源市场大力开展促销活动。法国的国外客源市场集中在欧洲,如德国、英国、荷兰、瑞典、挪威、比利时、意大利、瑞士等。接待国际游客人数稳步上升。1980 年接待人数约 3 010 万,居世界第一,占世界 10.57%;国际旅游收入 823 500 万美元。1990 年达到 5 000 万人,占世界 11.4%,仍居世界第一位;国际旅游收入达 2 165 100 万美元。2000 年接待 7 550 万人次,居世界第一位;国际旅游收入为 299 亿美元,排名世界第三。法国也很重视开发国内旅游市场,旅游度假已成为法国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每年超出 3 850 万人外出度假,其中绝大部分是在国内度假。国内度假高峰期是在 7、8 月份。据统计,法国各地的野营度假村总数已经超过 9 000 个。位于地中海沿岸的小镇阿热莱斯,当地居民才 8 000 多人,但野营度假村 50 多个,能够同时接待 1.3 万个野营家庭,高峰时的度假人数能够达到 4 万余人。三、德国(一)欧洲的“火车头”德国位于欧洲大陆中部,正处于西欧通往东欧,北欧抵达南欧的陆路交通十字路口,战略位置十分重要。陆上德国与 9 个国家接壤,东邻波兰、捷克,南毗奥地利、瑞士,西界荷兰、比利时、卢森堡、法国,北接丹麦,是欧洲除俄罗斯之外拥有邻国最多的国家。德国与众多欧盟国家领土相连,联系非常方便。北部濒临北海和波罗的海,海上交通也十分便利,穿越日德兰半岛南端的基尔运河,使波罗的海与北海间的航程缩短685km,成为波罗的海沿岸国居民出入大西洋的捷径。基尔运河无论在经济和军事方面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图 7.3.5)图 7.3.5 德国简图德国是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工业国,经济实力雄居欧洲首位,在世界居第三位。战前,德国的工业实力仅次于美国。战争的破坏一度使其实力大大下降,落到了英、法之后。但是战后的恢复和重建是很快的。其中,联邦德国在 1950 年就使其工业生产恢复到战前最高水平。1951~1966 年进入高速增长阶段。国民生产总值年平均递增 7.1%,到 50 年代后半期超过法国,1960 年又超过英国,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经济奇迹”。民
主德国与联邦德国相比较,经济实力虽然相差悬殊,但战后几十年经济发展还是较快。两德统一后,由于国内需求增加,扩大了投资,德国经济再次呈现活跃的景象,与当时衰退的美国、英国等国形成了鲜明对照。1991 年德国经济增速缓慢下来,1994 年回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 2.9%,1997 年增长 1.8%,1998 年经济取得较快增长,增长率达 2.8%。2000 年其 GDP 增长率达 3.0﹪(按 1995 年价格计算)。统一之前的联邦德国就是欧洲共同市场的主要推动者。德国强大的工业经济、稳健的经济增长、坚挺的货币和繁荣的国内市场一直是德国领先地位的保障。90 年代初两个德国的统一,又使其经济规模在当时欧共体中的份额从 25%上升到约 30%。而且,德国长期以来保持着与中、东欧国家密切的经济贸易往来,从而使其工业制成品和投资在中、东欧各国拥有广大的市场。与西欧的英国、法国等国相比,德国保持着稳定的经济增长。而在中、东欧各国走向经济转轨和出现剧烈波动的时候,德国的稳定在很大程度上得利于从这些国家获得外部投资和欧洲市场的机会。虽然近几年德国的经济也陷入了停滞,但这个国家对欧洲的带动是历史性的。(二)政治地图的演变历史上,德国长期处于四分五裂状态,经济比较落后。15 世纪末 16 世纪初,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开始萌芽,但发展缓慢。19 世纪 30 年代,当英国的工业革命即将完成的时候,德国的工业革命才刚刚开始。