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用水卫生
发布时间:2025-02-23 09:02:01浏览次数:21五、饮用水卫生一、A11、一般认为氟中毒的发病机制与下列哪种因素无关A、氟与钙结合沉降在骨中&B、抑制肾小管对磷的重吸收&C、形成氟磷灰石&D、使恒齿的牙釉质钙化变色&E、使牙釉质疏松多孔&2、地方性氟病的预防主要是A、改水&B、饮水加除氟剂&C、种植吸氟植物&D、食物除氟&E、治疗氟斑牙&3、我国贵州省部分地区居民习惯在室内燃煤、用煤火烘烤食物等,由此较易造成A、地方性镉中毒&B、地方性氟中毒&C、地方性甲状腺肿&D、汞中毒&E、多环芳烃中毒&4、氟骨症病人血钙降低是由于A、氟引起肾脏重吸收降低&B、血中氟与钙结合沉积于骨组织&C、氟促进血中钙形成盐类而排出体外&D、氟干扰钙的吸收&E、氟促进降钙素的分泌&5、某山村儿童牙齿有黄斑的人数增多,应做何种进一步检查A、尿镉&B、尿铅&C、尿氟&D、头发汞&E、血铅&6、氟骨症患者的医学检查中,可能查不到A、氟斑牙&B、骨关节活动障碍&C、骨骼变形&D、骨质疏松&E、骨质硬化&7、无机砷是确定的人类致癌物,其引起的肿瘤最常发生在A、肝&B、脑&C、骨骼&D、肺&E、皮肤&8、碘缺乏病可对人体产生多种危害,除了A、早产、死胎&B、单纯性聋哑&C、视野缩小&
<1>&、当得知这一事故的报告后除向有关部门领导汇报外,你作为一个专业技术人员从保护人民健康的角度出发,首先应A、立即赶赴现场了解具体情况&B、查阅有关资料&C、立即通知下游居民暂停饮用河水&D、提出对受污染河水处理的具体措施&E、关注污染可能带来的生态破坏&<2>&、为防止河水污染对居民健康的危害,领导派你对河水进行监测,由于条件和时间的限制,你认为采集水样最重要的河流断面是A、距事故下游最近的居民取水点上游 1000m 和取水点处&B、事故点的上游 1000m 和下游 100m&C、事故点下游最近居民取水点上游 1000m 和下游 100m&D、事故发生地点&E、事故点下游 7.5km 处&<3>&、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标准中砷的最高容许浓度(mg/L)是A、10&B、5&C、0.01&D、0.05&E、2&四、B1、A.毒理实验B.水质检验C.水质卫生特征测定D.流行病学调查E.水源环境卫生调查<1>&、欲了解水源周围污染情况,应进行A&&B&&C&&D&&E&<2>&、欲了解水源水质情况,应进行A&&B&&C&&D&&E&<3>&、欲了解供水区居民介水传染病发病情况,应进行A&&B&&C&&D&&E&答案部分一、A11、【正确答案】 D【答案解析】 发病机制:一般认为慢性地方性氟中毒的发病机制与过量的氟破坏了钙磷的正常代谢、抑制某些酶的活性、损害细胞原生质以及抑制胶原蛋白合成等有关。牙齿萌出后釉质异常处逐渐发生色素沉着,形成色泽逐渐加深的棕色或棕黑色。恒牙牙胚形成于妊娠 3.5 个月至出生后 4 年,7~10 岁时完成钙盐沉积,大部分牙在 7~8 岁前完成钙化。儿童在 2 岁以后逐渐断奶,吃普通食物,此时摄入氟较多则釉质发育易受到损害,导致氟斑牙形成。【该题针对“地方性氟中毒★”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 102136528,点击提问】2、【正确答案】 A【答案解析】 预防地方性氟中毒的措施有多种。在本题的 5 个措施中,主要的是改水。改饮含氟量正常的水,这是从根本上消除了氟的来源。
【该题针对“地方性氟中毒★”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 102136529,点击提问】3、【正确答案】 B【答案解析】 地方性氟中毒病区类型和分布:1)饮水型病区:由于饮用高氟水而引起氟中毒的病区,是最主要的病区类型。其特点是饮水中氟含量高于国家饮用水标准 1.0mg/L。氟中毒患病率与饮水氟含量呈明显正相关。2)燃煤污染型病区:由于居民燃用当地含高氟煤做饭、取暖,敞灶燃煤,炉灶无烟囱,并用煤火烘烤粮食、辣椒等严重污染室内空气和食品,居民吸入污染的空气和摄入污染的食品引起的地方性氟中毒病区,是我国 20 世纪 70 年代后确认的一类病区。3)饮砖茶型病区:由于长期饮用含氟过高的砖茶而引起氟中毒的病区。饮砖茶型氟中毒是近年来在我国发现的。我国氟中毒病区分布特点,北方以饮水型为主,南方以燃煤污染型为主,饮茶型主要在中西部和内蒙古等习惯饮砖茶民族聚居区。【该题针对“地方性氟中毒★”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 102136530,点击提问】4、【正确答案】 B【答案解析】 氟进入骨组织后,骨骼中的羟基磷灰石的羟基可被氟置换形成氟磷灰石,氟进一步取代其磷酸根最终形成难溶性氟化钙(CaF2)。氟化钙主要沉积于骨、软骨、关节面、韧带和肌腱附着点等部位,过量氟可消耗大量的钙,使血钙水平降低,因而选择 B。【该题针对“地方性氟中毒★”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 102136531,点击提问】5、【正确答案】 C【答案解析】 山村儿童牙齿有黄斑,应考虑为地方性氟中毒,所以要做尿氟检查。【该题针对“地方性氟中毒★”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 102136532,点击提问】6、【正确答案】 A【答案解析】 氟斑牙主要发生在正在生长发育中的恒牙,乳牙一般不发生氟斑牙。而氟骨症发病主要在成年人,氟骨症患者有可能是在成年之后进入含氟较高的地区患病的,所以可能查不到氟斑牙。【该题针对“地方性氟中毒★”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 102136533,点击提问】7、【正确答案】 E【答案解析】 砷的致癌作用最主要的是对皮肤的致癌性,此外还可以引起乳腺癌、肾癌、膀胱癌、淋巴肉瘤、血管肉瘤、口腔癌、骨癌、腹膜及生殖系统肿瘤等。【该题针对“地方性氟中毒★”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 102136534,点击提问】8、【正确答案】 C【答案解析】 碘缺乏病(IDD)是指从胚胎发育至成人期由于碘摄入量不足而引起的一系列病症。它包括地方性甲状腺肿、地方性克汀病、地方性亚临床克汀病、流产、早产、死产等。这些疾病形式实际上是不同程度碘缺乏在人类不同发育期所造成的损伤,而甲状腺肿和克汀病则是碘缺乏病最明显的表现形式。碘缺乏病可对人体产生多种危害,除了视野缩小。【该题针对“碘缺乏病★”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 102136535,点击提问】
