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71]《系统工程》机考答案

发布时间:2023-07-10 16:07:46浏览次数:24
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课程考试试题卷类别: 网教 专业:公共事业管理 课程名称【编号】: 系统工程 【0271】 B 卷大作业 满分:100 分一、论述题:(从以下三个题目中至少选一个题目进行论述。)(50 分)答题要求:①对涉及的核心概念要给出明确的定义;② 对举出的实例有明确的描述;③ 逻辑思路清晰,能结合实例来分析和说明所论述的问题。1.请结合实例说明,什么是系统的整体与部分?系统的整体与部分的联系有哪几种方式?2.系统评价应该遵循哪些原则?请结合一个具体的系统评价实例(如学生的学习效果评价等),论述系统评价应该遵循哪些基本原则。3.请通过具体的实例说明:按照对自然状态的了解程度,人们将决策问题分成哪几种类型?二、案例分析题:(从以下两个题目中至少选一个题目进行分析论述。)(50 分)答题要求:①找出与问题相关的案例;② 指出案例中描述的现象暴露出哪些社会或教育问题;③ 能利用系统的思想和系统(工程)的分析方法(各种图示、矩阵、模型、计算等)来分析问题的性质及产生的原因;④ 针对产生的问题,请给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对策。)1. 案例分析题一: 我们把学习成绩暂时落后的学生称为“学困生”。请在网络或其它媒体上找出一些与“学困生”相关的典型案例,并用系统的思想、方法和工具加以分析,找出问题及产生的原因,同时提出解决“学困生”问题的有效策略。2. 案例分析题二:如今,当某人的生活或医疗费用出现问题的时候,有人会通过网络或电视媒体发起募捐活动。然而这种募捐方式也引起人们的质疑,如捐款如何合理保管和正当使用等问题。请在网络或其它媒体上找出典型的募捐事件,并以此为例,用系统的思想、方法和工具,分析募捐问题及产生的原因,同时提出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答案一 、论述题1. 什么是系统的整体和部分?系统的整体与部分有哪几种联系方式?答:1,“整体与局部”和“系统与要素”是同一个原理的不同表达,题目要求运用整体与部分的原理答题,你答整体与部分的原理就行,要答系统与要素的关系原理也可以。2,老师说的“优化”是指排除了许多具体的要求,只把“整体和部分”作为一个抽象的模型来考虑,而“部分与整体”其实就是“系统与要素”更生动的表达,有更多具体内容。回答问题时没有什么区别,可以互换着用,也可以都答上。3,这个原理有两个要点,①要素(部分)间是相互联系的,系统(整体)是由相互联系着的要素所组成有机体。②系统(整体)不等于要素(部分)的简单相加,系统(整体)在功能上大于要素(部分)之和。方法论也要回答,方法论:要重视要素(部分)间的联系与协调发展,从系统(整体)着眼,发挥整体的功能。二、案例分析题:(从以下两个题目中至少选一个题目进行分析论述。)- 1 - (50 分)2. 案例分析题二:如今,当某人的生活或医疗费用出现问题的时候,有人会通过网络或电视媒体发起募捐活动。然而这种募捐方式也引起人们的质疑,如捐款如何合理保管和正当使用等问题。请在网络或其它媒体上找出典型的募捐事件,并以此为例,用系统的思想、方法和工具,分析募捐问题及产生的原因,同时提出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网络募捐是一种借助于网络平台,对通过互联网寻求帮助的群体提供募捐的新型的社会慈善形式,具有成本低、受众面广、信息传递速度快等特点。其类型包括在门户网站、个人网页和论坛上发求助帖以及通过网络聊天等向网友发出求助。“互联网+”背景下,网络募捐蓬勃发展,但同时也夹杂了“骗捐”等乱象。2016 年 3 月 16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草案)》经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表决通过。该法对网络募捐的主体、平台、信息公开、骗捐诈捐的问责等作出规定,将有效规范网络募捐行为。一、网络募捐的现状( 一) 募捐主体身份模糊《慈善法》中虽明确提出个人不能发起公开募捐,但对个人自救或为特定他人募捐的行为并未禁止。目前,网络募捐多以私人名义,他们往往仅通过几张身份证、病历照片来自证身份,真实性难以查证。