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国际经营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发布时间:2023-05-19 14:05:31浏览次数:27
中国企业国际经营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世界市场逐渐融为一体。通过开展国际经营,扩大生存发展空间,实现全球资源的优化配置,已成为中国企业面临的必然选择。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企业的国际经营从无到有,从少到多,取得了历史性进步,呈现出快速、繁荣发展的良好态势。了解中国企业国际经营的发展轨迹,有助于指导其未来的发展。该文首先分析了中国企业国际经营的必然性,指出其背后的驱动力;然后进行现状分析,指出所存在的问题;最后对其发展趋势进行初步展望。关键词:中国企业;国际经营;跨国公司;经济一体化一、中国企业国际经营的必然性改革开放后的中国企业,在与国际企业的融合和竞争过程中,逐步具备了国际经营的能力,形成了迅速发展的趋势。国际竞争环境与国内改革开放,已经成为推进中国企业国际经营的动力。(一)国际驱动力1、经济全球化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随着以电子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科技的发展,生产社会化进程不断加速,经济发展突破了地缘范畴,逐步形成经济全球化。尽管许多发展中国家对全球化存有疑虑,但世界经济的发展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任何国家只能顺应这一趋势,而不能回避。经济全球化将企业的竞争环境扩展到全球,要求所有的企业必须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如何在新的国际竞争环境中找到自己的生存空间?在这种情况下,国际经营不仅成为企业的一种发展战略,而且关系着企业基本的生存。企业要获得生存与发展,就必须面对现实,调整自己的经营战略,跟上时代的步伐。世界经济论坛主席施瓦存教授警告说,市场化和国际化已成为新的全球化经济发展的驱动力,而它将会使那些没有充分利用这种驱动力的人或者企业受到惩罚。谁能适应这一潮流,谁就将成为真正的受益者。实施开放型经济战略国家的企业不可能回避国际经营的要求和压力,只有在全球范围内优化资源配置,充分利用国际市场,培育国际竞争力,才可能保证企业在经济全球化的大潮中立于不败之地。2、区域经济一体化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到 20 世纪 80 年代,各种区域经济合作组织从无到有,发展迅速。目前在世界各大洲几乎都建立了区域经济一体化性质的国际组织,如欧盟、北美自由贸易联盟,这些组织对世界经济发展发挥了日益重要的作用。一定区域内的成员国之间相互取消各种关税和投资壁垒,实现生产要素在区域内的自由流动。同时,对区域外国家实行各种关税或非关税壁垒,保护区域经济组织的共同利益。在这种情况下,非区域经济组织成员国的企业要想进入区域内的市场,仅靠贸易方式可能 会遇到很大的障碍和风险。因此,能够避开贸易障碍的直接投资型的跨国经营,包括当地生产、当地销售等,就成为企业进行国际市场扩张的有效途径。开展国际经营时间不长的中国企业,长期以来的经营重点集中在国际商品贸易方面,受到来自各类区域经济保护的不利影响十分突出。因此,只有不断加快中国企业国际化经营的步伐,提升国际化经营的层次,增加许可证贸易,尤其是对外直接投资的比例,才有可能将区域经济一体化带来的不利因素转化为新的发展机遇。3、跨国公司的竞争压力在当今世界经济中,大型跨国公司是经济全球化的载体。联合国贸发会议在《1999 年世界投资报告》中指出,目前全球有 6 万多家跨国公司及其所属的 50 万个海外分支机构,它们控制着世界贸易的 80%及世界对外直接投资的 90%以上,拥有世界上 80%以上的新技术和新工艺专利,并且掌握着全球 70%以上的技术转让[2]。它们在世界范围内进行资源配置,以达到全球采购、全球生产和全球销售,在全球市场上采取强强联合的协作竞争方式,争夺世界市场份额。中国作为具有 13 亿人口的发展中国家,无疑成为这些跨国公司争夺的重点。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世界上最大的 500 家跨国公司已有 400 多家在中国登陆[1]。面对这种情况,中国企业依靠现有的力量不可能保住自己已经控制的国内市场,需要在抵抗外来冲击的同时,充分发挥比较优势,通过国际经营主动出击外来企业的后方市场,在国际市场上扩大生存和发展空间。(二)国内驱动力中国企业国际经营的国内驱动力主要表现为国家层面、产业层面和企业层面。1、国家层面形成一批拥有著名品牌和自主知识产权、主业突出、核心能力强的大公司和企业集团,发展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集团,是“十五”时期中国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目标,是中国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的要求,也是中国参与国际竞争的要求。