9、【正确答案】 D【答案解析】 食盐加碘是预防碘缺乏病的首选方法。碘盐是把微量碘化物(碘化钾或碘酸钾)与大量的食盐混匀后供食用的盐。食盐加碘是最易坚持的有效措施,其简便、经济、安全可靠是其他方法无法替代的。【该题针对“碘缺乏病★”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 102136536,点击提问】10、【正确答案】 C【答案解析】 由于地壳表面化学元素分布的不均匀性,使某些地区的水和(或)土壤中某些元素过多或过少,当地居民通过饮水、食物等途径摄入这些元素过多或过少,而引起某些特异性疾病,称为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包括地方性砷中毒(乌脚病)、大骨节病、克山病、碘缺乏病、地方性氟中毒。【该题针对“碘缺乏病★”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 102136537,点击提问】11、【正确答案】 D【答案解析】 发病机制: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主要原料。当环境缺碘,机体摄入碘不足时,甲状腺激素合成下降,可反馈性地促使腺垂体分泌 TSH 增加,使甲状腺组织发生代偿性增生,腺体肿大。初期为弥漫性甲状腺肿,属代偿性的生理肿大,不伴有甲状腺功能异常,如及时补充碘,肿大的甲状腺可完全恢复正常。如进一步发展,酪氨酸碘化不足或碘化错位,便产生异常的甲状腺球蛋白,失去正常甲状腺激素作用,并且不易水解分泌而堆积在腺体滤泡中,致使滤泡肿大,胶质充盈,呈胶质性甲状腺肿。由于胶质不断蓄积,压迫滤泡上皮细胞,局部纤维化,使供血不足,细胞坏死,出现退行性变。上述过程循环变化,最终形成大小不等、软硬不一的结节,即为结节性甲状腺肿,成为不可逆的器质性病变。【该题针对“碘缺乏病★”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 102136538,点击提问】12、【正确答案】 E【答案解析】 地方性克汀病是在碘缺乏地区出现的一种比较严重碘缺乏病的表现形式。患者生后即有不同程度的智力低下,体格矮小,听力障碍,神经运动障碍和甲状腺功能低下,伴有甲状腺肿。可概括为呆、小、聋、哑、瘫,每年有近千万婴儿因缺碘导致智力损伤。【该题针对“碘缺乏病★”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 102136539,点击提问】13、【正确答案】 D【答案解析】 由于自然的或者人为的原因,地球的地质化学条件存在着区域性差异。如地壳表面元素分布的不均一性,局部地区的气候差别等。如果这种区域性的差异超出了人类和其他生物所能适应的范围,就可能使当地的动物、植物及人群中发生特有的疾病,称为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而碘缺乏病是指从胚胎发育至成人期由于碘摄入量不足而引起的一系列病症。因而选择 D。【该题针对“碘缺乏病★”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 102136540,点击提问】14、【正确答案】 B【答案解析】 碘缺乏病包括地方性甲状腺肿、地方性克汀病、地方性亚临床克汀病、流产、早产、死产等。其中地方性克汀、流产、早产、死胎和脑发育障碍为碘缺乏病对妊娠期的危害。【该题针对“碘缺乏病★”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 102136541,点击提问】
15、【正确答案】 E【答案解析】 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是由于地壳表面化学元素分布的不均匀性,使某些地区的水和(或)土壤中某些元素过多或过少,当地居民通过饮水、食物等途径摄入这些元素过多或过少而引起的某些特异性疾病,是由天然的地质结构组成异常造成,与环境次生污染无关,因此正确答案为 E。【该题针对“碘缺乏病★”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 102136542,点击提问】16、【正确答案】 C【答案解析】 由于自然的或人为的原因,地球的地质化学条件存在着区域性差异。如果这种区域性的差异超出了人类和其他生物所能适应的范围,就可能使当地的动物、植物及人群中发生特有的疾病,称为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或称为地方病。【该题针对“碘缺乏病★”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 102136543,点击提问】17、【正确答案】 D【答案解析】 地方性克汀病原系指欧洲阿尔卑斯山区常见的一种体格发育落后、痴呆和聋哑的疾病。这是在碘缺乏地区出现的一种比较严重碘缺乏病的表现形式。是由胚胎期碘缺乏,以及出生后至 2岁期间摄碘不足引起的。【该题针对“碘缺乏病★”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 102136544,点击提问】18、【正确答案】 A【答案解析】 臭氧消毒的缺点是:费用高;水中 O3不稳定,控制和检测 O3需一定的技术;消毒后对管道有腐蚀作用,故出厂水无剩余 O3,因此需要第二消毒剂;与铁、锰、有机物等反应,可产生微絮凝,使水的浊度提高。【该题针对“集中式给水☆”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 102136545,点击提问】19、【正确答案】 C【答案解析】 氯的杀菌作用机制是次氯酸体积小,电荷中性,易于穿过细胞壁;同时,它又是一种强氧化剂,能损害细胞膜,使蛋白质、RNA 和 DNA 等物质释出,并影响多种酶系统(主要是磷酸葡萄糖脱氢酶的巯基被氧化破坏),从而使细菌死亡。【该题针对“集中式给水☆”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 102136546,点击提问】20、【正确答案】 C【答案解析】 生活饮用水的净化处理有常规净化、深度净化、特殊净化三种。常规净化工艺过程包括混凝沉淀(或澄清)―过滤―消毒。目的是除去原水中的悬浮物质、胶体颗粒和细菌等。【该题针对“集中式给水☆”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 102136547,点击提问】21、【正确答案】 C【答案解析】 集中式给水涉及到的范围广、人员多、必须要重视水质的卫生,一定要严格按照规定,按期定时检验水质。【该题针对“集中式给水☆”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 102136548,点击提问】22、
