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试论述题
发布时间:2024-09-22 10:09:46浏览次数:7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试论述题论述题部分 简述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具有什么理论意义? 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具有丰富而深刻的理论意义。首先,它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第二,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第三,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发的统一;最后,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怎样理解社会的物质性? 人类社会的物质性应该从两个方面来说明。首先自然界为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提供了先在的物质条件;人类社会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其次,劳动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在劳动和实践中,人们形成了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等社会结构体系。 怎样理解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关系? 人类社会历史规律与自然规律有着重大的区别。自然界的事物的运动是不自觉的、盲目的;人类的活动则是有意识的、有目的的。同时,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具有一致性。第一,人类社会同自然界一样,是客观的物质。第二,人类社会和物质自然界一样,是运动的、变化和发展的。第三,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自然界的发展一样,具有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怎样理解社会生活的实践性? 人类最基本的社会实践活动——物质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物质生产、物质生产方式规定了社会的性质以及进一步发展的方向,是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因此物质生产是理解人类社会历史的关键性因素。马克思主义哲学揭示了时间、物质生产在社会历史中的意义,使它能够把社会中物质关系、经济关系用其他关系区分开来。科学阐明人们社会存在对意识、实践对理论的决定作用。由于实践规定了包括社会精神生活在内的全部社会生活的本质,所以说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运用唯物史观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原理,联系实际说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基本观点,就是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又有相对独立性。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最突出地表现之一,就是它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促进社会存在的发展;落后的社会意识则可以阻碍社会存在的发展。这一哲学观点为我们认识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必要性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凡事都是要人做的。搞经济建设必须调动人的积极性。调动人的积极性,既要着眼于物质方面,还要着眼于精神方面,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特别是思想道德建设,用马克思主义的道德理论武装干部和群众,开展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集体主义为原则的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形成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良好的社会风气,就能调动广大干部和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从而推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不断前进。 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不仅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必要性奠定了哲学基础,而且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可能性提供了科学依据。 首先,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任何社会意识,只有正确反映并适应社会存在要求的时候,才有生存的基础,也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我国已是人民当家的社会主义国家。它在经济上一个基本特征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这也就是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优越而充分的条件,不仅有利于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核心、集体主义为原则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的存在和发展,而且也有利于战胜以利己主义为主要内容的非社会主义思想和道德。 其次,社会意识发展的特殊规律告诉我们,先进的社会意识不仅可以通过继承历史上的一切优秀成果而得到发展,还可以通过社会意识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而得到发展。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过程中,只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不断加快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步伐,就能促进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序而持续的发展。 试述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反作用的原理,并结合当前实际阐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这是其相对独立性的最突出表现。社会意识的反作有用表现在:第一,从性质方面看,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促进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起消极的阻碍作用。第二,从程度方面看,社会意识的作用有程度深浅、范围大小、时间久暂的区别。第三,先进
