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咸宁市2020年中考道德与法治试题(解析版)
发布时间:2025-02-14 09:02:25浏览次数:7湖北省咸宁市 2020 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道德与法治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试题卷(共 6 页)和答题卷;全卷 33 小题,满分 100 分(其中道德与法治 50 分,历史50 分):考试时间 80 分钟。2.考生答题前,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卷指定的位置,同时认真阅读答题卷上的注意事项。3.考生答题时,请在答题卷上对应题号的答题区域内作答,答案写在试题卷上无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5 小题,第 1-13 小题为道德与法治试题,第 14-25 小题为历史试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卷上将正确答案代号涂黑)1.2019 年 12 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认为,面对国内外风险挑战明显上升的复杂局面,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党全国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以________为主线,扎实做好“六稳”工作,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A.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B. 统筹扶贫攻坚C. 疫情防控工作 D. 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答案】A【解析】【详解】时事题,解析略。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2020 年 1 月 29日,依照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需要,全国共有 31 个省份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________。( )A. 四级响应机制 B. 一级响应机制C. 紧急响应机制 D. 特别响应机制【答案】B【解析】【详解】时事题,解析略。3.2020 年 2 月 2 日,武汉首座用于集中收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患者的专科医院________,正式交付解放军支援湖北医疗队。( )A. 小汤山医院 B. 吴家山医院 C. 火神山医院 D. 金银潭医院【答案】C【解析】【详解】时事题,解析略。4.疫情期间,网上传出“物资紧缺,农副产品供应不足” 不实传闻,造成了部分民众聚集抢购、囤积农副产品的乱象,加大了新冠肺炎感染的风险。对这样的传言,我们不能人云亦云,要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让我们思维的________得到发展。( )A. 延展性 B. 互补性 C. 预见性 D. 独立性【答案】D【解析】【详解】独立思维并不等同于一味的追求独特,而是不人云亦云,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同时接纳他人合理的,正确的意见。对于疫情期间的网络传言,我们不能人云亦云,要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是独立思维的表现,D 符合题意。ABC 说法与题干无关,应排除。故选 D。5.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个情感世界,我们通过情感来体验生命、体验生活。情感体验是多种多样的,下列对情感体验类别表述正确的是( )A. 正面的体验——挫败感 B. 负面的体验——责任感C. 正面和负面混杂的体验——敬畏感 D. 正面和负面混杂的体验——正义感【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有关情感的相关知识。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个情感世界,我们通过情感来体验生命、体验生活。情感体验是多种多样的,上述对情感体验类别表述正确的是 C 选项,正面和负面混杂的体验,如敬畏感。A 选项错误,正面的体验,如责任感等,而不是挫败感。B 选项错误,负面的体验,的
如挫败感,而不是责任感。D 选项错误,正义感不是正面和负面混杂的体验,而是正面的体验。综上所述,选 C。6.2020 年全国人大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被誉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该法典不仅对小区物业管理问题作出了回应,也对人工智能等高科技带来的一些个人隐私的保护问题予以了回应。这说明法律作为________的调节器,不仅服务于人们当前的生活,而且指导人们未来的生活。( )A. 国家关系 B. 社会关系 C. 阶级关系 D. 人际关系【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有关法律的相关知识。2020 年全国人大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被誉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该法典不仅对小区物业管理问题作出了回应,也对人工智能等高科技带来的一些个人隐私的保护问题予以了回应。这说明法律作为社会关系的调节器,不仅服务于人们当前的生活,而且指导人们未来的生活。B 选项表述正确。ACD 选项不选,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是用来统治国家、管理社会的工具,也是调整社会关系、判断是非曲直,处理矛盾和纠纷的标尺。综上所述,选 B。7.近期,教育部将出台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通过制定政策保证劳动教育在大中小学的切实开展,并将劳动教育列入义务教育阶段必修课。国家之所以如此重视劳动教育,是因为( )①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②人世间 美好梦想,都是通过劳动实现的③我们教育的唯一目标就是培养合格的劳动者④今天我国取得的每一项成就,都是广大人民用劳动换来的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劳动的价值与意义的认识,难度较低。根据题干、结合所学可知,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人世间的美好梦想,都是通过劳动实现的;生命里的一切辉煌,都是通过劳动铸就的,千百年来,中华民族素以勤劳智慧闻名于世。今天,我们国家所取得的每一项成就,都是广大人民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换来的,中国人民用实干精神创造了今天的辉煌,所以①②④说法符合题意。培养合格的劳动者是教育的目标,但不是唯一的目标,③说法过于绝对化,明显错误。故本题选择 C。8.2020 年 2 月 5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要从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各环节发力,为疫情防控工作提供有力法治保障。从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各环节发力,要求国家和社会的治理必须厉行法治,切实推进________。( )A 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B. 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C. 以法治体现道德理念,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D 依法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有关依法治国的相关知识。2020 年 2 月 5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要从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各环节发力,为疫情防控工作提供有力法治保障。从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各环节发力,要求国家和社会的治理必须厉行法治,切实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B 选项表述正确。ACD 选项不选,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要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综上所述,选 B。9.在 2020 年疫情防控阻击战中,中国人民在抗疫中表现出来的中国智慧、中国力量、中国速度、中国担当,生动地诠释了以________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________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A. 志存高远 勇于担当 B. 团结互助 合作共赢C. 勤劳勇敢 自强不息 D. 爱国主义 改革创新【答案】D的..