【正确答案】 B【答案解析】 不同微生物对氯的耐受性不同,一般来说,对氯的抵抗力的顺序为:大肠杆菌<病毒<原虫包囊。【该题针对“集中式给水☆”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 102136549,点击提问】23、【正确答案】 C【答案解析】 集中式给水的优点是:有利于水源的选择和防护;易于采取改善水质的措施,保证水质良好;用水方便;便于卫生监督和管理。缺点是水质一旦被污染,其危害面亦广。【该题针对“集中式给水☆”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 102136550,点击提问】24、【正确答案】 B【答案解析】 集中式给水的水源选择的原则为:水量充足、水质良好、便于防护、技术经济合理。【该题针对“集中式给水☆”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 102136551,点击提问】25、【正确答案】 D【答案解析】 饮用水消毒的目的是杀灭外环境中病原微生物,切断饮用水水质中病原微生物的传播途径,预防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该题针对“集中式给水☆”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 102136552,点击提问】26、【正确答案】 E【答案解析】 一般要求氯加入水中后,接触 30 分钟,有 0.3~0.5mg/L 的游离氯,而对化合性余氯则要求接触 1~2 小时后有 1~2mg/L 余氯。【该题针对“集中式给水☆”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 102136553,点击提问】27、【正确答案】 C【答案解析】 过量氯消毒法:当水源受有机物和细菌污染严重时,或在野外工作、行军等条件下,需在短时间内达到消毒效果时,可加过量氯于水中,使余氯达 1~5mg/L。消毒后的水用亚硫酸钠、亚硫酸氢钠、硫代硫酸钠或活性炭脱氯。【该题针对“集中式给水☆”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 102136554,点击提问】28、【正确答案】 A【答案解析】 氯的杀菌作用机制是次氯酸体积小,电荷中性,易于穿过细胞壁;同时,它又是一种强氧化剂,能损害细胞膜,使蛋白质、RNA 和 DNA 等物质释出,并影响多种酶系统(主要是磷酸葡萄糖脱氢酶的巯基被氧化破坏),从而使细菌死亡。【该题针对“集中式给水☆”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 102136555,点击提问】29、【正确答案】 C【答案解析】 混凝剂是带正电荷的胶体,能够对负电荷的胶体产生作用,负电荷胶体物会吸附细菌、化合物等物质,会引起肠道疾病、传染病、消化系统疾病、致癌等,危害极大。常用的混凝剂:常用的混凝剂有金属盐类混凝剂和高分子混凝剂两类。前者如铝盐和铁盐等;后者如聚合氯化铝和聚丙烯酰胺等。
【该题针对“集中式给水☆”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 102136556,点击提问】30、【正确答案】 E【答案解析】 集中式给水的水源选择的原则为:水量充足、水质良好、便于防护、技术经济合理。【该题针对“集中式给水☆”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 102136557,点击提问】31、【正确答案】 B【答案解析】 用氯及含氯化合物消毒饮用水时,氯不仅与水中细菌作用,还要氧化水中的有机物和还原性无机物,其需要的氯的总量为需氯量。为保证消毒效果,加氯量必须超过水的需氯量,使在氧化和杀菌后还能剩余一些有效氯,称为“余氯”。【该题针对“集中式给水☆”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 102136558,点击提问】32、【正确答案】 A【答案解析】 这 5 个备选答案中,只有 pH 是属于水源水的必测指标,碘属于选测指标,其余 3 个均未列入。【该题针对“集中式给水☆”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 102136559,点击提问】33、【正确答案】 D【答案解析】 对照应该具有可比性,所以应该设在湖泊、水库未受污染的岸边。【该题针对“饮用水的卫生调查、监测和监督★”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 102136578,点击提问】34、【正确答案】 C【答案解析】 多孔玻板吸收管用途:用于测定空气中有害物质的含量,主要采集气态、蒸气态物质,也可采集雾态气溶胶及空气中各种样品。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多使用多孔玻板吸收管采样,以增加采样效率。多孔玻板吸收管采样的流量一般为 0.5~1.0L/min。【该题针对“饮用水的卫生调查、监测和监督★”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 102136579,点击提问】35、【正确答案】 C【答案解析】 出厂水的监测项目比水源水增加了余氯。因为水源水进入水厂后,要经过水质净化处理和消毒,采用氯化法消毒。因此,出厂水中要监测余氯,以检查消毒效果。