的社会意识和落后的社会意识有一个在斗争中此消彼涨的过程,先进的社会意识只有通过斗争,才能最后战胜落后的社会意识。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要求加强道德建设。道德建设的加强,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因为市场经济的发展,一方面产生积极效应,从整体上带动了道德进步,但另一方面也有某些消极效应,如出现“道德滑坡”现象,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表现在许多方面,以致于把市场经济歪曲为“一切向钱看”,“坑蒙拐骗”。因此,我们必须加强道德建设,倡导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价值观,健全职业道德,只有这样,才能发挥道德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推动市场经济健康发展。 试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及这一原理对于我国实施科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意义。 科学技术不是生产力的实体性要素,而是智能性要素。但科学技术一经渗透到生产力的诸实体性要素中去,就会转化为直接的生产力。当前,科技对生产力的发展,越来越起决定性的作用。邓小平同志通过对生产力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和时代特征的准确把握,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 科学技术转化为直接生产力是通过四个途径实现的:物化为劳动资源;扩大劳动对象的范围,提高劳动对象的质量;转化为劳动者的生产技能;转化为组织管理手段。“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原理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就是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思想,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保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宏伟目标的必然抉择。发展科学技术也是国际竞争的需要,科学技术已成为决定国家综合国力强弱和国际地位高低的重要因素。 试用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的原理说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方针的正确性。 社会基本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在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更为根本;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和根本动力;社会经济是全部社会生活的基础。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运动的客观要求。解决这个矛盾就是要大力发展生产力,发展社会主义经济。这是带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中心任务。 我国现在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生产力和社会经济更具有紧迫性。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才能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才能巩固、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需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和生产力,促进经济发展。同时,我国自然资源十分有限,环境污染较严重。我国面临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的双重任务,面临开发资源和保护资源的矛盾。请结合这一实际,并根据你对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的埋解,谈谈在利用科学技术方面我们应该怎样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 科学技术作为先进生产力的标志,对于推动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现代科学技术对人类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但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具有二重性,它既能通过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以造福于人类,也可能在一定条件下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消极后果。其中不良影响之一就是在发展现代工业的过程中,违反自然规律,破坏生态环境,造成环境污染等,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对此,我们要用科学的自然观和发展观指导人们,树立全球观念、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和危机意识,克服眼前利益和局部利益的狭隘视野和急功近利的行为,正确对待自然和社会的关系,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合理控制各种生产活动与消费活动,直至变革不适合自然与社会和谐发展的社会形式。有所为,有所不为,为人类摆脱困境创造新的物质手段。 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思考和分析我国当前社会基本矛盾的特点和解决这些矛盾的途径。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它决定和影响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 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方面,我们的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即生产关系基本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政治制度等即上层建筑基本适合经济基础要求;另一方面,我国的生产力水平还不高,距离发达国家还有较大差距,还远远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方面的需要。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与政治制度中还有不够完善的方面,在意识形态领域还存在某些落后的、不适合实际情况的东西,阶级斗争还在一定范围内存在。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生产力的发展。以上情况是我国社会主义