【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有关中国精神的相关知识。在 2020 年疫情防控阻击战中,中国人民在抗疫中表现出来的中国智慧、中国力量、中国速度、中国担当,生动地诠释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D 选项表述正确。ABC 选项均不是民族精神的核心和时代精神的核心,不选。综上所述,选 D。10.2019 年 8 月,《湖北省推进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正式公布。实施垃圾分类可以减少占地,可以减少污染,还可以回收利用资源。这一方案的推出说明了( )①我国坚持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②我国坚持绿色发展理念③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④垃圾分类可彻底解决资源问题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答案】A【解析】【详解】实施垃圾分类有助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这一方案的推出说明我国坚持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①②③说法正确。④中的“彻底”说法太绝对。故选 A。11.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各国要努力扩大利益的交汇点,谋求开放创新、包容互惠的发展前景。面对全球化挑战,各国应坚持________,建设一个共同繁荣的世界。( )A. 对话协商 B. 绿色低碳 C. 各行其是 D. 合作共赢【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有关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相关知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各国要努力扩大利益的交汇点,谋求开放创新、包容互惠的发展前景。面对全球化挑战,各国应坚持合作共赢,建设一个共同繁荣的世界。D 选项表述正确。A 选项不选,各国应坚持对话协商,建设一个持久和平的世界。B 选项不选,坚持绿色低碳,建设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C 选项表述错误,各国应合作共赢,交流互鉴,而不是各行其是。综上所述,选 D。12.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七十三届世界卫生大会视频会议开幕式上致辞时宣布:中国将在两年内提供 20 亿美元国际援助,用于支持受疫情影响的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抗疫斗争以及经济社会的恢复发展。大疫当前,中国积极主动地承担了相应的责任,这充分体现了________。( )A. 中国担当 B. 中国智慧 C. 中国影响 D. 中国方案【答案】A【解析】【详解】在疫情期间,中国支持受疫情影响的国家,积极主动地承担相应的责任,体现出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负责任大国的作用,A 符合题意。BCD 与题干无关,应排除。故选 A。13.重温宋代诗人陆游的诗《冬夜读书示子聿》“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首诗对我们学习的启示是( )①我们的知识都是从实践活动中学到的②实践活动可以替代书本知识学习③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能急功近利④我们不仅要重视书本知识学习,更应注重在实践中学习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答案】D【解析】【详解】题干中诗句 意思是如果想要深入理解其中的道理,必须要亲自实践才行。启示我们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能急功近利,我们不仅要重视书本知识学习,更应注重在实践中学习,③④说法正确。①中“都是”说法太绝对。②错误,实践活动不能完全替代书本知识学习。故选 D。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8 小题 50 分;第 26-28 小题为道德与法治试题,共 24 分;第 29-33 小题为历史试题,共 26 分)14.材料一: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斗争中,习近平总书记明确要求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面对疫情,全国人民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用行动谱写了一曲曲壮美的“生命赞歌”。材料二:为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和对生命的敬畏感,2020 年 5 月 18 日,咸宁市教育局发出通知,的
要求全市初三复学第一天,各学校组织学生收看《庚子年的全民战“疫”——咸宁市中小学 2020 年春复学第一课》。阅读上述材料,运用《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有关知识,回答问题:(1)结合材料一,说说我们为什么要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2)看过《复学第一课》以后,谈谈你对生命休戚与共的理解。(3)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后,我们应该如何守护生命?【答案】(1)①生命是崇高、神圣的,我们对生命要有一种敬畏的情怀。②生命都是宝贵的,生命的价值高于一切。③珍爱自己的生命,也要珍爱他人的生命。(2)①从对自己生命的珍惜走向对他人生命的关怀(或每个人都需要与他人共同生活)②谨慎的对待生命关系,处理生命问题(或我们要尊重、关注、关怀和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③与周围的生命休戚与共(或对待他人生命的态度,表达着我们如何看待自己的生命)(答出任意两点即可得 2 分)(3)①关注自己的身体(或关心身体的状况,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②增强安全意识、自我保护意识(或提高安全防范能力,掌握一些基本的自救自护方法)③关注并养护我们的精神(或丰富精神生活,满足精神需求)④在个人精神世界的充盈中发扬中华民族精神。