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政策概论 形考任务2:针对我国政策评估工作的缺陷和改进措施
发布时间:2023-07-01 08:07:29浏览次数:48针对我国政策评估工作的缺陷和改进措施一、我国政策评估工作的缺陷(一)评估目标不明公共政策评估就是要检查政策执行得是否顺利、政策是否得到了预期的收益。对公共政策进行检验必不可少。但由于公共政策自身的特殊性,政策目标并不总是容易量化具体的,许多公共政策的出台,往往包含了诸多目标,而且这些目标又不可能一一进行具体量化,这也为评估目标的确定带来了一定的难度。除此之外,随着环境的多变,政策目标在执行过程中可能因客观环境的变化或政策制定者观念的改变而发生变更,如一届政府走了,另一届政府为了让自己的政绩更加突出,显示标新立异,新的政策就出台了,旧的政策不再实施,目标的确定。因此,公共政策就在这种不确定中变更着,也就给政策的评估目标带来了困难。(二)评估主体存在缺陷要实行有效的政策评估,全面落实评估制度,提高政策评估的科学性和;隹确性,拥有独立有效的政策评估主体是必不可少的。但是结合我国的客观情况,就政策评估主体而言,却存在着评估主体单一、缺乏独立性的问题。面对这样的现状,即使相关人才聚集,即使评估组织大量建立,即使进行大量的评估,也注定难以保证评估的科学’陛和;隹确性。一方面,公共政策评估难免涉及到某些机构和人员的利益,产生的相关干扰势必对政策评估的客观性产生很大的影响;另一方面,在我国,作为政府内部机构的内部评估组织由于经济上、政治上的不独立,使评估结果的客观性大打折扣,作为“智库”等外部评估组织由于信息的不对称性以及对于政府些许顾虑,其评估的客观陛同样不尽如人意。二、完善我国公共政策评估的措施(一)明确政策评估的重要意义完善公共政策评估,首先要从思想上明确对公共政策评估重要意义的认识。一方面各级政府应真正认识到评估工作的意义。明确政策评估是政策科学的制定和传播过程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其不仅是一种利益体现与维护平台,也是实现政策科学化的重要保障 。政策评估的合理推进对决策部门及时发现解决社会问题,维护保证社会稳定起着重要作用;另一方面,端正政策评估思想态度。政策评估不是要“挑毛病、没事找事”,其最终目的是使决策更加完善,减少政策失误带来的不良影响,全面提高行政效率。除此之外,还要明确的是政策评估工作的不断完善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一蹴而就,不能操之过急。公共政策评估一个是政治问题,就需要在政治影响可以承受的范围内不断深化改进。(二)明确政策评估对象与评估目标明确评估对象。任何一项公共政策都是应该评估的,但是在实际操作中,由于人力物力、财力的有限,以及政策是否能够被评估等原因的存在,就使得在政策的评估过程中,首先应该明确评估的对象是什么政策,是关于哪一方面的政策。明确评估目标。评估目标是政策评估之前的准备工作,通过目标来诊断政策有无带
来任何社会问题,以及通过目标界定是否实现了预期,并用以指导政策未来如何进行以及采取何种行动可以改善问题,实现政策的更加优化,因此,评估者在评估政策之前必须了解此项政策制定的目标,并以此为参照物,使政策评估更加明确化、目标化。(三)建立政策评估主体多元化机制公共政策评估作为一项专业性很强、技术含量较高的研究活动,面对目前评估主体较为欠缺的现状,在目前绩效评估的基础上,实行政府、党的组织、权力机关理 (人大)、专业评估组织(包括大专院校和研究机构)、社会组织和公众特别是“受到影响的相关利益群体代表”等多元评估主体的结合,实现评估主体“多元化”。这其中,社会组织和公众作为公共政策直接影Ⅱ向者,他们的全面参与,更能够体现政策评估的全面性与公开透明性。专业评估组织(大专院校和研究机构)作为大量专业人士的提供者,其对评估科学性与有效性的贡献不可言喻。当然需要注意的是,在专业评估组织发挥作用的过程中,其经济、政治的独立性至关重要,不受政府利益的影响,保持高度认真的评估态度是这一群体所需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