【该题针对“饮用水的卫生调查、监测和监督★”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 102136580,点击提问】36、【正确答案】 E【该题针对“饮用水的卫生调查、监测和监督★”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 102136581,点击提问】37、【正确答案】 B【答案解析】 地方性砷中毒临床上以末梢神经炎、皮肤色素代谢异常、掌跖部皮肤角化、肢端缺血坏疽、皮肤癌变为主要表现,是一种伴有多系统、多脏器受损的慢性全身性疾病。【该题针对“地方性砷中毒★”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 102136586,点击提问】38、【正确答案】 A【答案解析】 皮肤损害是慢性砷中毒特异体征。早期可出现弥漫性褐色、灰黑色斑点条纹;与此同时部分皮肤出现点状、片状、条纹状色素脱失,呈现白色斑点或片状融合。皮肤“色素沉着”与“色素缺失”多同时出现在躯干部位,以腹部(花肚皮)、背部为主,亦可出现在乳晕、眼睑、腋窝等皱褶处。皮肤角化、皲裂处易形成溃疡,合并感染,甚至演变为皮肤癌。【该题针对“地方性砷中毒★”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 102136587,点击提问】39、【正确答案】 E【答案解析】 砷的致癌作用最主要的是对皮肤的致癌性,此外还可以引起乳腺癌、肾癌、膀胱癌、淋巴肉瘤、血管肉瘤、口腔癌、骨癌、腹膜及生殖系统肿瘤等。【该题针对“地方性砷中毒★”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 102136590,点击提问】40、【正确答案】 C【答案解析】 砷化物是一种毛细血管毒物,可作用于血管壁,使之麻痹、通透性增加;亦可损伤小动脉血管内膜,使之变性、坏死、管腔狭窄、血栓形成。此种病变多发生于下肢远端脚趾部位,由于血液供应减少,致使脚趾疼痛明显。早期以间歇性跛行为主要表现,久之脚趾皮肤发黑、坏死(乌脚病)。【该题针对“地方性砷中毒★”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 102136591,点击提问】41、【正确答案】 D【答案解析】 水井应尽可能设在地下水污染源上游,地势高燥,不易积水,周围 20~30m 内无渗水厕所、粪坑等污染源。所以本题答案选择 D。【该题针对“分散式给水★”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 102136601,点击提问】42、【正确答案】 C【答案解析】 井水需用漂白粉澄清液消毒,特别是肠道传染病流行季节,更应加强消毒。所以本题最佳答案选择 C。【该题针对“分散式给水★”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 102136602,点击提问】43、【正确答案】 B【答案解析】 纯水:以市政自来水为原水,经初步净化、软化,主要采用反渗透、电渗析、蒸馏等工艺使水中溶解的矿物质以及其他有害物质全部去除,浊度小于 1 度,除水分子外,基本上没有其他化学成分。【该题针对“分散式给水★”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 102136603,点击提问】44、【正确答案】 A【答案解析】 铬:六价铬比三价铬毒性大。大鼠饮用含铬浓度为 0.45~0.5mg/L 的水一年,未出现毒性反应,但饮用高于 5mg/L 水时,组织中铬含量明显增加。据报道某家庭饮用含铬水 0.45mg/L 达3 年,经体检未发现异常。我国规定饮水中六价铬不得超过 0.05mg/L。【该题针对“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 102136612,点击提问】45、【正确答案】 C【答案解析】 三氯甲烷可引发小鼠肝癌及雄性大鼠肾肿瘤。四氯化碳可诱发小鼠肝细胞癌。【该题针对“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 102136613,点击提问】46、【正确答案】 D【答案解析】 我国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规定要求:水中不得含有病原微生物;所含化学物质及放射性物质不得危害人体健康;水的感官性状良好。【该题针对“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 102136614,点击提问】47、【正确答案】 A【答案解析】 微生物学指标:总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大肠埃希菌、菌落总数、毒理学指标:砷、镉、铬、铅、汞、硒、氟化物、氰化物等;感官性状及一般化学指标:色、浑浊度、臭和味、肉眼可见物、pH、氯化物、硫酸盐、挥发酚类等。饮用水消毒剂常规指标:包括氯气及游离氯制剂、一氯胺、臭氧和二氧化氯。【该题针对“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 102136615,点击提问】48、【正确答案】 E【答案解析】 我国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制定的原则是:水中不得含有病原微生物;所含化学物质及放射性物质不得危害人体健康;水的感官性状良好。此外,在选择指标和确定标准限量值时要考虑经济技术上的可行性。【该题针对“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 102136616,点击提问】49、【正确答案】 D【答案解析】 铜:水中含铜 1.5mg/L 时即有明显的金属味,超过 1.0mg/L 时可使衣服及白瓷器染成绿色。故规定含铜量不超过 1.0mg/L。【该题针对“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 102136617,点击提问】50、【正确答案】 C【答案解析】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常规指标分为四组,即微生物学指标、毒理学指标、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放射性指标。其中微生物学指标是为了保证水质在流行病学上安全而制定的,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主要是为了保证水的感官性状良好,毒理学和放射性指标是为了保证水质对人体健康不产生毒性和潜在危害。【该题针对“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 102136618,点击提问】51、【正确答案】 D【答案解析】 硬度指溶于水中钙、镁盐类的总含量,以 CaCO3(mg/L)表示。水的硬度一般分为碳酸盐硬度(钙、镁的重碳酸盐和碳酸盐)和非碳酸盐硬度(钙、镁的硫酸盐、氯化物等)。也可分为暂时硬度和永久硬度。水经煮沸后能去除的那部分硬度称暂时硬度,水煮沸时,水中重碳酸盐分解形成碳酸盐而沉淀,但由于钙、镁的碳酸盐并非完全沉淀,故暂时硬度往往小于碳酸盐硬度。永久硬度指水煮沸后不能去除的硬度。所以本题答案选择 D。