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的全面发展,包括社会、经济等方面的国际化。在经济国际化方面,强调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鼓励和支持有比较优势的各种所有制企业对外投资,带动商品和劳务出口,形成一批有实力的跨国企业和著名品牌,鼓励它们积极参与区域经济交流和合作。2、产业层面产业结构是一个动态概念,它会在技术进步和市场结构变化的同时,由低层次结构向高层次结构升级。随着一国的经济发展,朝阳产业会逐步向夕阳产业演变。如果产业价值链出现了跳跃式连续,如将国际资源重新配置引入产业价值链连续过程,夕阳产业可能会重新转变为朝阳产业。日本学者小岛清的限界产业进出论认为,一国的夕阳产业应该是对外投资的产业。这个理论为日本战后产业结构的快速优化升级做出了重大贡献。 中国产业的演变方向是:要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在这个演变过程中,一些产业如家电制造业、资源基础产业则会逐渐转化为夕阳产业,肯定会出现诸如产业生产能力过剩、资源稀缺等问题。开展国际直接投资,输出生产能力,进一步获取产业的比较利益,可能是扩大生存空间的战略性选择。同时,在一定的时期内,由于资源竞争仍然是中国产业参与国际竞争的条件,而中国的资源约束日益增加,一些产业需要通过国际经营来参与国际资源再配置,以获取国外优质廉价资源。产业结构的演变将成为中国企业开展国际经营的产业驱动力。3、企业层面开展国际经营是企业提高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现代企业的成长规律表明,企业的成长遵循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国内到国际的发展过程。加入 WTO 后,中国对外开放程度不断加深,跨国公司相继涌入,国内市场国际化、国际市场国内化的竞争格局已经形成。面对实力强劲的跨国公司,只固守有限的国内市场就等于自取灭亡。当企业逐步形成在国际环境中获得市场、资源、技术、效率等机会的需求时,就必然要从经济全球化的高度重新思考和制定企业发展战略,走出本国市场,主动参与国际竞争。只有在国际竞争中提高自己的竞争能力,才能更有效地与大型跨国公司相抗衡,以获得国际市场的份额。因此,中国企业的国际经营是在竞争国际化趋势下企业成长的内在需要。二、中国企业国际经营的现状(一)中国企业国际经营的发展概况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企业的国际经营从无到有、从少到多,取得了历史性的进步,呈现出快速、繁荣发展的良好态势。特别是在加入 WTO 的过程中,历史性的发展机遇和史无前例的挑战同时摆在中国企业的面前,为了抓住机遇,一部分企业毅然走上国际经营之路。从 1979 年以来,中国企业的国际经营大体经历了以下三个发展阶段。1、起步阶段(1979—1984 年)这个时期,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刚刚开始,对外开放程度较低,企业的国际经营活动在政府的严格限制和监督下进行,政府实行严格的审批制度。企业采取的对外投资方式是在主要国家的主要城市设立代表处、办事处,代理国内公司向外推销产品。从表 1 可以看出,1979—1984 年,中国企业共兴建海外非贸易性企业 113 家,总投资额为 2 亿美元,平均每家企业投资额仅为 170 多万美元。其中,中方投资额仅为 1·27 亿美元,占总投资的 62·3%。投资主体是国有大型贸易集团和综合性公司。投资领域主要集中于贸易、国际工程承包等,海外企业分布在 45 个国家和地区,但以发展中国家和港澳地区为主。2、发展阶段(1985—1990 年) 这一时期,政府放宽了投资主体范围,并将审批权限下放至省、市级。政策制度的放宽推动了对外投资新的发展,许多企业纷纷在其产品的主要销售国家建立一系列的分支机构,扩大了经销点,逐渐形成了一套有效的经销网络。这一阶段共兴办海外非贸易型企业 688 家,海外投资额为 21.05 亿美元,平均每家企业投资额为 183 万美元。其中,中方投资额 8.6 亿美元,占总投资额的 44.2%。对外投资主体向大中型生产企业、企业集团、国际信托投资公司、科研机构扩展;海外企业分布在世界 90 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以亚洲各国和地区居多,并开始进入发达国家;投资行业扩展到资源开发、工业、农业、加工装配、交通运输和医疗卫生等 20 多个行业3、扩大阶段(1991—2001 年)这一期间,政府进一步放宽对企业开展国际经营的若干限制,使企业国际经营的发展出现了第二次高潮。我国一些大、中型企业开始以设备、技术等实物到境外投资设厂,开展加工贸易,使其成为境外投资的主要方式之一。海尔、小天鹅、佳、海信、鹿王等一批知名品牌的生产企业,纷纷走出国门,在国外生产组装自己的产品,培育自己的国际品牌,成为中国企业“走出去”的主力军,基本显露出跨国公司的雏形。在这期间,由于东南亚金融危机,中国企业境外非贸易投资出现了个别年份的大幅度下滑,但总体上还是呈现出了不断增长的态势。2000 年对外投资总额恢复到 5.51 亿美元,2001 年增长到 7.08 亿美元。