( 二) 监管主体有心无力网络募捐主要通过一些非正式的开放性公众平台,这种民间慈善活动发起相对随意,要对其整个过程加以控制与监管存在很大难度。且在受赠人不配合的情况下,公众给私人账号捐款后难以对后期募捐资金的使用、善款余额的处置进行透明监督。( 三) 网络募捐违法犯罪网络募捐诈骗是一种新型的诈骗犯罪,缺乏相关法律依据和足够的司法实践。且需警惕一些利用网络募捐进行洗钱或者其他违法犯罪活动的行为,如官员将贪污受贿来的钱款用做慈善,不排除其利用慈善组织洗钱的可能性。再如,受助者明知是违法所得仍与捐赠者官员相勾结,极有可能构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甚至一些自然人选择成立慈善组织来避税,或者一些恐怖组织利用这种方法来筹集活动经费等,这些新型的违法犯罪活动绝不容小觑。三、规范网络募捐的相关措施(一) 法律层面1.健全网络诈骗犯罪的法律体系我国目前尚无专门规制网络募捐诈骗犯罪的法律法规,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在现行有关网络诈骗犯罪的司法解释中加入相关内容,如网络募捐诈骗犯罪构成要件、犯罪金额的确定、犯罪完成形态等。或者我们也可以对现行刑法进行修改,在现有的诈骗犯罪中加入利用网络募捐进行诈骗的内容作为第九种诈骗罪类型。这样才能及时有效打击网络募捐诈骗犯罪,彰显法律权威。2.明确网络募捐的法律主体现行法律在这一方面尚存在空白,网络募捐发起主体绝大多数都是采取了不注册的方式,也因此无法接受有关部门的监督。③据此,需对发起主体进行明确规定,限- 2 - 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也可以充当发起人,但没有支配权和处分权,只有受益权,其募集到的资金必须由其监护人或组织代管。只有这样才能从源头上防止利用网络募捐进行违法犯罪的行为,促进网络募捐的有序发展。( 二) 制度层面1.建立对网络募捐的监督评估机制首先,加强网络募捐组织内部自律。加强与完善内部监督管理,明确与落实职业准则,提升整体素质;其次,建立有效的评估机制。政府不能事无巨细对网络募捐整个环节进行监督,故可以建立独立的第三方评估制度,培育发展第三方评估组织,作为政府监督的补充。逐步形成行政监管、法律调控、审计和财会监察、行业自律为一体的公益慈善组织监督管理机制。同时,还可以建立信用评价制度,定期对网络慈善组织进行评估,保证先进性;最后,强化群众对网络募捐的监督是网络募捐规范化的保证。募捐组织者在网上公开资金使用账目,向捐赠人通报资金物资的使用情况,接受群众监督。通过建立群众问询机制,群众将任何疑问表达出来,相关部门负责解答,这样就给群众创造一个合理合法的质疑平台,提升透明度。2.规范网络募捐资金的处置首先,关于捐赠者钱款来源的合法性,是否有必要审查,还是通过事后追查?这可以结合捐赠者的身份经济状况等来初步认定。倘若事后被人举报是赃款赃物,能否用公权来追缴,私权受害人能否要求返还,受赠人若拒不退还如何处理?同时,还需区分受赠人是否明知。其次,公共资金的管理方面,我们对公共资金捐赠需要有所限制,但是可以设置但书,特殊事件,突发的特大紧急事件,以国家名义组织的大型慈善网络募捐活动不受此限。再者,可以设定一个募集资金上限,防止公民爱心被滥用,导致筹集的资金远高于实际所需。一旦募集到的资金达到此上限,之后受赠者要继续募集,则需要更严格的审核程序,避免善款泛滥。( 三) 技术层面1. 建立全国性的公共网络服务平台建立一个强大的后台数据库提供全国联网查询服务,串联所有信息,融合所有慈善机构、民政部门、医院等单位,方便有关管理部门核实和追踪。所有发起者进行实名登记注册,上传的信息资料,由当地有关部门初审,组织者进行核实,或是委托其他地方部门予以协助。2.线上线下交互配合网络募捐组织者通过线上运作,发布信息,宣传推广及管理,捐助者在线实名登记信息,然后由基层单位进行线下操作,在社区、工会、街道设置募捐点,收集整理公民捐赠的物资,再运送到网络募捐组织者处进行集中处理,实现线上线下的完美互助。网络募捐是我国慈善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对我国尚不完善的社会救助机制的补充,深入分析其现存的诸多问题,有利于我们更好的了解这种新兴的社会募捐形式,以采取相应措施来预防犯罪和防范道德风险,提升网络募捐公信力,促进我国慈善事业的长足发展。- 3 -
文档格式: docx,价格: 5下载文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