【该题针对“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 102136619,点击提问】52、【正确答案】 A【答案解析】 地面水主要注重的是水质卫生,对于水量是否丰富并没有对定和要求。【该题针对“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 102136621,点击提问】53、【正确答案】 A【答案解析】 净化消毒设施完善不是饮用水的基本卫生要求。【该题针对“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 102136622,点击提问】54、【正确答案】 B【答案解析】 介水传染病指通过饮用或接触受病原体污染的水,或食用被这种水污染的食物而传播的疾病,又称水性传染病。介水传染病一旦发生,危害较大。【该题针对“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 102136623,点击提问】55、【正确答案】 C【答案解析】 饮水硬度高低也和健康息息相关,和饮水硬度关系最值得关注的健康问题是心血管疾病(如缺血性心脏病、动脉硬化性心脏病、高血压、冠心病和脑血管病等)。但饮用水的硬度与心血管疾病相关性至今未有明确的定论,从全部资料看,是负相关的占大多数。饮用硬度过高的水,还会出现腹泻和消化不良等胃肠道功能紊乱症状和体征,据国内报道饮用总硬度为 707~935mg/L(以碳酸钙计)的水,次日就可出现腹胀、腹泻和腹痛等症状。对皮肤敏感者,沭浴后还可有不舒适感。因而选择 C。【该题针对“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 102136624,点击提问】56、【正确答案】 D【答案解析】 净水器卫生安全性评价要依据《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包括感官性状指标、一般化学指标、毒理学指标和微生物指标。【该题针对“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 102136625,点击提问】57、【正确答案】 C【答案解析】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规定用氯气或氯制剂消毒时,接触 30min 后,出厂水中游离氯量不得超过 4mg/L,游离氯余量不低于 0.3mg/L。【该题针对“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 102136626,点击提问】58、【正确答案】 C【答案解析】 介水传染病的流行特点表现为:①水源一次严重污染后,可呈暴发流行,短期内突然出现大量病人,且多数患者发病日期集中在同一潜伏期内,若水源经常受污染,则发病者可终年不断。②病例分布与供水范围一致。大多数患者都有饮用或接触同一水源的历史。③一旦对污染源采取处理措施,并加强饮用水的净化和消毒后,疾病的流行能迅速得到控制。【该题针对“饮用水污染与疾病★”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 102136635,点击提问】
59、【正确答案】 D【答案解析】 氰化物急性中毒主要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的缺氧症状和体征,严重者可突然昏迷死亡;慢性中毒主要表现为神经衰弱综合征、运动肌的酸痛和活动障碍等,长期饮用含高氰化物的水,还可出现头痛、头晕、心悸等神经细胞退行性变的症状。【该题针对“饮用水污染与疾病★”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 102136636,点击提问】60、【正确答案】 A【答案解析】 硝酸盐在硝酸盐还原菌的作用下还原成毒性强的亚硝酸盐,对人体产生损害。硝酸盐还原菌在碱性环境中生长较好,因为婴幼儿胃液的 pH 值较成年人高,有利于硝酸盐还原菌的生长;所以对硝酸盐更为敏感。所以本题的答案是 A。【该题针对“饮用水污染与疾病★”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 102136637,点击提问】61、【正确答案】 E【答案解析】 介水传染病的流行特点表现为:①水源一次严重污染后,可呈暴发流行,短期内突然出现大量病人,且多数患者发病日期集中在同一潜伏期内。若水源经常受污染,则发病者可终年不断,病例呈散发流行。②病例分布与供水范围一致。大多数患者都有饮用或接触同一水源的历史。③一旦对污染源采取治理措施,并加强饮用水的净化和消毒后,疾病的流行能迅速得到控制。由于病因一样,因而病人的症状相似,因而选择 E。【该题针对“饮用水污染与疾病★”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 102136638,点击提问】62、【正确答案】 A【答案解析】 氯化消毒副产物主要是指饮用水氯化消毒过程中产生的卤代化合物,主要有:(1)无机副产物氯胺,包括次氯酸与氨反应生成的一氯胺、二氯胺、三氯胺或三氯化氮及其他产物,这些无机副产物对人体健康都不会产生危害。(2)有机副产物氯化碳氢化合物如:三氯甲烷(氯仿)和卤乙酸,因其强致癌性已成为控制的主要目标,而且也分别代表了挥发性和非挥发性的两类消毒副产物。还有如酸性氯化呋喃酮。【该题针对“饮用水污染与疾病★”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 102136639,点击提问】63、【正确答案】 B【答案解析】 有机前体物的含量:有机前体物通常指水中能与氯形成氯化消毒副产物的有机物。水中天然有机物的浓度和类型对氯化消毒副产物的形成有重要影响,排入水中的污染物也是消毒副产物前体物的重要来源。【该题针对“饮用水污染与疾病★”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 102136640,点击提问】64、【正确答案】 D【答案解析】 婴幼儿特别是六个月以内的婴儿对硝酸盐尤为敏感,摄入过量硝酸盐时易患高铁血红蛋白血症,也称蓝婴综合征。【该题针对“饮用水污染与疾病★”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 102136641,点击提问】65、【正确答案】 E
