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0282]《教育统计学》答案

发布时间:2023-09-09 13:09:26浏览次数:47
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课程考试试题卷类别:网教 专业:教育学 课程名称【编号】:教育统计学【0282】 A 卷大作业 满分:100 分一、论述题(下面 3 道题中选做 2 道题,每道题 35 分,共 70 分。请根据题目要求联系实际对要点展开充分论述)1.什么是教育统计学?它有哪些主要内容?答: 教育统计学是应用统计学的一个分支,是应用数理统计的原理和方法来研究教育问题的一门应用科学。它的主要任务是研究如何搜集、整理、分析有关教育研究和教育实践工作中的数字资料,并以此为依据进行科学推断,揭示教育现象所蕴涵的客观规律。 主要内容:描述统计、推断统计。描述统计是通过制表、绘图和计算特征量等,对已经搜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归纳、简缩、概括,使数据分布的特征清晰、直观、明确地显现出来的统计方法。推断统计是根据样本提供的信息,运用概率的理论进行分析、论证在一定可靠程度上估计或推测总体的分布特征的统计方法。它是由部分推断全体、由已知推断未知的统计方法。教育统计是对教育问题进行定量分析的重要科学工具。学习的具体意义:用于教育科研和教育、教学和行政管理工作。便于相互交流和学习。为学习其它学科打基础。2.结合实例阐述数据的种类。答:(一)数据根据来源的不同,可分为点计数据和测量数据。 点计数据是指计算个数所得的数据。如学校数、班级数、学生数、教师数、图书册数等 测量数据是指用一定的工具或标准进行测量所得的数据。如学生的体重数据、完成某项活动的时间数据、某学科考试成绩、用某种智力测验测得学生智商的数据等。 (二)数据根据随机变量取值情况,可分为间断变量的数据和连续变量的数据。 间断变量是只能取得有限个数值的变量。例如,人或物体的个数、排列的名次、五级计分表示的成绩等。间断变量的数据的单位是独立的,两个单位之间不能再划分,一般是整数。 连续变量是可以连续不断地取得无限多个数值的变量。例如,时间、物体长度、百分制计分表示的成绩等。连续型随机变量的数据的单位之间可以无限划分,它们可能的取值- 1 - 范围能连续充满某个区间,数据可以有小数。 需要注意的是,数据的种类不同,统计处理的方法也不同。 3.联系实际阐述常用的抽样方法。答:常用抽样方法包括单纯随机抽样、机械抽样、分层抽样、整群抽样。要求对每种方法展开阐述。例如,机械抽样是把总体中所有的个体按一定顺序编号,然后依固定的间隔取样的抽样方法。抽样方法:排序、确定间隔、抽取个体。机械抽样和单纯随机抽样可以结合使用。按照机械抽样的原则在一定间隔区域可以采取单纯随机的办法来抽取个体。分层抽样是按照与研究内容有关的因素或指标把总体划分成几部分(即几个层),然后从各层中进行单纯随机抽样或机械抽样的抽样方法。方法:首先进行分层,然后确定在各层抽取个体的数目,最后通过单纯随机抽样或机械抽样从各层抽出个体组成样本。二、应用题(下面 2 道题中选做 1 道题,30 分。必须有完整的解题过程)5.在某小学随机抽取了 40 名一年级和 60 名二年级学生进行一项综合素质测试,测查结果:一年级学生的平均分是 87.2 分,标准差是 4 分;二年级学生的平均分是 85.1 分,标准差是 6 分。请检验两个年级学生的测试结果有无显著性差异。解:⑴提出假设:H0:μ1=μ2 H1 :μ1≠μ2⑵ 计算 Z 值:采用独立大样本 Z 检验,计算 Z 值的公式如下:根据公式计算出:Z=3⑶ 统计决断:Z=3>2.58,根据双侧 Z 检验的决断规则做出决断:0.01 显著性水平下拒绝零假设,两个年级学生的测试结果有比较显著性的差异。- 2 -
文档格式: docx,价格: 5下载文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