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社会生活(第01期)-2020中考道德与法治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
发布时间:2025-09-15 08:09:31浏览次数:21专题 09 走进社会生活考点 1 丰富的社会生活 1.(2020 山东省济宁市)2020 年 6 月,第 127 届广交会在网上举办。广交会广邀海内外客商在线展示产品,运用先进信息技术,提供全天候网上推介、供采对接、在线洽谈等服务,打造优质特色商品线上外贸平台,让中外客商足不出户下订单、做生意。这表明①网络让信息传递和交流更便捷②中国正为世界经济增长注入新的活力③我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④要远离不良网站,以免受到侵害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答案】A【解析】中外客商足不出户下订单、做生意,表明网络让信息传递和交流更便捷,中国正为世界经济增长注入新的活力;广交会广邀海内外客商在线展示产品,表明我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①②③说法正确。④说法与题干内容无关,应排除。故选 A。2.(2020 湖北省宜昌市)暑假期间,有的同学在家长陪伴下外出旅游,欣赏山河美景,寻访文物古迹,感受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同学们参加旅游A.可以尽早走上工作岗位B.容易受到外界不良诱惑C.能从社会获得精神滋养D.对学习书本知识有干扰【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有关在社会中成长的相关知识。暑假期间,有的同学在家长陪伴下外出旅游,欣赏山河美景,寻访文物古迹,感受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同学们参加旅游能从社会获得精神滋养。C选项表述正确。ABD 选项表述错误,参与社会生活,积极融入社会,有助于开拓我们的眼界,知识不断丰富,能力不断提高等。综上所述,选 C。3.(2020 湖南省株洲市)在株洲市天元区黄山路,有一位叫玲姐的米粉店老板坚持 8 年为环卫工提供免费餐券,十多年来照顾孤寡老人,在疫情期间,每天送出 50 份爱心米粉……她说:“我只想带点感恩心做些小事。”对此,你的看法是①这是一种亲社会的行为②她能主动关心社会,积极融入社会③关爱他人,能够给人带来温暖和希望④服务社会,必须要获得回报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有关服务社会的相关知识。在株洲市天元区黄山路,有一位叫玲姐的米粉店老板坚持 8 年为环卫工提供免费餐券,十多年来照顾孤寡老人,在疫情期间,每天送出 50 份爱心米粉……她说:“我只想带点感恩心做些小事。”可见,这是一种亲社会的行为,她能主动关心社会,积极融入社会,关爱他人,能够给人带来温暖和希望。①②③选项表述正确。④选项表述过于绝对,服务社会不一定要获得回报。综上所述,选 A。4.(2020 湖南省株洲市)下图为中国青年志愿者标志“心手标”。我国每年都有很多志愿者尤其是青年志愿者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志愿服务,他们的行为是我国大力倡导的亲社会行为。我们之所以要养成亲社会行为,是因为①亲社会行为有利于我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②个人的力量太弱小,要达到自己的目的,就必须向社会屈服③只有奉献社会,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④只有少数杰出精英人物才能有这种高尚的表现,我们要向他们学习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养成亲社会行为的原因。亲社会有利于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和认可,只有奉献社会,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①③观点正确;我们应该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而不是向社会屈服,②观点错误;④观点中“只有”一词太绝对错误,所以本题选择 C 答案。考点 2 网络生活新空间 (2020 湖南省株洲市)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各地学校纷纷延迟开学。“停课不停学”、上“网课”成为今年的热词,与此同时,一些不良的学习习惯、长时间使用网络导致的身体健康问题以及沉迷网络交友的现象也成为家长们的担心。对此,请你完成下面小题1.我们中学生在使用网络进行交往的时候,以下做法正确的是①只要不跟网友见面,透漏个人信息没什么关系②要有自我保护意识,遇到问题学会求助③遇到“投缘”的网友就可以转化为现实中的朋友④对于陌生人的邀请,不轻易接受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有关网上交友的相关知识。