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地铁项目管理风险评估
发布时间:2023-06-04 11:06:30浏览次数:28浅析地铁项目管理风险评估摘要:结合地铁近年来开展的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梳理了安全隐患管理的思路。按照分层次、分级别、分专业的闭环管理理论进行隐患管理体系的构建,提出适合地铁的隐患六环节闭环管理模式,明确了闭环管理的组织机构和责任体系,梳理了隐患管理的工作流程,开发了地铁网络化隐患信息管理平台。减少地铁项目管理风险带来的危害。关键词:地铁、项目管理、风险一、地铁项目在发展中的现状分析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城市化的进程不断加快,对城市的交通运载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缓和城市交通拥挤的状况,国内很多大城市相继修建了地铁,然而地铁工程与其他基础设施工程相比,在施工过程中,基本属于地下操作,其施工的隐蔽性、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等特点突出,导致地铁的建设过程受水文地质条件、社会环境、施工技术的可靠度经济发展程度等诸多原因的制约程度更大,无论是设计、施工、决策都会遇到很多困难和障碍。进而造成地铁工程施工和运营安全风险大,这也是地铁工程成为高风险的建设项目的主要原因之一。此外,我国地铁施工事故发生频繁,让人们深刻意识到了风险因素的不确定性严重地影响着地铁工程建设目标的实现。地铁在建设过程中可能存在和发生的负面影响因素有很多,依照地铁建设的全过程,即决策阶段,设计阶段,施工阶段,验收阶段以及竣工后的使用阶段。每一阶段都受到造价、工期和工程质量三个基本要素的影响,具体又包括经济损失、延误工期、人员伤亡、自然环境和周围环境改变、政治治安等各方面可能出现的风险。二、地铁项目管理存在的风险
(一)设计安全管理风险就目前地铁工程项目安全风险管理体系的管理来看,地铁工程的施工风险控制大多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2009]87 号文件,以及用于指导的《地铁及地下工程建设风险管理指南》。由于国内并没有颁布统一国家标准,直接导致各大城市对地铁工程的安全风险管理体系的规范地区性程度高,执行力度低。因此,没有强制执行的规范,施工过程中参与各方的责任和义务不够明确,这样一定程度上导致风险管理的缺乏。设计与施工很好地动态结合是保证施工顺利开展的重要基础,然而随着城市发展脚步的加快,城市交通压力越来越大。在地铁工程项目的确定到投入施工过程有很大程度上的简化,这也直接导致地铁招标工期紧,设计任务繁重的问题出现。由于设计施工前,对施工现场的勘探了解不够,以及对周边环境的风险估计不足,技术、安全保证措施没有针对性或不完善等情况,都会导致施工过程中经常出现当初设计的边界条件不符合的现象,为了不影响施工的进度以及确保施工的安全性,需要及时根据施工环境进行施工方案的修正。但是施工方案一旦确定,其设计变更程序会较复杂,往往出现难以及时作出方案便更的情况,这也要求设计人员对施工环境的充分理解。(二)地铁项目工程风险地铁设计阶段的风险因素主要包括地址勘察与环境调查中方案相关材料收集风失误风险、潜在重大不良环境风险等因素;初步设计时水文地质等存在不当或失误 、结构设计、给排水设计、动力与暖通设计等具体设计中的潜在风险因素;工程施工图在考虑新材料 、新工艺和复。地铁施工阶段的风险因素主要包括工期变化对工程质量和成本的影响,可能出现设计变更 、原材料供应不足、建筑工人缺乏或技术水平差从而延缓工期;材料价格波动或者被管理和控制可能造成的风险;当出现雨雪 、地震
等不良气候、气象变化时可能提升工程造价;组织施工时施工单位与相关单位的沟通不畅可能影响具体工作开展;以及可能出现的设计变更造成的造价变化 。地铁竣工阶段的风险因素主要包括验收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工程质量问题导致的返工、补救等工作提高整体造价;工程竣工收尾的废旧材料处理、设备处置;工程验收后向建设单位一脚各类材料如工资办公费用等后期成本难易预计;应收工程款 、质保金等能否按时回收;以及在后期试用和使用之前出现的磨合前期费用都可能难以预估。(三)安全防护风险在特殊施工工序和关键部分管理内容中,主要包括:变线段隧道施工,折返线断面变化多,工法转换较为频繁,结构跨度大,施工较为复杂,隧道结构的拱顶土体自稳能力差,而在渡线段,左右线间的狭窄柱较薄,在施工的多次扰动下,极易引起隧道的坍塌,如何在渡线段施工中顺利的实现工法、断面的转换过渡,和确保该段结构及狭小土柱的稳定是施工的重点和难点。在这些特殊施工工序或关键部位,应加强安全风险分析,并增加巡视频率。因此,施工安全风险管理体系从以下方面加强安全风险管理:第一,施工人员、设备、应急物资等资源到位情况:是否按照要求组织人员、设备、应急物资等资源到位。第二,安全防护措施落实情况:作业人员安全防护用品、设施、文明施工等安全保护措施落实情况。第三,设计文件落实情况:超前支护施作,开挖支护施作,交叉施工工序是否满足设计。第四,施工组织设计及施工专项方案落实情况:土方开挖、出碴、支护结构施作、超前支护施作、注浆、降水等是否满足施工组织设计及施工专项方案要求。第五,是否存在违章作业情况:即土方开挖、支护结构施作、超前支护施作、临时支撑安装及拆卸、注浆、降水等工序、工艺、工种是否遵守操作规程。第六,完善应急管理体系:根据工程特点建立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应急组织体系,
制定切实可行的应急方案,配备必要的应急物资等。第七,强化作业面的施工过程管控。在每个施工竖井场地配备不少于 3 名有隧道施工经验的技术管理人员,保证作业面 24 小时有技术人员跟班作业,监督和指导劳务作业人员的施工。三、总结对于地铁项目这种大型工程项目,工程保险是转移风险的有效手段。但在具体项目实践中,由于责任方与利益方众多,因此在保险前必须进行明确的风险分配和研究,重视第三者责任险限额规定,共同保险的操作模式等。因此,地铁项目同时开展多条线路的工程施工、工期紧、地质条件复杂、不确定性因素多,加强全面风险管理与控制,建立风险处置与风险转移及工程保险等项目管理体系是保证项目成功的关键。参考文献:[1]胡光云.地铁施工建设中的风险管理[J].西部探矿工程,2012 年第 1 期,第 13 页[2]张明聚.在明挖地铁车站施工期风险辨识中的应用[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12 年第 2 期,第 38 页[3]张仕彬.工程项目风险管理方法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3 年第 4 期,第 73 页[4]于少辉.城市地铁浅埋暗挖法施工安全巡视工作要点[J].山西建筑,2011 年第 37 期,第 86 页[5]谢欣.地铁浅埋暗挖施工地层变形规律的研究[J].铁道建筑,2011 年第 12 期,第 56 页[6]杨义钊.关于降低城市地铁造价的几点思考[J].隧道建设,2004 年第 3 期,第 31 页[7]田华军.郑州地铁施工方法及施工技术探讨[J].现代城市轨道交通,2009 年第 1 期,第 57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