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考试[0615]《国际金融》机考答案
发布时间:2023-08-18 13:08:59浏览次数:41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课程考试试题卷类别:网教 专业:市场营销、经济学、金融学 课程名称【编号】:国际金融【0615】 A 卷大作业 满分:100 分一、 简答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40 分)1. 简述“特里芬两难”的含义。2. 简述国际收支平衡表三大账户的组成。3. 简述牙买加协议的主要内容。4. 简述利率平价理论的基本内容。二、 论述题(共 3 小题,每小题 20 分,共 60 分)1. 试述浮动汇率制度下如何调节国际收支失衡?2. 试述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主要内容及其崩溃的根本原因。3. 谈谈你对我国国际储备规模的合理性分析。 答案参考一、1.答:"特里芬两难"是由美国经济学家罗伯特·特里芬教授发现并提出来的"悖论"。美元价值要稳定,它就不能作为国际货币;美元要作为国际货币,它的价值就难以稳定。也就是说,如果美国要成为世界经济体系的霸主,让美元成为世界货币,那么就必须保持经常项目下的贸易赤字,让美元流出美国,让其他国家获得足够的美元;另一方面,随着美元的流出,和持续增长的赤字,会影响美元持有国对于美元信心,一旦有任何波动,会出现恐慌性的抛售。任何一个国家的货币作为国际储备资产都不会适应国际清偿能力的客观需要,最终导致国际货币体系崩溃。1957 年特里芬就对布雷顿森林体系规定的美元兑换黄金的前途表示怀疑,指出 50 年代下半期各国储备发生巨大变化导致美国的黄金储备流向其他国家,如这种情况持续下去,最终将削弱对美元的信心。在政府加强干预的情况下,各个独立主权国家的政策目标并不一致,各国货币政策也难以协调,不能保持美元的可兑换性。如美国矫正其国际收支逆差,黄金生产也不可能在黄金官价基础上充分满足世界储备增长的需要。如美国继续保持其国际收支逆差,它的对外债务将大增并远远超过美元兑换黄金的能力,产生黄金与美元危机。它揭示了以"两个挂钩"为核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内在的、不可解决的矛盾。20 世纪 60-70 年代初的 10 次美元危机及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最终崩溃,证实了特里芬论断的正确性。2.答:(1)经常账户。包括:商品(货物)、服务、收益和经常转移。(2)资本与金融账号。包括: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其他投资和储备投资。(3)错记与遗漏账户。3.答:(1)实行浮动汇率制度的改革。(2)推行黄金非货币化。- 1 -
(3)增强特别提款权的作用。 (4)增加成员国基金份额。 (5)扩大信贷额度,以增加对发展中国家的融资。 4.答:(1)汇率的远期差价由两国利差决定,并且高利率国货币在远期市场上必定贴水,低利率国货币在远期市场上必定升水。(2)在没有考虑交易成本的情况下,汇率远期差价等于两国利差。 二、1.答:(1)财政政策:宏观财政政策指一国政府通过调整税收和政府支出实现对国民经济需求管理的政策。它通常用做调节国内经济的手段。由于总需求变动可以改变国民收入、物价和利率,启动国际收支的收人和货币调节机制,所以财政政策成为国际收支调节手段。 (2) 货币政策:宏观货币政策指一国政府和金融当局通过调整货币供应量实现对国民经济需求管理的政策。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政府一般通过改变再贴现率、改变法定准备率和进行公开市场业务来调整货币供应量。由于货币供应量变动可以改变利率、物价和国民收入,所以货币政策成为国际收支调节手段。(3)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搭配运用:作为以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充分就业、国际收支平衡和金融稳定的宏观经济调节重要手段的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单一政策对单一目标的调整会引起另一目标的变动,如用紧的财政政策调节国际收支时,由于企业负担的增加而使经济发展的动力减小,影响国内经济增长等,所以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使用各有侧重,往往配合运用。 (4) 汇率政策:汇率政策指一国通过调整本币汇率来调节国际收支的政策。当一国发生国际收支逆差时,政府实行货币贬值(Devaluation)可以增强出口商品的国际竞争力并削弱进口商品的竞争力,从而改善该国的贸易收支。当一国长期存在国际收支顺差时,政府可以通过货币升值(Revaluation)来促使国际收支平衡。为了保证国际间汇率相对稳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曾规定各会员国只有在国际收支出现基本不平衡时才能够调整汇率。 (5)直接管制政策:直接管制政策指政府直接干预对外经济往来实现国际收支调节的政策措施。直接管制可分为外汇管制、财政管制和贸易管制。 2.答: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主要内容包括:(1)建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国际事项进行磋商。(2)采用可调整的盯住汇率制。(3)通过“双挂钩”,确定美园和黄金并列成为国际储备资产的体制。(4)采用 IMF 向赤字国提供短期融资或在国际收支出现根本不平衡时调整汇率平价的措施进行国际收支调节。(5)取消外汇管制。(6)制定稀缺货币条款。 崩溃的根本原因主要在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内在矛盾,尤其是特里芬两难:(1)特里芬两难。指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由于美元充当唯一的国际储备货币而带来的一种内在矛盾。当美国保持国际收支顺差时,国际储备供应不足,从而国际清偿力不足并不能满足国际贸易发展的需要;当美国出现国际收支逆差时,美元在国际市场上的信用就难以保- 2 -
持,产生美元危机。(2)缺乏有效的国际收支调节机制;外部平衡以牺牲内部平衡为代价,国内经济政策失去部分主动性;对发展中国家不公平。3.答:我国保持多大的国际储备量为宜,即最适度国际储备量的确定,需从我国对国际储备的需求和供给两方面进行分析。(1)国际储备的需求: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在既定条件下愿意而且能够获得并持有一定量的国际储备资产。其决定因素主要有:①持有国际储备的成本.② 经济开放与对外贸易状况.③ 对外资信与融资能力.④ 金融市场的发育程度.⑤ 外汇管制的宽严程度.⑥ 汇率制度与外汇政策的选择.⑦ 货币的国际地位.⑧ 应付各种因素对国际收支冲击的需要。(2)国际储备的供给一国国际储备的增减,主要取决于其黄金储备与外汇储备的增减。-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