基本矛盾的特点。这些矛盾处理的不好,加上历史的原因,各地区、各民族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多种所有制及分配方式的存在及个体收入的差距拉大等,就会引发甚至加剧各类社会矛盾。 针对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特点,我们必须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与政治制度的同时,改革经济体制与政治体制中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方面,大力发展生产力,缩小贫富差距,消弥两极分化,化解各类矛盾,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和谐稳定发展的社会主义社会。 运用社会基本矛盾的原理,联系我国改革开放的实际,说明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人类社会发展和变革最深刻的根源。社会基本矛盾的相互作用和辩证运动是一切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推动着人类社会从低级向高级发展。 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是非对抗性的,可以通过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来解决。我国原有体制中生产力的发展,已越来越不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要求。只有通过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和教育、科技、文化体制等方面的改革,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才能解放被旧体制束缚的生产力。所以说,改革是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根本途径,是推动社会主义社会向前发展的动力。 十多年来,经过从农村到城市的各个领域的改革和对外开放,促进了我国生产力的巨大发展,推动了我国社会的历史性变化。实践证明,改革也是一场革命,也是解放生产力,是中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根据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事实,说明坚持历史决定论和承认主体选择作用的一致性。 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充分说明了坚持历史决定论和承认主体选择作用的一致性。 首先,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结果。在旧中国,社会基本矛盾达到了极其尖锐的程度,生产关系严重地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上层建筑严重地阻碍着经济基础的变革。只有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才能解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推动生产力的发展,促进社会的进步。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具有客观必然性,体现了历史决定论的作用。 其次,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正确选择的结果。在 20 世纪 40 年代末,中国进行着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前途和命运的大决战。以国民党反动派为代表的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妄图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把中国纳入西方资本主义体系。而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则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并且取得了胜利。所以,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又体现了主体选择的作用。 历史唯物主义的历史决定论,是建立在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基础上的决定论。它认为社会历史的发展具有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性,又反对人在客观规律面前无能为力的观点。它是以作为历史主体的人的实践活动为基础的能动的决定论。在历史唯物主义看来,对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性的认识和揭示,正是为探寻作为历史主体的人的选择活动开辟广阔的天地,使人的主体能力得以更自由、更充分地发挥,从而以日益符合客观规律的活动,更加自觉地创造自己的历史。 联系现实思想状况,分析下列两个命题:“人是目的,而不是手段”,“人是目的同时又是手段”。 “人是目的而不是手段”是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口号,在当时具有反封建的进步性,但它离开人的社会关系谈论人的问题,是一个抽象的人道主义原则,不是科学的命题。 人是目的还是手段,就其实际内容来说,是个人与他人、社会的关系问题,即人的社会价值问题。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产物,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价值只有在对社会和他人的关系中才能体现出来。 在社会生活中,人既是目的又是手段,是目的和手段的统一,个人只有作为他人的手段才能达到自己的目的,只有对社会作出贡献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人实现自己目的的过程也就是充当他人和社会的手段的过程,而且只有成为手段才能达到自己的目的。 在剥削制度下,人的目的和手段是分离的。在社会主义社会,实现了人的目的和手段的统一。片面强调人是目的而不是手段,实质上是把自我当作目的,而把他人和社会作为满足自己欲望的手段。这是极端个人主义的价值观、人生观,对社会的发展和人的成长是极为有害的。 社会发展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结果,可历史事件又是人们意志的“合力”造成的,两者不矛盾吗?这与“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是怎样的关系?
