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 说
发布时间:2023-04-30 13:04:00浏览次数:98小 说小说是用散文化的语言讲述故事、刻画人物的一种文学体裁,它在文学史上兴起较晚,但后来居上,很快便在文学家族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西 方 小 说 叙 述 传 统 的 远 古 来 源 是 史 诗 和 神 话 , 但 其 直 接 母 体 是 13 世 纪 盛 行 欧 洲 的 “ 罗 曼 司 ”(Romance),也译为骑士传奇,是一种把贵族气质和爱情崇拜相结合的优雅的叙事作品。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作家【薄伽丘】以【《十日谈》】为西方小说树立了第一块丰碑, 18 世纪的启蒙运动中,小说作为启蒙思想的武器迅速崛起于英法德诸国,18 世纪因此被称为“小说的世纪”。19 世纪,小说又有了长足发展,并产生了巴尔扎克、托尔斯泰这样的小说艺术巨匠,小说从此成为文学领域中最为重要的体裁。中国最早的小说形态,是在深厚的史传叙事传统孕育下兴起于魏晋时期的志人小说和志怪小说。唐传奇被认为是中国小说的正式形成。两者都属文言小说系统。另一方面,宋元时代新兴起了口语体的话本,后发展为白话小说。明清时代以《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金瓶梅》】、《三言》、《二拍》、《聊斋志异》、【《儒林外史》】等为标志,中国古典小说达到了成熟和巅峰状态。虽然中国小说的形成远早于欧洲,但长期以来得不到正统文艺观念的承认,因而发展缓慢。“五四”运动以后,小说的正统地位才得以确立,在西方小说影响下形成的现代小说,在短短 100 年里取得了长远的发展。小说的特征是什么?小说的审美特征主要有:(一)以虚构的叙事达到对生活的逼真再现。首先,小说不同于诗歌、抒情散文等表现性文体,它从根本上是对人的外部现实的摹仿和再现。语言的巨大能量赋予了小说以无微不至的摹仿本领。无论是短篇小说对生活横断面的展示还是中长篇小说对长时段 、大空间历史风云的重现,其描摩现实的逼真细腻和广阔无边都是其他摹仿艺术所不能比拟的。其次,小说摹仿和再现现实生活的手段是叙事。所谓“叙事”,在两个方面的含义上显示着小说的特性 。第一,作为名词,亦即叙事之“事”,指叙述的对象故事。小说的直接物质材料是语言,而语言是一种线性、单维、时间性的存在,这导致了小说在表现对象上与绘画、雕塑等纯空间艺术及戏剧、影视等时空综合艺术的区别:小说主要是时间性的艺术,对持续的客观过程的摹仿是它的特长。这样,由人物的行动、事件及其后果所构成的“故事”就成为叙事的基本对象,它是小说的第一要素。可以说,讲故事是小说家的天职,没有故事就没有小说。第二,作为动词,亦即叙事之“叙”,指的是“叙述”行为本身。故事在小说中不像在人类经验中那样自动展开,它必须被编织为语言文字通过讲述呈现出来;小说也很少按照故事的本然形态来讲述它,而是按照某种策略、在讲述中有目的地把故事加以改造。因此,叙述就是故事在文本中的特殊展开方式,这种经过改造后讲述出来的故事叫做情节。传统小说理论将故事与情节等同混用,英国小说家福斯特首先区分了二者,他说“故事是叙述按时间顺序安排的事情。情节也是叙述事情,不过重点是放在因果关系上。‘国王死了,后来王后也死了’,这是一个故事。‘国王死了,后来王后由于悲伤也死了’,这是一段情节。”[1]当代叙事理论对此种解释未必赞同,但却一致接受将故事和情节加以区别的做法。我们可以简单地理解为:故事是事件的原貌,情节是故事被讲述的结果。读者从小说中看到的是情节,但通过情节又可以还原故事的原貌。在从故事到情节的转变亦即“情节化”的过程中,作家采取一系列手段,以实现特定的美学目的。这些手法有事件顺序的重组,视角的选择,概述与场景的交错,叙事速度的调节,重复、悬念等技巧的运用,抒情议论的穿插,等等。