中学生在使用网络进行交往的时候,要有自我保护意识,遇到问题学会求助,对于陌生人的邀请,不轻易接受。②④选项表述正确。①选项表述错误,由于网络具有虚拟性,因此,在网上交友,不要随意透露个人信息。③选项表述错误,将网上的朋友转化为现实中的朋友,需要慎重。综上所述,选 D。2.(2020 湖北省武汉市)2020 年中国数字阅读云上大会,设置云阅听朗读馆,云书店,云博物馆等内容板块,全方位展现 5G 技术给数字阅读带来的变化。这表明A.网络为文化传播搭建新平台B.网络的应用是一把双刃剑C.网络交往能摆脱时空限制D.网络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答案】A【解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网络积极作用的认识,题文中中国数字阅读云大会的召开以及设置的内容,表明网络为文化传播搭建新的平台,所以 BCD 不符合题意,正确答案选 A。3.(2020 湖北省鄂州市)2020 年年初的疫情期间,某网民在微信群中私自发布消息称:“一位80 多岁的老人家中无粮食,在地上捡树叶吃。”后经公安干警调查,情况不实,纯属谣言,这则消息在社会上造成了不良影响,公安机关依法对该网民进行了严肃处理。此案例给我们的启示是A.网络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B.网络信息不可信C.个人隐私容易被侵犯D.恪守道德、遵守法律是网络生活的基本准则【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网络的相关知识。民主政治在材料中没有体现,A 错误。网络信息也有值得借鉴的地方,不能说都不可信,B 错误。个人隐私在材料中没有体现,C 错误。某网民在微信群中私自发布谣言,在社会上造成了不良影响,公安机关依法对该网民进行了严肃处理。此案例给我们的启示是恪守道德、遵守法律是网络生活的基本准则,D 正确。故本题正确答案选 D。4.(2020 湖南省娄底市)截至 2020 年 3 月,中国网民数量为 9.04 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64.5%。网络已成为我们重要的学习工具和交往平台。网络信息繁杂、良莠不齐。青少年应该①享受言论自由,发布自己掌握的一切信息
②明辨是非,理性参与,不信谣不传谣⑨不可沉溺于网络,要学会“信息节食”④恪守道德、法律底线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D【解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正确利用网络的认识,根据所学,网络信息良莠不齐,青少年应该学会明辨是非,理性参与,不信谣不传谣,不可沉迷网络,要学会“信息节食”,恪守道德,遵守法律等,①“一切”观点绝对化,是错误的;②③④符合题意,正确答案选 D。(2020 湖南省湘潭市)从花光自己的压岁钱,到转走父母银行卡内的积蓄,再到偷盗或抢劫他人财物……近年来一些未成年人因游戏充值和为主播打赏花费家长“巨款”,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新闻屡见不鲜。据此完成下面小题5.上述新闻案件警示青少年A.参与任何游戏或直播活动,都会要受到法律的制裁B.违法就是犯罪,要学会自觉抵制生活中的不良诱惑C.要分清是非和对错,杜绝不良行为,远离违法犯罪D.把握违法与犯罪的界限,做到小错不断,大错不犯【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遵守网络规则。我们要提高媒介素养,积极利用互联网获取新知、促进沟通、完善自我;要学会“信息节食”,要学会辨析网络信息,让谣言止于智者,自觉抵制暴力、色情、恐怖等不良信息;自觉遵守道德和法律,做一名负责的网络参与者。题干中的材料说明了网络具有虚拟性,具有很多不可预知的因素,我们要正确对待网络,学会明辨是非,抵制不良诱惑,理性对待网络新事物.远离违法犯罪,C 正确;A 错在“都会”,说法绝对化;B 错误,违法不等于犯罪;D 错误,不能小错不断,排除。故选:C。6.(2020 湖南省湘潭市)现在,网络诈骗形形色色,让人防不慎防。被公安部列为 2019 年十大电信诈骗骗局之一的“网络兼职刷单”声称“回报率高”“工资日结”“不占时间”,让不少人中招。面对网上此类信息,我们理性的判断分析是A.青少年应拒绝接触网络,以免误入雷区陷阱B.此类信息是在利用人的贪念,引诱人们违法上当C.凡是网络平台上发布的信息都是真实合法的D.我们应大胆利用信息时代为我们提供的各类信息【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明辨是非。要判断是非善恶,每个人心中都不能缺少一把良知的标尺。做人的良知就是正确的是非善恶观。明善恶、辨是非,选择善良正义的人作为自己的榜样,我们就能避免误入岐途。正确的是非善恶观将给我们勇气和指引,使我们不至于失足懊悔。网络上的部分信息是在利用人的贪念,引诱人们违法上当,作为网民,应该不断提高辨别是非善恶的能力,科学理性判断网络信息的真实性,正确参与社会公共生活,做到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因此选项 B 正确;A 错误,“拒绝网络”说法绝对化。C 错误,“都是”说法绝对化,排除。D 选项错误,我们需要对网络信息加以辨别,不可一概利用。故选 B。7.(2020 江苏省连云港)漫画呈现出的“沟通新渠道”