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相统一的过程。一方面,社会发展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这一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推动的结果。另一方面,人是社会历史活动的主体,人类在不违背社会发展规律的前提下,受自己的目的的驱使,会对历史活动作出自己的选择。而人们对历史的选择性,最终取决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根本意愿以及对社会发展规律的把握和顺应程度,归根结蒂是人民群众的选择性。 社会是由人民群众组成的。历史中的每个人,都会或多或少的对历史的发展产生影响作用。社会历史就是在许多单个意志的相互冲突中产生出来的。每一个人积极的或消极的历史活动都会成为历史事件具体内涵的组成部分,成为整个人类意志中的合力因素和影响历史前进的力量。 任何推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的重大历史事件或成就,虽然离不开杰出人物的巨大作用,但一者杰出人物来自人民群众,二者他们所提出的理论和实践要么建立在无数代前人和当代人民群众历史活动的基础之上,要么离不开千百万人民群众的参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和要求,代表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趋势或方向。一切杰出人物发挥作用都离不开人民群众的实践。在这个角度上,一切重大的历史事件,都是人们的意志在遵循客观规律的前提下“合力”作用的结果。它与社会基本矛盾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理论并行不悖,两者之间并没有矛盾。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理念,充分体现了个人奋斗作为人类意志合力组成部分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新时代的大学生,要树立“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胸襟抱负,自觉地担负起振兴中华的伟大历史责任,现在为振兴中华而学习,将来为复兴中华作出自己毕生的贡献。 结合当前我国社会存在着一些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谈谈我们应该怎样在实践中坚持群众观点,做到以人为本。 马克思主义观点认为,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和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是历史的创造者。按照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必须相信群众,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虚心向群众学习,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当前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有儿女读书问题、住房问题、就医问题、低保问题,物价问题、贫富不均问题、腐败问题等。在实践中,我党制定了一系列路线、方针、政策,免除农业税,减免农村中小学学杂费,推广农村公费医疗,稳定高校学杂费,加大大学生助学金覆盖面和额度,稳定销房价格,建立安居房,建立和扩大城乡低保户范围并提高其标准,提高务工工资标准,保证农民工工资发放;平抑物价,解决民生问题,加大惩治腐败力度等,都是党的群众观点与群众路线的生动体现。作为大学生,必须树立群众观点,自觉地依靠群众,与人民群众打成一片,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确立以人为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怎样理解人的社会性?评“趋利避害”是人的本性的观点。 第一,人的社会性是指人是社会动物,任何个人都不能脱离社会存在。人具有自然属性,它是人存在的基础,但从根本上讲,人之所以是人,在于他的社会性。这是因为一个人是什么样的,即具有什么样的本质,不取决于他的生理机体的特性,而是取决于他的社会关系,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构成了一个人特定的本质。 第二,人的社会性还表明:我们所讲的人不是想像中的抽象的人,而是生活于现实社会中的人,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离开了人的社会性,脱离人的社会联系,就没有真正人的存在,就没有现实的、具体的人。 第三,人的社会性在阶级社会中突出地表现为人的阶级性。首先,在阶级社会中,个人总是隶属于一定的阶级,总是一定经济关系和一定物质利益的承担者,个人不能脱离阶级而存在。其次,阶级关系不仅影响个人的其他社会关系,而且对个人思想和观点具有直接的决定性的意义。再次,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人的阶级性,但并不否认人有个性。而是说,每个人的个性必然受到非常具体的阶级关系的制约和决定。 “趋利避害”观点认为,趋向对自身有利、避开对自身有害的东西,是一切人共有的特性,也就是人的本性,并从这种本性出发,把人归结为“自私的动物”,进而得出自私是人的本性。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 第一,“趋利避害”不仅是人的特性,而且是一切生命物质的特性,是生命物质的本能。人是生命物质存在的最高形态,把一切生命物质都具有的“趋利避害”的本能说成是人的共同本性,就是把人降低到一般生物或动物的水平。 第二,把“自私”说成是人的不变的本性是没有科学根据的。唯物史观认为,自私这种观念就全人类来说,并非从来就有的,就个人来说,也不是与生俱来的。“私有”观念是私有制的产物;初生的
