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3)《遗传学》答案
发布时间:2023-07-07 18:07:19浏览次数:37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课程考试答题卷学号: 姓名: 课程名称【编号】: [1113] 《遗传学》 (横线以下为答题区)答题不需复制题目,写明题目编号,按题目顺序答题一、解释题1. 同源染色体:同源指形态、结构和功能相似的一对染色体,他们一条来自父本,一条来自母本。2.基因突变:指染色体上某一基因位信 性质的变化,与原来基因形成对性关系3. 限性遗传:指位于 Y 染色体(XY 型)或 W 染色体(ZW 型)上的基因所控制的遗传性状只局限于雄性或雌性上表现的现象。4. 自花授粉:同一朵花内或同株上花朵间的授粉,都属于自花授粉。5. 一因多效:一个基因也可以影响许多性状的发育。6. 花粉直感:如果在 3X 胚乳的性状上由于精核的影响而直接表现父本的某些性状,这种现象又称胚乳直感。二、选择1.A 2. B 3. D 4. A 5. D 6. B 7. D 8. A 9. A 10.C 11. D 12.A 13. D 14. A 15. A三、判断题1.错误 2.错误 3.正确 4.错误 5.错误 6.对 7.正确 8.错误 9.对 10.错误四、简答题1. 简述双受精过程,并说明胚、胚乳和种皮遗传物质来源答:雄配子(精子)与雌配子(卵细胞)融合为一个合子,称为受精。植物授粉后,花粉粒在柱头上发芽,形成花粉管,穿过花柱、子房和珠孔,进入胚囊。花粉管延伸时,营养核走在两个精核的前端 。花粉管进入胚囊一旦接触助细胞即破裂,助细胞也同时破坏。两个精核与花粉管的内含物一同进入胚囊,这时一个精核(n)与卵细胞(n)受精结合为合子(2n),将来发育成胚。同时另一精核(n)与两个极核(n + n)受精结合为胚乳核(3n),将来发育成胚乳。这一过程就称为双受精。通过双受精而最后发育成种子,这是种子植物的特点。种子的主要组成部分是胚、胚乳和种皮。胚和胚乳都是通过受精而形成的,但种皮并不是受精的产物。2. 何谓伴性遗传、限性遗传和从性遗传?举例说明人类 1-2 个伴性遗传的性状。答:伴性遗传指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所控制的某些性状总是伴随性别而遗传的现象;限性遗传 ,是指位于 Y 染色体(XY 型)或 W 染色体(ZW 型)上的基因所控制的遗传性状只局限于雄性或雌性上表现的现象。限性遗传与伴性遗传不同,只局限于一种性别上表现,而伴性遗传则可在雄性也可在雌性上表现,只是表现频率有所差别。限性遗传的性状多与性激素的存在与否有关。从性遗传 或称性影响遗传 ,其与限性遗传不同。它是指不含于 X 及 Y 染色体上基因所控制的性状,而是因为内分泌及其他关系使某些性状或只出现于雌雄一方;或在一方为显性,另一方为隐性的现象。人类的红绿色盲、血友病等均属于伴性遗传。3.某玉米植株是第 9 染色体缺失杂合体,同时也是 Cc 杂合体,糊粉层有色基因 C 在缺染色体上,与 C等位的基因 c 在正常染色体上。玉米的缺失染色体一般是不能通过花粉而遗传的。在一次以该缺失杂合体植株为父本与正常 cc 纯合体为母本杂交中,10%的杂交子粒是有色的。试解释发生这种现象的原因。答:20 % 孢母细胞的缺失染色体与正常染色体发生了交换,产生了含 C 有色基因的正常染色体。4. 列举基因突变的一般特征答:基因突变表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普遍特征:突变的重演性和可逆性;变的多方向性与复等位基因;突变的有害性和有利性 ;突变的平行性.5.细胞质遗传的主要特点答:细胞质遗传的特点有:①遗传方式是非孟德尔式的;② F1 通常只表现母本的性状; ③杂交的后代一般不出现一定比例;④正交和反交的遗传表现不同,某性状只在表现母本时才能遗传给子代,故细胞质遗传又称母性遗传,但是一般由核基因所决定的性状,正交和反交的遗传表现是完全一致的(伴性遗传基因除外),因为杂交形成的合子核的遗传物质完全由雌核和雄核共同提供的;⑤通过连续的回交能把母本的核基因全部置换掉,但母本的细胞质基因及其控制的性状仍不消失;⑥由附加体或共生体决定的性状,其表现往往类似病毒的转导或感染。五、计算题3.三个基因排列的顺序 bac;交换值 R(a-b)=(3+5+98+106)/1098=19.2%;R(a-c)= (3+5+74+66)/1098=13.5%;R(b-c)=32.7% 。符合系数=0.28-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