那时,3/4 的居民住在农村,整个经济远远落后于英国和法国。 普鲁士军国主义的崛起,推动了德国工业特别是重工业的发展。1850~1870 年间,其工业生产增加了一倍,在国民生产总值中,工业的比重从 21%提高到28%,1870 年德国的工业生产已占世界的 13.2%,超过法国,但不及英国和美国。1871 年普法战争结束,德国结束了数百年的封建割据,首次实现了统一,德意志帝国宣告成立。作为战胜国,德国从法国手中索取了 50 亿法郎赔款,并夺取了煤炭基地阿尔萨斯全省和洛林铁矿的一部分,大大增强了工业实力,为其经济发展提供了雄厚的资金和资源。此后,德国的资本主义迅速崛起,19 世纪 70 年代末 80 年代初,基本上完成了工业革命,到 20 世纪初一跃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个工业强国。由于资本主义起步较晚,对外掠夺殖民的历史不长,获得的殖民地的数量不多,这个迅速成长的“新贵”必然要求在老牌强国中重新瓜分殖民地。于是德国在 1914 年发动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但到 1918 年以失败而告终。一战后,法国收回了阿尔萨斯和洛林,波兹南地区和“波兰走廊”划给了波兰,德国总共丧失了 1/8 领土、1/10 人口和付出了大笔战争赔款。但是,为了使德国成为反苏前哨,美国等西方国家在一战后又使其资本源源不断涌入德国。1925 年德国的工业恢复到战前水平,重新成为欧洲资本主义工业强国。30 年代法西斯政权统治下的德国实行国民经济军事化,大力发展重工业,特别是军火工业。1939 年德国占领捷克,随后入侵波兰,挑起了第二次世界大战。1945 年 5 月德国法西斯无条件投降。德国暂由苏联、美国、英国和法国分区占领。1948 年 6 月,美、英、法三国占领区合并,并于 1949 年 5 月 23 日成立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简称联邦德国或西德。同年 10 月 7 日,苏联占领区也宣告成立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简称民主德国或东德。从此,德国一分为二,东、西德国走上了不同的前进道路,分属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大阵营。1989 年以后,苏联和东欧各国政治局势的动荡使苏联对东欧各国的控制能力下降,东欧各国历史上与西方在文化、经济、民族以及意识形态等各个领域的传统联系使它们的“民主”要求风起云涌,造就了两个德国重新统一的历史时机。在不到一年时间,民主德国的各个州“加入”联邦德国,德国于 1990 年 10 月 3 日再次实现了统一。(三)德意志民族及其均匀分布的聚落体系德国是一个单一民族国家,95%以上居民属德意志民族,只有在边境才有少数民族,如丹麦人、吉普赛人和索布族人等。德意志民族祖先是古代日耳曼人。大约在三千年以前,古代日耳曼人就已居住在波罗的海海滨和岛上。从公元前 500 年,他们开始向南迁徙,占据喀尔巴阡山脉和波希米亚山脉以北的广大平原地区,过着游牧部落生活。后来,一些日耳曼人部落留在易北河以东地区,另一些日耳曼人部落继续向西或向南迁移,直到公元前半世纪大部分日耳曼人部落才定居在莱茵河以东、多瑙河以北和北海之间的广大地区,该地区称为“日耳曼尼亚”。后来在欧洲形成了一个包括日耳曼人在内的庞大的法兰克王国,其中的“东法兰克王国”于公元 919 年正式建立了德意志王国。德意志王国伴随着历史进展过程,经过同邻近民族杂居和混合,在 19 世纪中叶,伴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开始了现代民族形成的过程,在普鲁士统一德国之后,才最终形成了德意志民族。 长期的封建制度、众多的城邦国家,使德国的城镇聚落分布相对比较均匀,具有大分散、小集中的特点。