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研究

发布时间:2023-05-31 10:05:27浏览次数:47
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研究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不同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或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 后者是前者的理论基础, 前者是后者在实践中的体现和运用。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具有两个不同层次 , 其深层理论具有稳定性, 而其浅层理论则会随着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是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在当代中国的运用和发展。一、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或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原理”与“原则”是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概念。“原理”一般是指对某些事物客观规律的理论概括, 包括一系列相互联系的观点、论断、论证和论述, 具有较强的理论性。而“原则”一般是指在判明或预测某一事物发展方向和趋势的基础上, 对人们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 该怎样做、不该怎样做,提出明确的要求和规定, 对执行者具有刚性要求。从二者之间的相互联系看, “原理”和“原则”都属于理论范畴, 但“原理”属于较深层次的理论, 而“原则”属于较浅层次的理论, “原理”为“原则”提供理论基础。从二者之间的区别看, “原理”侧重于理论表述, 而“原则”虽然也属于理论范畴, 但它比“原理”更加具有实践性特点, 是具有现实针对性和现实指导性的理论。正确理解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或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之间的相互关系, 需要注意如下两个方面的具体问题。第一, 不能把马克思恩格斯对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说明和具体运用直接等同于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例如,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 “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第二, 只有把历史唯物主义及其相关的基本原理与社会主义运动的具体实际相结合 , 用于指导实践 时, 才会成为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从理论形态上看, 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属于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 但是不属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或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 它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或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 特别是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与社会主义运动的具体实践相结合而产生的直接用于指导实践的理论。二、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具体内容包括深层次理论和浅层次理论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具体内容是深层次理论与浅层次理论的有机统一。其中的深层次理论具有稳定性, 但其中的浅层次理论则会随着实践和时代的改变而改变。(一) 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具体内容对于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具体内容的认定, 需要我们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 要忠实于马克思恩格斯的原意, 既不能从当今社会的需要出发, 把本来不属于“基本原则”的东西强加于他们, 也不能把他们本来就有的“基本原则”随意删去。从马克思恩格斯的有关论述以及他们一贯的思想出发, 我们把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概括为如下六项具体内容。第一, 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按照马克思恩格斯的设想, 无产阶级革命取得胜利以后, 人类要进入共产主义社会, 但是共产主义社会又分为两个发展阶段, 即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和共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列宁后来把第一阶段的共产主义称为社会主义社会, 把高级阶段的共产主义称为共产主义社会。第二, 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十分重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 他们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 工人阶级夺取政权以后, 要“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高度发达的社会生产力不仅是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 而且也是社会主义战胜资本主义的根本物质条件。列宁指出:“劳动生产率, 归根到 底是使新社会制度取得胜利的最重要最主要的东西。资本主义创造了在农奴制度下没有过的劳动生产率。资本主义可以被最终战胜, 而且一定会被最终战胜, 因为社会主义能创造新的高得多的劳动生产率。(二) 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两个不同层次及其“变”与“不变”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具体内容具有两个不同层次。其深层次理论更为抽象和宏观, 因而更加具有稳定性和“基本性”, 而其浅层次理论则相对具体和微观, 虽然在某种条件下也可以称之为“基本原则”, 但是这种“基本原则”相对而言具有易变性和“基本性”相对较弱的特点。下面具体分析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两个层次及其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变”与“不变”。第一条原则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体现了社会主义发展的基本价值目标。这条原则具有普遍意义,过去、现在和将来都不会过时。因此, 这条原则是必须坚持的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第二条原则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是建成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物质基础。没有发达的社会生产力, 社会主义就不可能从根本上战胜资本主义, 也不可能使广大人民群众过上更加美好幸福的生活。因此, 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第三条原则为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 是社会主义的基本价值取向。无产阶级革命的基本价值取向是为大多数人民群众谋利益。在消灭了阶级的社会主义社会, 其基本价值取向是为全体社会成员谋利益。无论何种条件下, 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就是要坚持为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三、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随着实践和时代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发展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指出:“原则不是研究的出发点, 而是它的最终结果;这些原则不是被应用于自然界和人类历史, 而是从它们中抽象出来的;不是自然界和人类去适应原则, 而是原则只有在符合自然 界和历史的情况下才是正确的。”20 世纪兴起于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国家的社会主义不同于马克思恩格斯所设想的社会主义;今天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不同于传统社会主义。因此, 对于马克思恩格斯所提出的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 我们绝不能照搬照抄, 否则, 就会犯教条主义的错误, 给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造成危害。对待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应该采取科学的态度, 深入分析哪些原则仍然符合“自然界和历史的情况”, 哪些原则已经不再符合“自然界和历史的情况”了, 对于前者要坚持, 对于后者要修正和发展。具体而言, 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中的深层次理论是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硬核”, 是构成社会主义的核心要素, 并不会随着实践和时代的变化而发生改变。如果这些“硬核”发生了改变, 就改变了社会主义的性质。但是其中的浅层次理论则会随着实践和时代的变化而变化 , 而且它们的变化也不会改变社会主义的性质。这些浅层次理论要不要变以及如何变, 要以它们能否更好地为其“硬核”服务为转移。当这些浅层次理论还能够为深层次理论服务的时候, 就不会变化;而当这些浅层次理论不再能够为深层次理论服务的时候, 就要发生改变, 或改变这些理论的具体形式, 或用新的理论来丰富已有理论。因此, 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是“变”与“不变”的辩证统一。在思想文化方面:提出了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 ;提出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24 个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会方面: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认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总之, 对于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 需要我们要从现实、原著和历史三个不同的维度去理解和把握。 从现实的维度看, 我们所坚持的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一定是具有普遍真理和现实指导意义的基本原则 ,而不是那些已经不具有普遍真理和现实指导意义的“历史的科学”, 也不是那些还不具有现实指导意义的未来理想社会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从原著的维度看, 我们所理解的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一定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即马克思恩格斯所提出的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不能混淆他们针对不同实践主题和时代要求而提出的基本原则, 不能为了现实的需要而任意歪曲经典作家的原意。同时,对于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 还需要我们注意区分其层次性, 看到其深层次理论与浅层次理论之间的关系。从历史的维度看, 我们要认真分析研究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提出的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在后来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的丰富和发展, 既要看到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提出的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与后来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所坚持的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之间的联系, 又要看到二者之间的区别。参考文献[1]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 2014:22.[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1 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284.[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2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33.[4]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1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294.[5]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44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1:683.
★★★3分
  • 贡献者:黄老师
  • 售价:3
  • 时间:2023-05-31 10:05:27
  • 大小:19 KB
  • 格式:docx
  • 页数:5页
  • 下载:0
下载文档
编辑推荐
教育观与素质教育观 148
对立统一规律 159
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154
小 说 140
错觉 134
睡眠与梦 159
思维概述 165
人格测验及成因 158
地理学习方式学习方式概述 142
地理接受式学习 188
法律职业 法律方法 181
控制过程如何影响餐饮经营过程 159
暂无广告
文档格式: docx,价格: 3下载文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