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学2022年《消费者行为学 》( 第3次 )

发布时间:2023-05-31 14:05:40浏览次数:35
第 3 次作业一、判断题(本大题共 20 分,共 10 小题,每小题 2 分)1. 人的个性是在先天生理素质的基础上,在后天社会环境的影响下,通过其本身的实践活动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2. “韦伯定律”认为:原有刺激量越大,差别阈限值越高,差别感受性则越小;反之亦然.3. 根据消费者需要结构的发展趋势,食物的消费比重将在整个消费支出中总体呈上升趋势.4. 运用新技术或为满足消费者某种新的需要而发明,无论从设计原理、工艺结构、性能特征及外观造型上都与原有产品完全不同的新产品称为革新产品.5. 核心家庭和其他亲属如祖父母、叔伯婶母、堂兄妹等组成的家庭称为本原家庭.6. 调查资料表明:价格回忆的准确率与收入水平呈负相关,即收入越低者,对价格回忆的准确性越高;收入越高者对价格的回忆越不准确.7. 1960 年至今是消费者行为学的确立时期。8. 1930 年以前是消费者行为学的应用时期。9. 数量分配量表是心理测量者同时提出若干种商品,由被测量者按固定值去分配对每种商品的态度的一种测量方法。10. 20 世纪 30 年至 60 年是消费者行为学的萌芽时期。二、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 30 分,共 5 小题,每小题 6 分)1. 评价标准 2. 从众行为 3. 商品名称 4. 逆反心理 5. 访问法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 50 分,共 5 小题,每小题 10 分)1. 简述消费者行为学的研究对象。 2. 简述调控消费者逆反心理及行为的策略。 3. 简述改变态度的策略。 4. 消费需要发展变化的必要性有哪些? 5. 消费者购买决策的作用有哪些? 答案:一、判断题(20 分,共 10 题,每小题 2 分)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二、名词解释题(30 分,共 5 题,每小题 6 分)1. 参考答案:评价标准就是消费者在决策时所考虑的产品属性,包括:(1)从营销角度,了解消费者采用哪些标准做出选择;(2)各种产品属性的相对重要性。解题方案:评分标准:2. 参考答案:指个体在群体的压力下改变个人意见而与多数人取得一致认识的行为倾向。解题方案:评分标准:3. 参考答案:生产企业借用语言文字对商品的主要特征概括反映的称号,它不仅是消费者借以识别商品的主要标志之一,而且是引起消费者心理活动的特殊刺激物。 解题方案:评分标准:4. 参考答案:逆反心理就是作用于个体的同类事物超过了所能接受的限度而产生的一种相反的心理体验,是个体有意脱离习惯的思维轨道而进行反向思维的心理倾向。解题方案:评分标准:5. 参考答案:指调查者与消费者进行面对面有目的的谈话、询问,以了解消费者对所调查内容的态度倾向、心理反映等方法。解题方案:评分标准:三、简答题(50 分,共 5 题,每小题 10 分) 1. 参考答案:(1)消费者行为学所要研究的是消费者在购买行为中以某种形式表现出来的心理现象;(2)研究细分市场的心理标准;(3)研究消费者心理发展、变化的一般趋势。消费者从认识开始,经过评价、选择、购买决策、购后反映等阶段所表现出的不同行为和心态。 解题方案:评分标准:2. 参考答案:(1)根据消费者的感受限度,调节消费刺激量和强度,避免逆反心理的产生。(2)及时采取引导和调节措施,力求在萌芽阶段使逆反心理得到扭转。(获取信息不全面)(3)有意设置刺激诱因,激发消费者好奇的逆反心理,促成预期的逆反行为。(4)发挥消费带头人的作用,促成大规模的逆反行为转化。 解题方案:评分标准:3. 参考答案:1、改变情感成分:(1)经典性的条件反射;(2)激发对广告本身的情感(3)更多接触。2、改变行为成分:(1)行为是先于情感和认知的发展;(2)行为能直接导致情感或认知的形成。3、改变认知成分:(1)改变信念;(2)转变权重;(3)增加新信念;(4)改变理想点。解题方案:评分标准:4. 参考答案:(1)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推动了消费内容的不断更新。(2)世界经济一体化使消费者选择商品的范围得到极大扩展。(3)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为消费者实现购物方式和消费方式的变革提供了可能性。(4)现代交通和通讯技术的日益发达,促进了国际交往的增加,使各种消费潮流不断涌现。 解题方案:评分标准: 5. 参考答案:(1)消费者购买决策进行与否,决定其购买行为发生与不发生。(2)购买的内容规定了购买行为的方式、时间、地点。(3)决策的质量决定了购买行为的效用大小。 解题方案:评分标准:
文档格式: docx,价格: 5下载文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