D、新生儿甲状腺功能低下&E、亚克汀病&9、目前我国预防地方性甲状腺肿的最主要措施是A、多食含蛋白质丰富的食物&B、提倡喝开水&C、多吃海带&D、供给碘化食盐&E、改善居住条件&10、下列哪些病属于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A、乌脚病,痛痛病&B、水俣病,地方性氟病&C、乌脚病,碘缺乏病&D、心血管病,乌脚病&E、痛痛病,地方性氟病&11、哪一个不是缺碘性地方性甲状腺肿的发病机制A、促甲状腺素分泌增加&B、甲状腺素合成减少&C、促使甲状腺增生肥大&D、促甲状腺素分泌减少&E、甲状腺胶质过量分泌&12、地方性甲状腺肿流行地区的儿童中出现不同程度的呆、小、聋、哑、瘫等临床表现,这种病称为A、严重型地方性甲状腺肿&B、先天性水俣病&C、地方性营养不良&D、慢性铅中毒&E、地方性克汀病&13、属于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的是A、血吸虫病&B、疟疾&C、水俣病&D、碘缺乏病&E、佝偻病&14、碘缺乏病对妊娠的危害哪项是错误的A、脑发育障碍&B、先天心脏畸形&C、流产&D、早产&E、死胎&15、引起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的主要原因是环境受到A、工业废弃物的污染&B、汽车尾气的污染&C、生物病原体的污染&D、化学污染物和生物病原体的联合作用&E、地质结构组成异常的影响&16、地方性疾病主要是指A、区域内的传染病&B、自然疫源性疾病&
【答案解析】 发生介水传染病后,一旦对污染源采取处理措施,并加强饮用水的净化和消毒后,疾病的流行能迅速得到控制。【该题针对“饮用水污染与疾病★”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 102136642,点击提问】二、A21、【正确答案】 D【答案解析】 如本题所描述为慢性砷中毒的表现,因而本题选择 D。地方性砷中毒早期多表现为末梢神经炎症状,其四肢呈对称性、向心性感觉障碍,出现痛温觉减退、麻木、蚁走感等异常。皮肤损害也是慢性砷中毒特异体征。皮肤“色素沉着”与“色素缺失”多同时出现在躯干部位,以腹部(花肚皮)、背部为主。四肢及臀部皮肤角化,可形成角化斑、赘状物。【该题针对“地方性砷中毒★”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 102136588,点击提问】2、【正确答案】 E【答案解析】 对病人的生物测量,可以检测出病人机体中砷的含量。有助于砷中毒的确诊。【该题针对“地方性砷中毒★”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 102136589,点击提问】3、【正确答案】 E【答案解析】 我国现行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标准规定常规检验项目分为四组,即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毒理学指标、细菌学指标以及放射性指标。挥发酚类、阴离子合成洗涤剂、铁属于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因而本题选择 E。【该题针对“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 102136620,点击提问】4、【正确答案】 A【答案解析】 我国制定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5749-2006)规定生活饮用水:浑浊度在 1 度以下;色度在 15 度以下;溶解性固体的含量不超过 1000g/L:含砷量不得超过 0.01mg/L。【该题针对“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 102136627,点击提问】三、A3/A41、【正确答案】 C【答案解析】 因为这条河为居民的饮水水源,所以应该首先通知下游居民暂停饮用河水,以免发生中毒。【该题针对“饮用水的卫生调查、监测和监督★”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 102136575,点击提问】【正确答案】 A【答案解析】 水点上游 1000m 以外的一定范围河段划为水源保护区,要严格控制上游污染物排放量。所以要在距事故下游最近的居民取水点上游 1000m 处和取水点处进行监测。【该题针对“饮用水的卫生调查、监测和监督★”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 102136576,点击提问】【正确答案】 C【答案解析】 我国规定饮用水含砷量不得超过 0.01mg/L【该题针对“饮用水的卫生调查、监测和监督★”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 102136577,点击提问】四、B
1、【正确答案】 E【答案解析】 要想了解水源周围污染情况,需要对水源周围的环境进行调查,所以要做水源环境卫生调查。【该题针对“饮用水的卫生调查、监测和监督★”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 102136583,点击提问】【正确答案】 B【答案解析】 欲了解水源水质,需要对水源水进行采样检测,所以应该进行水质检验。【该题针对“饮用水的卫生调查、监测和监督★”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 102136584,点击提问】【正确答案】 D【答案解析】 欲了解周围居民的介水传染病,是对人群进行的暴露因素与健康情况的调查,所以应该进行流行病学调查。【该题针对“饮用水的卫生调查、监测和监督★”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 102136585,点击提问】