①是我国人民行使权力的根本途径②丰富了民主形式,拓宽了民主渠道③有利于集中民智,促进决策科学化④有利于公民直接选举产生政府机关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C【解析】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人民行使权力的根本途径,①观点错误;“沟通新渠道”丰富了民主形式,拓宽了民主渠道,有利于集中民智,促进决策科学化,②③观点正确;有利于公民间接参与国家管理,④观点错误,所以本题选择 C 答案。8.(2020 江苏省苏州市)下图漫画《当心某些 APP 在“偷听”》给我们的启示是A.网络丰富日常生活 B.网络推动社会进步C.警惕网络侵权行为 D.拒绝参与网络生活【答案】C【解析】漫画《当心某些 APP 在“偷听”》体现出网络中存在的侵犯他人隐私权的行为,我们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C 符合题意。AB 是网络的积极影响,与题干不符。D 错误,网络具有积极影响,所以不能拒绝,应是合理利用。故选 C。9.(2020 山东省滨州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提出,要强化对网络游戏、微视频等的价值引领与管控,创造绿色健康网上空间。2019 年 11 月,被称作史上最严的《关于防止未成年人沉迷于网络游戏的通知)出台。这启示我们要①积极利用互联网获取新知②遵守法律和道德,文明上网③提高网络素养,传播正能量④远离网络,避免受到伤害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答案】A【解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合理利用网络的认识,题文中《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规定的相关内容,启示我们要积极利用互联网获取新知;遵守法律和道德,文明上网;提高网络素养,传播正能量等,①②③符合题意;④没有认识到网络的积极作用,观点绝对化,是错误的,所以正确答案选 A。10.(2020 山东省菏泽市)山东枣庄两名初中学生在家中模仿网络视频用易拉罐自制爆米花,在操作过程中引发爆燃,结果是一死一伤。有关这件事的评析,正确的有①作为网络平台,要加强对用户上传视频内容的审核,对有可能引发事故的,要标明风险提示②视频发布者,要遵守道德和法律,还要考虑视频可能带来的社会影响③作为家长,要尽到监护人的职责,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履行对未成年人的家庭保护义务④作为未成年人,要树立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危险的事情坚决不做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答案】D【解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正确认识网络、保护未成年人的认识,题文中两名初中生因为模仿网络视频造成一死一伤的惨剧,启示我们作为网络平台,要加强对用户上传视频内容的审核,对有可能引发事故的,要标明风险提示;视频发布者,要遵守道德和法律,还要考虑视频可能带来的社会影响;作为家长,要尽到监护人的职责,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履行对未成年人的家庭保护义务;作为
未成年人,要树立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危险的事情坚决不做等,所以①②③④都符合题意,正确答案选 D。11.(2020 湖南省湘西)2020 年 4 月 25 日,某辖区居民王先生到派出所报警:被“女友”骗走了30 多万元。当民警进一步向王先生了解其女友情况时,除了一个不知道真假的名字,一个无法拨通的手机号和一个已经被拉黑的微信号,其余一无所知。王先生的遭遇提醒我们A.网络信息良莠不齐,必须远离网络B.要认真分析网络信息,严防网络诈骗C.网络是自由空间,我们可以随意发布信息D.网络是虚拟空间,我们不能发布真实信息【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遵守网络规则。作为公民,在网络世界必须遵守网络规则,依法行使权利。题干中,王先生经历了网络诈骗,说明了网络信息良莠不齐,我们需要辨析信息,恪守法律,B 正确;A错误,远离网络忽略了网络的积极作用;C 错误,要遵守道德和法律;D 的表述说法过于绝对,且与题意的防止网络诈骗。故选 B。12.