婴儿,虽具有趋利避害的本能,但并无自私的观念。如果他后来变得自私了,是受私有制社会中的私有观念影响的结果。随着社会的发展,私有制最终要在历史上消失,由它所决定的私有观念也将消失。 劳动力和劳动在一定条件下都可以成为商品。 劳动力是存在于健康人体中的一种劳动能力,即脑力和体力的总和。劳动力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可以成为商品,有使用价值和价值。劳动是人们动用生产工具对劳动对象进行加工的过程,是劳动能力的耗费和发挥。劳动的存在必然以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结合为条件。所以,劳动在任何条件下都不能成为商品。劳动能够创造价值,但劳动本身没有价值,科学地区分劳动力和劳动,是正确认识资本主义工资本质的关键,不能把两者混为一谈。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家按照等价交换原则购买工人的劳动力。因此资本家和工人之间是一种自由、平等的交换关系。 从表面上看,资本家和雇佣工人之间的关系的确是自由和平等的。首先,劳动者有出卖或者不出卖劳动力的自由。其次,资本家购买工人的劳动力,一般是按照劳动力的价值向劳动者支付工资。但这种自由和平等仅仅是表面上的。事实上,一是由于雇佣工人没有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不得不靠出卖劳动力为生。二是离开流通领域,进入生产领域和分配领域,雇佣工人所创造的大于劳动力自身价值的剩余价值,被掌握着生产资料的资本家无偿占有了。因此,即使资本家按照等价交换原则购买劳动力,体现的也是一种表面上平等而事实上不平等的关系。 资本家和雇佣工人之间的关系,实质上是剥削和被剥削的关系,而不是自由的、平等的关系。 货币和生产资料都是资本。 资本是采取货币、商品、原料、机器等物的形式存在的,货币生产资料等本身并不是资本。只有劳动力转化为商品,货币才转化为资本。货币和生产资料只有成为剥削雇佣工人的手段,能够带来剩余价值时,长成为资本。资本的本质不是物,而是以物为媒介的一定历史阶段的生产关系,即资本家剥削雇佣工人的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 相对剩余价值是超额剩余价值产生的前提。 相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必要劳动时间的缩短,从而相应地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产生的剩余价值。超额剩余价值是个别企业首先提高劳动生产率,使产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又按社会价值出售而获得的。由于资本家普遍追求超额剩余价值,使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生活资料价值下降,从而劳动力的价值下降,必要劳动时间缩短,剩余劳动时间相对延长,实现了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该命题的错误在于颠倒了相对剩余价值与超额剩余价值产生的因果关系。 剩余价值的产生,既不在流通领域,又离不开流通领域。 剩余价值是在生产过程中产生,它是由雇佣工人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以上的那部分价值。剩余价值不能在流通领域中产生,因为在商品流通过程中,等价交换只是价值的变换,不等价交换只是对既定的总价值量的重新分配,都不产生剩余价值。离开流通领域,价值也不能发生增殖,因为资本家不把货币投入流通购买劳动力商品;凝结了劳动者剩余劳动的商品不在市场上销售出去,剩余价值也不可能产生和实现。 考察社会总资本运动的出发点是资本有机构成。 社会总资本运行的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即社会总产品的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问题。这就要求以社会。总产品为出发点考察社会总资本的运动。因此。考察社会。总资本运动的出发点是社会总产品。并不是资本有机构成。 平均利润形成后,各企业都按照平均利润率获得平均利润,超额利润就消失了。 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形成后,并不排斥各部门中少数先进企业获得超额剩余价值。因为平均利润率是指不同生产部门之间利润率的平均化,而在一个生产部门内部的各个企业之间,由于生产条件的不同,仍然存在着利润率上的差别。那些技术先进,劳动生产率高的企业,生产的商品的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社会生产价格,这样的企业就能获得超过平均利润的超额利润。超额利润是超额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 资本创造利润、土地产生地租、劳动获得工资。 这是马克思批判过的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家提出的“三位一体”的“资本主义生产分配公式”。它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客观存在的假象的反映,它的错误不在于描述了分配的现象,而在于它混淆了社会经济的现象和本质。它认为资本、土地、劳动三要素共同创造价值,进而否认劳动是价值即这三种收入的唯一源泉,否认利润、地租是无偿占有劳动者创造的剩余价值,工人的劳动是创造新价值的
唯一源泉。资本所有者实际上是凭借各自对生产要素的所有权,分别占有了劳动者新创造的价值。“三位一体”公式的要害,就在于混淆了价值创造和价值分配的关系,否认了资本主义剥削。 苏联模式可以看作是社会主义的唯一模式。 这一观点是错误的 . 列宁逝世后 , 联共 ( 布 ) 党内及理论界在苏联社会主义发展道路问题上出现了严重分歧 , 争论的结果最终是斯大林的理论和政策主张占据了主导的地位 . 苏联从 1928 年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 , 到 1936 年苏维埃第八次非常代表大会宣布已经建成了社会主义止 , 完成了苏联模式的确立苏联模式在发展战略方面 , 主要是以高速度发展国民经济为首要任务 , 以重工业为重点 , 实现从农业国到工业国的转变在所有制结构上形成了单一的生产资料公有制形式 , 在经济运行中完全采用行政手段 , 形成了过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经济模式 . 从政治方面来看 , 主要表现为过度集权的党和国家领导体制 , 自上而下的干部任命制 , 软弱而低效的监督机制等 . 苏联模式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 , 曾经促进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和发展 , 推动过社会生产力的高速度发展 , 确保了重工业 , 特别是国防工业的发展 , 为处在帝国主义包围中的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奠定了物质基础 , 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也有了提高 . 这种模式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为苏联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提供了强有力的物质和人员保障 . 但是 ,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 , 这种模式的弊端逐步显现, 主要是集中过多 , 管得过死 , 否定市场的作用 , 严重束缚企业和劳动者的积极性 . 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证明 , 苏联模式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 , 它并不是社会主义的唯一模式 . 论述题部分 简述劳动力成为商品的社会条件。 劳动者要把承载在自己身上的劳动力当作商品出卖,必须同时具备两个前提条件:一是劳动者必须是自己劳动力的自由所有者,二是劳动者必须是自己人身的自由所有者,二者紧密相连、缺一不可。