直到今天,德国特大城市仍然很少,百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仅有柏林(347 万人)、汉堡(171 万)、慕尼黑(125 万人)3 个;50 万~100 万人口的城市仅 9 个;10 万~50 万则有 58 个。全国2/3 的人口居住在 10 万人口以下的城市。我们可以从自然、历史、经济等多方面条件来认识德国聚落均匀分布的原因:(1)德国的自然条件较为均一,没有高寒、酷热、干燥的恶劣条件地区,普遍地适宜人类的生产活动。(2)德国历史上众多的诸侯国都拥有自己的经济文化中心。(3)自古以来,德国就是欧洲东西、南北的交通十字路口,交通和商业较发达,全国河网众多,水、陆四通八达,特别是莱茵河、易北河、多瑙河,在内河航运上具有重要价值,为城镇的形成和壮大提供了条件。(4)德国注意控制城市规模,控制大城市,
避免出现像伦敦、巴黎、纽约、东京那样特大城市,努力发展中小城市,分散城市职能,不使一个城市负担过重。(四)强大的制造业德国是仅次于美国、日本的世界第三工业大国,其生产部门齐全,体系完整,技术水平先进,制造业十分强大。电子电气、机械制造、汽车制造、化学工业是支柱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图7.3.6)。图 7.3.6 德国工业分布图1.汽车制造业。德国是世界汽车工业发祥地之一,世界第一辆汽车,1886 年诞生于德国。近几十年汽车制造业发展迅速,在出口商品中日趋重要,目前已成为德国工业中销售额最大的部门。2000 年销售额创历史新纪录,为 2205 亿欧元,比 1999 年增长 8.2﹪。其中 67.4﹪的产品销往国外,是创汇大户,2000 年国外销售额为 1285 亿欧元,同比增长 14.1﹪。出口额最大的工业,1998 年汽车出口值 1 940 亿马克,占全部工业出口值 25.8%,占当年汽车出口制造生产总值 52%,德国汽车工艺精湛、质量高,在国际市场上有较强的竞争能力。戴姆勒—奔驰、大众和巴伐利亚汽车厂(宝马)是德国汽车工业三大巨头。奔驰汽车尤以档次高和质地佳而著称于世,成为世界许多国家元首和商界巨亨的座车。德国最大的汽车制造中心是沃尔夫斯堡,有德国“汽车城”之称,大众汽车公司的总部就位于这里。戴姆勒—奔驰公司总部在斯图加特。此外,科隆、慕尼黑、波鸿也是汽车生产基地。2. 机械制造业。机械制造业是德国就业人数最多的工业部门(1998 年就业人数为 98.7 万),也是德国历史最悠久、最富传统的工业部门。这个部门对德国经济的壮大具有决定性的作用。2000 年机械制造业销售总额达 1557.7 亿欧元。德国是机械出口大国,其产品的 2/3 用于出口,2000 年出口额为 752.9 亿欧元,占产值的 48.3﹪。德国机械制造业品种繁多,以机床为最重要,机床工业产值居世界首位,约占世界机床总值的 1/4。同时德国制造的机械产品以它可靠的质量、纯熟的技术和优质的服务在全世界赢得了良好的声誉。机械制造工业基地主要分布在鲁尔区、柏林、斯图加特和施韦因富特等地。鲁尔区是全国最大的重型机械工业基地,主要中心是埃森、多特蒙德和杜塞尔多夫等。3. 化学工业。化学工业是德国重要的工业部门之一。2000 年,德国共有 1290 家化工企业,从业人员达 47 万,销售总额达 1350.4 亿欧元,出口额为 677.3 亿欧元。德国化学工业历史悠久,研究力量雄厚,技术工艺居世界前列。19 世纪即开始从煤焦副产品生产苯、蒽。20 世纪又用煤制取合成氨、硝酸、硫酸,还以钾盐为原料,建立强大的医药、染料、化肥等化学工业。二战后,石油化学工业快速发展,技术水平仍居世界先进之列。化学工业用于研究开发的费用占总营业额的 6.3%,居世界各国同行业第一位(第二位是日本,为 5.9%),德国化肥、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树脂、人造橡胶、医药、农药、染料、涂料、照相材料等产量居世界前列。法兰克福、路德维希港、勒沃库森、莱纳等是主要的化学工业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