(2020 湖北省随州市)观察与思考情境一:2020 年 2 月 24 日,随县居民周某在疫情期间创建 4 个微信群,编造谣言,鼓动民众储备粮食、蔬菜等生活物资至少半年到两年时间,给社会造成恶劣影响。公安机关对周某给予行政拘留 10日并罚款 500 元处罚。(1)周某的行为属于______。(2)案例启示我们,合理利用网络应该:______。情境二:2020 年 2 月 13 日,随县村民周某骑电动车行至村委会联合防疫执勤点时,不听劝告,强行闯卡,并辩驳道:“出行是我的权利,你们无权干涉。”(1)周某的观点正确吗?______。(2)请用权利和义务的有关知识说明你的理由:______。【答案】情境一:(1)行政违法行为。(2)恪守道德和法律。情境二:(1)不正确。(2)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公民既是享受权利的主体,也是履行义务的主体。周某有出行的权利,但在行使权利的时候不能以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利益和集体利益为代价。【解析】情境一:(1)本问考查正确认识违法行为的类别。周某散布谣言的行为违反了治安管理处罚法,受到了行政处罚,属于行政违法行为。(2)网络无限,自由有界,我们要恪守道德和法律。情境二:(1)题文中周某的观点是错误的,没有正确认识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关系。(2)本问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所学知识,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公民既是享受权利的主体,也是履行义务的主体。周某有出行的权利,但在行使权利的时候不能以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利益和集体利益为代价。由此得出周某的观点错误。13.(2020 湖南省邵阳市)坚持生命至上齐心抗击疫情材料一:疫情之下,网络学习两极分化。镜头一:网课学困生:指网络教学中不听话的学生一上课网速就不好,没有摄像头,一提问就全员闭麦,上课的时候吃零食、躺被窝、时不时还有传来王者荣耀的声音。镜头二:
同样受疫情影响,河南洛宁的 14 岁女孩郭某,因白天晚上都要上网课,家里又没网络,爸爸手机流量不够,所以只能来村支部蹭网学习,父亲默默地蹲坐在角落陪伴女儿。村支书说,女孩学习很认真,每天都会来这里学 2 小时。(1)结合材料,谈谈学生上网课的时候,应怎样合理利用网络。【答案】(1)①我们要提高媒介素养,积极利用互联网获取新知、促进沟通、完善自我;②我们要注意浏览、寻找与学习和工作有关的信息,不应在无关信息面前停留,不应在无聊信息上浪费精力,更不可沉溺于网络,要学会“信息节食”;③我们要学会辨析网络信息,让谣言止于智者,自觉抵制暴力、色情、恐怖等不良信息;④自觉遵守道德和法律,做一名负责的网络参与者。【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合理使用网络的认识,具有一定的开放性,主要可以从提高媒介素养;要学会“信息节食”;要学会辨析网络信息;自觉遵守道德和法律等角度作答,言之有理即可。14.(2020 重庆市)与青春共舞,与法治同行。某校正在开展“法治少年青春远航”法治教育活动,请你参与并运用相关法律知识回答问题。(网络调查)2020 年 5 月 13 日发布的《2019 年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研究报告》指出,2019 年我国未成年人的互联网普及率达 93.1%;未成年网民中利用互联网玩游戏和看短视频的比例分别为 61.0%和46.2%,认为因上网时间过长而造成学习退步的占 11.4%,未成年网民在网上遭到讽刺或谩骂的比例为 42.3%……(2)根据“网络调查”,请你就未成年人在使用网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给出解决办法。【答案】(2)根据网络调查可以看出,我国未成年人的互联网普及率高,但是未成年网民沉迷网络现象严重,影响到学习;另外在网上遭到侵害现象较严重。解决方法如下:第一,提高媒介素养,积极利用互联网获取新知、促进沟通、完善自我;第二,学会“信息节食”;第三,家庭、学校和有关社会组织应当相互配合、预防和干预未成年人沉迷网络,如开展相关讲座;第四,网络用户和网络服务提供者要遵守道德和法律,不得利用网络侵害他人民事权利。【解析】第二问考查的是合理利用网络。从《2019 年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研究报告》可以看出我国未成年人的互联网普及率高,但是未成年网民沉迷网络现象严重,影响学习和生活,另外未成年网民在网上遭到侵害现象也比较多。根据材料,从青少年自身,家庭、学校和有关社会组织,网络用户和网络服务提供者几个层面针对问题提出具体的解决措施。自己要提高媒介素养、学会信息节食;家庭、学校和有关社会组织要相互配合,防止、干预未成年人沉迷网络;网络用户和网络服务提供者要遵守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