这两个前提条件既是劳动者能够把自己的劳动力当作商品出卖的必要条件,又是充分条件。 资本主义社会劳动力商品的价值是怎样决定的? 劳动力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和再生产这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由于劳动力是存在于活的人体中的,劳动力的生产和再生产,要以活的人体存在为前提,因此,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可以还原为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所需要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具体包括: 1 )维持劳动者自身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2 )养活劳动者家属所必须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 以便源源不断地提供新的劳动力; 3 )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的费用。 简述劳动力商品与一般商品在使用价值方面有什么不同? 劳动力商品和其他商品一样,也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两种属性。但作为特殊商品,其价值和使用价值都有不同于一般商品的特点。劳动力商品使用价值的特点。普通商品在使用或消费时,随着使用价值的消失,价值也消失或转移到新产品中去。劳动力的使用价值是进行生产劳动的能力,它的使用或消费就是劳动,而劳动凝结在商品中形成价值。所以劳动力商品使用价值的特点在于它是价值的源泉,而且是大于劳动力价值的源泉,从而能生产出剩余价值。 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依据与意义是什么? 物的因素 ( 不变资本 ) 是购买生产资料的资本,它的价值在生产过程中是转移、是再现,价值不会改变,所以叫不变资本。人的因素 ( 可变资本 ) 是购买劳动力的资本,它的价值在生产过程中会发生改变,所以叫可变资本。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意义在于了解资本的不同部分在生产剩余价值中的作用,从而揭示了剩余价值的源泉。 为什么说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值过程的统一? 资本主义的生产是商品的生产。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也存在商品生产。商品价值由劳动创造。由于劳动力也成为商品,所以劳动力也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生产的过程即时消费劳动力的过程。劳动力的使用价值,其本质是能够创造价值。而生产过程中劳动力创造的价值大于其自身的价值。因此,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值过程的统一。 简述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的区别和联系。 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前提是单个资本的增大。单个资本增大的两条途径是资本积聚、资本集中。资本积聚是指单个资本家通过剩余价值的资本化,不断增大自己的资本实力,从而引起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积聚。它是资本积累的直接结果。资本集中是借助于竞争和信用这两个强大的杠杆来实现的。 简述相对过剩人口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随着资本积累和个别资本的增大,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引起资本对劳动力需求的相对下降。形成相对过剩人口。相对过剩人口是相对资本增值的需要来说是过剩的。人口的过剩是相对的而不是绝
对的,是由资本主义制度造成的,是资本主义所特有的人口规律。相对过剩人口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产业后备军,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一是可以满足资本主义生产周期波动的需要;二是产业后备军的存在也是资本家加强剥削在业工人的条件。 简述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因素。 生产资本的构成,即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比例,是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重要因素。生产资本的各个不同组成部分的周转时间是不同的,会影响预付资本的总周转。资本总量一定的前提下,固定资本越大,预付资本总周转速度就越慢。资本周转时间是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另一重要因素。它由资本的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构成,而资本的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本身又有许多组成部分。不同的资本,它们的各个组成部分的周转时间是不同的,会影响资本运动速度。 论述 20 世纪的社会主义制度对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所做出的历史贡献。 20 世纪的社会主义制度对人类社会历史作出了巨大的历史贡献。第一、社会主义开始作为一种新的社会制度发挥历史作用。第二、社会主义的存在及其在经济、政治、军事上的影响,成为世界上一种制约资本主义的主导因素,在很大程度上遏制了资本主义在全世界的扩张,并改变了世界的政治格局。第三、社会主义力量坚定地支持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推动着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潮流。第四、社会主义在当代世界获得了广泛的影响和认同。 由于社会主义还很不成熟,尚处于幼年时期,所以在前进中也出现了难以避免的严重挫折,在实践中留下了诸多值得反思的经验和教训。它们主要是: 20 世纪的社会主义实践使人们对社会主义有了更具体、更符合实际的认识;社会主义制度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无产阶级专政;工人阶级取得政权后,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改革,不断促进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必须建立高度的民主,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必须加强意识形态的工作,正确认识和处理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等等。