C、地质环境因素引起的疾病&D、环境公害病&E、种族遗传性疾病&17、地方性克汀病的病因是A、婴儿期摄入氟过多&B、母体妊娠期间摄入过多非必需微量元素&C、胚胎期和婴儿期碘摄入过多&D、胚胎发育期和婴儿期严重缺碘&E、胚胎期和婴儿期多种微量元素严重缺乏&18、饮水臭氧消毒的缺点是A、投资大,投加量不易调节&B、接触时间长&C、对细菌、病毒的杀灭效果低&D、产生卤仿反应&E、以上都不是&19、饮水氯化消毒的主要有效成分为A、Cl2&B、Cr&C、HOCl&D、CaCl2&E、OCl-&20、水源水往往不能满足饮用水水质标准的要求,因而需要进行处理,地面水的常规处理为A、过滤→混凝沉淀→消毒&B、过滤→澄清→消毒&C、混凝沉淀→过滤→消毒&D、消毒→过滤→再消毒&E、消毒→混凝沉淀→再过滤&21、集中式供水的卫生监督的内容不包括A、水源选择是否符合卫生要求&B、供水系统是否能处理足够的水量&C、由于已多次清洗设备,不必检验水质&D、处理后的水质能否达到水质卫生标准要求&E、施工过程和验收时应审核是否符合原设计&22、各种微生物因其不同的生物特性而对氯化消毒的耐受程度不同,一般规律是A、细菌对氯化消毒的耐受力强于病毒&B、细菌对氯化消毒的耐受力弱于病毒&C、腺病毒的耐受力较一般病毒更强&D、原生生物对氯化消毒的耐受性最强&E、以上都不是&23、集中式给水适用于城镇和有相当数量人口的集体单位或农村居民点,其优点有以下几点,除了A、有利于水源的选择和防护&B、较易保证水质&C、水质如受污染,危害面积不大&D、用水方便&E、便于监督&24、集中式给水水源选择有以下几个原则,除了A、水量充足&B、用水方便&
C、水质良好&D、便于防护&E、技术经济上合理&25、饮用水消毒的主要目的是A、保持水中的余氯&B、改善水物理性状&C、消灭大肠杆菌&D、杀灭病原菌预防介水传染&E、消灭虫卵,预防血吸虫病&26、饮用水卫生标准规定,用氯消毒时A、接触 1~2h,游离性余氯不低于 2mg/L&B、接触 1~2h,游离性余氯不低于 0.2mg/L&C、接触 0.5h,化合性余氯不低于 0.5mg/L&D、接触 0.5h,游离性余氯不低于 2mg/L&E、接触 0.5h,游离性余氯不低于 0.3mg/L&27、当生活饮用水水源受到严重污染时,应采取何种氯化消毒法A、普通氯化消毒法&B、折点氯消毒法&C、过量氯消毒法&D、氯胺消毒法&E、以上都不是&28、在氯化消毒法中,哪一种是杀菌能力最强的物质A、漂白粉加入水中后水解成的次氯酸(HOCl)&B、次氯酸在水中电离反应生成的次氯酸根(OCl-)&C、漂白粉消毒时生成的氢氧化钙&D、漂白粉加入水中后水解成的氯离子(Cl-)&E、以上都不是&29、混凝剂净水的主要作用是A、它是不带电荷的胶体,能促使水中不带电荷的胶体颗粒自动凝聚&B、它是带电荷的胶体,能促使水中不带电荷的胶体颗粒自动凝聚&C、它是带正电荷的胶体,能与水中带负电荷胶体颗粒凝聚&D、它是带两性电荷的胶体能与水中胶体颗粒凝聚&E、它是带阴电荷的胶体,能和水中带负电荷胶体颗粒凝聚&30、选择集中式给水水源时,考虑原则包括A、水量充足&B、水质良好&C、便于防护&D、技术经济合理&E、以上都是&31、氯化消毒时,水中微生物、有机物和还原性无机物所消耗的氯量称为A、加氯量&B、需氯量&C、有效氯量&D、游离性余氯量&E、结合性余氯&32、水源水监测采用的必测项目有A、pH&B、总有机碳&
C、致病菌&D、溶解氧&E、碘&33、湖泊、水库水质监测的对照点应设在A、上游来水入口处&B、用水点周围&C、污染源排入口上游&D、未受污染的岸边&E、湖水、库水出口处&34、多孔玻板吸收管采样的流量一般为A、0.1~0.5L/min&B、0.1~1.0L/min&C、0.5~1.0L/min&D、1.0~10L/min&E、28L/min&35、为了加强卫生防疫站对饮用水的监督、监测,卫生人员对水源水、出厂水和管网末梢水进行了监测,出厂水水质监督项目基本上同水源水,只是删去氨氮、耗氧量和酚三项,增加A、硝酸盐氮&B、亚硝酸盐氮&C、余氯&D、总大肠菌群&E、细菌总数&36、怎样才能采到真正反映水体情况的有代表性的水样A、在靠近岸边采集水样时,应注意从上游向下游采样&B、采集表层水时,漂浮于水面上的物质对测定结果不会有影响&C、采集水样时,采集量一定要准确达到分析测定所需的水样量&D、采样时,将处理干净的适当容器充满即可&E、在较浅的小河采集水样时,要注意避免搅动沉积物而使水样受污染&37、地方性砷中毒常见的临床症状为A、全身皮肤瘙痒&B、皮肤色素缺失或高度沉着&C、恶心、呕吐、全身不适&D、骨质疏松&E、心脏肥大&38、下列哪项症状表示发生地方性砷中毒A、四肢皮肤色素沉着&B、骨硬化和骨质疏松&C、智力低下&D、甲状腺肿大&E、骨疼痛&39、无机砷是确定的人类致癌物,其引起的肿瘤最常发生在A、肝&B、脑&C、骨骼&D、肺&E、皮肤&40、乌脚病是由于长期饮用了下列哪种水而引起的疾病A、含氟量高&
B、含碘量低&C、含砷量高&D、含汞量高&E、含碘量高&41、井水作为饮用水时,下列关于井址选择错误的是A、水井设在地下水污染源上游&B、地势高燥&C、不易积水&D、周围 30~50m 内无粪坑&E、周围 20~30m 内无渗水厕所&42、井水消毒时,一般用A、漂白粉&B、漂白粉精&C、漂白粉澄清液&D、氯气&E、二氧化氯&43、除水分子外,基本上没有其他化学成分的水是A、井水&B、纯水&C、净水&D、矿泉水&E、直饮水&44、铬是人体必须的微量元素,但过量的摄入可致损害,下列哪项描述是错误的A、6 价铬的毒性比 3 价铬的毒性要小 100 倍&B、铬具有强烈的刺激性和腐蚀性&C、铬具有明显的致突变作用&D、铬具有很强的致癌作用&E、6 价铬的毒性比 3 价铬的毒性要大 100 倍&45、生活饮用水中制定了三氯甲烷和四氯化碳的标准,其原因是A、这两种物质可恶化水的感官性状&B、这两种物质可损害肾脏,引起人群的慢性中毒&C、二者均具有一定的致癌作用&D、进行氯化消毒时可产生氯化副产物&E、以上都不是&46、经水厂处理过的水,其水质应达到饮用水卫生标准规定的要求,包括流行病学上安全、感官性状良好和A、化学成分正常&B、有毒化学物质含量正常&C、矿物质含量丰富&D、水中化学物质对健康无害&E、水中不含有毒有害化学成分&47、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中分别对铁和挥发酚、氟化物、游离性余氯都作出了明确的限量要求。这些指标为A、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毒理学指标、饮用水消毒剂常规指标&B、特殊化学指标、毒理学指标、细菌学指标&C、一般化学指标、特殊化学指标、毒理学指标&D、感官性状指标、特殊化学指标、细菌学指标&E、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微量元素指标、细菌学指标&