而据商务部最新统计,截至 2002 年 9 月底,中国对外投资企业累计达 6 849 家(金融企业除外),中方投资 91.34 亿美元,广泛分布在 160 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美国成为我国在海外投资兴办非贸易性企业最集中的地区。投资涉及的行业进一步扩展到工程承包、工农业生产加工、金融保险、旅游及餐饮等。(二)中国企业国际经营存在的问题中国企业的国际经营虽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由于时间短、经验少,目前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因而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海外投资的盲目性 我国很多企业缺乏全球战略意识,对海外直接投资的真正目标认识不清其国际经营活动表现出一定的盲目性和随意性。例如一些企业为了“走出去”,在对投资东道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习俗、市场前景、经济效益以及各种风险等缺乏科学的可行性分析和论证的条件下,仓促进入国际直接投资领域,结果导致经营失败。在选择合作伙伴方面也缺乏慎重研究和判断,对海外合作者的信誉、能力、稳定性等基本素质考察不够,致使受骗上当的情况时有发生。2、平均投资规模过小导致经济效益差 中国对外投资企业绝大多数在规模上属于中小型企业,海外企业普遍“小、散、乱”,开拓当地市场的能力差。有关资料显示,中国非贸易性海外企业平均投资额为 133 万美元,其中中方投资在 100 万美元以上的企业仅有 100 余家,大多数投资在 100 万美元以下。如果按中方投资不超过 50%计算,绝大多数海外企业的中外双方投资也超不过 200 万美元,这不仅低于发达国家企业投资 600 万美元的平均水平,也低于发展中国家 450 万美元的平均水平,即便 以国内中外合资企业的规模衡量,也多是属于小型海外投资企业。经营规模是企业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增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中国海外企业投资规模过小,达不到规模经济的要求,因而经济效益较低有关统计数字表明,目前中国海外企业盈利的占 55%,亏损的占 17%,盈亏平衡的占 28%。这说明中国有 45%的海外企业处于保本经营和亏损状态,这种状况不仅不能与发达国家跨国公司相比,与亚洲“四小龙”和东南亚一些发展中国家的海外企业比较也相去甚远。3、企业国际化水平比较低 中国大部分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形式是出口,即使是直接投资也主要集中在贸易和服务性领域,而在当地进行融资、生产、销售等系统化经营的企业还很少,特别是能够建立全球性销售网络的企业就更少。在组织结构上还没有哪一家企业具有“多国公司”或“跨国公司”的特点;在经营战略上也没有哪一家真正实现了全球性资源配置和战略规划;在经营行为和经营机制上还没有哪一家真正达到世界级水平。以上海宝钢公司为例,尽管宝钢目前在世界已有14 家控股、全资子公司,但从经营的主要业务看,还仅局限于钢铁主业的贸易和依托主业的运输代理业务等,真正体现国际化经营高级阶段要求的直接投资还没有进入实施阶段。4、宏观上缺乏总体统一规划和合理布局 长期以来,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企业经营的国际化一般被理解为发展对外贸易和吸收外商投资,而对外直接投资在促进中国经济现代化和国际化中的作用却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因此在宏观政策上忽视了对海外投资的引导和管理。在管理体制方面,既未建立统一、权威的专门管理机构,也未制定系统、稳定的促进海外投资的法律法规体系,使中国海外投资企业陷于“无法可依、无法可循、无法可助”的境地。政府在总体上缺乏统一规划和合理布局,政策上也没有形成成熟的导向机制。由于国家的宏观信息系统不完备,现有的海外多数投资项目是根据各种渠道得到的非系统化信息进行决策的,致使中国的海外投资项目无论在行业还是地区布局上,缺乏统筹安排的主攻方向和目标,投资行为上表现出一种无序性和随机性。5、缺乏海外投资保险机制 海外投资保险制度是资本输出国政府对本国海外投资者在国外可能遇到的政治风险提供保证,若发生承保范围内的政治风险导致投资者受损,保险机构则予以补偿的制度。目前这一制度在发达国家广泛采用,成为资本输出国保护与鼓励海外投资的重要法律制度。企业进行国际经营,要遇到的各种政治风险远远大于国内经营,若没有良好的投资保险制度作为保障,则企业只能对国际经营望而却步。因此,建立海外投资保险制度是中国政府为本国投资者顺利排除政治风险,开展国际经营活动急需解决的问题。三、中国企业国际经营的战略调整趋势在企业国际经营不断发展的趋势下,无论从政府还是从企业的角度,都需要对企业经营战略进行调整,以适应环境变化的要求。(一)完善国际经营政策据商务部统计,截至 2002 年 9 月底,中国的非金融类境外企业总数已达 6849 家,双方协议投资额 135.31 亿美元,中方协议投资额 91.34 亿美元。其中,境外加工贸易类企业共计 398 家,协议投资总额达 12.99 亿美元,中方协议投资额为 10.37 亿美元。