“情节化”的改造彰显、淡化、转移故事的原有意义或赋予故事新的意义。例如,鲁迅的《孔乙己》对孔乙己故事的叙述,放弃了孔乙己的自我叙述、作者的全知全能叙述 、酒店掌柜及酒客们的叙述等诸种可能性,独独选择了新来酒店不久的小伙计为叙述担当者,就至少在三个方面加强了小说的表现力:1.仅通过酒店生活片断就能窥见孔乙己的漫长一生;2.“旁观者的观察评价”与“孔乙己的自我观察评价”形成强烈对比,突出了孔乙己的悲剧性;3.造成了一个“酒客看孔乙己、小伙计看酒客和孔乙己,作者看小伙计、酒客和孔乙己”的复杂的深度透视关系,大大丰富了文本含义。[2]又如,俄国作家普宁的《轻轻的呼吸》本来是一个血腥的凶杀故事,但作者通过重组事件顺序,完全改变了故事的意味,死亡的残酷被消解,相反,女中学生奥丽雅那充满活力的青春美荡漾在情节的字里行间。[3]总之,好的故事是重要的,但小说家的创造力更表现在如何讲述它,亦即如何驾驭情节上。最后,小说是虚构的产物。小说中的故事具有“经验”和“符号”的两重性。它既描写活生生的、具体的个别的现实,又超越了个别,蕴含着作家对世界的普遍认识。亚里士多德早就说过:“诗人的职责不在于描述已发生的事,而在于描述可能发生的事”,“因此,写诗这种活动比写历史更富于哲学意味”[4]。小说家在现实中把握生活的“必然规律与可然律”,然后通过想象在更具概括力的虚拟生活中传达出来,所以虚构是小说的普遍特征。虽然它最逼真地摹写生活,但“小说最大的特点恰恰在于它的‘假’的”,“要有虚构,小说才能写得活”[5]。
(二)多方面地塑造人物形象。人是生活世界的主人公,也是小说世界的主人公。人物是小说的核心要素。法国“新小说”派曾以“静物写生”的方式写小说,将人从小说中驱逐出去,这不过是个极端的试验,况且,“新小说”也仍是关于人的:它是被高度物化的现代人处境的隐喻。至于有些动物小说,更是把人格“拟物化”的寓言。可以说,没有人物的小说是不存在的。刻画人物形象是小说家的重要任务。小说拥有着最丰富的人物塑造手段:肖像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心理描写;既可静态地描画,也可在激烈斗争中展现;既可正面呈示,又可侧面点染。除了直观性不足外,小说在一切方面都胜于同是刻画人物的戏剧和影视。亚里士多德曾强调“行动”是叙事艺术的首要因素,“悲剧中没有行动,则不成为悲剧。但没有‘性格’,仍然不失为悲剧。”[6] “行动”也确实是历来小说(特别是早期西方小说和中国古典小说)中人物塑造的有力手段。但晚近以来,人们逐渐认识到人不仅是一种物质存在,更是一种心理现实,性格乃是人的本质所在。自从黑格尔指出性格才是“艺术表现的真正中心”[7],小说艺术描写的重心开始有所转移日益转向对人物心理世界的描摹。恰恰在这一点上,小说显示了无与伦比的优势。19 世纪以来,小说家们各显身手,创造了心理分析、客观投射、内心独白、意识流等多种多样的心理描写手段,使小说成为勘探灵魂深度的最有效的武器。环境是人物生活的背景,也是小说艺术的重要描写对象。现实主义小说把环境描写视为塑造好人物形象的必要条件,“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8]是现实主义的原则。人们习惯上把环境同情节、人物并列称为小说的三要素,可见对环境的重视。好的环境描写不仅是人物刻画的手段和逼真再现现实的途径,而且它本身也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如风景画大师屠格涅夫笔下的景物描写。小说通常依据篇幅及反映生活的广度加以分类。西方小说只有长篇小说(Novel)和短篇小说(Short Story)两类,中国则习惯于分成长篇小说(10 万字以上)、中篇小说(3 万字到 10 万字)、短篇小说(3 万字以内)。近年来,又兴起了比短篇小说更短的小小说,又称千字小说,微型小说等,一般在千字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