48、制定地面水水质卫生标准的原则是A、防止地面水传播疾病&B、防止地面水引起急、慢性中毒及远期效应&C、保证地面水感官性状良好&D、保证地面水自净过程正常进行&E、以上都是&49、铜在生活饮用水中规定含量不超过 1mg/L,而在地面水中规定含量不超过 0.1mg/L,这是因为铜在地面水中的含量是根据A、铜对鱼的毒性比人大&B、铜对水生植物有影响&C、铜对感官性状有明显影响&D、铜能抑制水体的自净过程&E、铜对水生动物有影响&50、在我国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制定依据中,有一组毒理学指标,其意义为A、保证流行病学安全&B、保证饮用水感官性状良好&C、保证不产生毒性和潜在性危害&D、保证不引起介水传染病&E、以上都不是&51、水体的硬度取决于A、水中碳酸盐的含量&B、水中硫酸盐的含量&C、水中钙、镁离子的含量&D、水中钙镁盐类的含量&E、水中氯化钙的含量&52、下列哪项不是地面水水质卫生标准制订的原则A、水量丰富&B、防止地面水传播疾病&C、防止地面水引起急、慢性中毒及远期危害&D、保证地面水自净过程正常进行&E、保证地面水感观性状良好&53、饮用水的基本卫生要求不包括A、净化消毒设施完善&B、感官性状良好&C、水量充足,取用方便&D、流行病学上安全&E、所含化学物质对人体无害&54、饮用水要求在流行病学上安全,主要是为了确保A、不发生消化道疾病&B、不发生介水传染病&C、不发生食物中毒&D、不发生急、慢性中毒&E、不发生水型地方病&55、与饮用水硬度过高有关的健康影响是A、贫血&B、高血压&C、肠胃功能紊乱&D、龋齿&
E、牙斑&56、净水器卫生安全性评价浸泡水水质卫生指标包括A、感官性状指标、一般化学指标、毒理学指标和放射性指标&B、感官性状指标、毒理学指标、微生物指标和放射性指标&C、感官性状指标、一般化学指标、微生物指标和放射性指标&D、感官性状指标、一般化学指标、毒理学指标和微生物指标&E、一般化学指标、毒理学指标、微生物指标和放射性指标&57、饮水氯消毒时,接触 30 分钟后,游离性余氯不得低于A、1.0mg/L&B、0.5mg/L&C、0.3mg/L&D、0.05mg/L&E、1.5mg/L&58、介水传染病的流行特点不包括下列哪一项A、疾病呈暴发性流行&B、病例的分布与水源供水范围一致&C、对水源采取措施对控制疾病流行影响不大&D、对水源采取有效处理可迅速控制疾病蔓延流行&E、大多数病人有饮用或接触同一水源的历史&59、氰化物的毒性主要表现在对A、肝脏的损伤作用&B、肾脏的损伤作用&C、对大脑的损伤作用&D、对呼吸的强烈抑制作用&E、对皮肤的刺激作用&60、与成年人相比婴幼儿对硝酸盐更为敏感。其原因之一是婴幼儿的A、胃液的 pH 值较成年人高,有利于硝酸盐还原菌的生长&B、胃液的 pH 值较成年人低,有利于硝酸盐还原菌的生长&C、胃液的 pH 值较成年人高,不利于硝酸盐还原菌的生长&D、胃液的 pH 值较成年人低,有利于亚硝酸盐还原菌的生长&E、以上都不对&61、介水传染病的流行特点不包括A、多为暴发流行&B、病例分布与供水范围一致&C、发病多在同一潜伏期内&D、对水源采取净化消毒处理后,流行迅速得到控制&E、病人的病情复杂,临床表现多种多样&62、下列哪些物质是氯化副产物A、氯仿、酸性氯化呋喃酮&B、卤化氢、氯化氢&C、酸性氯化呋喃酮、环己烷&D、卤乙氢、氯化钾&E、二氯化氢、溴仿&63、经氯化消毒的饮水,其原水的有机前体物通常是指水中A、所含有机物&B、能与氯形成氯化副产物的有机物&C、能与氯形成氯化副产物的有机物和无机物&D、能与氯形成氯化副产物的化合物&
E、含氮、磷的化合物&64、饮水中硝酸盐增高易引起婴幼儿患的疾病是A、营养不良&B、克汀病&C、皮肤色素沉着&D、高铁血红蛋白血症&E、骨软化症&65、关于介水传染病的流行特点错误的是A、水源一次严重污染后,可呈暴发流行&B、多数患者发病日期集中在同一潜伏期内&C、病例分布与供水范围一致&D、若水源经常受污染,发病者可终年不断&E、对污染源采取治理措施后,疾病的流行仍难以得到控制&二、A21、在我国新疆某地发现当地部分居民有皮肤色素沉着、手掌皮肤过度角化、四肢有周围神经炎等表现。据此认为最有可能与下列哪种化学元素摄入过多有关A、氟&B、铅&C、镉&D、砷&E、铬&2、某山区,将废弃农药当作垃圾倾倒在附近中学的水井旁,若干时期后,不少学生与教职工中陆续出现四肢对称性感觉、运动障碍,皮肤色素异常,有的还有色素缺失,呈点状、片状白色斑点(块),更有少数人出现皮肤角化(手掌、脚跖部更甚)等症状。经上级疾控中心检测井水中砷含量为 0.20mg/L,初步诊断为砷中毒,但为了进一步确定这一事件的原因与病症,最应检测的项目是A、进一步进行卫生调查&B、调查村民的生活方式&C、核查井水中砷含量&D、检测食品中含砷量&E、病人的生物测量&3、我国现行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标准共规定了数十项指标,其中饮水铁不超过 0.3mg/L,挥发性酚类(以苯酚计)不超过 0.002mg/L,阴离子合成洗涤剂不超过 0.3mg/L,这些指标属于A、特殊化学指标&B、感官性状和毒理学指标&C、一般化学指标和毒理学指标&D、毒理学指标&E、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4、某一种净水器经过对其出水水质的检验显示浊度为 0.5,细菌总数为 10CFU/ml,溶解性总固体600ml/L,色度 3 度,砷<0.01mg/L,据此认为该水质A、符合净水器水质卫生要求&B、浊度不符合净水器水质卫生要求&C、细菌总数不符合净水器水质卫生要求&D、溶解性总固体不符合净水器水质卫生要求&E、色度不符合净水器水质卫生要求&三、A3/A41、2002 年 12 月广西某地山区一辆满载数吨剧毒化学品砒霜的卡车翻落在深山峡谷中,大部分毒物抛撒到谷底的河流里,而下游 15km 的居民则以这条河的水作为饮用水水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