随着国内市场与产业的进一步开放,政府及产业组织应完善企业海外投资的优惠政策,将更多具备优势的企业推向国际领域,利用国外市场获取资源、技术及管理经验,寻求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在国际竞争中培养核心竞争力。同时,产业组织应引导企业通过战略性协作建立规模经济优势,并借助与海外战略联盟伙伴的价值链连接,形成优势互补的国际企业,逐步向真正意义上的跨国公司过渡。(二)选择有利于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行业政府和产业组织,应当引导企业围绕国内产业结构优化和产业升级的需要进行海外经营领域或行业的选择。在政策导向上,一方面要推进国内的夕阳产业如家电、轻纺等向海外转移。这不仅能延长产业的生命周期,优化国内产业、产品结构,促进劳务和设备产品出口,而且为高科技产业的对外直接投资积累和提供外汇资金;另一方面,推进国内朝阳产业如微电子、信息等对发达国家和地区开展学习导向型以及市场接近型的对外投资,这不仅能获得通过贸易活动难以得到的先进技术和管理技能,而且能够拓展市场,冲破发达国家市场壁垒。利用国际经营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在许多新兴的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实践中得到了验证。例如韩国正是通过向海外转移国内夕阳产业,解决了成本优势下降的矛盾,通过在发达国家开展知识接近型投资,获得了先进工业技术和管理经验的学习效果,缩短了优化产业结构的时间,使韩国在新兴的工业化国家中率先进入发达国家的行列。中国企业国际经营的发展,也必须符合国内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为中国产业结构的调整提供外部推动力。(三)进一步优化对外投资的主体跨国公司是世界经济的主体,一国拥有大型跨国公司的多少将成为衡量一国经济实力的重要标志。在参与国际竞争过程中,确定并有步骤地推行产业组织结构和规模设计规则,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跨国公司,是中国企业获取国际竞争一席之地的必然选择。目前,中国已经拥有一批极具实力的大型生产性企业集团,如海尔、联想、中石化等,这些企业占有国内市场的很大份额,在规模上已经具备开展全球经营的条件,它们将成为中国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主体。同时,中国在纺织、服装等行业拥有具备国际竞争实力的生产、贸易公司,经过多年的国际市场经营,这些企业已经建立了比较完善的产品销售渠道、市场网络、信息网络和国际经营的经验,也是中国参与国际竞争的主力军。以中国银行为代表的金融企业在世界财富 500 强中已有一定的位置,这是为跨国公司的发展提供金融支持的先锋力量。总之,中国未来的国际经营主体的特征应是:以“大型生产性企业集团+大型贸易跨国公司+国际银行”为组织结构模式,以比较优势产业技术为基础,以金融资本为支持,以贸易公司为纽带的融资本、技术、贸易为一体的大型跨国公司。(四)引导国际经营区域分布多极化在未来的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中,发达国家将成为重点投资地区,因为这些地区政治环境稳定,市 场容量大,购买力强,需求多样化,金融环境优越,科技发达,而且工业集群为开展生产效率化导向投资的企业提供了最好的环境。尤其是到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等区域组织中开展直接投资,既可以避开这些区域组织对区外国家贸易的障碍,又可以充分受益于其区域整合的巨大效应。同时,亚非拉等发展中国家由于其经济的普遍转好、市场潜力巨大及其优惠政策为中国企业相对优势的发挥提供了便利条件。因此,政府与产业组织应通过有关政策引导和信息咨询等方式,促进中国企业海外投资向区域分布多极化发展。(五)灵活多样的对外投资方式随着更多的企业走出国门,企业对外投资方式的选择将更加多样。目前,中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方式采用合资与新建的方式,但随着对外直接投资的不断发展,将会更多地采取并购的方式,尤其是对发达国家拥有先进技术的企业,采取并购方式可以缩短进入过程,尽快得到技术和市场,并以拥有多数股权安排为主,以便控制该企业全部知识产权和各方面的信息资源。在投资于发达国家高新技术领域的大型企业时,应尝试以战略联盟的方式进入。选择投资方式,关键在于信息把握的程度、人力资源的素质和企业对海外经营控制要求的程度等,单靠企业的力量很难在这些方面获得充分的信息。因此,政府及产业组织应建立特定的信息发布渠道,为有关产业或企业提供国际经营人才训练的条件,从而保证企业灵活多样地选择对外投资形式。参考文献:〔1〕张宏.经济全球化与中国企业跨国经营[J].亚太经济,2002(2):20~23.〔2〕对外经济贸易合作部.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年鉴[R].北京:中国对外贸易出版社,1984—2002.〔3〕强永昌.国际经营策略[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258~260.
文档格式: doc,价格: 3下载文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