【解析】【详解】(1)本题考查敬畏生命的原因。分析我们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就是要敬畏生命,原因依据教材知识,从生命是崇高、神圣的,对生命要有一种敬畏的情怀,生命是宝贵的,生命的价值高于一切,珍爱自己的生命,珍爱他人的生命等方面来回答。(2)本题考查对生命休戚与共的理解。依据教材知识,从对自己生命的珍惜走向对他人生命的关怀,谨慎的对待生命关系,尊重、关注、关怀和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与周围的生命休戚与共等方面来回答。(3)本题考查如何守护生命。依据教材知识,从关注自己的身体,增强安全意识、自我保护意识,关注并养护精神,发扬中华民族精神等方面来回答。15.材料一:2014 年 4 月 15 日,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了总体国家安全观,这是我国国家安全工作的一件大事,这个日子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日子。为此,《国家安全法》将 4 月 15 日确定为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材料二:2020 年 6 月 30 日,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全体会议以 162 票全票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法》,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第四十九号主席令予以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阅读上述材料,运用《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有关知识,回答问题:(1)结合材料一,将总体国家安全观内涵的内容补充完整。总体国家安全观以 ① 为宗旨,以 ② 为根本,以 ③ 为基础,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2)结合材料二,谈谈国家安全的重要性。【答案】(1)①人民安全②政治安全③经济安全(2)①国家安全是国家生存与发展的重要保障。②国家安全是人民幸福安康的前提。【解析】【详解】(1)本题考查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内涵。依据教材知识,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2)本题考查国家安全的重要性。依据教材知识,从国家安全是国家生存与发展的重要保障,人民幸福安康的前提等方面来回答。16.材料:为培养中学生的法治意识,某校八年级(1)班准备以“宪法关系你我他”为主题举行一次主题班会,请你参加。班会上同学们提出了一些观点:①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②宪法规定了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③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应当把高空抛物问题写入宪法;④国家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⑤我国宪法规定了国家的基本制度。阅读上述材料,运用《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有关知识,回答问题:(1)上述观点哪些是错误的?为什么?(2)国家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体现了什么法治精神?(3)我国宪法规定了国家的基本制度,请你按照相关内容完成下列思维导图。
【答案】(1)③错误,宪法规定的是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而“高空抛物”不是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2)公平、正义的法治精神。(3)①按劳分配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③民族区域自治制度④基层群众自治制度【解析】【详解】(1)依据所学知识,判断材料中的观点,“应当把高空抛物问题写入宪法”的观点是错误的。理由从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高空抛物”不是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属于生活中的具体问题方面来回答。(2)国家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体现的法治精神是公平、正义的法治精神。(3)本题考查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根本政治制度和基本政治制度。依据教材知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井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经济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包括: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据此作答即可。
本试卷的题干、答案和解析均由组卷网(http://zujuan.xkw.com)专业教师团队编校出品。登录组卷网可对本试卷进行单题组卷、细目表分析、布置作业、举一反三等操作。试卷地址:在组卷网浏览本卷组卷网是学科网旗下的在线题库平台,覆盖小初高全学段全学科、超过 900 万精品解析试题。关注组卷网服务号,可使用移动教学助手功能(布置作业、线上考试、加入错题本、错题训练)。学科网长期征集全国最新统考试卷、名校试卷、原创题,赢取丰厚稿酬,欢迎合作。钱老师QQ:537008204曹老师QQ:7130006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