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84]《教育哲学》答案
发布时间:2023-08-24 14:08:38浏览次数:50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课程考试试题卷 类别:网教 专业:初等教育 课程名称【编号】:教育哲学【0284】 A 卷 大作业 满分:100 分一、简答题(本大题共有 4 个小题,选做其中的 3 个,每个小题 20 分,多做按前 3 个小题给分,共 60 分。)1.简答功利主义道德哲学。2.简答什么是天人合一。3.简述中国教育哲学思想的三次大变化。4.简述我国古代学校道德教育。二、论述题(本大题共 2 个小题,选做其中 1 个,每个小题 40 分,多做按第 1 个小题给分,共 40 分。)1. 论述对中国传统教育哲学思想应持的态度。2. 论述要素主义教育哲学思想对我国当前新课程改革的启示(个人在回答中需要展开并阐述自己的观点)。一答1、功利主义道德哲学这一派的代表为边沁和密尔,这种功利主义道德哲学又被称为快乐主义。在功利主义者看来,人生而有一种追求幸福的欲望,能够满足这种欲望的行为,使人感到快乐,就是善的;不能满足这种欲望的行为,使人感到痛苦,即是恶的。他们主张道德从天生的人的欲望中产生。功利主义既然以快乐和幸福作为评价美德善恶的主要标准,因而他们重视的效果不是动机,是属于主外派的2 答天人合一其含义指:人对自然规律的能动的控制、人对主宰的神和理的顺从。从前者可得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和\人定胜天”的积极意义,从后者则可导致将天神学化与理学化倾向。这两种倾向进一步辐射到人的身上则为\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儒家的本体论不是对宇宙自然的生成进行揭示与探讨,而是将天、道、理、气以至心、性问题全部人格化,形成了以伦理为本位的中国传统文化3、简述中国教育哲学思想的三次大变化。中国教育哲学思想主要是指儒家教育哲学思想,从其发展历程看,大致导致了三次大的冲击:第一次是魏晋玄学对儒学的冲击,最终导致了儒道互补;第二次是隋唐佛学对儒学的冲击,促成了宋明理学的形成;.第三次是近代西学东渐,西学与中学之争的结果促成了中国现代科学的发展。4 答在教育目的上,在师生关系上 对于知识的看法 在道德教育方面 在教学方法上二 1. 论述对中国传统教育哲学思想应持的态度。答 研究中国古代的传统教育哲学,以儒家为主,并需要兼采众家。既是传统,就难免有阶级或历史的局限,为此我们应当以实事求是的态度作批判地继承,做到\古为今用”第一,研究中国传统教育哲学思想要以儒学为主。以儒家思想为主导的中国传统教育哲学的基本特点是天人合一、政教合一、文道合一、知行一致。这些特点,塑造了中华民族的文化性格。中国传统教育哲学思想,以儒家为主导。这说明,自汉代\独尊儒术”政策确立后,在长期的封建社会中,儒家思想一直占据着统治地位。- 1 -
但是,这并不是说儒家思想包容了全部,或者说其他各学派的思想没有对中国传统教育哲学产生影响。在不同的时期内,儒法之争,儒、道、释之争,也呈现极为复杂的情况。这才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包括传统教育哲学思想的复杂性与丰富性,对此我们需要进行深刻的研究,以事实求是的态度去博采众家,为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新教育哲学体系所用。第二,对中国传统教育哲学思想应持的科学态度。中国传统的教育哲学思想,从其产生的时候起,即是在阶级社会中形成与发展起来的,由于受小农经济生产方式的影响及科学发展水平的限制,因而带有明显的局限性。所以,对于中国传统的教育哲学,我们应该采取批判继承的科学分析态度。具体言之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坚持历史观点(结合内容阐述) (2)坚持科学分析态度(结合内容阐述) (3)立足于现代化(结合内容阐述)2. 要素主义教育哲学思想对我国当前新课程改革的启示(个人在回答中需要展开并阐述自己的观点)答:要素主义是当代在美国影响较大的教育流派,这一派的代表人物很多,在哲学观点上也不尽相同。但他们在教育上的共同观点,却有相通之处。他们都认为在人类的文化遗产里有所谓的“文化要素”。这些文化要素应当成为课程的主要内容。在教材编写上,要素主义强调以学科为中心,并严格按照逻辑来编写教材;要素主义者从先验的观点出发,非常重视天才教育;在师生关系上,把教师当作教学中的中心人物。反观我国当前新课程改革的现实,我们会发现新课程改革中的诸多作法与要素主义教育哲学思想是相悖的。我们应当以要素主义教育哲学思想来抵削现代新课程改革中所表现出来的浪漫化情结。-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